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木雕

惠安木雕

惠安木雕源於中國文化的雕樑畫棟,是與閩南地區“皇宮起”仿宮殿式大型傳統民居的建築雕刻相輔相成而流傳至今的民間藝術,精緻古雅,構思巧妙,有中國繪畫的意境和趣味。其融合了閩南地區的風俗習慣,既具有古樸淳厚,線條流暢,剛直簡潔,人物造型端莊的中原痕跡,又具有南方雕刻文化細膩繁雜的工藝成分,是南派雕刻藝術的典型代表。2007年8月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惠安木雕
  • 依木質地分類:硬質木雕,軟質木雕
  • 雕刻技法:混雕,剔地雕,線雕,透空雕,貼雕
  • 代表性傳承人黃泉福鄭國明
  • 代表性作品祖國萬歲霸王別姬
  • 工藝類別:建築雕刻,家具雕刻,工藝品雕刻
發展歷程,傳承脈絡,雕刻木材,木材特性及選材,木材的乾燥處理,雕刻技法,混雕,剔地雕,線雕,透空雕,貼雕,工藝類別,建築雕刻,家具雕刻,工藝品雕刻,裝飾圖案,紋樣圖案,寓意圖案,工藝分工,鑿粗坯,掘細坯,修光,打磨,刻毛髮、飾紋,著色上光,配置底座,文化價值,

發展歷程

惠安木雕興於唐、五代,成熟於宋元,明清時步入巔峰,清末民國時名師鵲起、精品迭出,新中國成立後產業興起、異彩煥發。早期的惠安木雕主要是佛像建築物浮雕裝飾,伴隨著傳統建築大木雕刻和宗教信仰的傳播,其廣泛用於各種雕刻裝飾,後來更發展有黃楊木雕、神像金木雕、仿真雕、樹根雕等藝種,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和文化旅遊品牌。
五代時期,閩南“皇宮起”仿宮殿式大型傳統民居建築興起,促使依託於此的惠安木雕被廣泛地運用於建築之中。同時,自唐以來,泉州就被稱作臨海佛國,在相當長時間裡,宗教雕刻是雕刻藝術的主體內容,與建築雕刻相輔相成而流傳至今。
時期,惠安木雕漸臻成熟,其藝術追求和表現也由簡到繁,由粗至細、由拙至精。據《鑑湖張氏族譜》記載,現存最早的惠安木雕作品是南宋張仕遜參與重建泉州開元寺大雄寶殿屋頂的24尊“飛天樂女”(又稱“妙音鳥”)雕塑,它將宗教文化、優美絕倫的雕藝作品、建築雕刻十分精妙的融合在超凡脫俗的藝術載體中。建於元朝元貞元年的惠安文廟,尚保留完好的吊筒、楣枋、斗拱等“大木”雕刻構件。
時期,惠安木雕更趨成熟,藝術風格開始從粗獷流暢轉向精雕細琢,成為惠安雕刻藝術的代表。1888年(清光緒十四年),亨有“八閩第一木雕大師”美譽的崇武王益順攜其子承建峰尾東嶽廟,設計製作了全木結構蜘蛛結網藻井並雕鏤各種圖案,此獨創的技法一經問世,便名噪一時。之後,在台北龍山寺、廈門南普陀寺、泉州開元寺等閩台名剎,都留下了建築“大木”與雕刻繪畫相結合的藝術珍寶遺蹟。在這一時期,民間藝匠開始走出鄉村,形成隊伍,帶著傳統的軀殼前行,迅速地完成對外來文化的剔選與消化,在一個有限的宗教空間成功地進行了多元文化空前融合的藝術實踐。此時的惠安木雕已廣泛套用於建築雕刻,在寺廟、宗祠和古民居的建築時,木製樑柱、撐拱雀替、垛頭、兜肚垂花等建築部件大量使用木雕裝飾圖案。
新中國成立後,惠安木雕的表現題材和社會內容更加豐富,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發展時期。一些具有重大影響和歷史性紀念意義的建築雕刻工程凝聚了惠安雕匠藝人辛勤的汗水和智慧的結晶。惠安木雕匠工們開始從家庭小作坊到企業工廠,慢慢地走向專業學校參加正規培訓。在這一時期,湧現出了一批設計專業人員。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改革開放更為惠安木雕的發展創造了良機,使惠安木雕的傳播進入了一個鼎盛時期,惠安雕匠藝人的作品遍布全球,留下了不勝枚舉的傳世佳作和藝術珍品。

