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音樂(臘山道教音樂)

道教音樂(臘山道教音樂)

道教音樂(臘山道教音樂),山東省東平縣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教音樂(臘山道教音樂)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山東省東平縣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傳承保護,

歷史淵源

山東省東平縣銀山鎮的臘山素有“小岱峰”之稱,流傳在這裡的臘山道教音樂特點鮮明,在道教音樂中自成一格。這種音樂系由道教龍門派始祖邱處機所創,其弟子龍門派第十代住持楊清榮(1478—1548)在臘山修建祥龍觀,對龍門派道教音樂作了進一步的發展,經過祥龍觀歷代道徒的反覆演習和錘鍊,逐漸形成別具特色的臘山道教音樂。
臘山道教音樂最初主要是在道觀傳道誦經時演奏,以烘托殿堂的肅穆氣氛,外出做道場時亦可使用。發展到後來,民間婚喪嫁娶也請道教樂隊演奏,臘山道教音樂逐漸融入民間生活,成為當地民眾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

文化特徵

臘山道教音樂以吹打樂為主,有小管、大管、嗩吶、笙、笛、簫等演奏樂器。清末民初,道士祁合智用錫做成小管,別稱“錫管”,形似去掉銅碗的嗩吶,音聲清亮,被列為道觀音樂的主要樂器。除此以外,臘山道教音樂還有雲鑼、雲鼓、磐、小銅板、鐺子等打擊樂器。道士張教普嫻於此道,技巧十分純熟。打擊樂與吹打樂相配合,構成臘山道教音樂的重要特色。
臘山道教曲牌音樂具有委婉悠揚、渾厚深沉的風格特點,或如行雲流水,或如滄海波瀾。據記載,臘山道教音樂興盛時門內門外道徒達到三百多人,擁有曲牌三百六十多種。現存曲牌不到二十種,經過挖掘整理,【臨清歌】、【小拜門】、【打棗】等曲牌已可用於演奏。

傳承保護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道教音樂(臘山道教音樂)項目保護單位東平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評估合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