關於加快推進上海高新技術產業化的實施意見

加快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是增強先進制造業發展後勁的需要來,上海製造業經歷“調整中發展“、“發展中調整“、“發展調整中提升“三個階段,汽車、電子信息、成套裝備、船舶、鋼鐵和石化等產業在國內已占據重要地位。進入“十一五“時期,自主創新和產業結構升級以及經濟社會發展邁入了新階段,隨著競爭的加劇,以及各類資源要素剛性約束所帶來的外部環境變化,上海製造業資本驅動力日趨弱化,產業能級提升、結構調整遇到壓力。上海已到了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的關鍵時期,必須充分利用當前高端產業增長空間放大的重要契機,立足長期打造的高新技術產業基礎,結合國際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特點和趨勢,大力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於加快推進上海高新技術產業化的實施意見
  • 文號:滬府發[2009]26號
  • 發布單位:上海市人民政府
  • 發布時間:二○○九年五月十六日
基本信息,發布內容,

基本信息

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加快推進上海高新技術產業化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滬府發[2009]26號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
現將《關於加快推進上海高新技術產業化的實施意見》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
二○○九年五月十六日

發布內容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上海高新技術產業化的實施意見
為了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市委九屆七次全會精神,落實國家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和市委“推進科技創新,增強發展能力“重大課題研究成果,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增強上海產業綜合競爭力,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現就加快推進上海高新技術產業化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加快推進上海高新技術產業化的重要性
(一)加快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是增強先進制造業發展後勁的需要
(二)加快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是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
當前,上海先進制造業發展已進入新型產業體系的構建階段,產業結構趨向高度化。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要求上海加快形成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從產業競爭力的提升轉變為綜合競爭力的提升、從傳統製造業生產轉變為大力發展以高新技術和新興產業為主導的先進制造業,推動產業資源的有效配置,實現支柱產業、裝備產業、戰略產業發展的重點突破。
(三)加快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是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需要
國務院《關於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明確,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和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和具有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的國際航運中心,要求上海構築更加高端的現代產業體系,增強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化,形成與國際大都市和建設“兩個中心“相適應的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和高集聚度的現代產業體系,以適應全面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戰略需要,是加快上海城市功能和產業轉型的迫切要求。
當前,上海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還面臨著一些挑戰。一是巨觀經濟環境存在不確定因素。國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逐步顯現,市場競爭格局發生重大變化,使上海產業發展的壓力增大。二是土地、能源等資源環境要素對產業發展的約束不斷增加。產業調整成本不斷上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面臨瓶頸制約。三是產業資本集聚能力不強。上海在新能源、航天航空、生物醫藥、海洋工程裝備等領域具有一定的技術儲備優勢,但由於缺少外部資本有效投入而未能同步形成較大產業規模。四是核心企業技術支撐能力有待提高。高新技術產業的龍頭企業缺乏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系統集成能力,核心技術創新能力和產業鏈銜接能力還較薄弱等。對這些問題,必須切實加以解決。上海要抓住當前重要的發展機遇,堅決服從、服務國家戰略,充分發揮上海產業基礎雄厚、科技資源密集、綜合實力領先、要素流動迅捷等優勢,通過創新突破和資本集聚,集中發展代表全球產業發展方向和體現國家戰略的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業集聚、規模擴展和能級提升。
