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酥油燈節
- 也叫:酥油花燈節
- 時間:元月十五日
- 省份:西藏拉薩
簡介,來源,民俗,慶祝方式,相關詩詞,相關節日,
簡介
藏曆10月25日,是傳統的藏傳佛教的聖節---酥油然燈節;
在這一天,所有的藏民都會吃土巴(貓耳朵),然後點燃酥油燈。今天也在異地的北京過了燃燈節,都約在黨校東門的雙月樓,自己做土巴吃;加起來共有22個人,在那裡度過了難忘的時間。期間,有的人和面,有的人催促師父燒水,有人開始做起貓耳朵。自己動手製作的土巴,雖然沒有辦法與家裡的比,但是也是別有一番風味,我們都吃得很開心,玩的很開心。願所有的朋友:恰瓦朗卓勇巴修。
藏曆元月15日是傳昭大法會的最後一天,為了慶祝釋迦牟尼與其他教派辯論的勝利,人們集於拉薩八角街,白天朝佛、轉經、入夜滿街搭起各種花架,放上用彩色酥油捏成的神仙、人物、花木、鳥獸等形象並點燃酥油等進行祝福。老百姓們圍著酥油燈載歌載舞。提到酥油燈節沒有哪個西藏人不知道,因為今天是西藏喇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圓寂的日子!隨著時間的流失逐漸演變成西藏的一個特殊的佛教節日--甘丹昂舉!
仿佛漢族的中秋節又結合了西方的情人節的色彩非常有意思,首先所有人都會及時趕回家裡和和家人團聚吃非常有特色藏式麵糊,內容有蘿蔔絲,牛肉和麵團等一起混合味道可口暖身!飯後和家人一起點燃吉祥的酥油燈,之後又會和心愛的人相約在大昭寺觀看千家萬戶猶如星星的酥油燈,,,,,,,
來源
花燈節開始於明永樂七年,即1409年,由格魯派祖師宗喀巴於正月十五日,在拉薩創辦傳昭法會時,陳列各種供品,隆重紀念釋迦牟尼示現神變降伏邪魔日,從此以後,人們便沿襲他們的做法,每年正月十五每家每戶都要擺酥油花燈。藏語為“堅阿曲巴”。相沿下來,逐漸演化成以燃點酥油花燈為主的民眾娛樂性活動。每逢燈節,除燃點許多酥油燈外,還用酥油塑各種人物、禽鳥、獸類、花草、樹木等放在特製木架上,與酥油燈同時擺供,照耀之下,五光十色,燦爛輝煌,人山人海繞街觀賞,熱鬧非凡。藏區各地大寺廟所在之處,於是日都舉行燃燈盛會。形成普遍性的盛大廟會。
民俗
藏族人民的花燈節,是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才逐漸變成民族的節日的。像放鞭炮、貼春聯(桃符)、擺花燈這些漢藏人民的習俗,很早以前確實含有迷信或宗教成份,但隨著生產和科學文化的發展,人們的心理素質發生變化,這些習俗賦有了新的含意,成為歡慶、祝賀、禮樂的形式了。正因為這樣,元宵的燈節和藏曆正月十五日的花燈節,至今仍在漢、藏族人民中流行。
慶祝方式
花燈節開始於明永樂七年,即1409年,由格魯派祖師宗喀巴於正月十五日,在拉薩創辦傳昭法會時,陳列各種供品,隆重紀念釋迦牟尼示現神變降伏邪魔日,從此以後,人們便沿襲他們的做法,每年正月十五每家每戶都要擺酥油花燈。藏語為“堅阿曲巴”。
白天,人們到各寺朝佛祈禱;夜晚,拉薩八廓街舉行酥油花燈會,滿街搭起各種花架,上面擺有五顏六色的各種神仙、人物鳥獸和花木形象,還有木偶表演。除燃點許多酥油燈外,還用酥油塑各種人物、禽鳥、獸類、花草、樹木等放在特製木架上,與酥油燈同時擺供,照耀之下,五光十色,燦爛輝煌,人山人海繞街觀賞,熱鬧非凡。藏區各地大寺廟所在之處,於是日都舉行燃燈盛會。形成普遍性的盛大廟會。 花燈點燃之後,宛若群星降落,閃閃爍爍,一片輝煌。夜間,郊區農人進行對歌比賽,有時延續幾天才能結束,這是拉薩最熱鬧,最快活的節日。
夜幕降臨,大昭寺前依然亮如白晝。在成千上萬盞酥油燈的照明中,來自遠近的僧俗民眾團團圍住大昭寺,進行一年一度的大轉經。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最多的要數冬閒中的農牧民,寬大厚實的藏裝、未加修飾的髮辮、黑里透紅的臉龐、牛羊酥油的奶香,混合著燈煙和桑煙升騰到高空。
每年藏曆十月二十五日是“甘丹安姆曲”,意為燃燈節,是祭奠藏傳佛教格魯派祖師宗喀巴誕辰與圓寂的日子。這天晚上,寺院和俗家屋頂均要點亮無數盞燈,轉經隊伍川流不息,信徒們紛紛把手持的桑枝投入大昭寺前的香爐,祈祝神佛為自己帶來好運,來年風調雨順。
