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關於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實施意見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國發〔2014〕26號),加快重點領域生產性服務業發展,進一步推動江蘇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升級,結合我省實際,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基本介紹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主動適應、積極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深入推進轉型升級工程,進一步科學規劃布局,放寬市場準入,完善行業標準,營造良好環境,加快生產性服務業創新發展,實現生產製造與信息技術服務的深度融合,促進農業生產和工業製造現代化,推動我省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加快構建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現代產業體系,為“邁上新台階、建設新江蘇”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堅持市場主導。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鼓勵和支持各種所有制企業根據市場需求,積極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強化改革引領。以服務業體制機制改革為重點,深化服務業領域投融資體制改革,進一步簡政放權、最佳化審批,營造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實施創新驅動。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專業化服務業體系,鼓勵企業開展科技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推動雲計算、物聯網服務、電子商務、網際網路平台經濟等新興服務業態發展。
——突出發展重點。以最佳化整合全產業鏈、促進企業向價值鏈高端發展為方向,結合我省實際,著力推進生產性服務業重點領域加快發展,培育壯大優勢行業和薄弱環節,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推進集聚發展。適應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發展趨勢,把握“一帶一路”、依託長江建設中國經濟新支撐帶、蘇南現代化示範區、沿海開發等區域發展重大戰略,因地制宜引導生產性服務業在中心城市、工業開發區、現代農業產業基地以及有條件的城鎮等區域集聚,實現特色發展和差別發展。
(三)發展目標。
以產業轉型升級需求為導向,進一步加快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著力實施生產性服務業“雙百工程”,鼓勵企業向價值鏈高端發展,推動園區提高集聚區發展水平,推進農業生產和工業製造現代化,加快生產製造與信息技術融合,促進我省產業逐步由生產製造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
1.促進生產性服務業規模擴張和質態提升並重。年度生產性服務業增速高於服務業增速,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全省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逐年提高,到2020年提高到58%。
2.加大生產性服務業企業培育力度。大力實施“生產性服務業百企升級引領工程”,引導生產性服務業企業運用現代科技信息技術,加大科技研發力度,推進企業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和模式創新,全面提升生產性服務業企業核心競爭力。
3.加快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提檔升級。重點實施“生產性服務業百區提升示範工程”,進一步完善配套服務功能,增強其要素吸附能力、產業支撐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培育形成100家在全國有較強影響力和示範作用的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到2020年,營業收入超1000億元的服務業集聚區5-6家,超500億元的10-12家。(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統計局)
4.引導製造業企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圍繞產品功能升級,創新商業模式,由單一提供產品向提供產品加服務轉變,培育一批製造業服務化示範企業,實施一批製造業服務化示範項目。(責任單位: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二、主要任務