傳承脈絡

惠安木雕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湧現出一大批名師藝人,可惜大多數隻口碑流傳其姓名,清代以前見諸文字的甚少,有所記載的主要是清代以後的名師。由於惠安木雕藝人成名後,並不固守本地,常常身懷絕技,遠赴他鄉甚至海外創業,因此,對他們的傳承脈絡的研究整理上難盡其詳。但是,從有關文獻、歷史遺留的蛛絲馬跡和口碑相傳的痕跡中,也可以理出一條相對清晰的脈絡。
2005、2006年福建省考古隊開展了“晉江流域史前文化遺址”的專題田野調查,對惠安音樓山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的重點考古發掘中,發現了一些排列較為規則的“柱洞”,證明了四千多年前,先民即在惠安濱海結廬而居,開始了樸素的木結構建築和木構裝飾技術。
明代設“匠戶”張城築寨,惠安木雕匠工不見於文獻記載。清末民國時期,惠安出現了專業匠村,如“五峰石雕,溪底木匠,官住泥瓦”。清末民國重修的台北龍山寺、廈門南普陀寺、泉州開元寺等閩台名剎,都留下建築“大木”與雕刻繪畫相結合的藝術珍寶遺蹟。王益順的高徒曾參加集美亭閣、重修開元寺、鼓浪嶼菽莊花園等的重修木雕構件雕刻。台北龍山寺的建築裝飾可以說是木雕與繪畫相得益彰的典範,多層方形橫樑錯落有致,或浮雕捲曲舒展的花瓣和葉片,或透雕變形卻神似的珍禽異獸、或彩繪自然山水、花鳥虬技及浮雕雲水波;托梁圓雕伸展雙翼的男性飛天舞伎;撐拱或透雕與圓雕混用的雙獅舞球、二龍戲珠及百鳥朝鳳的圖形,或彩繪古典故事、傳說與神話的畫面;垂花用圓雕、高浮雕及透雕的技法,多層次地收縮雕刻曲卷舒展的花瓣,垂花頂部有面獸身之物雙足緊抓花瓣,其背馱巨翅長啄異形鳥。這裡木雕藝術所營造的氛圍極具震撼力,它傳承了中國傳統木雕藝術的意蘊,又出現古印度古波斯古希臘文化的身影。
新中國成立後,在政府主導下,惠安湧現出一批著名的木雕工藝匠師。自20世紀60年代始,惠安木雕作品如《吹蕭引鳳》、《岳飛出世》等先後被選送全國工藝美術展覽會和義大利等國展示。改革開放後又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惠安木雕越來越多地顯示其不同凡響的大家風範,從家庭作坊的傳統中脫穎而出,以超凡脫俗的氣勢登上神聖的藝術殿堂,得到中國雕刻藝術專家們的充分肯定和尊重。中國著名雕塑家錢紹武更是讚嘆“惠安木雕,世界第一”。一大批足可問鼎中國的現代木雕作品紛紛問世,如黃泉福的《祖國萬歲》、《敢問路在何方》、《單刀赴會》、《皆大歡喜·18彌勒佛系列》、《天馬行空·東方神馬中國印》,鄭國明的《霸王別姬》、《千年一浴》、《浩然正氣》、《自在觀音》,陳木林的《蘇武牧羊》、《女媧補天》,孫文宏的《恆心》、《怡然自樂》,劉群偉的《劉海玩蟾》,莊國明的《閒憩》,孫文勇的《天倫之樂》;莊國明的《偉人毛澤東》、《彌勒舉報》、《立蓮觀音》,在國內外先後榮獲大獎,中國工藝美術最高獎百花獎、中國工藝美術海峽杯獎等等。這些作品的作者都是身懷絕技的木雕工藝大師。
莊國明雕刻莊國明雕刻
惠安木雕

