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都(人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都(?—929年),原名劉雲郎,陘邑人,五代十國初期義武節度使王處直的義子。921年,王處直秘密聯絡耶律阿保機,背叛李存勖,定州將領不願聯絡契丹,推舉王處直義子王都殺害王處直,王都歸降後唐李存勖。李存勖以其子李繼岌娶王都的女兒,以王都為義武軍節度使。明宗李嗣源即位後,厭惡王都,和安重誨商量除掉他。王都獲悉後,聯絡契丹反唐。李嗣源派大將王晏球討伐王都的駐地定州。王都堅守一年多,天成四年(929年)二月,定州城破,王都與家屬皆自焚而死。

基本介紹

  • 本名:王都
  • 別稱:劉雲郎
  • 所處時代:五代十國(北平)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陘邑
  • 出生時間:不詳
  • 去世時間:929年
  • 官職:義武軍節度使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史書記載,

人物生平

王都,本姓劉,小字雲郎,是中山陘邑人。起初,有一個叫善於鬼神之術的道士叫李應之,在村落間收養了他,將他作為自己的兒子。王處直得了病,李應之以旁門左道之術為其醫治,不久病就好了,王處直對此感到很神奇,像羽人(神話中的飛仙)一樣對待李應之。開始在王處直處擔任幕職,出入無間,漸漸地當上了行軍司馬,王處直軍府里的大事,都問他之後再做決斷。
王處直當時沒有兒子,李應之將王都送與王處直說:“這個小兒生下來就不同於常人。”於是王都成為了王處直的養子,開始改姓王。其後應之閱白丁於管內,別置新軍,起第於博陵坊,面開一門,動皆鬼道。處直信重日隆,將校相慮,變在朝夕,謀先事為禍。會燕師假道,伏甲於外城,以備為不虞,昧旦入郭,諸校因引軍以圍其第,應之死於亂兵,鹹雲不見其屍,眾不解甲。乃逼牙帳請殺都,處直堅靳之,久乃得免。翼日賞勞,籍其兵於臥內,自隊長已上記於別簿,漸以他事孥戮。迨二十年,別簿之記,略無孑遺。都既成長,總其兵柄,奸詐巧佞,生而知之。處直愛養,漸有付託之意,時處直諸子尚幼,乃以都為節度副大使。
天祐十八年(921年)十二月,唐莊宗李存勖親征鎮州,在沙河之戰大破契丹軍。第二年正月,李存勖乘勝追擊契丹,經過定州,王都在馬前親自奉迎李存勖,李存勖親臨王都的府邸,王都為之奉上曲宴。王都有一個愛女,年僅十餘歲,李存勖見後與王都約為姻親,許諾將來皇子李繼岌娶王都之女為妻。從此,王都在李存勖面前恩寵特異,所上奏疏李存勖無一不從。
同光三年(925年),唐莊宗李存勖駕幸鄴都,王都前來朝覲李存勖,留宴十日,上次數萬金銀,升為太尉、侍中。當時周元豹見了王都說他看起來如鯉魚一般,將來免不了刀刃之禍。天成元年(926年)唐明宗李嗣源嗣位,加封王都為中書令,然而因為他曾經奪取其父之位,內心深處對他十分忌憚。
初,同光中,祁、易二州刺史,都奏部下將校為之,不進戶口,租賦自贍本軍,天成初仍舊。既而安重誨用事,稍以朝政厘之。時契丹犯塞,諸軍多屯幽、易間,大將往來,都陰為之備,屢廢迎送,漸成猜間。和昭訓為都籌畫曰:「主上新有四海,其勢易離,可圖自安之計。」會朱守殷據汴州反,鎮州節度使王建立與安重誨不協,心懷怨嫉。都陰知之,乃遣人說建立謀叛,建立偽許之,密以狀聞。都又與青、徐、岐、潞、梓五帥蠟書以離聞之。
三年四月,制削都在身官爵,遣宋州節度使王晏球率師討之。都急與王郁謀,引契丹為援。洎王師攻城,契丹將托諾率騎萬人來援,都與契丹合兵大戰於嘉山,為王師所敗,惟托諾以二千騎奔入定州。都仗之守城,呼為諾王,屈身瀝懇,冀其盡力。孤壘周年,亦甚有備,諸校或思歸向,以其訪察嚴密,殺人相繼,人無宿謀,故數構不就。
都好聚圖書,自常山始破,梁國初平,令人廣將金帛收市,以得為務,不責貴賤,書至三萬卷,名畫樂器各數百,皆四方之精妙者,萃於其府。四年三月,晏球拔定州,時都校馬讓能降於曲陽門,都巷戰而敗,奔馬歸於府第,縱火焚之,府庫妻孥,一夕俱燼,惟擒托諾並其男四人、弟一人獻於行在。

主要成就

王都是一位藏書家。本姓劉,好聚書,趁唐莊宗滅粱之機,不惜資財,下令將金帛玉器市賣,用於收書,搜羅不擇貴賤,累積多至3萬卷。名畫、樂器各數百,皆精品。粱朝官府藏書有落入他手者甚多,曾獻《唐格式律令》286卷。

史書記載

《舊五代史·卷五十四·列傳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