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促進重點產業提檔升級,突出抓好規模實力優、帶動作用強的科技服務、信息技術服務、金融服務、現代物流、商務服務、服務外包等六大重點服務產業。同時,立足江蘇實際,培育壯大成長潛力大、市場前景廣的電子商務、節能環保服務、檢驗檢測、售後服務、人力資源服務、品牌和標準化等6個服務業細分領域和行業。
(四)科技服務。
圍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拓展科技創新工程的總體要求,實施“科技服務體系建設行動計畫”,積極發展研究開發、技術轉移、檢驗檢測認證、創業孵化、智慧財產權、科技諮詢、科技金融、科學技術普及等專業科技服務和綜合科技服務,提升科技服務業對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支撐能力。積極開展研發設計服務,加強新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套用,加快創新成果產業化步伐。開展面向生產性服務業企業的智慧財產權培訓、專利運營、分析評議、專利代理和專利預警等服務,深化科技和金融結合,積極發展創業孵化服務和科技諮詢服務。鼓勵整合資源,創新服務模式和商業模式,發展全鏈條的科技服務。建立主要由市場評價創新成果的機制,加快科技創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發展改革委、省知識產權局、省質監局)
以服務製造業、設計產業化為基本導向,積極發展工業設計服務,促進企業培育品牌、提升產品、提高價值。充分發揮製造企業在推動工業設計發展中的主體作用,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建立設計中心,在市場調研、技術轉化、產品設計、工藝設計、包裝設計等重點環節提高設計創新和系統集成能力。大力發展專業化設計及相關定製、加工服務,鼓勵建立專業化、開放型的工業設計企業,促進工業企業與工業設計企業合作。到2020年,建成10家左右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和100家省級工業設計中心以及5家輻射力強、服務體系完善、帶動作用明顯的省區共建工業設計示範園。積極推動南京紫東國際創意園加快中國工業設計服務中心建設,推進工業設計產學研用合作,面向全省製造業提供更好的工業設計服務整合、轉化和推廣,加快設計創新成果產業化步伐。(責任單位: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五)信息技術服務。
加快發展以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等為代表的信息服務業,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製造業的智慧型化、柔性化和服務化,促進大規模定製生產等模式創新發展。加快面向工業重點行業的知識庫建設,創新面向專業領域的信息服務方式,提升服務能力。加強相關軟體研發,提高信息技術諮詢設計、集成實施、運行維護、測試評估和信息安全服務水平,面向工業行業套用提供系統解決方案,促進工業生產業務流程再造和最佳化。推動工業企業與軟體提供商、信息服務提供商聯合提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全過程的數位化水平。支持工業企業所屬信息服務機構面向行業和社會提供專業化服務。加快農村網際網路寬頻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網路信息進村入戶。力爭到2020年,全省主營業務收入超10億元的軟體和信息服務企業達到80家左右,其中,超100億元10家、超500億元1家。(責任單位: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發展改革委、省通信管理局)
重點突破虛擬化、並行計算、海量信息處理、大數據存儲、數據挖掘、建模融合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打造包括晶片、硬體、終端、網路、雲中心建設運營、雲套用在內的完整產業鏈。加快建設雲計算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平台、公共服務體系和雲計算中心,以服務需求引導雲計算和大數據產業健康發展。鼓勵在政府公共服務、城市管理、電信等領域開展示範套用,加快拓展雲服務市場,打造全國領先的雲計算、雲存儲、雲安全、雲套用服務中心。大力發展商業智慧型服務,構建基於網際網路的大數據採集、分析、挖掘和決策服務系統,加快發展基於大數據分析的精益生產、精準行銷、精確物流和市場決策等商業化服務。支持國家四大運營商在江蘇建設全國或區域性數據中心。推進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建設和無錫國家雲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引導網際網路企業加快向移動網際網路領域滲透,在車聯網、智慧型家居、網際網路金融、教育、健康、媒體等領域實現新突破。搶抓產業網際網路機遇,推進智慧型製造發展,形成產業網際網路先發優勢。突破物聯網關鍵技術,開展物聯網信息採集、傳輸、存儲、處理等相關軟體技術和產品研發,拓展物聯網運營服務和增值服務,加快培育物聯網信息服務新模式。建立行業和套用標準,大力推進公共運輸、環境監測、醫療衛生等領域的物聯網套用服務,重點實施物聯網套用示範工程,加快無錫國家感測網創新示範區、南京物聯網軟體產業基地、蘇州物聯網產品製造基地等重點產業基地建設,培育一批物聯網軟體、系統集成和運營服務重點企業,將我省建成物聯網套用示範先行區。(責任單位: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