雕刻木材

木材特性及選材

惠安傳統木雕主要材料採用黃楊木龍眼木花梨木紫檀黑檀綠檀檀香沉香紅豆杉樟木杉木椴木、銀杏木、松木象牙等。惠安木雕因木材質地的不同,分為硬質木雕與軟質木雕兩大類。
木雕離不開對木質的選擇和技法的運用。通常,對木質的選擇十分慎重,木纖維的橫向結構要緊密,這樣不易開裂。木質要十分細膩,具有一定的韌性,便於用刀。木料的強度也很重要,以保證刻好的作品不輕易變形。木頭有的鬆軟、有的粗硬,一般木頭鬆軟的易雕,粗硬沉重的難雕。木質堅韌、紋理細密、色澤光亮的稱之為硬木,如紅木、黃楊木、花梨木、檀木、扁桃木、榔木、龍眼木等,具有雕刻的全部優點,是雕刻的上等材料,適合雕刻結構複雜的、造型細密的作品,而且在製作過程中和保存時不易斷裂受損,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只是雕起來比較費工夫、容易損傷刀具。
比較疏鬆的木質適合初學者用,如椴木、銀杏木、樟木、松木等。這類木材適合雕刻造型結構簡單、形象比較概括的作品,雕鑿起來也比較容易,但因其木質軟、色澤弱,有的需要著色處理,以加強量感。有些木紋比較明顯而且變化多端,如:水曲柳、松木、冷杉木等,就可以巧用木紋的流暢、木紋的肌理,作一些較抒情的作品。一般說來,造型起伏越大,木紋的變化越豐富,也就越有味;造型的形狀動態越婉轉、流暢,木紋走向的效果也就越是理想,以至出乎意料的好看,極富裝飾性。當然,這種木材的造型設計應是以高度概括為主,過於複雜和過於小的體積,不僅會破壞木紋,還會造成視覺上的反差。所以在創作一件作品之前,首先要對木材有所認識,選擇適合於所表現的材料十分重要。

木材的乾燥處理

人工乾燥:將木材密封在蒸氣乾燥室內,借蒸氣促進水分蒸發,使木材幹燥。乾燥的程度最高可使木材含水量僅達3%。但經過高溫蒸發後的木質發脆失去韌性容易受到損壞而不利於雕刻。通常講原木乾燥的程度應保持在含水量30%左右。
自然乾燥:將木材分類放置通風處,擱置成垛,垛底離地60cm左右,中間留有空隙,使空氣流通,帶走水分,木材逐漸乾燥。自然乾燥一般要經過數年或數月,才能達到一定的乾燥要求。
簡易人工乾燥:一是用火烤乾木料內部水分;二是用水煮去木料中的樹脂成分,然後放在空氣中乾燥或烘乾。這兩種方法可相對縮短乾燥時間,但侵水後的木材容易變色,有損木質。

雕刻技法

縱觀惠安歷代木雕作品,其雕刻技法可分為混雕、剔地雕、線雕、透空雕、貼雕幾大類。以傳統題材的圓雕、浮雕為主的傳統工藝品。

混雕

相當於雕塑技法里的圓雕,具有三維主體的效果,可多面觀賞,多套用於撐拱、垂花等部位,常利用混雕技法,將形象刻畫得非常精細,充滿生氣。

剔地雕

剔地雕是傳統木雕中最基本的雕刻技法,通常指的是剔除花形以外的木質,使花樣突出。剔地雕有兩種刻法,一種是半混雕刻法,將花樣做很深的剔地,再將主要形象進行混雕,成為半立體形象,常用於額枋上。另一種是浮雕刻法,花樣周圍剔地不深,花樣不是很突出,然後在花樣上作深淺不同的剔地,以表現花樣的起伏變化。或者在花樣上作刻線裝飾,勾勒花形,增強作品的裝飾效果,或表現花瓣的輪廓和結構,多用於裝板、裙板的雕刻中。

線雕

通常以刀刃雕壓花紋,講究刀法,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對於花紋的刻畫和形象的勾勒有著重要作用,還可以雕刻紋理,表現景物的質感。線雕易於表現物像的外形,亦可增強物像的裝飾效果。

透空雕

將木板刻穿,造成上下左右的穿透,然後再做剔地刻或線刻,這種雕法需要有高超的技巧,刻成的作品正反兩面都可觀賞。其花卉作品枝葉穿插流暢,花瓣翻卷自然舒展,常見於花罩、掛落、雀替、木門窗中。

貼雕

貼雕是後期雕刻技術創新的結果,即將雕刻好的圖案紋樣直接貼上到建築構件中,通常一些難以做剔地的刻件、連續紋樣、軸對稱的構件都是利用貼雕來完成。其工藝省工省料,方便製作,而且藝術效果絕不遜色其它浮雕形式。惠安地區的民間木雕精緻古雅,構思巧妙,有中國繪畫的意境和趣味。木雕主要裝飾部位在構架和門窗上,技法以線刻淺浮雕、深浮雕、圓雕為主。梁架常用深浮雕,雀替用圓雕,門窗則為淺浮雕,裝飾題材豐富多樣,如民間傳說、歷史故事、蟲草鳥獸、吉祥圖案等,充滿生活情趣。

