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早年隨征,嗣立皇位,南下幽雲,滅晉改遼,返途病逝,為政舉措,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民族,外交,歷史評價,軼事典故,出生奇聞,擅長文學,制為帝羓,馳騎貫狐,人際關係,歷史爭議,嗣位,死因,後世紀念,
人物生平
早年隨征
唐
天復二年(902年),耶律德光出生於大部落東樓之地(後設
降聖州),契丹字德謹,契丹小字堯骨,後因“慕中華文字”而取漢名“德光”。他是
耶律阿保機的次子。相貌端莊厚重,秉性寬厚仁慈,軍國大事多由他來裁決。
契丹天贊元年(922年),耶律德光被任命為天下
兵馬大元帥,年僅二十歲。隨同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參加了一系列征服戰爭,尤其是在率領六軍南征
平州、
幽州、
鎮州、
定州等後唐城池。
天贊二年(923年),契丹軍隊攻下平州,耶律德光俘獲後唐平州刺史
趙思溫、張崇等將領。回軍途中擊破箭笴山胡遜奚,諸部全部歸降契丹。
之後,耶律德光率兵攻掠鎮、定等州,所到達的城池守將都堅守不敢出戰。耶律德光的軍隊到達幽州,符存審拒耶律德光於幽州城之南。又跟隨
遼太祖擊破於厥里諸部,安定河壖党項,又攻下山西諸鎮,取回鶻單于城,東平渤海,破達盧古部。耶律德光跟隨遼太祖東征西戰,立下了很多戰功。
嗣立皇位
契丹
天顯元年(92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滅
渤海國,以皇次子耶律德光鎮守
西樓(在今內蒙古
巴林左旗西南),稱號為元帥太子。七月二十七日(9月6日),遼太祖在出征
渤海還都途中去世,皇后
述律平總攝朝政。述律皇后在皇太子東丹王
耶律倍(耶律突欲)和皇次子耶律德光之間更傾向於耶律德光,想要立他為帝,到了西樓,述律皇后命耶律德光與耶律倍一起乘馬在宮帳前,命契丹諸酋長擁立新帝,為自己選擇的新帝
執轡。契丹諸酋長深知述律皇后的心思,爭相為耶律德光執轡,表示願意擁立元帥太子耶律德光。
天顯二年(927年)十一月,皇太子耶律倍無奈之下,率群臣向述律皇后請求皇次子耶律德光即皇帝位,述律皇后接受
耶律倍等人的建議,立耶律德光即皇帝位,行
柴冊禮。群臣上尊號為“嗣聖皇帝”,即遼太宗,大赦天下。朝臣請求改元,遼太宗耶律德光仍使用“
天顯”年號。尊祖母皇太后
蕭岩母斤為太皇太后,母親皇后述律平為應天皇太后,立妃
蕭溫為皇后。
天顯三年(928年)三月,後唐
義武軍節度使王都遣人赴契丹,請求獻上
定州(今河北定州)歸降。唐明宗
李嗣源出兵征討,王都遣使赴契丹乞援,遼太宗命奚禿里鐵剌前去救援。鐵剌在定州大敗後唐將領
王晏球。後唐援軍迅速集結,鐵剌上表遼太宗請求援軍。七月,
突呂不討伐
烏古部取得勝利。王都上奏後唐軍隊攻破定州,鐵剌戰死,涅里袞、查剌等數十個契丹將領都被後唐所俘,遼太宗對此次出師後唐十分懊悔。同年十一月,遼太宗親自率軍南征後唐。十二月,祭天地,唐明宗再次遣使到契丹,遼太宗在群臣勸諫之下,認為後唐多次派遣使臣是畏懼契丹的兵威,於是想要罷兵。契丹軍到達杏堝的時候,唐明宗的使臣到達,於是遼太宗班師北歸。
天顯四年(929年)四月,遼太宗的長兄東丹王耶律倍自
東丹國來朝,之前遼太宗不斷想方設法削弱耶律倍的東丹國的實力。遼太宗還多次巡幸
耶律倍的府邸,以窺探耶律倍的情況。為此,兄弟之間的關係惡化,矛盾進一步加深。同時,遼太宗因皇太后述律平十分喜愛第三子耶律洪古(
耶律李胡),對耶律洪古十分重用。十月,因為雲中(今山西大同)郡縣尚未攻下,大閱六軍。命皇弟耶律洪古率領軍隊攻打雲中,討伐那裡尚未歸順的州縣。天顯五年(930年)正月,耶律洪古在
代北攻城略地,攻打並奪取
寰州(今山西朔州),大肆俘掠而回。同年二月初九日,耶律洪古從雲中而回,在行宮朝見遼太宗。二月十二日,遼太宗將先前所俘渤海民戶賜給耶律洪古。三月,遼太宗立耶律洪古為
皇太弟,稱號為壽昌皇太弟,併兼任
天下兵馬大元帥。遼太宗親征在外,京師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常常由耶律洪古留守。十一月,
耶律倍帶著自己的妾室與珍藏的圖書從遼東渡海投奔了後唐,遼太宗統一了契丹。
南下幽雲