(六)金融服務。
壯大地方金融實力,完善地方金融企業法人治理結構,鼓勵銀行、證券、保險等骨幹金融企業強強聯合,探索以相互參股等方式整合資源、共贏發展。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金融行業,規範發展小額貸款公司、典當行、金融租賃公司、消費金融公司、企業集團財務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商業保理公司等非金融機構和網路借貸、網路證券、網路保險、網路支付、眾籌等新型業態,健全金融市場體系。支持紫金投資、無錫國聯、蘇州國發等地方金融控股平台創新發展,增強對銀行、證券、期貨、保險、信託等金融機構和新型金融市場主體、金融中介服務機構的綜合性投資能力,提升控股公司金融資產管理水平和運行質量。支持“開鑫貸”P2P網上借貸平台發展。(責任單位:省金融辦、人民銀行南京分行、江蘇銀監局、江蘇證監局、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商務廳)
著力推進融資租賃發展,建立完善融資租賃業運營服務和管理信息系統,豐富租賃方式,提升專業水平,形成融資渠道多樣、集約發展、監管有效、法律體系健全的融資租賃服務體系。緊密聯繫產業需求,積極開展租賃業務創新和制度創新,大力推廣大型製造設備、施工設備、運輸工具、生產線等融資租賃服務,支持中小微融資租賃企業發展。鼓勵融資租賃服務企業加強與商業銀行、保險、信託等金融機構合作,多渠道拓展融資空間,實現規模化經營。引導企業利用融資租賃方式,進行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建設程式標準化、管理規範化、運轉高效的租賃物與二手設備流通市場,建立和完善租賃物公示、查詢系統和融資租賃資產退出機制。加快研究制定融資租賃行業的地方性法規和規章,建立系統性行業風險防範機制。(責任單位:省金融辦、省商務廳)
(七)現代物流。
抓住機場、軌道交通、深水航道等重點工程建設機遇,加快形成南京、徐州、連雲港三大國家級區域性物流樞紐城市,打造蘇錫常、南通省級區域性物流樞紐城市(群)。完善物流建設和服務標準,引導物流設施資源集聚集約發展,培育一批綜合物流中心、專業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加快快遞業發展。引導企業剝離物流業務,培育壯大本土現代物流企業,進一步最佳化供應鏈管理服務,促進向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服務轉型。推動快遞業與製造業、電子商務、跨境網購、交通運輸業協同發展,規範快遞市場監管,促進快遞企業轉型升級。完善農村物流服務體系,加強產銷銜接,擴大農超對接規模。在關係民生的農產品、藥品、快速消費品等重點領域開展標準化托盤循環共用示範試點。推進電子口岸和大通關建設,拓展綜合保稅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功能,努力形成接軌國際、服務全國、輻射周邊的現代物流產業高地。
完善物流業與製造業聯動發展對接平台,促進建立新型的產業聯動戰略合作關係,推動物流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鼓勵有條件的生產製造型企業積極引入物流供應鏈管理理念,加快向製造服務型企業轉型。大力培育重點物流基地(園區)和重點物流企業,充分發揮物流基地(園區)整體效能和集聚帶動作用,鼓勵和吸引更多的骨幹物流企業入駐基地(園區),促進供應鏈相關環節在物流基地(園區)內實現集聚、銜接和聯動。引導扶持一批綜合能力較強、行業影響較大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上規模、上水平,發揮引領帶動作用,著力打造江蘇物流知名品牌。
加強核心技術開發,重點推進雲計算、物聯網、北斗導航及地理信息等技術在物流智慧型化管理方面的套用。加強綜合性、專業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貨物配載中心建設,銜接貨物信息,匹配運載工具,提高物流企業運輸工具利用效率,降低運輸車輛空駛率。依託一批重點物流基地(園區),推進物流過程可視化智慧型管理調度中心、智慧型化物流配送中心、智慧型化口岸物流等物聯網物流套用示範基地建設。在汽車、鋼鐵、醫藥等重點行業,推進智慧型物流數據中心和分析套用中心建設,打造一批區域和行業智慧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最佳化物流配送網路,鼓勵統一配送和共同配送,實現交通物流、產地物流和城市配送物流無縫銜接,形成成本最低、時間最短、效率最高的物流運作網路。推廣甩掛運輸和多式聯運,推進新能源汽車、倉庫太陽能發電、托盤共用系統套用,實現物流產業低碳綠色發展。充分利用重大技術裝備“首購首用”政策,推動物流新技術在港口物流、冷鏈物流、產品溯源管理等重點領域的套用,實現物流全過程監控和管理。(責任單位: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交通運輸廳、省郵政管理局、省公安廳)
(八)商務服務。