工藝類別

惠安木雕從套用及裝飾的範圍來講,可分為建築雕刻、家具雕刻、工藝品雕刻三大類。

建築雕刻

建築雕刻是指建築的木雕裝飾。木雕藝術用於建築在惠安有著悠久的歷史。從閩南建築“皇宮起”開始,木雕廣泛套用於古建築裝飾,如雕樑畫棟、雕飾門楣、屋椽、窗格、欄桿、飛罩掛絡等,所具有的古樸典雅、富麗華貴之格調,更顯示出木雕藝術在古建築(或仿古建築)中所獨具的裝飾作用。而隨著旅遊業的迅猛發展,以及人們對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需求日益增長,利用木雕藝術裝飾的古建築(或仿古建築),更具有遊覽、觀賞、學習、借鑑價值,及陶冶人們的思想情操、豐富藝術修養的現實意義。適用於古建築的木雕表現形式,大致可分為浮雕、鏤空雕刻、立體圓雕和淺雕四種。
惠安文廟戟門上的木雕構件惠安文廟戟門上的木雕構件

家具雕刻

家具雕刻,可以說是套用木雕藝術最廣泛的一種大型的實用藝術品。用木雕藝術裝飾的家具,具有古樸、典雅的風味。惠安出口的藝術雕刻家具和紅木雕刻家具古拙秀雅,雕刻精細,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如台、凳、桌、椅、屏風等,無木雕刻著精美、秀雅的圖案花紋,深受國外遊客的讚賞。

工藝品雕刻

木雕工藝品,即以高度嫻熟、精緻的工藝技術與具有特色的典型藝術相結合的一種藝術品。分純觀賞性的木雕陳設工藝品和木雕實用工藝品兩類。木雕陳設工藝品就是陳列、擺設於櫃、窗、台、幾、案架之上,供人欣賞的小型的、單獨的藝術品。現代的木雕陳設工藝品注重時代性、人民性,表現題材內容廣泛,有花卉、飛禽、走獸、仕女等,還有人體藝術作品等。木雕實用工藝品,它指利用木雕工藝裝飾的實用與藝術相結合的藝術品,又可分木製品木雕裝飾和其他工藝品的木雕裝飾兩類。木製品木雕裝飾工藝品比較多,如落地燈壁燈、漆器屏風、木刻屏風、鏡架、筆筒、木刻鐘座等。用木雕裝飾其他工藝品的範圍就更廣泛了,如幾、座、案、架等等。

裝飾圖案

惠安木雕的圖案脫胎於現實物體,經過藝術加工適應工藝制約(器物的造型、工藝操作等)的一種實用美術。而裝飾題材則是圖案在裝飾器物時所表達的內容和形式。凡是大自然中的一切物體(如人物、動物、植物、山水、建築物等)通過一定的藝術加工,都可能成為裝飾題材。木雕藝術的裝飾題材(除具象的立體圓雕外)大致分為紋樣圖案和寓意圖案兩大類。

紋樣圖案

紋樣是實用美術中利用具體與抽象藝術手法相結合,經過藝術再創造的一種以線型為主的圖案裝飾,其中“抽象”的成分占主要地位。惠安木雕的裝飾紋樣具有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特色。從歷史上各個時期遺留下來的紋樣看,可分為幾何形、植物、動物、吉祥物等多種紋樣;從裝飾效果來講,要數幾何形紋樣最為突出。所謂幾何形,即三角形、方形、長方形、圓形、菱形、六角形等。木雕的紋樣圖案最初來自陶器,而陶器的製作當時分為手制和輪制兩種。其中手製法又分為三類:模製法、捏製法、泥條盤築法

寓意圖案

寓意圖案是圖案裝飾題材的一種,具有一定的意境。或寄寓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或勸惡從善,或宣揚尊老愛幼、孝敬父母、愛國忠君的思想品德,或祝賀老人們長壽無疆、發財發福、生活康樂、夫妻恩愛等方面的吉祥內容。寓意圖案分現實性與借喻性兩種。現實性寓意圖案即現實生活中具有一定思想內容和故事情節的能感化人的事情,所要表現的題材中有與表現故事情節有關的人和物的一種真實而生動的場面。如反映愛國主義思想的題材《蘇武牧羊》、《岳家將》等。借喻性寓意圖案這種裝飾方式在惠安傳統的木雕藝術中運用得比較廣泛。如以蝙蝠諧“福”音,視為吉祥。“平安如意”,花瓶里插一根“如意”,以花瓶的瓶字寓平安的平字,加之“如意”這種器物的名稱,總稱為“平安如意”視為吉祥。從某種程度上講,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一種心情。在惠安傳統木雕圖案中,龍、鳳這一類神奇的動物形象,也是人們所喜聞樂見的裝飾題材。

