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上海道教音樂源自蘇州及江西龍虎山的道教科儀和音樂,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
上海道教在唐宋時期已初具規模,據《松江府志》載,松江“仙鶴觀”建於宋紹興三年(公元1161年),嘉定“集仙宮”建於南宋理宗紹定戊子年(公元1228年),上海十六鋪附近的“丹鳳樓”建於鹹淳八年(公元1272年)。
上海道教的音樂是隨著道教儀式的傳入而逐步發展完善的。
近代,中國內憂外患,上海多次經受衝擊,道教音樂散失嚴重。
上海道教音樂已成為中國傳統音樂的藝術瑰寶。但由於種種歷史和現實的原因,道教音樂始終沒能登上大雅之堂。
基本特徵
內容特色
上海道教音樂包括兩個部分,一是道教科儀伴奏音樂,二是表現道家思想的樂曲。道教科儀伴奏音樂也稱“齋醮音樂”“道場音樂”“法式音”,主要用於各種道教齋醮科儀的伴奏,高功法師和道士誦唱時的伴奏音樂、法師演法時的伴奏音樂、科儀節次之間壇場變化的過渡音樂及科儀開場和結尾的音樂等均在其列。表現道家思想的樂曲為純器樂曲,它以宣揚道家的思想觀念為主旨,通過演奏傳達出清靜恬淡、返璞歸真的意趣,這些道曲大多單獨演奏,不包含在科儀之中。
演唱特色
上海道教音樂使用上海方言說唱,因此上海道教音樂東鄉、西鄉和市區三大派系的演唱和演奏都具有江南絲竹的韻味,細膩委婉,典雅清新。念白和吟誦部分講究語言的抑揚頓挫,富於節奏感;曲調起伏延綿,優美動聽;唱腔層次分明,段與段、句與句之間用曲調型的伴奏加以聯結。首句的韻調往往與後面反覆詠唱時的曲調不同,有時甚至在反覆上起句,慢慢轉入正調,造成曲調和調性的變化。演唱中音樂莊嚴華麗,帶有較多的裝飾音。除曲笛、鐘鼓外,拉弦和彈撥樂器也在伴奏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使整個音樂顯得更為優雅和豐滿。
代表作品
上海道教音樂的構成概括而言主要有以下幾部分:
1、純道教音樂:如《步虛》《祝香贊》《香贊》等。
2、源於民間戲曲音樂的:如《大開門》《朝天子》《小開門》等。
3、源於宮廷音樂的:如《迎仙客》《瑤壇謁》等。
主要流派
上海道教音樂按照其地域的分布,可以分為東鄉、西鄉和市區三大派。
東鄉派
東鄉派道樂以浦東川沙、南匯為典型,音樂特色為“熱鬧”,演奏上注重粗鑼鼓的打擊樂,緊打慢唱,有時還用京胡作為主要的旋律樂器,具有清新、活潑、歡快、明朗的韻律和生活氣息。
西鄉派
西鄉派道樂以嘉定、寶山為典型,以粗樂為主,打擊樂套路與十蕃鑼鼓相近,曲牌音樂所用崑曲和京劇多,科儀結束後還加唱戲曲、奏樂以娛心,豐富了西鄉道教音樂的曲目和形式。
市區派
市區派道樂主要是市內本幫道士為主,注重音樂的文靜、細膩,講究演唱風格、曲調運用、樂器配置的整體配合。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上海道教音樂在理論、曲目、唱奏技巧等多個方面對當地民間音樂產生了影響,它長期保持著原傳道教音樂的形態,是中國古代宗教音樂研究的重要內容。
傳承狀況
由於老一輩道教樂人的相繼去世,上海道教音樂傳承乏人,瀕臨滅絕,亟待搶救保護。
傳承人物
石季通,男,於1924年出生,上海市人。2009年5月,石季通入選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上海市道教協會申報。1931年,年僅8歲的石季通跟父親學藝,開始道教音樂的學習生涯。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上海市道教協會獲得“道教音樂(上海道教音樂)”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道教音樂(上海道教音樂)”項目保護單位上海市道教協會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2012年6月4日起,東方衛視和藝術人文頻道同期展播了包含《上海道教音樂》在內的6部國家級非遺項目高清系列專題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