大力發展法律服務、評估檢測、會計審計、廣告諮詢等商務服務業,推動商務服務專業化、規模化、國際化發展。引導商務諮詢企業以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為重點,加快發展戰略規劃、行銷策劃、市場調查、管理諮詢等提升產業發展素質的諮詢服務,積極發展資產評估、會計、審計、稅務、勘察設計、工程諮詢等專業諮詢服務。鼓勵生產性服務業企業創造自主智慧財產權,加快數字著作權保護技術研發,擴大智慧財產權基礎信息資源共享範圍,加強智慧財產權執法,保護創新積極性。完善智慧財產權交易和中介服務體系,加強智慧財產權諮詢服務,發展檢索、分析、數據加工等基礎服務,培育智慧財產權轉化、投融資等市場化服務。加快南京河西CBD、崑山花橋國際商務城、連雲港大陸橋國際商務中心等重點載體建設,努力把江蘇建設成為商務服務最好、商務成本最低、商務環境最優的省份。(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審計廳、省質監局、省知識產權局)
(九)服務外包。
把握全球服務外包發展新趨勢,積極承接離岸服務外包業務,大力培育在岸服務外包市場。適應生產性服務業社會化、專業化發展要求,鼓勵服務外包,促進企業突出核心業務、最佳化生產流程、創新組織結構、提高質量和效率。引導社會資本積極發展信息技術外包、業務流程外包和知識流程外包業務,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支撐。鼓勵政府機構和事業單位購買專業化服務,加強管理創新。支持企業購買專業化服務,構建數位化服務平台,實現包括產品設計、工藝流程、生產規劃、生產製造和售後服務在內的全過程管理。加快南京、蘇州、無錫3個國家服務外包示範城市和省級示範城市、示範區建設,培育一批服務外包領軍企業和集聚區,打造全國服務外包高地和國際知名的服務外包產業集聚地。(責任單位:省商務廳)
(十)電子商務。
積極推動電商拓市,深化大中型企業電子商務套用,促進大宗原材料網上交易、工業產品網上定製、上下游關聯企業業務協同發展,創新組織結構和經營模式。引導小微企業依託第三方電子商務服務平台開展業務。引導和支持生產企業利用電子商務強化供應鏈管理,提高專業化生產製造能力,發展網路定製產品。推動關鍵技術與電子商務融合發展,引導電子商務企業積極套用雲計算、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強數據分析和價值挖掘。支持省內有條件的電子商務企業和金融機構發展網際網路金融業務,加強個人理財、小微企業融資、保險等領域的產品創新,構建移動支付、線上支付、跨境支付等多元化電子支付體系,打造集網路銷售、網路支付、融資服務等多業務於一體的綜合平台。支持蘇寧集團以網際網路零售為主體,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O2O全渠道、全開放運營模式。加強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和電子商務信用體系、統計監測體系建設,不斷完善電子商務標準體系和快遞服務質量評價體系。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積極培育農產品電子商務和有利於農民就地就業的特色電子商務,鼓勵網上購銷對接等多種交易方式。積極爭取開展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試點,探索政策突破和業務模式創新,支持有條件的城市先行先試。到2020年,電子商務對全省經濟成長的貢獻度顯著提高,全省電子商務發展水平位於全國前列。(責任單位: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金融辦)
依託電子信息產業基礎,大力發展以內外交易和服務經濟為目的的網際網路平台,重點打造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平台、壯大特色電子商務流通平台、培育生活需求細分服務平台、提升信息化資訊服務平台、構建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平台,支持有條件的地區面向重點行業領域發展專業特色平台。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向平台化轉型,加快電子商務支付類、套用及平台建設類、行銷服務類、物流服務類等平台型、功能型企業發展,著力培育一批信譽好、實力強的平台龍頭企業。推動電子商務平台不斷豐富商品和服務種類,逐步形成不同類型平台企業配套發展、協同聯動、服務共贏的“平台集聚經濟”。支持面向跨境貿易的多語種電子商務平台建設、服務創新和套用推廣。最佳化配套環境,推動信息技術、信用、物流、檢測、認證等服務體系發展,促進貿易、服務、金融和物流效率不斷提升,使平台經濟成為全省實施轉型升級戰略的重要推動力。(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商務廳)
(十一)節能環保服務。
健全節能環保法規和標準體系,增強節能環保指標的剛性約束,嚴格落實獎懲措施。大力發展節能減排投融資、能源審計、清潔生產審核、工程諮詢、節能評估等第三方節能環保服務體系。規範引導建材、冶金、化工、能源企業協同開展城市及產業廢棄物的資源化處理,建立交易市場。鼓勵結合改善環境質量和治理污染的需要,開展環保服務活動。發展系統設計、成套設備、工程施工、調試運行和維護管理等環保服務總承包。鼓勵大型重點用能單位依託自身技術優勢和管理經驗,開展專業化節能環保服務。探索排污權抵押融資模式,拓展節能環保設施融資、租賃業務。大力推廣契約能源管理,積極探索節能量市場化交易。建設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和廢棄物逆向物流交易平台。積極發展再製造專業技術服務,建立再製造舊件回收、產品行銷、溯源等信息化管理系統。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繼續開展省級以上開發區生態園區創建工作,積極引導生產性企業實現資源、能源綜合利用。大力推進南京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鹽城環保科技城、泰興環保科技產業園發展環保服務業。(責任單位: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環保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