天顯九年(934年)四月,後唐均王
李從珂廢弒其主
李從厚自立為帝,耶律倍自後唐上書遼太宗耶律德光請求討伐唐末帝李從珂。八月,遼太宗親自率軍南伐。九月,契丹大軍到達雲州,攻陷河陰。十月,又攻打
靈丘,十一月,進圍武州的
陽城。陽城、窪只城先後降附契丹。
天顯十年(935年)三月,
党項向契丹朝貢。四月,
吐谷渾酋長退欲德率眾內附契丹。
天顯十一年(936年),
後唐河東節度使
石敬瑭以稱子、割讓
幽雲十六州為條件,乞求遼太宗出兵助其反對後唐。遼太宗遂親率5萬騎兵,在
晉陽城下擊敗後唐軍,冊立石敬塘為
後晉皇帝。唐將
高行周、
符彥卿率兵前來叫戰,遼太宗假裝退卻。唐將
張敬達、
楊光遠又在西邊列陣,未及成列,遼太宗以兵逼近之。而高行周、符彥卿為伏兵截斷,首尾不能相顧。張敬達、楊光遠大敗,丟棄的兵仗堆積如山,斬首數萬級。其後,更率軍南下
上黨,助石敬塘滅後唐。十一月,遼太宗冊封石敬瑭為“大晉皇帝”,即晉高祖。晉高祖石敬瑭至
河陽,唐末帝勢窮,召耶律倍與他一同赴死,耶律倍不同意,唐末帝遣秦繼旻、李彥紳殺掉了耶律倍,之後舉族自焚,後唐滅亡。
會同元年(938年)十一月,
劉昫、盧重為遼太宗上尊號為“睿文神武法天啟運明德章信至道廣敬昭孝嗣聖皇帝”。大赦天下,改元
會同。同月,後晉使臣獻上幽、薊、瀛、莫、涿、檀、順、媯、儒、新、武、雲、應、朔、寰、蔚十六州,並獻上圖籍,至此“
幽雲十六州”割讓給了契丹。遼太宗下詔,以皇都為
上京,改名為
臨潢府,升
幽州為
南京。割取幽雲十六州後,遼太宗將幽雲十六州建設成為進一步南下的基地。遼太宗採取“因俗而治”的統治方式,
實行南北兩面官制度,分治漢人和契丹。升北、南二院及乙室夷離堇為王,以主簿為令,令為刺史,刺史為節度使,二部梯里己為司徒,達剌乾為副使,麻都不為縣令,縣達剌乾為馬步。
滅晉改遼
會同五年(942年)五月,晉高祖石敬瑭去世,養子
石重貴即位,是為晉出帝。七月,後晉派遣金吾衛大將軍梁言、判四方館事朱崇節到契丹朝見遼太宗耶律德光,國書上只稱孫,而不稱臣。後晉大臣
景延廣向契丹解釋:“先帝(石敬瑭)是契丹所立,而如今的皇帝是我國自己冊立的。作為鄰國稱孫則可,奉表稱臣就不可以了。”契丹客省使喬榮回國上奏,遼太宗開始有南伐滅後晉之意。
會同六年(943年)八月,石重貴之子
石延煦來朝參拜遼太宗。十一月,上京留守耶律迪輦捕捉後晉間諜,得知後晉對遼朝有二心。十二月,遼太宗親自赴南京,打算率軍南下中原討伐後晉,命
趙延壽、趙延昭、耶律安端、解里等由滄、恆、易、定等州分道而進,遼太宗率大軍跟從。
會同七年(944年)正月,趙延壽、趙延昭率前鋒五萬大軍到達任丘。耶律安端入雁門,圍困後晉忻、代等州。趙延壽大軍到達元城,遼太宗冊封趙延壽為魏博等州節度使,加封為魏王。面對契丹大軍的進攻,後晉遣使乞求與契丹重修舊好,割讓河北諸州。二月,遼軍攻博州,刺史周儒獻城投降。後晉平盧軍節度使楊光遠秘密遣使告知遼軍從馬家口渡河。後晉大將景延廣命石斌守麻家口、白再榮守馬家口。不久,周儒引遼軍麻答在河東紮營,攻打鄆州北津,以策應楊光遠。後晉派李守貞、皇甫遇、梁漢璋、薛懷讓率領萬餘人,沿著河水陸俱進。遼軍在戚城圍困後晉軍隊,後晉皇帝親自率軍救援,遼軍退軍。李守貞等至馬家口,遼軍麻答遣步卒萬人紮營,騎兵萬人守於外,其餘軍隊屯河西。還未渡河後晉軍已經殺到,遼軍不利。三月,趙延壽向遼太宗進言:後晉諸軍沿黃河置柵,但是畏懼遼軍不敢出戰。如果遼軍直抵澶淵,據其橋樑,後晉都城必可取。當日,後晉軍進駐澶淵,其前軍高行周在戚城。遼太宗命趙延壽、趙延昭以數萬騎兵出高行周之右,遼太宗親率精兵出其左。戰至傍晚,遼太宗復以勁騎突破後晉高行周的中軍,後晉軍大敗。當時有諜者說東面後晉軍的數量少,沿河的城柵也不堅固,遼太宗急忙率軍攻打後晉軍的東偏,後晉軍崩潰出逃。遼太宗派兵追擊,後晉軍大敗。之後遼太宗留趙延昭守貝州。四月,遼太宗回南京。五月,耶律拔里得奏攻破德州,擒刺史尹居璠及將吏二十七人。後來,遼晉雙方在白團衛村展開戰鬥,遼軍大敗,耶律德光先是乘坐奚車逃奔十餘里,後又棄車改騎駱駝向北逃去。
契丹攻晉馬家口、陽城失敗後,不甘罷休,後晉則恃強而伺機反攻。會同九年(946年),契丹以欲取故予之計,派趙延壽詐降,誘晉出兵。晉出帝