工藝分工

惠安木雕完成一件作品,需經過鑿粗坯、掘細坯、修光、打磨、刻毛髮紋飾、著色上光、配置底座等七道工序。

鑿粗坯

粗坯是整個作品的基礎,它以簡練的幾何形體概括全部構思中的造型結構,由外到內,要求做到有層次、有動勢,比例協調,重心穩定,整體感強,初步形成作品的外輪廓與內輪廓。

掘細坯

先從整體著眼,由內到外,調整比例和各種布局,然後將人物等具體形態及五官、四肢、服飾、道具等逐步落實並形成,要為修光留有餘地。這個階段,作品的體積和線條己趨明朗,因此要求刀法圓熟流暢,要有充分的表現力。掘細坯中的鏤空技巧,要求以縱纖維組合鏤空,鏤去多餘的部分。要運用帶筋法,即在作品的擎空易斷的部位留下一小塊料使其與臨近的部位牽附,待作品完成後再用薄刀密片法把牽附之筋去掉。

修光

運用精雕細刻及薄刀密片法修去細坯中的刀痕鑿垢,使作品表面細緻完美是修光的目的。要求刀跡清楚細密,或是圓轉,或是板直,力求把各部分的細微末節及其質感表現出來。

打磨

根據有些作品的需要,作品完成以後,磨光工人需要耐心細緻地將白坯木雕用粗細不同的木工砂紙搓磨成細潤光滑。要求先用粗砂紙,後用細砂紙。要順著木纖維方向反覆打磨,直至刀痕砂路消失,顯示美麗的木紋,要注意保持作品輪廓清晰、線條流暢。

刻毛髮、飾紋

用三角刀刻畫毛髮、飾紋,要求運刀爽快、肯定,粗細均勻,一絲不苟。

著色上光

著色不僅僅是為了彌補某些材料的不足或缺陷,而且還能起到加強豐富材料質感美和作品形式美的作用,因此在作品著色上要酌情而定,要求儘量體現出木紋的美,色澤要深沉明快,符合天然木質的種種美感。上光的目的是滋潤木質,使作品錦上生輝,同時也起到防污作用以便長期保存,因此要求均勻滲透,亮而不俗。

配置底座

底座不僅是主體的依託,也是雕刻造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要求底座的形狀尺度要與作品的內容形式相輔相成。充滿曲線與生動活潑的作品,可借簡潔樸素的底座襯托,而造型簡潔或肅穆的作品則可以在底座上稍事雕飾。要注意互相之間的比例協調,注意色調上的相互烘托。

文化價值

惠安木雕富有強烈的民族、宗教內涵,以及鮮明的藝術性和豐富的表現手法,在中國雕刻藝術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和影響,是中國南方雕刻藝術的典型代表,素有“北有東陽,南有惠安”之稱。
在千餘年的傳承與發展過程中,惠安木雕以中原文化的傳統意蘊為藝術創作主體,又汲取和融匯了閩越文化海洋文化以及沿“海上絲綢之路”傳入的外來文化的技藝精華,與傳統建築工藝相生相伴,從單純的手工技藝上升為一種獨具區域特色的文化元素。惠安木雕不但與當地百姓的生產和生活息息相關,而且較早傳播到台灣和海外地區,成為閩台文化交流的重要內容,其巧奪天工的技藝也得到了東南亞等海外地區華僑華人的廣泛認同和推崇,是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大貢獻。
惠安木雕的發展歷程可以說是福建乃至中國當代民間藝術發展的一個縮影。惠安木雕藝術充分展現了惠安人民的聰明才智和藝術創造力。惠安木雕藝人在不同歷史時期留下的蘊含特定歷史信息、題材豐富、異彩紛呈的木雕作品,展現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永恆魅力。通過惠安石木雕刻藝術產業化的發展,使我們看到在進入21世紀時,中國的傳統工藝美術已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一部惠安雕刻史,就是一部弘揚南派雕刻藝術的傳播史,進一步挖掘、保護、弘揚惠安木雕藝術,對豐富和完善中國雕刻藝術具有現實和深遠的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