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遼寧省工商局2010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報告
- 年度:2010年
- 單位:遼寧省工商局
- 意義:促進遼寧經濟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
按照國務院《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要求,我局主要通過網路、電子觸控螢幕、公示內容上牆等方式,將工商部門行政執法依據,辦事指南、辦事流程、服務承諾,收費標準等政府公開信息,主動向社會進行了公示。人民民眾只要通過網路、電子觸控螢幕就能獲取自己所需要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所提供的信息,極大的方便了公眾知曉和企業辦事人員辦事需要。同時,主動接受人民民眾對工商部門工作的監督,推動和促進了執政為民政府建設。2010年僅省局機關通過網路就向社會提供政府達12000餘條。目前,省局開通的“工商紅盾網”和“電子政務網”每天上網人數都在1000人以上,深受公眾好評。為方便民眾查詢我局規範性檔案等相關信息,按照省政府信息公開辦要求,我局每月將局發檔案1式5份報送給省檔案館,以供民眾查詢。
為加強政府信息公開載體建設,近年來,我局每年都投入大量資金加強網路建設,有效保證了局機關和全省工商系統政府信息公開的及時、準確和公開、透明。
二、按照省政務公開工作協調小組《關於印發全省政務公開工作專項檢查方案的通知》要求,認真組織,全方位開展了政府信息公開自查工作
年初,我局接到省政務公開工作協調小組《關於印發全省政務公開工作專項檢查方案的通知》後,局黨組書記、局長李鐵民立即批示,將《通知》印發各市工商局,同時要求各地工商部門:一是務必高度重視,要切實把此次檢查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要求各地工商部門主要領導必須親自抓。二是要求各地工商部門要擺正位置,要抽調得力幹部,全力配合好檢查工作,自覺接受檢查組的監督檢查。三是要求各地工商部門認真部署,按照檢查步驟要求,切實做好檢查準備工作,在搞好自查的基礎上,確保檢查工作取得好的成績。四是要求各地工商部門要以此次檢查為契機,進一步充實、完善政務公開內容和制度措施,紮實推進系統政務公開工作的全面落實。與此同時,省局機關及時組織相關人員,對局機關今年以來開展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情況進行了認真自查。在自查過程中,重點圍繞以下六個方面內容開展了自查工作:
一是規範性檔案公開情況。今年總計發文138件,局發檔案全部通過OA網路予以公示。按照省政府信息公開辦要求,1至12月份共向省政府信息公開辦報送局發檔案84件。
二是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依據、標準公開情況。按照省政務公開工作協調小組要求,我局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目前保留有4項。收費項目全部通過網路、公示板等形式予以公示。其具體收費項目是:
1、企業註冊登記費。收費部門:企業註冊局。收費依據:國家物價局、財政部《關於發布工商行政管理系統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和標準的通知》(價費字[1992]414號)和國家發展計畫委員會、財政部《關於第二批降低收費標準的通知》(計價格[1999]1707號)檔案。收費標準:具備法人企業註冊登記費,註冊資本一千萬元以下(含一千萬元)按0.8‰收取;超過一千萬元(不含一千萬元)超過的部分按0.4‰收取;超過一億元的,超過的部分不再收取;不具備法人企業(分支機構),註冊登記費按三百元收取;個體工商註冊登記費為每戶二十元收取。
2、變更登記費。(收費部門、收費依據與前項相同)。收費標準:具備法人企業及其不具備法人企業(分支機構)變更登記費收取一百元。法人企業增加註冊資本與原註冊資本之和未超過一千萬元的,增加部分按0.8‰收取,超過一千萬元(不含一千萬元)超過的部分按0.4‰收取,超過一億元的,超過的部分不再收取;個體工商變更登記費為每戶十元。
3、年度檢驗費。(收費部門、收費依據與前項相同)。收費標準:企業年度檢驗費每戶收取五十元;個體工商戶年度檢驗費每戶收取十元。
4、補(換)證照費。(收費部門、收費依據與前項相同)。收費標準:因證、照遺失、損壞等原因,需重新補(換)證照的,企業每份收取五十元,個體工商戶每份收取十元;需要領取營業副本收取工本費,企業每份十元,個體工商戶每份三元。
為加強收費檢查監管,省、市兩級工商部門紀檢、財務等部門採取定期或不定期明察暗訪等形式,組織專項或其他方式加強收費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糾正,不斷完善管理制度,嚴格規範收費行為,堅決杜絕了亂收費,真正做到了依法收費,陽光收費。
三是政務公開問責工作開展情況。2008年我局就制定並印發了《遼寧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統政務公開工作規則》,《規則》第六章“監督與責任追究”中,明確規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工作人員違反政務公開有關規定,應當追究有關責任人責任。並且,對違反規定的單位和個人的責任區分和責任追究作出了明確具體的規定。《規則》自出台以來,對全省工商系統落實政府信息公開要求,推動系統政府信息公開起到了十分的保障作用。
四是行政審批服務中心服務公開情況。按照自查方案要
求,我局對進廳審批的22項行政審批內容,其行政許可依據全部通過電子政務網、電子觸控螢幕、公示板向前來辦事人員公示。另外,辦理時限、辦理程式、所材料目錄也都全部通過多種載體和形式向公眾進行了公示,審批事項公示率100%。
五是基層站所辦事制度、流程、服務承諾公開情況。全省工商系統很早在系統內就開展了陽光收費,並公開了辦事制度、流程、服務承諾。目前,全省共有1074個工商所全部實現了辦事制度、流程、服務承諾公開上牆。
