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民間工藝》是鷺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豫閩
基本介紹
- ISBN:9787208562127
- 作者:李豫閩
- 出版社:鷺江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9月
- 頁數:212
- 叢書:廈門社科叢書閩南文化系列
《閩南民間工藝》是鷺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豫閩
菜粿,俗稱“菜頭粿”,是閩南一帶盛行的佐餐小吃。每逢過年過節,各家各戶都會油炸一些東西,菜粿便是其中一種。而在閩南地區的街頭,即使不是過年過節,也能隨處看到賣菜粿的小攤子,喜歡的人不少,尤其是小孩子,剛炸出來的菜粿燙嘴,他們還是忍不住狼吞虎咽地吃起來。但對於老晉江人來說,安海的菜粿才是最...
每年正月十五,安溪縣藍田鄉後清村都要“游燈龍”。其俗源自元朝閩南一帶的民間草台“蜈蚣戲”(已失傳),集全村人力物力一起過節,成為民間化解矛盾的最好方式,增進鄰里往來、和睦。游燈龍從當天晚上8時開始,村里準備好龍頭和龍尾,村裡的男女老少每人準備好一盞燈籠組成龍身,隨著參加人數的增多,燈籠漸漸匯...
人物和生活場景是通草畫常選用的題材,是反映閩南風情和市井百態的歷史記載。這些通草畫的內容涉及中國各行各業社會百態、節日慶典風情民俗、茶葉絲綢瓷器的生產和銷售等,可以生動直觀地介紹閩南的風土人情。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通草畫是民間工藝畫基礎上以獨特工藝設計製成勝似國畫,勝似彩塑的工藝畫。 通草畫工藝品有...
玉扣紙手工製作是存留於寧化縣治平畲族鄉的一項古法造紙工藝。玉扣紙是福建竹紙的重要代表,其以嫩竹為原料,纖維純潔,紙質特優,平展柔軟,厚薄均勻,韌性好,拉力強,不易蟲蛀,吸墨不潰,久不退色,色澤溫潤如玉。古時被政府用作檔案,民間用作賬簿,寺廟用於印經本,宗祠用於印族譜,能保存數百年之久。2019...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速,城市改造及房地產建築業興起,很多閩南傳統民居被拆遷或損毀。同時,現代建築工藝迅猛發展,傳統建築市場萎縮,一些名師名匠及其傳人或去世或改行,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面臨消亡的危險,急需有關方面搶救保護。傳承保護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惠安縣文化館...
如魚蝦之類的,藝人們將它們剪得比同一幅圖中的人物還大,誇張中體現出閩南小漁村生活的歡樂。藝術構圖 早期漳浦剪紙主要套用於結婚、祭拜等各種民俗活動,各種餅花、魚花、風爪花、豬腳花、茶壺花被貼於禮品祭品上,寄託人們對節日的美好的期願。早期的構圖風格傳統質樸,也簡單清晰。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政府、...
蚵仔煎,(閩南語讀作 é ā jiān ,國語譯作“海蠣煎”),是一道常見的家常菜,流行於閩南,台灣,潮汕等地區經典的傳統小吃之一。2018年9月,當選福建十大經典名菜。菜品源流 關於蚵仔煎的起源,有一則民間傳聞,公元1661年時,荷蘭軍隊占領台南,泉州南安人鄭成功從鹿耳門率兵攻入,意欲收復失土,鄭軍勢如...
泉州木偶劇實為提線木偶戲,又稱“傀儡戲”,古稱“懸絲傀儡”,在閩南民間俗稱“嘉禮”。它以其深遠的文化意義、廣泛的歷史題材、豐富的表現內容以及濃厚的地域特色吸引了戲曲愛好者。“傀儡調”以泉州方言為主、土腔國語為輔,曲牌多沿用宋、元曲牌名,雅俗共賞,既可登“大雅之堂”,又能“接地氣”。多接觸...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木雕(泉州木雕)項目保護單位泉州市藝術館(泉州市閩南文化生態保護中心、泉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木雕,是泉州民間工藝品種的重頭戲。平雕、線雕、根雕、花格雕、神像雕等意彩紛呈,獨具一格。泉州的木雕藝術精雕細刻...
同時形成了一整套精湛規範的操線功夫(傳統基本線規),以及獨具特色的偶頭雕刻,偶像造型藝術與製作工藝。泉州提線木偶戲傳統劇目中保存著大量古代閩南語系地區的民間信仰及婚喪喜慶等習俗內容。保存著大量“古河洛話”與閩南方言的語法、辭彙及古讀音。保存著許多宋元南戲劇目、音樂、表演形態等方面的珍貴資料,具有多...
木偶頭雕刻的發展使閩南泉州、漳州木偶造型藝術隨之進步,成為福建乃至中國值得驕傲的一門獨特的民間藝術。由於泉州、漳州兩地藝人的深度改造、努力創新,使得閩南傳統木偶雕刻藝術成為中國工藝美術有品位和具觀賞價值的代表品種之一,作為民眾娛樂的戲劇偶像玩賞工藝品被中國海內外的人所喜愛。傳承狀況 木偶頭雕刻藝術與傳統...
