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木偶頭雕刻,是福建省漳州市的傳統民間工藝美術,屬於木偶戲道具製作中的一門特殊技藝,漳州木偶頭雕刻主要分布在福建省漳州市、廈門市、泉州市及周邊地區。漳州木偶的整體造型包括頭、四肢、服裝、冠盔等,木偶頭雕刻僅指頭部造型。作為戲曲舞台人物頭像的雕刻,非常注重人物性格特徵的刻畫,誇張的造型、豐富的表情、類型化的處理方式是漳州木偶頭雕刻的普遍特徵。這一雕刻歷來師徒相承,且以家族祖傳的方式為主,一直流傳至今而無中斷。
2006年5月20日,漳州木偶頭雕刻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漳州木偶頭雕刻
- 遺產類別:民間美術
- 申報地區:福建省漳州市
- 遺產級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 遺產編號:Ⅶ-44
歷史溯源,藝術特點,造型嚴謹,注重五形,秘制塗料,代表人物,徐竹初,徐年松,傳承意義,出征世博會,
歷史溯源
漳州木偶雕刻起於晉盛於唐,已有近二千年的歷史。新中國成立後,民間藝人徐年松、許盛芳的木偶作品被美術工藝部門收藏。1959年,徐年松雕刻的生、旦木偶頭,表現揚眉、醉目、微笑、寬額的古代才子和柳眉鳳眼、櫻桃嘴、高髻發的士女形象,選送參加全國工藝美術展覽,受到文化美術界的好評。徐的兒子徐竹初繼承家傳並有所創新,1979年至1989年,其作品在澳大利亞、美國和台灣、香港展出,贏得很高聲譽。徐竹初的木偶頭代表作品珍藏在城區延安北路花園大廈二樓《竹初木偶藝術館》。
自明清以來,木偶戲已由城市漸進至鄉鎮,並形成了各地不同風格和流派的木偶造型藝術。如福建泉州嘉禮戲,有的只有生、旦、北(淨)、雜(醜)四個行當角色形象更換演出,被稱為“四美班”。有的一台嘉禮戲只有三十六形象,故稱“三十六尊嘉禮當百萬軍兵”。泉州早年著名的木偶頭雕刻藝術家,有義全后街的神像鋪兼木偶雕刻的佚名工藝師們;塗門街的黃良司、黃才司及後來的黃嘉祥和北門花園街的木偶造型大師江加走。他們的木偶造型,偶頭雕刻精炒,面部豐腴,具有唐代人物造像特點;粉彩細緻,線條明快,形成了福建南派木偶造型。龍溪地區漳州的布袋木偶戲,於清代就已十分盛行。木偶雕刻家徐子清,在清代嘉慶十二年已十分盛行。木偶雕刻家徐子清,在清代嘉慶十二年(1807)即在漳州東門開設“成成是”木偶作坊。人稱“南江(加走)北徐”的木偶雕刻大師徐年松,是北派的代表,到徐竹初這一輩已是第六代了。
藝術特點
造型嚴謹
漳州木偶造型嚴謹,精雕細刻,彩繪精緻,著色穩重不艷,保留唐宋的繪畫風格,人物性格鮮明,誇張合理,並有地方特色。木偶頭基本造型有生、旦、淨、末、醜,又有神仙、鬼怪、動物,還有傳統名劇的角色例如關公、曹操、《水滸傳》的梁山好漢等,種類繁多。
注重五形
漳州布袋木偶最重要是木偶頭,漳州藝人雕刻木偶頭注重五形(眼、口、鼻、眉、耳)、五骨(眉、頂、顴、額、頦骨)。其中,木偶頭最重要的是木偶臉。臉要講究的是五形三骨,即是兩眼、一嘴、兩鼻孔(五形);眉骨、 骨、下頦骨(三骨)。形形色色的五官根據角色的外形、性格、身份、經歷和氣質來構思,加上利用造型、線條、色彩來抓著了角色的神髓,木頭人也自然地活了起來。如嘴尖刻薄的媒婆,翹髻角目的老醜,長眉垂目的慈祥老者,嘴厚面肉墜的憨漢。
秘制塗料
