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

老百姓

老百姓的拼音是lǎo bǎi xìng,1963年版《辭海》中沒有“老百姓詞目,只有“百姓”,其定義是這樣的:古代對貴族的總稱。《詩·小雅·天保》:“群黎百姓。”鄭玄箋:“百姓,百官族姓也。”《國語·楚語天下》:“民之徹官百,王公之子弟之質,能言能聽徹其官者,而物賜之姓,以監其官員,是為百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老百姓
  • 外文名:ordinary people
  • 拼音:lǎo bǎi xìng
  • 解釋:平民
  • 角色:生產者
  • 出現時期:封建時代
詞語簡介,來歷傳說,官方稱謂,學界觀點,

詞語簡介

詞目:老百姓
解釋:1963年版辭海中沒有“老百姓”詞目,只有“百姓”,其定義是這樣的:
1、古代對貴族的總稱。
《詩·小雅·天保》:“群黎百姓。”鄭玄箋:“百姓,百官族姓也。”
《國語·楚語天下》:“民之徹官百,王公之子弟之質,能言能聽徹其官者,而物賜之姓,以監其官員,是為百姓。”
2、戰國以後用為平民的通稱。
孟子滕文公上》“鄉里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
英文名稱:
1. ordinary people/citizen
2. the "person in the street")人民;居民。主要是指區別于軍人和政府工作人員的人群。

來歷傳說

相傳黃帝的母親是住在姬水邊上的,所以黃帝就姓姬;的母親是住在姚虛的地方,所以舜就姓姚了,那時候,子並不跟著父親姓,比如黃帝,就給他的後代分別賜了12個不同的姓。
所以那時候有姓的就都是王公貴族,“百姓”也就是“百官”。一般的平民,不知道他的老祖宗的媽媽在哪裡住的,老祖宗又無權無勢,夠不上稱“百姓”,只能說是“黎民”,或者被稱為“庶民”。
戰國時代以後,在貴族和奴隸之間出現了一個既不是貴族(可能祖上是貴族後來沒落了)也不是奴隸(可能祖上是奴隸,後來被主子給放生了)的一個階級,他們的人數慢慢地比貴族和奴隸還多了起來。所以,“百姓”們來,因為他們也有姓,所以“百姓”和“黎民”或“庶民”就變成一回事了,書上就有了“黎民百姓”的詞語。
因為“老”字也有年紀大的意思,國人(在此主要指漢人)看來,是大的占便宜的,(比如做人的“老子”、“老爺”、“老祖宗”,或者“老闆”,不都是很占便宜的嗎?)所以,百姓們就自稱“老百姓”,算是天天在官老爺面前自稱小民的一點點補償。但在白紙黑字的古書中,從來沒有在“百姓”前面還加個“老”字的。只是不能寫書的“庶民”們不知從哪朝哪代起“老百姓、老百姓”地叫到了今天,“老百姓”也只能在老百姓之間才敢說的。

官方稱謂

歷代封建統治者對人民的稱謂。對老百姓其他的稱謂還有:庶民臣民子民平民莊民村民 。
在戰國以前的時代,“百姓”是指有姓之人。“姓”這個字,分開來就是“女”、“生”,什麼樣的女人生的(或者在一個什麼地方生的)兒子,就得了一個相應的姓。
“老百姓”這是中國(大陸地區)人(漢人)常常掛在嘴邊的自稱,港台一般用“民眾”或“公眾”代替。

學界觀點

因為“老百姓”這個詞是專制時代對庶民的稱呼,它是相對於統治階層以外的人民,故稱自己是“老百姓”其實是小民在官員面前表現訴求時的一點精神補償,是一種卑微的叫法,默認了自己是被管束、被統治的對象。
這個代詞在很多時候是被動的施予對象,這種稱謂中已經忽略了最基本的國家公民的權利,本身就已經放棄了自己的很大一部分權利,把希望寄託於極少數較為開明的統治者,甚至擊鼓鳴冤:跪求為我們老百姓伸冤。
老百姓是一個沒有具體清晰面孔卻又被不斷命名的群體,我們幾乎看不到完整的面貌,它們在歷史上整體的沉默與消失了幾千年,在統治者眼中,老百姓不是生存者,而是生產者,他們不是言說者,而是沉默者。這個歷史的語境隱含著一個逝去時代的無數歷史悲劇,嚴格的說屬於特定時代條件下的歷史詞語了。這就是“老百姓”與“民眾”一詞的區別。
左河水在《不應稱人民民眾為“老百姓”》一文中,對21世紀初開始有些新聞媒體和地方官員稱人民民眾為老百姓提出了反對和批評意見。指出,1949年毛澤東向全世界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從此,被壓迫了幾千年的中國“老百姓”有了當家做主人的國民身份---“人民”。
並從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各級人民政府人民代表大會、還有了自己的人民法院、人民公安、人民幣等。認為稱“老百姓”是對人民的蔑視,是對人民當家做主持否認的心態在作怪,也是對憲法國體認知的錯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