屆時,各寺廟的喇嘛及百姓,用五彩酥油捏塑成條條的酥油花,掛在大昭寺兩邊事先搭好的花架上。夜幕降臨,花燈點燃之後,宛如群星降落。花燈上繪有花卉、神仙人物、飛禽走獸等。觀燈的人群在燈下歡歌起舞,通宵達旦。由於這天傳說是黃教創始人宗喀什巴的成道日,所以家家戶戶在房頂上點燃無數的酥油燈並念經歌頌宗喀巴,以示紀念。
不少富裕起來的信徒用手機、攝像機、照相機留下這一珍貴的瞬間,一些小孩和年輕人則舉著燈籠和各式各樣發光的玩具在人群中竄來竄去。人群中還有不少冬季來拉薩旅遊的國內外遊客。來自湖南的李曉明驚嘆自己今晚宛若進入了香巴拉的世界。
在拉薩的各大寺廟都在舉行類似的紀念活動。進入冬季的“雪域高原”寒冷但並不寂寞,一個又一個的藏族獨特節日將隨著冬日嚴寒到來。
相關詩詞
酥油燈節
人海盛況
桑煙火紙騰飛的大昭寺
萬千酥油燈
樹立頂台如聖誕的光華
明滅間
喇嘛的木窗
映照紅衣守夜的淒涼
膜拜的信徒
怎知修行的艱難
火光閃耀的臉膛
多少面孔懷著深切的嚮往
那掠眼而過的美麗女子
環顧之即
香息纖影已瞭然無卻
聖城肅殺、冬夜尤長
一絲水色春光,祭醒
久已不在的傳說
凌空,我再造一個遙遠的神話
光復失落的天堂
佛地
朝聖 朝聖
唵嗎呢叭咪哞
通往佛地的路途
膜拜著生死度外的信徒
前生今世的賜福
盡在默念的佛咒
向著日光城向著布達拉宮
金頂的佛光頂禮心中的天堂
轉經筒轉著生命的輪迴
經幡在最高處山頂飛揚
瑪尼石刻著萬千堆壘的苦難
一如既往的風土佛地
幾曾消失虔誠的面龐
酥油燈節
朝聖姑娘
朝聖姑娘你來自何方
圍巾裹了俊俏的摸樣
雅魯藏布有多寬廣
渡船上為何羞澀著
只敢偷看你的情郎
朝聖姑娘你去向何方
背影兒慌似江上水鳥
桑耶不是你的氈房
去哪裡追趕你的牛羊
喔,我的朝聖姑娘
相關節日
1、薩嘎達瓦節
藏曆四月稱“薩嘎達瓦”,相傳佛祖釋迦牟尼於藏曆鐵猴年薩嘎達瓦月七日在藍毗尼林國降生,木馬年薩嘎達瓦月十五日在菩提伽耶附近的一棵大菩提樹下,面對東方、鋪草打坐。傍晚降伏魔,黎明證覺,鐵龍年薩嘎達瓦月十五日在拘屍那城圓寂。釋迦牟尼成佛後,在婆羅奈城的鹿野苑,最後說出:“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的佛語明示。
2、傳昭大法會
藏俗把這個月視作造化大的月份,廣大僧俗大眾進行各種佛事活動。按傳統,特別在薩嘎達瓦月前半個月,僧人自不必說,廣大民眾也有戒殺生,戒肉食,個個虔心轉經朝佛的習俗。大昭寺、小昭寺、布達拉宮的帕巴拉康等處,分別獻上千供,對主尊一律塗金,供佛燈。到15日早晨,朝聖人群首先在大小昭寺向釋迦雙尊和三位大慈大悲菩薩分別獻上哈達,添燈供佛,禮供完畢,沿習慣的轉經路開始轉經,途經藥王山、羅布林卡、德吉林卡、布達拉宮,中午到達龍王潭。轉經民眾一邊轉經,一邊在轉經路旁的山頭瑪尼堆上焚香祭神,並按慣例沿路行善接濟乞丐。帶著茶酒和食物的轉經人群,中午在龍王潭乘牛皮船游湖、宴樂,並有囊瑪行會參加彈唱、跳舞,增添歡樂氣氛。游湖結束後,人們又繼續踏上未完的轉經路程。
酥油燈節
3、竹巴次西
藏曆6月4日,是佛祖釋迦牟尼在婆羅奈城首先向他的5位弟子陳如、馬勝、婆沙波、大名、跋提梨迦宜說自己獲得徹悟的道理。他以淺顯的語言,生動的比喻,向弟子們闡述人生的苦惱、無常、生死輪迴的無窮無盡,分析人生之所以苦惱的原因,證實涅盤寂靜境界的奧妙,並指出解脫輪迴,永高苦海、通往涅盤彼岸的修行之路。
這就是釋迦牟尼成佛後,“初輪法所講授四諦之理。(道諦、集諦、法諦、滅諦)藏俗人們多於這天前往附近山寺巡禮朝供,所以又稱為“六、四轉山節”。過去在這一天,上、下密院的全體僧人向大、小昭寺、布達拉宮帕拉康等的佛尊獻千供、百供等,拜佛的人廣行奉一盞神燈和一條哈達以上的祭品。拉薩民眾有往附近的帕篷卡、曲桑,普布黨、色拉烏孜、吉倉夏怒、東西岩洞、米烏瓊寺、日甲桑丹林等各山間朝聖的習俗。年輕姑娘戴著樹枝葉的巴珠頭飾,一邊唱著歌曲、藏戲等,一邊慢慢轉悠。轉山結束,有家中人帶著茶、酒前來迎接,大家在雄卡、扎其林卡等地搭起帳篷或圍幔,盡情遊玩。
4、拉波堆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