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寧化手工造紙歷史悠久,北宋時期竹纖維造紙技術已傳入寧化。寧化玉扣紙是福建竹纖維造紙的代表性工藝之一,發祥地在寧化縣治平畲族鄉。《寧化縣誌》記載“本縣貓竹可以造紙,東南鄉多有之,運售閩粵江漢間”。自宋及清,朝臣書寫奏摺多用玉扣,因其紙質潔白可照見人面,又因奏摺乃皇帝御覽,故有“日鑒天顏”的稱譽。
1974年10月,國家出版局專門派人到寧化,訂購治平玉扣紙。自1974年至1976年三年間,共運玉扣紙640噸進京,用以印製線裝《毛澤東選集》和大字本。
2000年以後,由於機製紙行銷,手工製作的玉扣紙市場大受衝擊,2003年至2008年,手工造紙業基本停工。2009年至2020年,惟有胡蘭山一個紙寮在勉強維持。
工藝特徵
玉扣紙的得名來自於其品質的優良,玉是形容其色澤潔白如玉,扣則是紙的計量單位。玉扣紙有紙質細緻柔軟,平展厚薄均勻,韌性好,拉力強,不易蟲蛀,保存年久等特點,被廣泛套用於政府檔案、寺廟經本、宗祠族譜和商行賬簿。廣東等沿海民眾,用玉扣紙捲菸不串味,南洋僑胞用玉扣製作紙錢祭祖,認為燃燒後紙灰少而白,容易飄回故土讓祖先受用。
工藝流程
治平鄉竹林密集、水源充足而無污染的山麓谷口,建有“紙寮”,造紙作坊分槽間和焙間,以隔牆分開,所用紙槽、紙榨、踏料斗等都要嚴防污染。玉扣紙為純手工技藝,技術含量高,選料、踩料、造紙、焙紙4道工序環環相扣。
一、選料:
1、砍竹麻:穀雨季節,竹筍剛落籜生枝時進行砍伐,小滿則止。民諺說“竹麻不吃小滿水”,此時氣溫上升、雨水漸多,竹筍容易霉爛變質。砍竹麻用鴛鴦斧,挖到蔸部然後砍,砍下竹麻蔸朝下放,避免溜竹時竹皮溜傷、竹筒破爛、竹肉變黑,影響紙質。
2、剖削:削劈竹蔸泥污去青皮,蔸筒、二筒也叫擺白筒全削,要求白不帶青;裁成4種類型筒子,3筒削一節,半青半白,叫觀音筒;尾筒不削,末端可供食用;再將竹筒剖片去節,每50片捆成一把,趁天黑前挑下山去,免受露水污染。
3、下湖:將竹片放入湖中攤平,灌水淹沒,均勻地灑上石灰,竹麻經石灰水醃浸、軟化、熟透,分解竹麻非纖維質。40天后,視竹麻橫斷面呈金黃色不帶白心,即可洗淨灰漿灰渣,仍將竹麻放回湖塘墊枕攤平,用清水漂淨石灰鹼性後蓋上茅草讓它爛熟,竹麻經過石灰醃浸和漂洗,具有純潔無毒的特質。一捏紙,需配13擔竹麻,100斤石灰。
二、踏料:
1、剝竹麻:洗淨雜質,剔除未削淨的竹節,要求無赤根、烏根、黃節、沙丁、蟲殼等。
2、榨竹麻:將剝好的竹麻放入腳踏木榨中榨去水份。
3、踏竹麻:把榨乾的竹麻倒進有竹笪裝置的踏料斗,加入裁剩回收的紙邊,兩人反覆踩踏,使竹麻通過竹笪磨擦成漿。要求無邊子及粗根,然後傾入紙槽。踏竹麻是腳上功夫,所謂“做紙師傅看紙坨,踏料師傅看甩腳,焙紙師傅看鋪坨。”
三、造紙:
1、熬藍:“藍”指毛冬青,上山採集,入鍋蒸煮,取起後放入器皿浸漚,約待3日後汁液粘稠,濾出用作造紙時的天然添加劑。藍的作用一是使紙面光滑潤澤,二是利用其潤滑度使紙漿厚薄均勻。
2、造紙:將“藍”酌量放入裝有紙漿的槽里,扛頭和扛尾的造紙師傅雙手抬簾床往槽里盪漿搖浪,漿浪卷過簾面,起簾到榨床上脫簾,疊至10厘米厚,榨去水分,裁去濕邊;扛尾師傅要把首先出水的一角輕輕挑起,便成濕紙一張,要做到紙張片均勻,無爛塵髒點,四向刀口整齊。
四、焙紙:
焙籠的兩面焙壁高1.8米,長10米,以竹篾為骨料,粉上石灰黃泥拌以竹麻皮絲踏成的粘漿,刷上桐油使焙面結實光滑。兩個焙紙師傅各在一面操作,一次可烤紙28張,焙紙要求平展光滑、無破爛節張、無焙泥煙塵、蟹腳乾扎等。最後按規格裁好,每200張摺成1刀。