石重貴不察真偽,悉調宿衛禁軍及諸道兵會集廣晉(今河北大名),企圖攻取瀛(河間)、莫(雄縣南)二州,進圖幽州(北京)。十一月,杜重威為帥,引兵三十萬進抵瀛州,前鋒將梁漢璋率先出戰,未捷身亡。契丹軍大舉反攻,杜重威懼戰,退兵武強。契丹軍追擊至恆州(河北正定),扼中渡橋(正定東南),與晉軍夾滹沱河而峙。旋契丹出奇兵迂迴至欒城,斷晉軍糧道。晉帥杜重威心懷異志,以腹背受敵,挾眾將降。契丹以降將張彥澤為前鋒,倍道疾驅,攻入大梁(開封),晉出帝被迫投降,後晉滅亡。耶律德光與後晉交戰之際,“人畜亦多死,國人厭苦之”,付出了很大代價,述律太后曾警告他不要入主中原,但耶律德光沒有聽從。
會同十年(947年)正月初一日,遼太宗以
中原皇帝的儀仗進入東京汴梁,在崇元殿接受百官朝賀。其後他召集後晉群臣,表示要擇一人為中原之君,後晉群臣則請願推戴遼太宗,於是遼太宗於
大同元年(947年)二月初一日穿著
通天冠、
絳紗袍,登
東京皇宮正殿,接受胡漢百官朝賀,宣布大赦。下詔建國號為“大遼”,改會同十年為大同元年,升
鎮州為中京。
返途病逝
遼太宗耶律德光率部進入東京後,以樞密副使劉敏權知開封府,殺秦繼旻、李彥紳及鄭州防禦使
楊承勛,以其弟承信為平盧軍節度使,襲父爵。以
張彥澤擅自遷徙石重貴至開封府衙、擅殺
桑維翰並在東京縱兵大掠為由,將其斬於市。降石重貴為崇祿大夫、檢校太尉,封負義侯。接著大封臣子,以
張礪為平章事,
李崧為樞密使,
馮道為太傅,
和凝為翰林學士,
趙瑩為太子太保,
劉昫守太保,
馮玉為太子少保。其次,派人將石重貴的家人送往遼朝安置。遣趙瑩、馮玉、李彥韜率領三百人送石重貴及其母李氏、太妃安氏、妻馮氏、弟石重睿、子石延煦、石延寶等於黃龍府安置。但是石重貴身邊所用宮女、庖廚等仍然跟隨。改國號之後,升鎮州為中京。以趙延壽為大丞相兼
政事令、樞密使、中京留守。不久,原後晉河東節度使
劉知遠自立為帝,國號漢。遼太宗下詔以耿崇美為昭義軍節度使,高唐英為昭德軍節度使,崔廷勛為河陽軍節度使,分據要地。
劉知遠在晉陽稱帝後,諸鎮和後晉舊將多起兵回響。廣大百姓也群起反抗,大部多至數萬人,小部不下千百人,攻破州縣城,殺死契丹任命的官吏。澶州起義軍首領王瓊,攻入州城,圍擊契丹將領耶律郎五;東方起義軍攻破宋、亳、密三州。遼太宗很害怕,準備逃走,任命
蕭翰為
宣武軍節度使,留守東京。遼太宗則帶著後晉降官數千人,宮女、宦官數百人以及晉府庫所有財物,離開封北行。路過
相州,因守將梁暉反覆無常,耶律德光引兵攻破相州城,城中男子被殺,婦女被擄,嬰兒被擲入空中,用刀尖承接,作為行樂,事後查點,凡死十餘萬人。遼太宗被迫退出,殺人泄忿,一路上看到荒涼景象,對蕃漢群臣說:“讓中原破敗到這個地步,都是燕王趙延壽的罪過。”(《遼史》記載攻打相州的是高唐英,並非耶律德光,也未記載有屠城之事)
渡過
黎陽渡的時候,遼太宗對左右侍臣總結自己失敗的原因,得出所謂三失:各地搜刮百姓錢財,是第一失;讓
契丹士兵
打穀草擾民,是第二失;沒有早點遣返
節度使去治理各鎮,是第三失。”他當然很懊惱,走到欒城(河北欒城縣)病死了,時年四十六歲。下葬於鳳山,陵墓曰
懷陵,廟號太宗。
遼聖宗統和二十六年(1008)七月,奉上尊號謚為孝武皇帝。重熙二十一年(1052年)九月,增謚為孝武惠文皇帝。
為政舉措
政治
遼太宗在政治上最突出的業績是引進“漢法”,改革吏治,全面推行“因俗而治”的方針,確立了遼朝“南北兼制”的政治體制。遼太宗將
後晉的一整套漢族官制帶到了遼朝,加上原來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時期確立的官制,終於使遼的官制在部分漢化的過程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官制。
遼太宗順時應勢,及時調整統治政策,“既得燕、代十有六州,乃用唐制,復設南面
三省六部、台、院、寺、監、諸衛、東宮之官”。他不但全部保留了幽雲地區的原有制度,同時,在漢族封建制度的影響下,又把一批契丹官名改為漢名,並依漢例增設新職。調整後的遼朝中央政府,形成
北面官和
南面官兩個平行的行政機構,北面官“治宮帳、部族、屬國之政”。負責管理契丹及北方遊牧民族的軍政事務。南面官“治漢人州縣、租賦、軍馬之事”,負責管理漢人、
渤海人等農業人口的軍政事務。
與中央兩面官制相適應,遼太宗在地方上實行部族制和
州縣制。契丹族和其他北方遊牧民族實行部族制,漢人和渤海人地區實行州縣制,採取“蕃不制漢、漢不治番、蕃漢不同治”的統治政策。遼太宗對遼朝中央政權和地方政權的一系列調整,標誌著遼朝“南北兼制”的政治體制的基本確立。
