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意見

吉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意見,闡述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在實踐過程中,對高新技術的新的體悟,為我國的科技興邦提出建設性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吉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意見
  • 內容1:大力運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
  • 內容2:著力推動生物產業做大做強
  • 內容3:加快發展新材料產業
主要內容,發展環境,

主要內容

吉政發〔2009〕3號
各市(州)人民政府,長白山管委會,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
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推進科教興省戰略的重大舉措,是轉變發展方式、最佳化產業結構的必由之路,也是增強經濟整體競爭力、積極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有效途徑。為進一步營造有利於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和環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促進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壯大,提高高新技術產業比重,提升高新技術支撐能力,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積極培育光電子信息產業成為支柱產業
光電子信息產業是我省重要的優勢產業,在基礎研究、套用研究、工程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方面基礎較好。依託長春國家光電子產業基地,全面實施信息產業躍升計畫,圍繞光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汽車電子、軟體及信息服務業三大領域,著力構造光顯示、雷射、光電裝備、汽車電子、電力電子及半導體器件、軟體及外包服務等六大產業鏈。加速推進聚合物有機電致發光材料(PLED\OLED)、4.5代薄膜液晶電晶體顯示工程(TFT-LCD)、大規模積體電路及大功率器件等項目建設,促進光電子信息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加快企業改制重組步伐,引進一批投資基金或行銷企業,通過嫁接做大我省光電子信息企業。力爭用5年左右的時間,實現全省光電子信息產業增加值1000億元,占全省GDP的7%左右。
二、著力推動生物產業做大做強
生物產業是極具發展潛力的新興戰略性產業,我省生物資源、產業、技術、人才等優勢明顯。以長春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為龍頭,以通化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為重點,帶動形成吉林生物能源、中西部生物製造、松遼平原生物農業等生物產業集聚區,規劃建設長白山生物資源種質基因庫。圍繞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能源、生物製造、生物環保等五大領域,延長產業鏈條,加速產業集聚,提升產業能級。推動形成疫苗與診斷試劑、基因工程藥、現代中藥、生物質工程、澱粉生物化工、生物育種等產業集群,培育生物基材料、微生物製造、綠色農用生物製品、生物治理等產業,加快實施L-乳酸、聚乳酸、丁醇、乙二醇、生物基化工醇、重組人胰島素及製劑等重大項目。加強生物資源保護和生態環境修復。創新生物產業發展體制,建立有利於加快發展的管理和運行機制,推動與國家開發銀行等金融機構在生物產業領域的合作,壯大長春大成、通化東寶、吉林修正等一批骨幹企業,提升生物產業整體競爭力。承辦好第三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實現全省生物產業增加值800億元,占GDP比重達到6%左右。
三、加快發展新材料產業
新材料市場容量大、套用領域廣,我省新材料產業具有一定的基礎。充分發揮省內資源、產品、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圍繞高性能結構材料、新型功能材料、非金屬納米材料、金屬及合金材料、高性能纖維材料、特種工程塑膠等領域,加大研發投入,提升製備技術水平,提高產品檔次,擴大產業規模,培育產業集群,促進產業聯盟和戰略合作,延伸上下游產業鏈條。加速重大關鍵技術突破,大力推行低污染、低能耗、低成本、潔淨生產新工藝,推進納米碳酸鈣、高品質鎂合金、高純矽、聚醚醚酮樹脂、炭素複合材料、碳纖維及製品、羰基金屬、異戊橡膠、CO2基塑膠等產業化、規模化,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加快建設中國·吉林碳纖維產業基地。
四、大力運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