(十二)檢驗檢測。
加強計量、檢測技術、檢測裝備研發等基礎能力建設,發展面向設計開發、生產製造、售後服務全過程的觀測、分析、測試、檢驗、標準、認證等服務,建設一批國家級和省級產品質檢中心和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加快發展藥品、醫療器械、農產品質量安全、食品安全等檢驗檢測以及進出口檢驗檢疫服務,加強先進重大裝備、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第三方檢驗檢測服務,積極發展線上檢測。開拓電子商務等服務認證領域,完善檢驗檢測認證服務體系。引導檢驗檢測認證機構集聚發展,加快推進業務相同或相近的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鼓勵不同所有制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平等參與市場競爭,培育一批技術能力強、服務水平高、規模效益好、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檢驗檢測認證集團。(責任單位:省質監局、省食品藥品監管局、江蘇檢驗檢疫局)
(十三)售後服務。
鼓勵企業將售後服務作為開拓市場、提高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增強服務功能,健全服務網路,提升服務質量,完善服務體系。完善產品“三包”制度,推動發展產品配送、安裝調試、以舊換新等售後服務,積極運用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發展遠程檢測診斷、運營維護、技術支持等售後服務新業態。大力發展專業維護維修服務,加快技術研發與套用,促進維護維修服務業務和服務模式創新,鼓勵開展設備監理、維護、修理和運行等全生命周期服務。積極發展專業化、社會化第三方維護維修服務,支持具備條件的工業企業內設機構向專業維護維修公司轉變。完善售後服務標準,加強售後服務專業隊伍建設,健全售後服務認證制度和質量監測體系,不斷提高用戶滿意度。(責任單位:省工商局、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質監局)
(十四)人力資源服務。
以產業引導、政策扶持和環境營造為重點,推進人力資源服務創新,大力開發滿足不同層次、不同群體需求的各類人力資源服務產品。提高人力資源服務水平,促進人力資源服務供求對接,引導各類企業通過專業化人力資源服務提升人力資源管理開發和使用水平,提升勞動者素質和人力資源配置效率。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綜合型、專業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支持中國蘇州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等重點園區建設,加快人力資源服務產業集聚。統籌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職業院校、社會培訓機構和企業等各種培訓資源,強化生產性服務業所需的創新型、套用型、複合型、技術技能型人才開發培訓。加快推廣中關村科技園區股權激勵試點經驗,調動科研人員創新進取的積極性。營造尊重人才、有利於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和充分發揮作用的社會環境。圍繞我省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發展目標,加快培養造就一支門類齊全、技藝精湛、素質優良的技能人才隊伍。(責任單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十五)品牌和標準化。
積極推動服務業企業自主品牌創建,重點培育金融、現代物流、商務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品牌,創建電子商務、雲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服務業品牌,形成一批在全國乃至國際範圍內有影響力的江蘇服務業品牌企業和江蘇服務業區域品牌。重點支持技術先進型生產服務業企業和省級服務外包基地完善商標戰略規劃、創建知名品牌。大力開展“標準提升服務質量行動”,突出抓好信息、物流、金融、科技、商務服務、電子商務等重點領域和新型業態服務標準的制(修)訂、實施與推廣,積極推進國家級、省級服務業標準化示範項目,建設一批服務業標準化試點示範單位。加大生產性服務業標準的推廣套用力度,積極爭取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項目。鼓勵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積極創建知名品牌,增強獨特文化特質,以品牌引領消費,帶動生產製造,推動形成具有江蘇特色的品牌價值評價機制。(責任單位: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三、落實和完善支持政策
(十六)擴大改革開放。
