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教音樂(恆山道樂)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申報地區:山西省陽高縣
- 遺產編號:Ⅱ-139
歷史淵源,基本特徵,演奏方式,藝術特色,主要樂器,代表作品,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北嶽恆山是中國北方地區道教的聖地,流傳於山西省陽高縣境內的恆山道樂是北方道教音樂的一支。恆山道教音樂源於道教中東漢時創立的“北天師道”,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吸收了漢魏以來的鼓吹樂和唐宋以來的法曲等的音樂成分,形成獨特的風格。其演奏人員主要由恆山“應門士”即在家道士組成,當地稱之為“恆山道樂班”,道樂班的出現最早可追溯到清嘉慶年間。
陽高縣的恆山道樂,據考證可追溯到清代的乾嘉時期,其演奏人員主要由恆山應門士(即在家道士)組成,被當地人稱為恆山道樂班,又稱“陰陽”,在陽高縣有近30家道樂班。
20世紀80年代末,恆山道樂中斷將近二十年後開始慢慢復甦,逐漸走上了正規道路。
基本特徵
演奏方式
恆山道樂演奏時,道樂班通過一鼓、一鐺、一鈸、一鐃、一支海螺相互配合。鼓是道樂隊的指揮,每次演奏前鼓聲先起,給出速度節奏,之後鼓點自由。鐺,一般起節拍器的作用。道樂曲都是四二或四四節拍,鐺子要嚴格按照板眼敲打。幗 (俗稱鑔)在讚嘆曲中一般用在強拍上敲擊,配曲中使用就非常自由,常常看錶演者對音樂的理解。鐃和鈸是交替打擊的樂器,鐃的音色清脆,鈸的音色渾厚,交替演奏可起到烘托氣氛的作用。每次打擊曲牌末尾時,執海螺的道士手中還執有銅鈴,一陣鈴響,緊接一聲螺號,海螺音色淒涼,使人肅然,道士認為海螺聲有招魂之用。
恆山道樂在笙管樂中,通常是一鼓、一雲鑼、一幗、一管、兩笙。這時,管子是道樂對的主要樂器,笙是伴奏樂器,鼓、雲鑼、幗起烘托作用,曲子悠揚綿長,引人入勝, 有的曲牌歡快潑辣,尤其是管子音色,淳厚飽滿,在吹奏讚嘆曲時,猶如哭泣一樣, 如泣如訴, 如怨如慕。歡快的配曲演奏時,技法多變,有時大管、小管、對管、牛腿號輪番上陣,有時一人兩管齊吹。
藝術特色
恆山道樂班所演奏的音樂主要分為“讚嘆”、“套曲”和“配曲”三部分,其中“讚嘆”是唱經音樂,主要包括【老君經】【三代贊】【四字真言】【洞玄經】【十報恩】等曲調,每曲都含有頌神祈福的寓意,旋律性很強。
恆山道樂班演唱時以笙管伴奏,發聲方法與“晉北道情”相同;“套曲”是演奏音樂,內容多系金元時代流行於中國北方的“北曲”,一般都具有莊重典雅、明麗寧靜的風格。
恆山道樂班演奏時要求“正套”必須“大工大尺”,嚴格按字譜拍板;“配曲”是套曲的延伸和過節曲,常與同一宮調的套曲配合使用,它數量很多,有【感皇恩】【小八門】【十番】等曲調,以生動火爆、高亢激越為主要風格。
主要樂器
恆山道樂主要的演奏樂器有管子、笙、笛、法螺、鼓、鐃、鈸、雲鑼、銅磬、木魚、法鈴、幗、鐺等。
代表作品
恆山道樂常演奏的套曲有【駐馬聽】【大走馬】【水紅花】【普庵咒】【罵玉郎】【麼章】【駐馬聽】【大走馬】【水紅花】【普庵咒】【罵玉郎】【麼章】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恆山道樂是道教進行齋醮科儀活動時,為神仙祝誕、祈求上天賜福、降妖除魔以及超度亡靈等諸法事活動中使用的音樂,具有烘托渲染氣氛、增強信仰者對神仙世界的嚮往和對神仙的崇敬等作用,是道教文化中瑰麗華彩的部分,也是中華民族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
恆山道樂古老的樂曲和完整的曲目是民族傳統文化的結晶和遺存,具有音樂學、戲曲學和地方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價值。
傳承狀況
從事恆山道樂演奏的樂手大多年事已高,在後繼力量不足的情況下,整個恆山道樂面臨失傳的危險,急需保護傳承。
傳承人物
李滿山,男,1946年1月出生。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山西省陽高縣申報,項目名稱:道教音樂(恆山道樂)。
保護措施
2008年,陽高縣文化館主辦,建立了“恆山道樂班文化活動中心”,收集整理恆山道樂曲譜,組織排練活動。
2019年11月12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陽高縣文化館獲得“道教音樂(恆山道樂)”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道教音樂(恆山道樂)項目保護單位陽高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演出
1990年,陽高獅子屯鄉上樑源村“李氏”恆山道樂班應邀參加由國家文化部、宗教局和藝術研究院在北京舉辦的“中國首屆道教音樂周”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