傳統產業傳統產業是我省經濟的主體,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實現發展方式轉變,是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重要任務。以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和提高國際競爭力為目標,以研究開發、集成套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為手段,加快我省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推動傳統產業全面升級。重點在機械(汽車)、石化、醫藥、建材、冶金、輕紡等我省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發展信息管理系統技術,實現實時管理與數據共享;發展數控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輔助製造技術,實現生產流程自動化、柔性化和集成化;發展與套用綜合自動化技術,推行並行工程、敏捷製造、企業資源計畫等方式;全程實現產品設計數位化、企業生產自動化、控制智慧型化和管理信息化。推廣套用雷射加工技術、生物催化技術、差別化技術等,降低生產成本,促進產品升級換代。增加財政投入,擴大專項資金規模,加大對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的支持力度。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採取資產重組、聯合兼併、合資合作等多種方式,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五、集中力量突破產業發展關鍵技術
重大高新技術是產業最佳化升級的關鍵所在。必須瞄準國際國內高新技術發展前沿和方向,緊緊圍繞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和增強產業持續發展能力的目標,集中力量,聯合攻關,創新舉措,超常運作,在較短時間內,實現支柱、優勢、特色產業發展關鍵技術的突破。圍繞汽車、石化、農產品加工領域,在電動汽車、車用高強度系列鋼板及溫熱成型技術與裝備、異戊橡膠、碳纖維、聚醚醚酮酮、聚乳酸等方面,加速產品設計、製造工藝與裝備、精深加工等技術攻關和規模化生產;圍繞光電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領域,推進有機電致發光材料、可調諧雷射器晶片、鋰離子電池製備等技術的引進、合作,加快愛滋病疫苗、生物飛彈、雜交大豆、轉基因玉米等技術攻關,完成臨床試驗和規模化種植推廣試驗。
六、著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自主創新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和決定因素。以提升產業競爭力為核心,以集成創新、消化吸收再創新為主攻方向,圍繞我省重點產業和技術優勢領域,加強自主創新資源整合,搭建公共服務平台,建立自主創新體系及運行機制。提升自主研發能力,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大企業為重點,建設和完善光電子、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汽車製造、石油化工、冶金等重點實驗室和重點學科,加大對高校重大科研項目財政投入力度,初步形成產業發展的技術源和技術基礎。提升工程技術研發能力,發揮汽車整車設計、高速軌道客車系統集成、藥物基因和蛋白篩選等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作用,提高整體技術集成和成果轉化能力,為企業提供產品、技術、工藝支撐。提升產業共性技術研發能力,圍繞重點產業領域、產業基地、特色園區,依託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建設一批國家實驗動物中心、中試中心、公共實驗中心等產業共性技術研發平台和創新服務平台。提升企業自主研發能力,強化一汽集團、長春軌道客車等企業技術中心建設,發揮大型企業在自主創新中的核心作用。
七、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科技成果轉化是高新技術產業化的重要環節,也是我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亟待解決的制約矛盾。強化科技與經濟結合,建立健全政府推動、市場引導的產學研結合機制,加大科技成果轉化財政性資金和社會資金的投入,最大限度地調動和集成各方面資源,推動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快速轉化。採取面向全國公開招標等方式,每年選擇對提升高技術產業和帶動產業產品結構調整具有重要作用的“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給予重點支持。當前重點支持一汽混合動力汽車、車載前裝導航信息系統、350km/h高速動車組、重組人胰島素及製劑、磷酸亞鐵鋰及其動力電池等“十大成果轉化項目”,解決項目轉化過程中的關鍵技術配套、關鍵工藝突破、質量標準建立等問題。完善科技中介服務體系,搭建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台,促進科技、人才優勢轉化為產業和經濟優勢。推行“高技術產業聯盟”模式,鼓勵合作建設科學技術轉化機構、科技園、科技示範區。支持建設公共技術和工程化平台、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台、創新企業孵化平台。積極發展科技顧問諮詢、市場信息諮詢、專利信息查詢及評估等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機構,實現科技資源共享。完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機制,鼓勵域內外民間資本參與高新技術風險投資。加強政策引導,制定科技成果轉化規劃、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導向和技術導向目錄。實施科技成果轉化補助專項計畫,建立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基地。
八、大力發展和完善技術市場