進一步放開生產性服務業領域市場準入,營造公平競爭環境,不得對社會資本設定歧視性障礙,鼓勵社會資本以多種方式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進一步減少生產性服務業重點領域前置審批和資質認定項目,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建立健全有利於公平競爭的體制機制。允許社會資本參與套用型技術研發機構市場化改革。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國家和省級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責任單位:省工商局、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
引導外資企業來蘇設立生產性服務業企業、各類功能性總部和分支機構、研發中心、營運基地等。統一內外資法律法規,推進生產性服務業領域有序開放,放開建築設計、會計審計、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等服務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加快落實服務業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政策措施,對已經明確的擴大開放要求,要抓緊制定配套措施。積極對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研究探索對外商投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加強蘇港、蘇澳、蘇台、蘇新服務業合作,加快推進崑山與台灣地區的服務業合作試點。(責任單位: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
鼓勵有條件的企業依託現有產品貿易優勢,在境外設立分支機構,大力拓展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空間。推進境外投資項目備案和企業備案單一視窗模式試點,進一步提高生產性服務業境外投資的便利化程度。鼓勵企業利用電子商務開拓國際行銷渠道,積極爭取跨境電子商務通關試點。鼓勵設立境外投資貿易服務機構,做好境外投資需求的規模、領域和國別研究,提供對外投資準確信息,為企業“走出去”提供諮詢服務。(責任單位: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
(十七)完善土地和價格政策。
合理安排生產性服務業用地,提升節約集約用地水平。強化生產性服務業土地保障,對列入省重大項目投資計畫符合點供條件的生產性服務業項目,可由省國土資源部門給予優先保障;對列入現代服務業“十百千”行動計畫的生產性服務業重點項目,其用地指標由各地給予優先保障。鼓勵工業企業以利用自有工業用地或提高容積率等方式,興辦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的自營生產性服務業,經依法批准,對提高自有工業用地容積率用於自營生產性服務業的工業企業,可按新用途辦理相關手續。鼓勵通過推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發展生產性服務業。(責任單位:省國土資源廳)
建立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生產性服務業價格形成機制,規範服務價格。建立科學合理的生產性服務業企業貸款定價機制,加大對生產性服務業重點領域企業的支持力度。對工業企業分離出的非核心業務,在水、氣方面實行與原企業相同的價格政策。符合條件的生產性服務業重點領域企業,可申請參與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試點。加強對生產性服務業重點領域違規收費項目的清理和監督檢查。(責任單位:省物價局、省能源局)
(十八)創新金融服務。
鼓勵商業銀行按照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原則,開發適合生產性服務業特點的各類金融產品和服務,積極探索金融機構針對平台企業特點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開展產業鏈融資、企業圈融資、商圈融資等創新實踐。支持節能環保、檢驗檢測等服務業項目以預期收益質押獲得貸款。積極探索利用智慧財產權質押、倉單質押、信用保險保單質押、股權質押、商業保理等多種方式融資的可行措施。建立生產性服務業重點領域企業信貸風險補償機制。搭建方便快捷的融資平台,支持符合條件的生產性服務業企業上市融資、通過銀行間債券市場融資,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對省生產性服務業示範企業,優先支持其發行中長期企業債券、銀行間市場債務融資工具,對於規模較小但具有穩定現金流的項目,支持其通過項目信託計畫、資產證券化等多種方式擴大資金來源。完善動產抵(質)押登記公示體系,建立健全動產押品管理公司監管制度。根據研發、設計、套用的階段特徵和需求,建立完善相應的融資支持體系和產品,支持商業銀行發行專項金融債券,服務小微企業。對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實行免徵營業稅政策。鼓勵融資性擔保機構擴大生產性服務業企業擔保業務規模。(責任單位:人民銀行南京分行、江蘇銀監局、省金融辦、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財政廳、省國稅局、省地稅局)
