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音樂(臘山道教音樂),山東省東平縣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教音樂(臘山道教音樂)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山東省東平縣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道教音樂(臘山道教音樂),山東省東平縣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道教音樂(臘山道教音樂),山東省東平縣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歷史淵源山東省東平縣銀山鎮的臘山素有“小岱峰”之稱,流傳在這裡的臘山道教音樂特點鮮明,在道教音樂中自成一格。這種音樂系由道教龍門派始祖邱處機所創,...
臘山道教音樂 傳承意義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東平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獲得“臘山道教音樂”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道教音樂,是中國宗教音樂之一。道教音樂是道教儀式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它具有烘托、渲染宗教氣氛,增強信仰者對神仙世界的嚮往和對神仙的崇敬。道教音樂吸取了中國古代宮廷音樂和傳統民間音樂的精華,滲入道教信仰的特色,形成道教音樂的獨特...
道教音樂(嶗山道教音樂),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文化特徵 嶗山道教屬於北全真派,故其音樂主要採用全真正韻,同時又結合進山東一帶的地方語言和民間音樂,在演唱風格、旋法特徵及結構形式上顯現出鮮明的...
花張蒙道教音樂因流傳於河北定州花張蒙村而得名。清代同治年間,道教音樂由一名道號為“教子”的道士傳入定州花張蒙村。道士“教子”,俗名郭甲明,原為花張蒙村人,後在定州城隍廟出家修行,是全真龍門派第十七代傳人。 他將全真派的...
道教音樂又稱“道場音樂”,是道教齋醮科儀活動中使用的音樂,它與道教一樣,都是發端於古代巫覡的祭祀歌舞。道教音樂由器樂和聲樂兩部分組成,器樂採用鐘、磬、鼓、木魚、雲鑼等樂器主奏,配以吹管、彈撥、拉弦等樂器;聲樂以唱誦為主...
道教音樂(蒼南正一派科儀音樂),流行於浙江省蒼南縣的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蒼南正一道教,有道士、褫公(俗稱師公)、紅師三個分支,其音樂各有不同,既共同承傳了道教音樂的精髓,又各以不同方式揉和了當地的民間...
道教音樂(海南齋醮科儀音樂),海南省定安縣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歷史淵源 海南齋醮科儀音樂是海南省影響較大的一種民間音樂形式,它由江南一帶的移民帶入海南,明代時已相當盛行,廣泛流傳於海南省各地,在海南百姓的精神...
上海道教音樂源自蘇州及江西龍虎山的道教科儀和音樂,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上海道教在唐宋時期已初具規模,據《松江府志》載,松江“仙鶴觀”建於宋紹興三年(公元1161年),嘉定“集仙宮”建於南宋理宗紹定戊子年(公元1228年),上海...
道教音樂(膠東全真道教音樂),山東省煙臺市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歷史淵源 膠東全真道教音樂誕生於元朝,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在樂曲表現方面,煙臺陽主廟道人朱相坤所傳留的由四種宮調連綴演奏的器樂曲,在傳統性、技術性...
道教音樂(恆山道樂),又稱“道場音樂”,山西省陽高縣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恆山道樂是道教齋醮科儀活動中使用的音樂,發端於古代巫覡的祭祀歌舞,在山西省陽高縣及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周邊省市自成流派、自立體系。恆山...
道教音樂(東嶽觀道教音樂),流行於浙江省平陽縣的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東嶽觀是溫州地域已知最古老的道觀,它位於平陽縣昆陽鎮坡南匯頭壽桃山麓,原名宋志觀,始建於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東嶽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
全真道堂科儀音樂,道教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2014年11月,道教音樂“全真道堂科儀音樂”,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
雷州道教音樂屬宗教音樂,流傳於廣東湛江市地區,用雷州話演唱。簡介 雷州道教音樂主要是聲樂,其唱詞內容廣,儒、佛、道三教的東西都兼收在內,宣揚忠孝仁義、歌頌神仙佛陀、宣傳歷史故事、反映生活情趣等。是用雷州方言(即雷州話,屬...
道教音樂(乾元觀道教音樂),蘇州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音樂類項目。歷史淵源 茅山乾元觀是江蘇省惟一的坤道院,其道教音樂經隋唐之興盛,在宋、元二朝又受宮廷的寵幸,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初傳以笙、蕭、管...
道教音樂 擴展(茅山道教音樂),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音樂類項目。歷史淵源 茅山道教音樂源於秦漢,成於齊梁,興於隋唐,盛於宋元,至今已有二千多年歷史。它是茅山齋醮法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表達宗教...
《中國道教音樂史略》是2013年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紅。內容簡介 《中國道教音樂史略(修訂版)》是第一本較為系統性歸納、梳理道教音樂起始由來及演變發展的專題著作。《中國道教音樂史略(修訂版)》共分六章,按歷史發展順序...
南安道教音樂,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傳統音樂,泉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道教音樂約始於南北朝時期,是道教進行齋醮儀式時,為神仙祝誕,祈求上天賜福,降妖驅魔以及超度亡靈等諸法事活動中使用的音樂,即為法事音樂、道場音樂。正一派...
泉州道教音樂,福建省泉州市傳統音樂,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歷史淵源 據清乾隆《泉州府志·卷六十五·方外》記載,早在秦漢之際,泉州就有隱士和方士巫術的活動。在其道教活動中,必有引、吟、詠、泣等形式的道教音樂。唐以後...
道教音樂(龍虎山正一天師道道教音樂)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文物保護 2014年11月,“龍虎山正一天師道道教音樂”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
《中國道教音樂之現狀研究》是2012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蒲亨強。內容簡介 《中國道教音樂之現狀研究》共分為現狀與歷史——經韻研究、現狀與歷史——儀式研究、全真道音樂等四篇,主要內容包括:東晉南北朝時期產生的經韻;唐、北宋時期...
四川成都道教音樂又稱川西道教音樂,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宗教音樂。 流派紛呈、形式多樣、曲目豐富,在中國道教音樂中有其突出的地位與影響。但由於社會的諸多原因,四川成都轄區內的道教活動在上個世紀五十至六七十年代,曾一度中斷或蕭條...
返魂香,道教音樂名,屬於陰韻,常用於道教超度科儀中。道教音樂,屬於陰韻,常用於道教超度科儀中。 詞如下:一炷返魂香,徑通三界路,惟願大慈悲,宣揚秘密語,拔度亡靈,出離地獄三途苦,人生百歲,如在夢中游,一旦無常歸何處,...
蘇州道教音樂,蘇州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音樂類項目。歷史淵源 以玄妙觀齋醮音樂為代表的蘇州道教音樂,歷史可追溯至西晉,屬於正一派。它繼承了古代“巫以歌舞降神,祝以言辭禱神”的傳統,吸取了帝王廟堂儀典音樂...
道教音樂(清水道教音樂),甘肅省清水縣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歷史淵源 流傳於甘肅省清水縣的清水道教音樂也稱“齋醮音樂”或“道場音樂”,它源自12世紀創建的道教全真派,明神宗萬曆年間形成了“龍門”和“華山”兩個...
白銀壽鹿山道教音樂 白銀壽鹿山道教音樂是甘肅省人民政府2011年公布的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單位是白銀市,屬於民間音樂類項目。
東平縣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中心,位於泰安市東平縣萬里圖書館一樓、四樓,依託項目為國家級非遺端鼓腔、臘山道教音樂,省級非遺四音戲、水滸傳說,市級非遺東平漁鼓、東平湖傳統木船製造技藝,縣級非遺傳統拓片技藝等各級非遺40餘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