會同以來,遼太宗根據疆域廣闊、各地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和民族關係複雜等情況,還實行“分京而治”的政策。“分京而治”是遼太宗在政權建設上的又一個創舉。與改革吏治同時,太宗“詔以皇都為
上京,府曰
臨潢。升幽州為
南京,南京為東京”。上京、南京和東京,分別是以畜牧業經濟為主的契丹人和以封建農業經濟為主的漢人與渤海人的聚居中心。後來,“聖宗(建)城中京,興宗升雲中為西京,於是
五京備焉”。遼朝以五京為中心,把全國劃分為五道,管轄“州、軍、城百五十有六,縣二百有九,部族五十有二,屬國六十”。“分京而治”體現了“因俗而治”的原則,有利於各地區的經濟繁榮政治穩定,在遼朝歷史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後來又為金朝所繼承和發展。
遼太宗時期,更加重視藉助漢族士大夫的經驗,推行漢法,治理國家。代表者如下:
韓延徽,在太祖時任政事令,“中外事悉令參決”,有較豐富的政治經驗,遼太宗繼位後,仍以韓延徽為
政事令,幽雲地區入遼後,“改南京三司使”,讓他在南京管理財政。
韓德樞,韓延徽之子,深受遼太宗賞識,未及冠,就授左羽林大將軍,遷特進、
太尉。東平府鬧災,他前往安撫,到東平後,“勸農桑,興教化,期月民獲蘇息”。
太宗改元會同後,“公卿百官皆仿中國,並參用中國人”,更廣泛地吸收漢族地主階級分子參加政權。例如,
趙延壽降遼後,太宗先以趙延壽為
幽州節度使,封燕王。改幽州為南京後,又遷留守,總管燕山以南之事。會同初,又以趙延壽為樞密使兼政事令,趙延壽自然是感恩圖報,積極為契丹治理幽雲地區效力。會同六年(943年)伐晉,趙延壽為先鋒,多次立功。太宗“嘗許滅晉後,以中原帝延壽,以故摧堅破敵,延壽常以身先”。趙延壽最後雖未做成皇帝,但也因功進為中京留守、大丞相兼政事令、樞密使等職。
為了從漢族知識分子中選拔人才,會同以後,太宗還在幽雲地區開始實行中原封建王朝的
科舉制度。以吸引漢族知識分子為遼朝效力。《遼史·室昉傳》記載,
室昉,“會同初,登進士第,為盧龍巡捕官。太宗入汴受冊禮,詔日方知制誥,總禮儀事”。《宋史·宋琪傳》記載,
宋琪“少好學,晉祖割燕地以奉契丹。契丹歲開貢部,琪舉進士中第,署壽安王(穆宗)侍讀,時天福六年也”。天福六年(941年)即會同四年,由此可見,遼朝在會同年間已開科舉。雖然這時科舉制僅限於幽雲地區,制度尚不完備,但遼太宗首開科舉之功不可沒。後來,至景宗保寧八年(976年),詔“南京復禮部貢院”,貢院成為負責掌管幽雲地區科舉考試的常設機構。聖宗統和六年(988年),“詔開貢舉”,仿唐制,在全國範圍內開科取士,遼代貢舉逐漸形成制度。遼太宗起用大量漢官,並首開科舉選拔人才,對加強契丹貴族與漢族封建地主階級的聯盟和大量吸收漢族統治人才,推動遼朝的封建化改革,起到了重大作用。
軍事
在鞏固了自己的帝位之後,遼太宗耶律德光開始繼續父親遼太祖
耶律阿保機的事業,向南用兵,爭霸中原。遼太宗南下中原一直等到了唐明宗
李嗣源死後,而且是
石敬瑭主動求救時才敢出兵,後來滅
後晉也是由於後晉將領投降揀了個便宜。
石敬瑭和唐末帝李從珂發生矛盾之後,石敬瑭為保住自己的勢力,稱帝登基,只得向遼太宗求救。等待已久的遼太宗喜出望外,看到石敬瑭誘人的條件,趕忙親自出兵相救。立石敬瑭為大晉
皇帝,不費吹灰之力將早就渴望的十六州攏入契丹的統治範圍,而且每年還有大批的布帛輸入。
晉高祖石敬瑭死後,晉出帝
石重貴繼位,
後晉態度的變化給遼太宗用兵提供了良機和充分的藉口。會同七年(944年),遼太宗開始實施滅晉計畫。滅晉前,他一方面加強與
南唐的聯繫,另一方面利用漢將
趙延壽欲稱帝的野心,許諾他得中原後,立其為帝。趙延壽“由是為契丹盡力,盡取中原之策”,成為南下戰略戰術的主要謀劃和實施者。契丹兵至中渡寨,
杜重威心懷異志,為促降,遼太宗稱:“趙延壽威望素淺,恐不能帝中國。汝果降者,當以汝為之。”於是,杜重威二十萬晉軍主力釋甲投降。大同元年(947年)正月初一,耶律德光法駕入汴。
經濟