漳州木偶雕刻除刀功外,對原材料樟木的鑑別選擇、塗料的配製都很有講究。雕刻一件作品至少要用兩三天,若要將人物獨特的內心世界通過表情刻畫出來,花費的時間就更多。而世襲的秘制塗料尤為重要。一件作品每種色彩都要塗上數十遍,這樣,木偶保存百年都不會掉色、變形。
作為戲曲舞台人物頭像的雕刻,非常注重人物性格特徵的刻畫,誇張的造型、豐富的表情、類型化的處理方式是漳州木偶頭雕刻的普遍特徵。這一雕刻歷來師徒相承,且以家族祖傳的方式為主,一直流傳至今而無中斷。
代表人物
徐竹初
漳州木偶頭雕刻的代表性傳承人為徐竹初。徐竹初出生於木偶之家,他的竹初藝術被譽為"活的文物"、"東方藝術珍品"、"世界一流藝術"、"中華一絕"、"國家級藝術珍品"。徐竹初說,木偶可以有四大用途:演出工具、玩具、工藝品、藝術收藏。早在20世紀50年代,"竹初木偶雕刻"就名揚海內外了,他的木偶雕刻曾多次作為"國禮"贈送國際友人。
他從藝半個多世紀,繼承了祖輩優秀的雕刻手法,並能創新發展,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他設計的戲曲人物造型多達六百多種,生、旦、淨、末、醜等各行當齊全,其中既有傳統名劇的名角,又有神話傳說中的神仙、魔怪等形象,個個臉譜不同,率真、精緻、優美,神態各異,生動傳神,被譽為"東方藝術珍品"。
徐竹初的木偶俗稱北派木偶,其技法源自北方漢劇的風格模式。徐竹初則創造性的將原有風格結合,強調了木偶戲劇的表情化與性格化,他掌握了中國雕塑優秀傳統的精髓 --- "以形寫神"。因此,他在落刀之前,總要細細研究,認真揣摩刻劃人物身世、身份、性格、好惡。一旦思考成熟,就有把握地下刀。他以現實生活中的人物為藍本,以對稱、均衡、對比、調和的藝術法則,使用造型、線條、色彩等藝術語言,運用誇張、變形、強調、減弱、提煉、概括等藝術手段,擬容取心,為對象傳神寫照。
通過對徐竹初傳統木偶雕刻的搶救和保護,使寶貴的文化遺產得以延續並傳授至海內外,使木偶雕刻藝術得到傳承,並促進對台文化交流。漳州徐竹初傳統木偶雕刻是中國木偶雕刻藝術的傑出代表,他以其悠久的歷史,特殊的祖傳工藝,豐富而精美的性格化造型享譽世界,分布在廈、漳、泉以及周邊地區。
徐年松
漳州木偶頭雕刻藝人徐年松。其造像偏重寫實,稍帶誇張,生活氣息濃郁。如“白須老生”,臉形多用 “國”字型,寫真為主,突出眉骨和下巴,眉毛松長,前額和眉梢的皺紋刻劃細緻,形象生動。“文武生”和“文武旦”為其代表作,其特點是寫實,五官俊秀、容貌豐腴、色調柔和,解剖關係處理得當,比例準確。百餘種頭像,神態各異,各有特色,形成“北派”的藝術風格。
1955年,漳州工藝社成立,徐年松負責培養新一代雕刻藝人。其子徐竹初,曾有三件木偶雕刻作品參加全國少年兒童科技和工藝作品展覽會,評為特等獎。 1961年,省文化廳和輕工廳評定徐竹初為木偶頭雕刻藝人。1962年,徐年松進入漳州木偶劇團專職從事木偶設計雕刻,他創作的《閨文旦》、《文武生》被評為全國優秀獎。1964年,獲《木偶舞台設計》特等獎。1987年10月,在香港舉辦徐竹初木偶雕刻藝術展。他還為北京、上海、廣東、四川等地培養一批木偶雕刻人才。
傳承意義
有著較為廣泛的社會民眾基礎
閩南地區的木偶戲有著較為廣泛的社會民眾基礎,木偶頭的造型藝術也因之而獲得了一個深厚的發展基礎。木偶頭雕刻藝術與傳統戲曲之間形成了生死相依的關係。在戲曲演出普遍衰落的形勢下,木偶頭雕刻技藝的傳承也遇到了難題:如果固守戲曲舞台,木偶頭雕刻只能隨戲曲一起走向沉寂;如果離開戲曲舞台,木偶頭雕刻只能成為單純的觀賞品,其傳統技藝中許多活態的文化就會丟失。目前,漳州木偶頭雕刻就面臨著這種境遇,需要有關方面加以關注。