一槽紙製作大約需要10人:剝料2人,踏料2人,做紙和扛尾2人,焙紙2人,管理人員2人。管理人員兼負責藍的採集和熬制,並將造好的紙張發往長汀縣紙行出售。紙寮人員是一個緊密合作的群體,但舊時紙寮也是等級分明的,造紙師傅地位最高,其次是焙紙師傅。用餐時,造紙師傅和焙紙師傅必須坐橫頭右座,兩位師傅坐好,其他師傅才能落座。如果一槽有兩位造紙師傅,必須開兩桌,一個師傅坐一桌的橫頭右座。紙寮工人一天工作12小時,凌晨5點起,至晚上5、6點結束,在工班中交流不用話語,只通過手勢和行為示意,這是在長期工作中產生的默契。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玉扣紙製作工藝是中國勞動人民長期的智慧結晶,對工序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態度,體現了堅韌的民族工匠精神。其價值主要體現在:
一、工藝價值:生產技藝流程複雜,每道工序都有較高的要求;
二、社會學、人類學研究價值:造紙對治平人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通過造紙對治平的宗族、經濟、民俗等方面進行深入的調查和挖掘,具有社會學、人類學方面的研究價值;
三、與玉扣紙相關的民間文學價值:民間根據造紙衍生的植竹俗語和造紙口訣、諺語、歌謠、故事傳說有很多,具有民間文學的傳播和研究價值。
傳承狀況
長期以來,玉扣紙製作工藝靠師徒之間的言傳身教,全憑習者悟性和感覺,長期堅持方能逐漸掌握核心技術。由於玉扣紙生產技術難度大,習藝周期長,工資收入低,年輕人大多不願學,現已後繼乏人。
傳承人物
代表性傳承人
胡鋮,男,1975年5月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玉扣紙製作工藝”第五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玉扣紙傳統手工製作者胡蘭山的兒子,從小跟隨父親學習造紙。2009年至2013年配合獨立紀錄片導演鬼叔中拍攝紀錄片《玉扣紙》。2015年配合中央四套《傳承》欄目拍攝。2019年配合寧化縣文旅局舉辦的玉扣紙學術考察活動。2019年配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原博的訪談。2003年收徒2人,2004年收徒1人,因紙業凋零,生產滯銷,皆轉行從事其他工作。
傳承譜系
可確切的傳承譜係為:胡良寶(生卒年不詳)傳胡顯發(1922—2008年),胡顯發傳胡蘭山(1951年),胡蘭山傳胡鋮。胡良寶與胡顯發為叔侄關係,胡顯發與胡蘭山為父子關係,胡蘭山與胡鋮為父子關係。
保護措施
2017年,治平畲族鄉成立竹業協會和工作領導小組,聘請相關專家針對治平竹業及由此衍生的玉扣紙手工製作技藝展開調查研究。治平畲族鄉向玉扣紙傳統手工製作者胡蘭山預訂製作手工玉扣紙,支持他繼續進行古法生產玉扣紙。
2021年2月,寧化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玉扣紙體驗館建成,為青少年進一步了解中國造紙術和傳統文化提供了實踐平台。同年6月8日,學生在寧化縣連岡國小玉扣紙體驗館內親手製作玉扣紙。
社會影響
展銷活動
1988年5月,治平玉扣紙送京參加全國少數民族用品及民族地區的名、優、特產品展銷。
文化交流
2019年3月22至24日,來自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國家博物院等單位的專家、學者20餘人走進寧化,先後前往治平、湖村、石壁等鄉鎮,就玉扣紙製作工藝等開展文化學術考察活動,並觀摩木活字印刷術展示。 座談會上,專家、學者重點對寧化玉扣紙歷史源流、文化價值、在“建紙”中的地位、工藝價值與商業用途以及推廣與傳播等方面進行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