遼太宗耶律德光也像他的先輩們一樣,十分重視畜牧業的發展。天顯二年(927年),太宗即帝位伊始就“閱群牧於近郊”,親自視察國有畜群的情況。太宗時期,設立了專門負責管理國有畜群的群牧官。遼朝北面官中設有群牧使司,總典群牧使司、群牧司等機構。群牧使司設太保、侍中、敞史,總典群牧使司設部籍使、都林牙,群牧司設群牧使、副使等官員。群牧制度的逐漸完善,標誌著遼朝畜牧業的管理提高到一個新水平。由於契丹牧民放牧技術和遼朝政府對畜牧業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遼朝出現了“自太祖及興宗垂二百年,群牧之盛如一日”的繁榮局面。
遼太宗統治時期,遼朝的農業進入一個迅速發展的新階段。主要表現在:
第一,農業區域的擴大。首先,天顯元年(926年)遼滅渤海,改為東丹,使遼朝第一次占有大片農業區。遼朝統治者治理東丹“一用漢法”,保留了當地的政治經濟制度。遼太宗時“遷東丹民以實東平”,又把一部分渤海人遷到今遼寧
遼陽一帶,加速了這一地區的農業發展。其次,幽雲十六州的併入。幽雲地區是封建農業高度發達的漢族聚居區,幽雲十六州再加上太祖時占領的營、平二州,十八州的土地聯成一片,使它成為遼朝最大的農業基地。再次,太宗時期通過對外掠奪,又建立了一批新的
頭下軍州城,如壕州、原州、福州、貴德州、遂州、雙州、榆州等,進一步增加了契丹內地的農業開發點。另外,受農業經濟迅速發展的影響,北方草原地區,也有少量的契丹牧民和其他民族如
奚、
室韋等族牧民也在適合農耕的地區開墾荒地,兼營農業,向半農半牧的生活轉化。農業區域的不斷擴大,逐漸改變著遼朝經濟中農業與畜牧業的比重,農業逐漸上升到與畜牧業並重的地位。
第二,會同間,太宗以國家行政手段開始在契丹族內推廣農業生產。會同元年(938年),“詔有司,勸農桑,教紡績”。會同二年(939年),太宗“以
烏古之地水草豐美,命甌昆石烈居之,益以海勒水之善地為農田”。會同三年(940年)詔“以諧里河、
臚朐河近地,賜南院歐堇突呂、乙斯勃,北院溫納剌三石烈人,以事耕種”,這樣,契丹族就有更多的人從事農業或半農半牧,並把農業的開發北推至
海拉爾河和
克魯倫河一帶。
第三,採取保護和發展農業的措施。如會同元年(938年),“將東幸、三克言農務方興,請減輜重,促還朝,從之”。會同三年(940年)十一月“詔有司教民播種紡績”。會同九年(946年)“詔征諸道兵,敢傷禾稼者,以軍法論”。遼太宗南伐點兵,多在幽州以北的鴛鴦湖,軍隊將到
平州、幽州時,“遣使分道催發,不得久駐,鞏踐禾稼”。遼太宗採取的這些措施,保證了農業生產的正常進行,減少了頻繁的軍事行動和巡獵活動給農業生產帶來的損害,並逐步改變著契丹族和其他遊牧民族輕視農業的傳統思想。
總之,遼太宗時期推行的農牧並重的方針是成功的,畜牧業的發展保證了契丹族和北方遊牧民族的衣食供給,同時,又為遼朝保持一支強大的騎兵提供了物質保證。農業的發展,為遼朝提供了必須的糧食,農產品和大量賦稅收入。農業和畜牧業的相互補充,共同發展,成為遼朝鞏固與強大的物質基礎。
文化
佛教在隋唐以後已經與華夏文化溶合而成為漢文化的一部分。遼太宗光崇奉佛教,他在上京建安國寺。天顯十一年(936年),太宗支援石敬瑭建立後晉,北返途中“入幽州,幸
大悲閣,遷白衣觀音像,建廟
木葉山,尊為家神”。會同五年(942年),“皇太后不豫……仍告太祖廟。幸菩薩堂。飯僧五萬人”,在遼太宗的倡導下,佛教得到迅速發展。
遼太宗時期,在上京設
國子監,又在南京設
太學,開始用
儒家思想教育和培養統治人才。太宗為了使自己的兒子也受到良好的儒家教育,以會同四年(941年)的進士幽州人
宋琪為壽安王(穆宗)侍讀。在漢文化的影響下,會同四年(941)命有司開始編纂始祖
奇首可汗事跡。
遼朝原無曆法,大同元年(947年),太宗“自晉汴京收百司遼屬、伎術、曆象遷於中京,遼始有歷”。遼朝開始使用的曆法是太宗從後晉帶來的《乙未元歷》。穆宗時開始使用直至聖宗統和十二年(994年)才改用賈俊所進《大明曆》。
《遼史·儀衛志》記載:“太宗皇帝會同元年,晉使
馮道、
劉昫等備車輅法物,上皇帝、皇太后尊號冊禮。自此,天子車服昫見於遼”。太宗第一次看到中原天子的車服、儀仗,大開了眼界。同時把行冊禮所用的“聲器、工官與法駕同歸於遼”。受漢制影響,“會同中,太后北面臣僚國服,皇帝南面臣僚漢服”。遼太宗由國服而改穿漢服說明他的漢化傾向。
會同三年(939年),“詔契丹人授漢官者從漢儀,聽與漢人婚姻”。以皇帝詔令的形式要求統治漢人的契丹官員也要穿漢服、從漢儀。
大同元年(947年)正月,遼太宗用中原漢族皇帝儀式在崇元殿接受百官朝賀。他興奮地說:“漢家儀物,其盛如此,我得於此殿坐,豈非真天子耶!”