正面臨“絕跡”的危險
作為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漳州的木偶雕刻一直沿襲傳男不傳女的傳承古制。而到了當代,老藝人的後代大多不願學木偶雕刻,因為這項技藝費時費力經濟上卻沒有好的收益,許多老藝人只得改行。這一民族瑰寶因後繼無人正面臨"絕跡"的危險。
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福建省漳州市的徐竹初、徐聰亮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出征世博會
現場表演雕刻及布偶戲
安靜地看著自己的作品登台亮相,並不是老人的全部世界。
此次的世博展,除了將九件作品特快空運至上海外,現場還有精彩的木偶雕刻和布偶戲表演。這一次,徐竹初和他的兒子徐強都會參與到現場表演的活動中。
“我們會派出3-4名表演著,分別輪流表演雕刻技術和布袋戲。”徐強告訴記者,會帶去二三十個樟木(初坯),每個大小約10厘米,現場雕刻出的作品都將是能活動的木偶頭,比如鼻子、眼睛、嘴巴都能活動,甚至還會出現一個木偶多個腦袋的滑稽形象。
為了讓木偶演活、動起來,還會在中國館的福建廳表演布袋戲。布袋木偶又稱為布袋戲、掌中戲。所演木偶因為衣服寬大,形似布袋,故稱“布袋戲”。
據了解,布袋戲的表演時間為上海世博會開幕式(5月1日-3日)及福建活動周期間(6月28日-7月2日)。
借世博東風,木偶漸“甦醒”
木偶雕刻起源於2200多年前中國古代先秦時期,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傳到福建。從徐竹初的太高祖徐梓清算起,200多年薪火相傳,到他的兒子徐強,已為七代。
漳州木偶,其身承載著兩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命密碼”,反映的是一種文化的深厚內涵。2006年6月,國家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漳州木偶布袋戲和木偶頭雕刻均榜上有名。
漳州木偶雕刻已打破“傳男不傳女”的傳承古制,和父輩相比,徐強所處的時代和境遇又有所不同。僅在劇團里為演戲而雕刻木偶,固守戲曲舞台,他認為範圍狹窄,“要擴大生存的空間,就要闖出別樣的出路”。
現在,徐竹初父子還一直在摸索如何更好地延續這項民間藝術。徐竹初表示,目前除了演出外,還不斷拓展市場,如嘗試作為旅遊產品、民間工藝品等。雖然還處於市場的試探階段,不過對於逐步打開國內市場,他們表示再艱苦也會堅持。
“此次參展世博,藉助這個國際性盛會的平台,漳州木偶雕刻以及布袋戲,將會讓更多國人及國際友人了解到閩南的風土人情。”徐強表示,讓年輕人對傳統有一個認同感。只有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有興趣,民間藝術才會大有前途,才能闖出一條路來,讓古老的藝術“活”在當代。
路,總是一步步走過來的,成績也是一點點積累的。如今,漳州木偶正在不斷開闊屬於自己的舞台。無論如何,木偶似乎開始漸漸“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