自查期間,全省14市工商局普遍按照省政務公開辦要求,認真對照自查內容,逐條逐項進行了自查,並對查出的不足和問題認真進行了整改和完善。通過自查,進一步完善了領導工作機制和工作制度。全省工商系統新“三定”方案實施後,省局機關和各市工商局領導班子都進行了調整,根據人員調整情況,及時充實完善了政府信息公開領導工作機構和人員,為實現政府信息及時、準確公開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及時受理民眾諮詢,認真解答民眾提出的問題,為推動行政行為公開透明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局高度重視《民心網》投訴案件的辦理工作。去年我局在辦理《民心網》舉報投訴和政策諮詢工作中,省局李鐵民局長、營口解振倫局長進入受表彰的86位“重視民生好領導”先進行列;省局和瀋陽、錦州、營口、阜新、遼陽、葫蘆島等6個市局被評為“2009年度《民心網》舉報投訴和政策諮詢辦理工作先進集體”。為此,省政府糾風辦、《民心網》致函鐵民局長。鐵民局長就此做出重要批示:辦案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這是全系統廣大工商幹部共同努力的結果,可喜可賀!我代表黨組向辛勤工作在一線的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敬意!尤其是三條辦案經驗,是新形勢下執法辦案實踐的總結,十分寶貴,望繼續努力,採取紮實可行措施,確保落到實處,並不斷鞏固提高,再創佳績。與此同時,《民心網》先後對我局鄭紅一同志和監察室進行了專訪報導,對省工商局的訴求辦理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今年1至12月份,全省工商系統通過民心網和熱線受理民眾諮詢投訴案件866件,已辦結819件,其餘47件尚在辦結時限內,按時辦結率99.88%,滿意率達100%,優秀率52.40%。參與評星的811件。其中,五星級以上425件,四星級263件,三星級123件。通過及時回答民眾諮詢投訴,熱情解答民眾提出的問題,受到人民民眾的普遍好評。
四、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在全省工商系統認真紮實開展了5.15政務公開活動
今年5月15日是我省開展政務公開日活動的第四年,也是全面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第三年。為深入開展好5.15政務公開日活動,根據《2010年全省政務公開工作要點》要求,局黨組高度重視,及時進行部署,在全省工商系統認真紮實組織開展了政務公開日活動,受到了當地政府和人民民眾的普遍好評。據統計,5.15活動日期間,全省工商系統共出動諮詢人員2456人次,接待民眾諮詢6846人次,現場發放宣傳諮詢材料35600份。通過開展“四送活動”共深入企業1125家,幫助企業解決問題465個;通過深入企業、深入社區、深入村屯,牽線搭橋為就業人員解決就業982人次。通過深入企業為企業辦理現場年檢286戶。通過開展現場諮詢活動和深入企業、社區、村屯活動,不僅及時回答民眾關心的社會熱點問題和為企業及時解決了生產經營中的難題。同時,也為建設執政為民政府、樹立工商部門良好執法形象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政務公開活動日前,省局黨組根據《2010年全省政務公開工作要點》要求,及時進行研究部署,李鐵民局長明確提出:今年5月15日政務公開日活動,全省工商系統要以“公開政府信息,服務民生工程,最佳化經濟軟環境”為主題,以與民互動、解答民生問題為切入點,紮實推進政務公開工作向基層延伸,保障人民民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為指導思想。並要求,政務公開活動必須結合工商系統工作實際,組織開展好今年的5.15政務公開日活動。4月21日省工商局向各市工商局發了明傳電報,要求全省工商系統重點圍繞省局年初提出的“三深入兩服務”措施,認真紮實開展好“四送活動”。活動內容:
一是圍繞省局提出的“三深入兩服務”措施,開展好送法規政策活動。省局要求各地,通過深入企業,深入社區,深入村屯,廣泛宣傳政府信息公開的重要意義,為轉制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送法規政策,積極引導、大力支持具備條件的個體工商戶提升規模檔次,增強市場競爭力,促進我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是圍繞省局提出的“三深入兩服務”措施,開展送幫扶措施活動。通過深入企業,了解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及時為企業送上幫扶措施和解決問題的辦法。為企業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保障。
三是圍繞省局提出的“三深入兩服務”措施,開展送就業信息服務活動。通過深入企業,深入社區,深入村屯,了解下崗失業人員和農村剩餘勞動力情況,為下崗失業人員和農村剩餘勞動力提供就業信息,為下崗失業人員和農村剩餘勞動力送上熱情周到的服務,為下崗失業人員和農村剩餘勞動力與用工單位建立用工對接扭帶和橋樑,切實解決就業人員就業困難。
四是圍繞省局提出的“三深入兩服務”措施,開展送維權知識活動。通過深入企業,深入社區,深入村屯,了解消費者的需求,為消費者及時送上消費維權知識,積極為我省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和安全健康的消費環境。
通過組織全省工商系統幹部深入企業,深入社區,深入村屯開展“四送活動”,廣泛宣傳國家和政府各職能部門為促進遼寧經濟發展出台的各項政策措施,為推動和促進我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做出積極貢獻。通過深入企業,深入社區,為就業人員和廣大消費者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真正把建設執政為民的理念落到實處。