會同九年(946年),太宗曾接受
後晉出帝的進獻,得到漢族封建王朝的“
傳國玉璽”。據說“傳國玉璽”是秦始皇使用的玉璽,正面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魚鳥篆字。漢以來歷代封建統治者都以擁有傳國寶者為正統。遼太宗得到了傳國寶,自然也會認為自己是“受命於天”,而以中原“真天子”自居了。二月,建國號“大遼”,改元“大同”。遼太宗完全以中原封建王朝的模式進行政權建設,這說明契丹政權進一步漢化,舊制度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
遼太宗在中原人民的強烈反抗下,於大同元年(947年)四月被迫撤軍,臨走仍不忘搜羅中原的各種文物和圖書資料帶回北方。“大同元年,太宗自汴將還,得太常樂譜、宮懸、樂架、委所司先赴中京”。“方技、百工、圖籍、曆象、石經、銅人、明堂刻漏、太常樂譜、諸宮縣、鹵簿、法物及鎧仗、悉送上京”。這些對遼朝文化發展和社會改革都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契丹北歸之後“唐晉文物,遼則用之”。
民族
依《遼史·營衛志》載,契丹族
五院部和
六院部都“鎮南境”,其中五院部(北院)“大王及都監春夏居五院部之側,秋冬居羊門甸”,在太宗會同二年(939年)“以烏古部水草肥美,詔北、南院徙三石烈戶居之”,將四個石烈中的兩個移戍於今海拉爾河、加集木爾河與克魯倫河流域,使五院部的居住區域一分為二。
《遼史·太宗紀》中出現過一個“奚王府監軍(奚監軍)”的官職。太宗天顯十一年(936年)“南宰相鶻離底、奚監軍寅你已、將軍陪阿臨陣退懦,上召切責之”,說明監軍亦有領兵打仗的職責,而且此職位同樣是常以契丹人充任,很顯然,耶律桂所任“奚王府監軍太尉”正是“奚王府吐里太尉”的漢譯,而“監軍”則是其簡稱。遼朝以契丹人出任奚王府中的軍事官員,監督和領導奚族的軍事行動,這即是“命契丹監督兵甲”這句話的所指。
遼朝建國前,漢族的居住範圍除長城以南的中原地區外,還包括遼西以及西北的河西走廊、新疆等地,由於其龐大的人口規模、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發達的文化,漢族對於遼政權來說已成為僅次於契丹的支柱性民族,因此對漢族統治政策的重要性也就遠超對奚、渤海等民族,是遼朝國內數一數二的大事。契丹貴族頻繁發動對中原的戰爭,以掠奪人口和財富。
天顯九年(934年)十一月辛丑,圍武州之陽城。壬寅,陽城降。癸卯,窪只城降,括所俘丁壯籍于軍”,“天顯十年(935年)十二月庚辰,如金瓶濼,遣拽剌化哥、窟魯里、阿魯掃姑等捉生敵境”,“向者有漢地諸色人員隨契丹北,未能歸還,去國離鄉,益加憫念,其本人骨肉仰所在存恤,倍加安撫”。
自幽雲十六州成為穩定的遼朝領土後,漢人數量一下子大大增加,加之該地原有的州縣建制還在,為鞏固其統治,導致了對漢族法律地位的第一次確認,伴隨北南面官制的確立,在對漢族的管理中援引中原法律,而不再是依契丹之俗隨意處置。但是,對契丹族的管理仍與漢族不同,“契丹及漢人相毆致死,其法輕重不均”,“蕃氏毆漢人死者,償以牛馬,漢人則斬之,仍以其親屬為奴婢”,用傳統的草原習慣法去治理契丹族,而在統治漢族和渤海族的時候,則借鑑中原王朝已經成熟的法律行事,“蕃(法)不治漢,漢(法)不治蕃,蕃漢不同治”。從中可以看出,儘管漢族的法律地位比從前有了提高,得以用“漢制”來對待,但地位仍然低於契丹人,即刑罰“輕重不均”。不過遼太宗也做出過一些有利於漢族的政策,如規定契丹人如果被授予漢地的官職,就要遵循漢族的習俗,並允許契丹人與漢人互相通婚。
外交
渤海滅亡後,高麗一改先時支持遼朝征伐渤海的態度,反而做與渤海遺民同仇敵愾之態。面對高麗對待遼朝態度如此巨大的轉變,遼太宗不可能毫無察覺,但既然雙方並未宣布斷絕往來,高麗亦未嘗公然發難,遼太宗便對高麗諸多動作故作不知,依舊時常遣使入高麗以示友好。