明末清初,鄭成功率軍與清兵在閩南一帶展開拉鋸戰,民間又建不少土樓、石樓以安生。清代、民國時期,永定地區條絲煙、茶葉等加工業蓬勃興起,銷往全國及東南亞各國。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對生態環境認識的提高,居民對住宅的要求更加迫切,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由於人口的增長,為維護家族的共同利益,勢必建造更大規模...
泉州“刣(zhōng)獅”又叫“舞獅”“弄獅”,相傳為少林和尚“一元祖師”創建,是閩南地區一項集武術與民間舞蹈為一體的活動。在閩南,每逢大型傳統節慶活動總少不了“刣獅”助陣。傳統獅陣排練操演時,彩旗飄飛,鑼鼓震天,各種陣法穿繞首尾呼應,陣勢變幻莫測。2007年8月28日,“泉州刣獅”經福建省人民政府...
其工藝的精湛和文化內涵的豐富,能夠體現其優秀的傳承和工藝積累。其通過花燈工藝演變在文化歷史的傳承中記錄著優秀的民族工藝發展史,是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優秀內容,也是傳統工藝中重要的智慧濃縮。泉州花燈的工藝文化,能夠代表閩南地區的燈藝文化背景和發展狀態,文化部門經常組織泉州花燈走出國門舉辦展覽,更加促進...
梁架常用深浮雕,雀替用圓雕,門窗則為淺浮雕,裝飾題材豐富多樣,如民間傳說、歷史故事、蟲草鳥獸、吉祥圖案等,充滿生活情趣。工藝類別 惠安木雕從套用及裝飾的範圍來講,可分為建築雕刻、家具雕刻、工藝品雕刻三大類。建築雕刻 建築雕刻是指建築的木雕裝飾。木雕藝術用於建築在惠安有著悠久的歷史。從閩南建築“皇宮起...
泉州(李堯寶)刻紙濃縮了閩南裝飾藝術的精華,在閩南民間藝術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豐富了泉州當地無骨刻紙料絲藝術的文化內涵,某種程度上與料絲華燈藝術構成相互促進的關係。泉州傳統民俗日益淡化,民間藝術品市場萎縮,後繼乏人,這使得泉州刻紙藝術的發展舉步維艱,瀕危狀況日益嚴重,亟待搶救。傳承人物 黃麗鳳,女...
永春工藝廠開始成為漆籃在永春乃至整個閩南地區最大的生產中心,所生產的“迎春牌”漆籃暢銷海外,成為永春縣不可多得的創匯單位。在不知不覺中,“永春漆籃”開始代替“龍水漆籃”稱謂。“永春工藝廠”生產“永春漆籃”這是順理成章的事 。“文革”期間,漆籃“面向基層”回到龍水大隊,繼而搞“社隊聯辦”,成立“...
泉州提線木偶戲傳統劇目中保存著大量古代閩南語系地區的民間信仰及婚喪喜慶等習俗內容。保存著大量“古河洛語”與閩南方言的語法、語彙及古讀音。保存著許多宋元南戲劇目、音樂、表演形態等方面的珍貴資料,具有多學科研究價值。千年來,泉州提線木偶戲不但與閩南語系地區民眾生、老、病、死,等人生禮俗相伴共生。傀儡歷...
明末清初鄭成功率軍與清兵在閩南一帶開展拉鋸戰期間,民間又建了不少土樓以安生。南靖土樓的前身是唐朝陳元光開漳的兵營、城堡和山寨建築,它是閩南地區在“外寇之出入,蟊賊之內訌”的特殊社會環境的產物。三明市是福建省內土堡最集中、數量最多、最具代表性的地區。三明市的土堡始於隋唐,成熟於兩宋,是福建、江西...
蔡福美工藝品有限公司的展廳中有一面制於1908年的龍船鼓,就是九十多年前,蔡福美鼓鋪第十代掌門人蔡寬裕先生的作品。蔡寬裕先生以自己一生的辛苦取得了閩南“制鼓師公”的雅號,以此養育了家中大大小小的孩子。工藝特徵 蔡福美鼓的鼓面以具有韌性的南方水牛皮製成,成本較高,也因此而與其他鼓鋪的產品迥然有...
壽山石雕,福建省福州市地方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南宋時,壽山石礦已得到開採,經過元、明、清三代的發展,獨立的壽山石雕產業最終形成。清代同治、光緒年間,壽山石雕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出現東門、西門兩大流派。壽山石雕技法豐富多樣,精湛圓熟,又在發展過程中廣納博採,融合了中國畫和各種民間工藝...
蟳埔女習俗,是主要流傳於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東海街道的蟳埔、金崎、後埔、東梅等社區的一種傳統生活習俗,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蟳埔保留了許多閩南傳統習俗,有獨特的婚慶節俗、過年節俗、喜慶節俗、祭祀儀式,其中以“半夜出嫁”的婚俗、“媽祖巡香”的祭祀儀式最為突出。蟳埔女的服飾、頭飾、耳飾文化也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