二、加快推進上海高新技術產業化的基本思路、主要原則和總體目標
(一)基本思路
一是服從服務國家戰略,落實國家重大專項,主動銜接國家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二是將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化作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挑戰、推動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主要方向;
三是結合本市產業發展實際,聚焦重點領域和重大項目,培育新的增長點,搶占新一輪產業發展制高點;
四是立足上海產業、金融、科技、人才等綜合優勢,加快引進、消化、吸收先進技術,推動集成創新和自主創新,增強產業持續發展能力。
(二)主要原則
1.立足技術進步,提高產業競爭力。以技術進步為主線,以企業為載體,以產業化為抓手,通過開放式創新,充分利用國內外資源,著力推動“產學研“的深度融合,促進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在不斷提高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基礎上,努力把握行業發展先機;在保持技術進步與國際同步的基礎上,切實增強產業發展後勁。
2.集聚優勢條件,搶占行業制高點。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緊緊瞄準行業高端,集聚優勢條件重點攻堅。充分激發企業技術創新的內在動力,引導各類創新要素向產業集聚,構建產業鏈的創新模式,以行業龍頭企業為中心,帶動產業鏈上相關企業的技術進步,實現產業化關鍵瓶頸的持續突破。
3.明確責任主體,聚焦重點突破口。堅持以企業為責任主體,實施高新技術產業化重大項目,充分發揮實施主體的積極性,發揮各種所有制企業的作用,明確工作責任制和責任人,制定詳細的推進計畫,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實施中遇到的問題,確保組織落實、責任落實、進度落實。
4.強化深度融合,推進產業集約化。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發展信息產業,積極培育以信息技術、網路技術和數位技術為基礎的高新技術服務業,運用信息技術改造裝備製造和節能環保等傳統產業,促進產業技術升級,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
(三)總體目標
圍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化,大力發展能夠縮小與已開發國家製造業水平差距、對提升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有重要推動作用、具有一定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的產業領域,聚焦新能源、民用航空製造業、先進重大裝備、生物醫藥、電子信息製造業、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裝備、新材料、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等九個重點領域和重大項目,集聚創新資源,突出技術進步,攻克關鍵瓶頸,夯實產業基礎,完善以高新技術產業化為主體的發展團隊。
調整結構。到2012年,重點領域通過打造自主品牌,開發自主智慧財產權,實現技術引領;通過提高核心設備製造環節的集聚度,實現系統引領;通過融合發展總集成、研發設計等,實現價值鏈引領。
發展增量。到2012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重點領域總產值達到11000億元,比2008年增加4500億元左右。
帶動效應。民用航空製造業、先進重大裝備、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裝備等領域的技術創新能力保持國內領先,新能源、生物醫藥、電子信息製造業、新材料、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等領域的技術創新能力接近國際先進水平,高端產業帶動作用明顯,產業鏈銜接較為完善,實現重點產業的集約化發展。
三、加快推進上海高新技術產業化的重點領域
根據國家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的要求,參照《上海產業發展重點支持目錄(2008)》的內容,依據上海現有的產業基礎、科研技術水平和人才支撐條件,確定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的九個重點領域,即新能源、民用航空製造業、先進重大裝備、生物醫藥、電子信息製造業、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裝備、新材料、軟體和信息服務業。
(一)新能源。到2012年,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實現2MW陸上風電機組規模化生產和3.6MW海上風電機組的產業化,加快風電發電機、主控制器及系統等關鍵部件國產化,推進太陽能電池生產線建設及相關裝備產業化,推進IGCC有關裝備研製及示範工程建設。2009年第一批擬推進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及關鍵生產設備產業化等重點項目,主要集聚在浦東、閔行等區域。
(二)民用航空製造業。到2012年,產業規模達到200億元。形成大型客機的總裝和研發基地、ARJ21-700支線飛機30架批產、商用飛機發動機研發中心和航電系統集成產業化。2009年第一批擬推進的大型客機總裝和研發基地、商用飛機發動機研發中心等重點項目,主要集聚在浦東、閔行、寶山等區域。
(三)先進重大裝備。到2012年,產業規模達到1200億元。重點聚焦核電、火電、特高壓輸變電、軌道交通裝備、自動控制系統等,實現關鍵核島主設備國產化配套,提升大型鍛件產品的極端製造能力,發展60-120萬千瓦清潔高效火電設備系列,實現軌道交通車輛及自動控制系統國產化。2009年第一批擬推進的百萬千瓦等級核電關鍵設備及部件產業化、大容量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系列產業化等重點項目,主要集聚在浦東、閔行、松江等區域。