天顯十二年(937年),“九月辛未,遣使高麗、鐵驪”。在這次遣使之前,鐵驪於太宗朝僅有兩次朝貢。
會同元年(938年)冬,後晉遣使為太后及遼太宗上尊號並以“燕雲十六州”圖籍來獻。次年正月,遼朝“以受晉冊,遣使報南唐、高麗。”
會同五年(942年)六月,後晉高祖去世,石重貴繼位,一改以往事遼態度,稱孫不稱臣,遼太宗始有南伐之意。為順利攻晉,遼太宗特遣使高麗。其意一在試探,蓋因高麗曾欲聯晉攻遼,故遣使探聽二者是否仍有聯合之意;其二在安撫,“遺橐駝五十匹”,因高麗與後晉素來交好,高麗事後晉甚恭,遼欲南下攻晉,須提防高麗於東方聲援後晉,於遼東造釁。然而高麗的反應則出乎意料地激烈,將橐駝餓死,使者流放,遼麗之間的交聘關係至此亦宣告終結。遼太宗朝僅有的三次與高麗的交往都稱不上是正常的交聘往來,每一次遣使高麗皆有具體的目的,可以看出太宗對於高麗的態度瞭然於胸,明白雙方之間已經失去了平等友好往來的平台,故而不做過多的努力以圖恢復從前雙方相對融洽的關係。出於戰略上的考慮,遼太宗對高麗的諸般非議與無視盡力姑息,但當高麗試圖破壞遼朝與後晉關係,損害遼朝在中原利益時則不予以讓步。
後晉滅亡後,遼太宗或曾試圖調整過對高麗政策,《高麗史》記載:大同元年(
高麗定宗二年,947年),仕遼高麗人崔光胤“知契丹將侵我,為書付蕃人以報”,高麗三十萬光軍司正是因此而設,意在防遼。但此乃高麗單方面記載,是否符合遼太宗之戰略構想並不能夠確定。
歷史評價
《
遼史》:太宗甫定多方,遠近向化。建國號,備典章,至於厘庶政,閱名實,錄囚徒,教耕織,配鰥寡。求直言之士,得郎君海思,即擢宣徽。嘉唐張敬達忠於其君,卒以禮葬。輟
游豫而納三克之清,憫士卒而下休養之令。親征
晉國,重貴面縛。斯可謂威德兼弘,英略間見者矣。入汴之後,無幾微之驕,有“三失”之訓。《傳》稱鄭伯之善處勝,《書》進《秦誓》之能悔過,太宗蓋兼有之,其卓矣乎!
《
契丹國志》:太祖之興,燎灰灼原矣!太宗繼之,承祖父遺基,擅遐陬英氣,遂登大寶,誕受鴻名。然石郎之訊息,乃中原之大禍。幽、燕諸州,蓋天造地設以分番、漢之限,誠一夫當關,萬夫莫前也。石晉輕以畀之,則關內之地,彼扼其吭,是猶飽虎狼之吻,而欲其不搏且噬,難矣。遂乃控弦鳴鏑,逕入中原,斬馘華人,肆其窮黷。卷京、洛而無敵,空四海以成墟。謀夫虓將,卒莫敢睨,而神州分裂,強諸侯代起為帝,亦莫之究矣。
桑維翰:今契丹主抱雄武之量,有戰伐之機,部族輯睦,蕃國畏伏,土地無災,孳畜繁庶,蕃漢雜用,國無釁隙。
耶律德光雖夷狄,亦可謂善於控御者矣。乘石敬瑭之資其力,遂取十六州之地;又聲言立
趙德鈞,致敬瑭、維翰恐懼,力請然後許之,以固其約;不殺唐兵,悉以授帝,以收士卒之心;命桑維翰為宰相,則國柄常歸乎主約之人;收葬張敬達而戒帝無大故勿棄桑、劉二三大臣,則將相皆感其維持之恩;立重貴於河東,則石氏宗祀盡在契丹掌握矣。
德光知其以三失失中國,可謂睹敗而思過者矣。使無此三失,亦必不能有中國。何者?足不可以加之首,無足上首下之理故也。然德光善自為謀者,討出帝之相負而廢之;治李崧、
馮玉、
景延廣之誤國而黜之;數杜重威、李守貞、張彥澤背君殘暴而殺之,按兵近郊,召桑維翰、劉知遠,委以扶立重睿。戢暴禁奸,無所取而去,雖古之伐罪弔民,亦不是過,而楚莊王之罪益著矣。今乃恃強滅人社稷,貪其位而不能居,取其子女玉帛以歸其國,是盜賊之魁。使遲留歲月,攻伐之兵四面而至,亦不能免,何三失之足咎乎?夫夷狄之性,貪而無親,強則為虎,弱則為鼠。抑鋒止銳,擇義而行,乃王者之師也。方契丹入寇,交戰於河北,屢欲退走,非敢以必勝自處也。及得汴,乃謂李崧曰:“向若晉使再來,南北無戰矣。”又謂汴人曰:“我無意此來,景延廣召我耳。”此皆以空言惑眾而收其心,而愚者信之,至謂中國有不及焉。嗚呼!夫豈偶然哉?