各市工商局接到省局通知後,局黨組都非常重視,全省14個市工商局都及時轉發了省局通知。同時,根據省局通知精神,及時制定了本地區組織開展好政務公開活動的具體方案,提出了具體活動要求,及時進行了廣泛動員部署,確保了全省工商系統政務公開日活動的有效落實。
活動期間,省局黨組副書記、常務副局長李成軍同志親臨諮詢現場,了解諮詢情況,指導諮詢工作,確保了諮詢活動的開展。
五、為落實省政務公開辦和國家工商總局要求,針對目前政府信息公開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了進一步深化政務公開工作的具體意見
國務院《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公布並實施以來,全省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要求,以建立執政為民政府的理念為指導,從抓落實、抓規範入手,以解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為突破口,積極採取措施,深化政務公開工作,使全省工商系統執法環境不斷得到改善,執法水平不斷得到提高,服務意識和執法理念不斷得到加強,為促進遼寧經濟的協調、健康、穩定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產生了良好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政務公開的形式單一,公開內容更新不夠及時;個別單位對政府信息公開的要求落實的不夠好,有些要求沒有落實到位;對政務公開工作的監督缺乏力度,違示責任追究不落實;政務公開人員機構不健全,工作不到位;等等。為進一步深化政務公開工作,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以下意見。
一是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對政務公開工作的組織領導。深化政務公開是建設執政為民政府,規範執法行為,實現陽光執法的需要。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是政府監管市場經濟秩序的重要職能部門,深化政務公開,必須進一步提高領導對深化政務公開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認識,認真糾正和克服“厭倦”情緒和“滿足現狀”的思想,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保振興”的工作目標創造良好環境,為助推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服務。各單位要把政務公開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認真抓緊抓好。同時,要配備得力人員,負責政務公開工作,真正把政務公開工作作為方便民眾,樹立政府形象的大事來抓,並做到一級抓一級,確保政務公開工作切實落到實處。
二是以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為契機,進一步完善政務公開各項制度和措施。針對目前政務公開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政務公開比較到位,事務公開相對較弱,公示內容不夠到位;對內公開比較及時,對外公開不夠及時;利用系統網路平台和電子觸控螢幕公開比較普遍,利用民心網等社會公共平台公開不夠充分;利用固定平台公開比較普遍,利用工作機制和環節,在基層開展政務公開宣傳工作發展不平衡等問題。通過進一步完善政務公開工作制度和措施,不斷創新政務公開模式,充分利用深入企業、深入社區、深入村屯,在基層建立工作站的方式,廣泛宣傳工商法規、政策、執法程式、執法依據,方便民眾了解工商法規、政策和工商業務,使政務公開的內容和方式更加豐富多樣,渠道更加暢通,更加貼近民眾,方便民眾。
三是強化載體建設,認真解決好政務公開內容的時效性。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要求,“公開是原則,不公開是例外”。要充分運用網路技術和電子顯示屏等現代化平台,將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依法履行行政管理職能、提供公共服務和實施內部管理過程中,依據法律、法規規定,及時向管理、服務對象和社會公眾,以及機關內部公開相關信息,自覺主動接受管理相對人和服務對象以及社會公眾的監督。同時,嚴格政府信息公開流程,凡主動公開信息應在信息產生後20個工作日內按照規定程式通過適當渠道發布。按照保密規定,不宜向社會公開的信息不向社會公開。
四是認真落實違示責任追究。按照《遼寧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統政務公開工作規則》要求,認真抓好監督與責任追究制度的落實。按照職責分工,違示責任追究主要由監察部門牽頭負責,省局將採取不定期檢查、明察暗訪的方式,加強對系統政務公開制度執行情況的日常檢查。確保政務公開的各項要求真正落到實處。對違反政務公開制度的行為,要堅決依紀嚴肅處理,對造成不良影響的,除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外,還要追究主管領導的責任。
五是加強部門工作協調配合,不斷總結創新工作方法,建立政務公開工作體系,確保政務公開工作制度化、經常化。為紮實有效推進工商系統政務公開工作,省局要求各市工商部門重點結合省局黨組提出的“三深入兩服務”工作要求,不斷深化部門工作的協調配合,通過實施政府信息公開,促進全省工商系統政府職能轉變、作風轉變,杜絕和防止腐敗行為發生,進一步推動和促進服務型政府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