(四)生物醫藥。到2012年,生物醫藥製造業總產值達到850億元,服務外包收入達到150億元,醫藥商業收入突破1000億元。在高端化學原料藥製造領域取得突破,加快開發中藥及天然提取物,重點突破生物診斷試劑、疫苗及抗體類藥物的產業化,著力發展數位化高端醫療設備。2009年第一批擬推進的精密醫療器械和檢測系統儀器等重點項目,主要集聚在浦東、徐匯、奉賢等區域。
(五)電子信息製造業。到2012年,積體電路和平板顯示產業規模達到1500億元。重點推進12英寸65nm以下晶片生產線建設,實現新一代移動通信、數位電視、平板顯示、汽車電子等晶片的國產化,加快積體電路製造、測試裝備產業化,推進TFT-LCD高世代生產線、OLED中試線及配套產業建設,發展大功率LED封裝器件及產品產業化。2009年第一批擬推進的4.5代OLED中試線建設、數位電視晶片套片產業化等重點項目,主要集聚在浦東、徐匯、閔行等區域。
(六)新能源汽車。到2012年,產業規模達到900億元。加快推進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客車產業化,提升驅動電機、動力電池及其控制系統等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配套能力,支持燃料電池汽車研發和產業化,提升汽車電子系統集成能力。2009年第一批擬推進的自主品牌混合動力轎車、客車和動力系統、汽車電子控制系統等重點項目,主要集聚在浦東、嘉定、金山等區域。
(七)海洋工程裝備。到2012年,產業規模達到1500億元。重點提升浮式生產儲油船(FPSO)、自升式鑽井平台、半潛式鑽井平台、鑽井船等研製能力,加快海洋鑽探設備、油處理模組的研製,提升港口裝卸運輸設備等級,實現船用通訊、導航、控制電子設備等船舶電子的突破。2009年第一批擬推進的自升式、半潛式鑽井平台等重點項目,主要集聚在浦東、長興島等區域。
(八)新材料。到2012年,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重點推進高性能碳纖維、耐高溫纖維等生產線建設,實現高溫合金、鈦合金材料產業化,推進生物相容材料及終端產品產業化,加快環保節能材料與新型綠色建材產業化及其推廣套用。2009年第一批擬推進的1500噸高性能碳纖維生產線建設等重點項目,主要集聚在金山、奉賢、寶山等區域。
(九)軟體和信息服務業。到2012年,產業規模達到3600億元。重點推動信息服務業的基礎軟體、嵌入式軟體和大型行業套用軟體的研發和產業化,加快發展TD-SCDMA、TD-LTE等移動通信技術,推進基於網際網路的電子商務、互動娛樂、金融服務和線上視聽等數字內容服務產業。2009年第一批擬推進的基礎軟體產品研發、TD-SCDMA增強技術基帶晶片產業化等重點項目,主要集聚在浦東、徐匯等區域。
四、加快推進上海高新技術產業化的具體措施
(一)建立推進工作體系。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對口聯繫部分重點項目。成立上海市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領導小組及工作小組。上海市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工作小組建立例會制度,協調推進工作中的有關事項。九個重點領域中,新能源、民用航空製造業、先進重大裝備、電子信息製造業、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裝備、新材料、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等八個領域由市經濟信息化委為主負責推進;生物醫藥領域由市科委為主負責推進。有關委辦局、區縣政府、開發區共同做好推進工作。
(二)明確項目實施主體。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化工作由中央企業、地方企業、民營企業等各種所有制企業共同參與。實施主體需制定詳細的項目推進計畫,明確工作責任制和責任人。對實施主體提出的政策需求以及需要協調的有關事項,由市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工作小組予以協調。
(三)完善高新技術產業化服務平台。組建上海市高新技術產業化促進中心,作為市政府面向全社會服務並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的平台,具體承擔高新技術產業化的信息發布、政策諮詢、項目受理、技術服務、配套對接、平台聚焦、績效評估等工作。
(四)優先落實支持政策。將本市出台的財稅、規劃、土地、人才、科技方面的鼓勵支持政策,在高新技術產業化的九個重點領域優先落實,對項目實施主體和配套單位傾斜,給予優先支持。
(五)設立高新技術產業化專項資金。市政府設立100億元的專項資金,用於扶持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專項資金按照《上海市自主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化重大項目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使用。鼓勵金融資本與重點產業發展對接,鼓勵社會資本的積極投入。
(六)推動產業鏈配套建設。建立中小企業對接高新技術產業化重點項目的工作機制,定期向中小企業發布需求信息、召開對接會議等。圍繞項目實施主體,培育一批“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形成專業化配套。
(七)不斷完善產業發展規劃引導。編制高新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產業發展規劃布局,制定和完善適應九個重點領域產業特點、有針對性的支持政策。動態跟蹤國內外各重點領域產業發展趨勢,了解和把握技術動態。分領域、分專業建立專家庫。
(八)推進產學研合作。支持在重大產業和重點項目中開展產學研用的融合,扶持高新技術產業化重點企業建立若干產學研示範基地,每年由高新技術產業化承擔主體企業發布產學研合作攻關需求,分領域召開產學研合作對接會。鼓勵高校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向高新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傾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