(十九)完善財稅政策。
積極推進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擴圍工作。根據生產性服務業產業融合度高的特點,完善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的稅收政策。支持集團型物流企業總分機構實行增值稅合併納稅,以適應物流業網路化經營要求,平衡物流企業集團稅負。研發設計、檢驗檢測認證、節能環保等科技型、創新型生產性服務業企業,可申請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享受15%的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加大生產性服務業企業研究開發費用加計扣除以及高新技術企業、進口設備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落實力度。對生產性服務業企業發生的符合規定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研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對繳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確有困難的生產性服務業企業,經有關部門批准後,可按規定減免相關稅收。地方財政在各自事權和支出責任範圍內,重點支持公共基礎設施、市場誠信體系、標準體系建設以及公共服務平台等服務業發展薄弱環節建設,探索完善財政資金投入方式,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推動建立統一開放、規範競爭的服務業市場體系。鼓勵開發區、產業集群、現代農業產業基地、服務業集聚區和發展示範區積極建設重大服務平台。積極研究自主創新產品首次套用政策,增加對研發設計成果套用的支持。完善政府採購辦法,逐步加大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力度,凡適合社會力量承擔的,都可以通過委託、承包、採購等方式交給社會力量承擔。(責任單位:省財政廳、省國稅局、省地稅局、省科技廳)
充分發揮省級服務業發展專項引導資金的作用,重點支持生產性服務業“雙百工程”和重大項目建設。創新引導資金扶持方式,探索以服務業股權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和融資增信等方式,吸引各類社會投資和金融機構加大對生產性服務業企業和項目的支持力度,更大限度地發揮財政資金使用效率。改革鼓勵服務業企業創新的支持方式,加大力度獎勵創新成果,營造企業創新的良好氛圍。(責任單位: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
四、營造服務業發展良好環境
(二十)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與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新任務、新要求相適應的工作體系和推進機制,省服務業領導小組負責推進全省生產性服務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生產性服務業的組織協調、統籌規劃、任務分解和政策研究,相關部門按行業領域和職責分工,制定具體推進措施,確保各項目標任務完成。各地結合實際,建立市級層面相應工作機構和推進機制,共同推動我省生產性服務業加快發展。(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服務業發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二十一)強化人才支撐。發揮中高級專業人才對生產性服務業企業創新的關鍵作用,研究制定吸引和留住中高級專業人才的政策措施。鼓勵創新型人才發展,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計畫專項資金為服務業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提供經費支持。建設大型專業人才服務平台,增強人才供需銜接。各地可結合實際對面廣量大的生產性服務業緊缺人才培訓給予適當補助。建立人才國際化政策體系,在海外人才落戶、住房安排、社會保障、子女入學、配偶安置、重大科技項目承擔、參與國家標準制定等方面優先予以支持。(責任單位:省委組織部、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二十二)建立健全統計制度。以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為基礎,結合我省實際,抓緊研究制定江蘇生產性服務業及重點領域統計分類,完善相關統計制度並在此基礎上構建更加科學合理的指標體系,明確各有關部門相關統計任務。建立健全有關部門信息共享機制,逐步形成年度、季度生產性服務業信息發布制度。(責任單位:省統計局)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根據本實施意見精神研究制定具體操作辦法和實施細則,確保各項工作和政策措施落到實處。省發展改革委要加強統籌協調,會同有關部門對落實情況進行自查和跟蹤分析,每半年向省政府報告1次落實情況,重大問題及時報告。
江蘇省人民政府
2015年4月11日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