柳孟訓:遼太宗耶律德光一生的主要功績是,開拓了遼朝的疆域,統一了我國北方。這不僅為後來遼朝與北宋在長期的南北對峙中占據優勢地位奠定基礎,同時也為我國北方各民族的同化與融合,為以後全國性的大統一創造了條件;從契丹社會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實際出發,確立了“南北兼制”的政治體制和“農牧並重”的經濟方針,為以後遼朝歷代皇帝所繼承和發展;改元會同後,大力進行社會改革,主動吸收漢族先進文化,加速了契丹社會由奴隸制向封建制的過渡。耶律德光始終站在契丹歷史發展的前列,是契丹社會進步的代表,他與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和遼聖宗耶律隆緒可以並列為遼朝三位最傑出的皇帝。
軼事典故
出生奇聞
相傳述律平曾夢見一個神人戴金冠、穿素服、執兵仗,相貌豐滿俊美,有十二隻異獸相隨。其中有黑兔跳躍到她懷裡,於是懷孕,在大部落東樓之地生下耶律德光。耶律德光出生時,“黑雲覆帳,火光照室,有聲如雷”,諸部都為之驚異。後來遼穆宗就在這裡設立了“
降聖州”。
擅長文學
耶律德光自身有較高的文化素養。他由於“慕中華文字”而改漢名“德光”。會寫遼、漢文字。他和耶律倍都學過書法,所以述律後曾“命書於前以觀之”,太宗還善寫文章。天顯十年(935年),太宗靖安皇后蕭溫病死,“上自製文,謚曰彰德皇后”,表示哀悼。同年,在弘福寺為皇后飯僧時,為追感以前父母兄弟在觀音像前相聚“乃自製文題於壁”。由於文章感人,使“讀者悲之”。
制為帝羓
遼太宗在欒城
殺胡林病死後,契丹人把他的肚子剖開,去掉腸胃,用鹽填滿,確保屍體不腐爛,運往北方。後晉人稱之為“
帝羓”。
馳騎貫狐
大同元年(947年),有十餘人騎馬在
祖州西五十里的大山中狩獵,看見遼太宗騎著白馬,獨自追獵白狐,並一箭將其射死,忽然遼太宗消失了,只留下所擒獲的白狐和他的弓矢。就在這一天,遼太宗崩於欒城,後來人們就在這裡建廟,並在
懷州鳳凰門繪製太宗馳騎貫狐之像。
人際關係
歷史爭議
嗣位
以《資治通鑑》為代表的中土文獻記載了天顯元年九月部族酋首受述律後之意“推舉”德光為王,失敗的耶律倍做出了“出逃後唐”的“過激”舉動;而以《遼史》為代表的遼朝文獻卻道出了另一番情況,記載了天顯二年十一月耶律倍“讓國”於耶律德光的一派和諧之景。關於此處差異,學界呈現兩種十分鮮明的態度。一類認為《遼史》的記載有粉飾太平之嫌。如姚從吾認為:“讓位的事情,與遼俗不合。這裡所說,似為一種飾詞,或者是記事人由漢俗而生的誤解。”對此,陳述,李桂芝等也認為《遼史》所載的耶律倍讓國有曲筆之嫌,並且基於中土史籍論證出太宗繼立是世選的結果。另一類則認為《遼史》的記錄比中土文獻可靠,如蔡美彪就認為中土文獻的記述是中土誤傳,以遼朝文獻為基礎提出了大元帥繼任說。兩種觀點雖然針鋒相對,卻在即位只有一次這一觀念上達成了共識,雙方均認為中土文獻與遼朝文獻的記述是同一件事,對文獻的差異表現出非此即彼的態度。
中土文獻給出的耶律德光即位的原因是出於述律後的偏愛,可勾稽史料,會發現耶律德光與述律後並不和睦,耶律德光的心腹曾受述律後的迫害,與之相似,與述律後有嫌隙的人卻在太宗即位後獲得晉升。皇長子耶律倍漢文化程度較高,難以把控,二來耶律德光統轄兵權,又受諸部青睞,呼聲更高。故述律後選擇了耶律德光,扶植其即位,以便日後坐享其成。
死因
對於耶律德光南征的死亡原因,史泠歌先生做了相關探討,她認為導致耶律德光去世的原因是瘧疾。史先生立論的依據是《資治通鑑》的如下記載:“契丹主至臨城,得疾;及欒城,病甚,苦熱,聚冰於胸腹手足,且啖之。丙子,至殺胡林而卒。”
關於耶律德光之死的文獻,史先生的整理並不充分,除《資治通鑑》外,尚有兩種文獻。薛居正的《舊五代史》的記載是:“(四月)十六日,次於欒城縣殺胡林之側,時德光已得寒熱疾數日矣,命胡人齎酒脯,禱於得疾之地。”韓國所藏《太平廣記詳節》中有五代王仁裕著《玉堂閒話》,有《胡王》一條,不見於今本《太平廣記》:“(丁未歲)三月十七日胡王自汴而北,四月中,過邢州,胡王遇疾……十六日行次欒城,其疾遂亟。二十一日,乃殂。訪其所殂之地,則曰殺胡林也。初,胡王之將南也,下令陳鄭間數州,悉使藏冰。至是嬰疾,熱作,不勝其苦,命近州輸冰,於手足心腋之間皆多置冰,以至於絕。”
在患病的症狀方面,《玉堂閒話》與《資治通鑑》記載或為“熱作”,或為“苦熱”,均指發熱性疾病。《舊五代史》則明言為“寒熱疾”,“寒熱疾”語焉不詳,但不外乎兩種解釋:惡寒發熱與寒熱交替往來。三種文獻的共同之處在於:耶律德光從發病到死亡經歷時間非常短,死於天福十二年四月二十一日,以身體高熱為主要症狀。耶律德光南征死亡所患疾病相當於中醫學的溫病,細分相當於溫病中的溫疫,如再細分,以暑燥疫和溫熱疫的可能性比較大。
後世紀念
懷陵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右旗北,南距懷州故城3公里。葬太宗耶律德光和穆宗耶律璟二帝,鑿山為陵,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懷陵東西長5公里,南北寬2.5公里,北、東、南三面環山,在山脈低洼處用石牆封堵。入谷口處夯築高大陵門,已毀壞,僅存兩個高大的封土堆。中部一道石牆將陵園分為外陵區和內陵區。外陵區有兩處大型殿堂建築遺蹟。從谷口到墓地築有6道石牆,陵墓和祭殿均建在內陵區。兩座陵寢早年被盜,墓室頂部嚴重塌陷,祭殿等建築也僅存台基遺蹟,地表散布大量精緻、考究的遼代建築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