技術市場是充分利用科技資源,促進技術轉移的重要渠道。進一步解放思想,放活技術市場主體,放開技術市場要素,創新市場機制,完善市場結構,規範市場秩序,促進技術市場向統一性、開放性和國際性方向發展。加強巨觀政策引導,制定技術市場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研究制定有關技術交易者權益的法律法規和實施細則,形成健全的技術市場法律法規體系。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和中介機構信譽評價體系,健全技術市場準入制度,強化開放式功能,培育公平、公開、開放的市場氛圍。完善信息諮詢服務功能,使各種要素信息充分交流、匯集和有效利用。依託省技術交易市場,進一步加強技術市場建設,促進區域技術市場協調發展,大力培育和發展各種專業性技術市場,滿足不同領域技術轉移和集成的需要。
九、扶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
企業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主體。制定扶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在市場準入、財稅信貸、項目布局等方面,創造有利於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條件。切實做好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確保符合條件的企業全面納入認定範圍,並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等政策。財政引導、補助資金重點向高新技術企業傾斜,支持新創辦的科技型企業加快發展,在企業開展技術研發、產品開發和高新技術項目建設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引導企業加大R&D投入。加大金融信貸支持力度,大力發展風險投資。以重大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為載體,打造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高新技術大企業集團。用好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基金,鼓勵中小企業走“專、精、特”的技術創新之路。培育發展民營科技企業,鼓勵民間資本採取獨資、合資、合作等形式,參與高新技術項目。鼓勵各地區建設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優先支持園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完善獎勵、激勵機制,營造競相發展的良好氛圍。
十、進一步擴大對外科技合作
擴大對外科技合作是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強對外科技合作,加快與域外國外產業對接,在高起點上提升我省科技創新能力,提升高新技術產業的國際化水平。鼓勵外國公司和外商投資企業與我省企業建立技術聯盟,促進新興技術的研發。積極支持外資企業在我省設立技術研發機構和實施技術研發項目。推進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業參與國際、國內技術合作。引導企業走出去,在海外設立研發機構,開展科技項目研發。加快國際國內合作示範基地建設,推進中俄、中古以及廣東、上海產業園及農機、鑄造產業園等合作基地的建設,促其成為國際人才合作的重要平台。
十一、加強重大高新技術產業項目謀劃和實施
項目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載體。堅持戰略性、系統性、創新性和可行性的原則,建立項目謀劃工作體系和長效機制,建設高新技術項目庫,形成謀劃儲備一批、前期論證一批、開工建設一批、竣工投產一批的項目運作機制。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逐步擴大省財政預算內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資金規模,加大財政預算內資金用於高新技術產業的比重,組織實施一批技術領先和掌握核心技術的重大高新技術產業項目。密切把握國際產業技術發展動態,結合我省產業和資源優勢,重點圍繞光電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先進制造等領域,組織開展項目調研、規劃論證等前期研究工作,提高項目謀划水平。建立科學、有效的工作制度,注意拓展信息渠道,引進智力支撐,加強方式創新和手段創新。建立和落實重大項目工作責任制,保障項目謀劃建設有序推進。加強協調聯動,互相配合,形成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的合力。

發展環境

良好的發展環境是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基本前提。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加強“服務型”政府建設。進一步下放行政審批許可權,減少行政審批事項,按照“特事特辦”、“特事快辦”的原則,最佳化服務環境,簡化審批流程,提高辦事效率。對高新技術企業和高新技術項目,在工商註冊、稅務登記、企業認定、項目審核等方面簡化手續、優先辦理;用地、環境容量等資源稀缺指標優先配置;在配額發放、檢驗檢疫、報關通關、信貸保險、專利受理與繳費等方面,為高新技術企業提供便利化服務。支持智慧財產權戰略,引導企業開展智慧財產權保護,為企業提供智慧財產權諮詢服務。加大對高層次高新技術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建立適合人才發展的激勵機制和考核機制。
吉林省人民政府
二○○九年二月一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