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蓮笙

陳蓮笙

陳蓮笙,上海市人,生於公元1917年10月25日(農曆丁巳年九月初十),羽化於2008年10月29日23時42分(農曆戊子年十月初二日子時)。生前為中國道教協會原副會長、中國道教協會顧問、上海市道教協會原會長、上海市道教協會名譽會長、上海城隍廟住持、上海市第七屆政協委員,第八、九屆政協常委,是知名的道教科儀音樂大師。有正一陳蓮笙,全真陳攖寧之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蓮笙
  • 外文名:Chen liansheng
  • 別名:吳良敘,鼎昌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中國上海
  • 出生日期:民國六年九月初十(公元1917年10月25日)
  • 逝世日期:公元2008年10月29日23時42分
  • 職業:道士,方丈
  • 信仰:道教
  • 主要成就上海城隍廟住持
    中國道教協會顧問
    中國道教協會原副會長
    上海市道教協會名譽會長
    上海市第七、八、九屆政協常委
  • 代表作品:《太歲神傳略》《上海道教音樂集成·第一卷》 等
  • 弟子張繼禹 、陳賢金
生平,出生,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逝世,評價,文獻著作,序跋,

生平

出生

陳蓮笙道長,是上海市人,原名吳良敘,法名鼎昌,生於1917年10月25日。自幼成長在世代信奉道教的家庭,深受道教文化的薰陶。
陳蓮笙

童年

5歲時,出嗣於姨父陳榮慶為子。陳榮慶乃當時上海道教著名法師,為俗家道士(按:陳榮慶於少年時曾出家火神廟既濟道院,師李祥和。清末任火神廟住持。辛亥革命前夕,禮上海保全司徒廟住持張成照為度師,始為俗家道士。陳蓮笙自小便生長在這一世代信奉道教的家庭,自然深受薰陶。虔誠奉道。1927年。12歲時皈依朱星垣門下,為俗家弟子。

少年

陳蓮笙聰慧好學,少年時代便誦習了大量道教經書。1933年求道於著名法師張村甫門下,禮為度師,專習正一齋醮科儀。當他才17歲時,便已成為上海道教界的知名法師。1935年,江西龍虎山第六十三代張恩溥頒授“萬法宗壇和都功籙”。

青年

1940年,陳蓮笙被上海保全司徒廟聘為“高功”。由於他熟諳道教齋醮科儀,對道樂之吹、念。彈、唱均稱出色,1947年張恩溥特邀擔任在“上海大世界”主辦的第二次大型“羅天大醮”的法師。1947年上海市道教會成立,下設五個區組織,陳蓮笙任道教會理事和滬中區主任。新中國成立後,於凹引年間,陳蓮生與虹廟住持張源錕。大鏡關帝廟住持李錫庚等發起籌備成立道教組織,其事末果。以後遂以全部精力研讀道書和蒐集。整理道教齋醮音樂。

中年

1956年,上海市道協籌委會成立,陳蓮笙被推選為秘書長。他一方面致力於道教教務工作,一方面蒐集"整理上海道教史料,工作很有成績。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道教界受衝擊,陳蓮笙轉業到南市區立新電器廠參加勞動生產。

老年

1981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切實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市道協籌委會恢復工作,陳道長又欣然擔任秘書長,擔負起維護道教界合法權益.協助政府落實宗教政策的繁重工作。1985年,上海市道教協會正式成立,他當選為副會長兼秘書長。幾年來,經他努力呼籲、奔走,上海市道教界相繼收回並開放了6座宮觀,使信徒有了宗教活動場所。他有鑒於時下青年道士在文化素質、道德修養等方面水平都較低,認為應培養新型的,擁護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有文化,有較多道教知識的青年道士。1986年,上海道協創辦了“上海道學班”,陳道長兼任教務主任並親自組織教學。首屆學員三年結業,已充實到市道協及本市宮觀為職業道士,陳道長還十分重視對道教文化的研究與弘揚。他定期舉辦道教知識講座,邀請對道教文化有博識的學者、居士、道長講學,通知信眾前來聽講,提高信眾的道教知識水平。他創辦了“道教文化研究室”,組織研究工作。從80年代初開始,他使與上海音樂學院密切合作,對道教齋醮儀式及音樂進行採集、錄像、錄音工作,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好的影響。在陳道長的倡導下,《上海道教》雜誌創刊,為季刊,是一份學術性較強的道教刊物,國內外不少道教學研究者為其撰稿。陳道長還大力支持並參加編印了《道藏精華錄》及《藏外道書》。陳道長信奉道教並從事教務工作幾十年如一日,以其赤忱的愛國之心和虔誠的愛教之情,學道弘道不倦,在道教界享有較高的聲譽。他是中國道協第一、二、三、四屆理事、上海宗教學會理事和上海市政辦委員。1990年,當選為上海市道協會長,1992年8月在中國道協第五屆代表會議上當選為副會長。1998年自願退居為道教顧問,2000年底升座為上海城隍廟主持,2008年病逝。
陳蓮笙

逝世

上海市第七屆政協委員,第八、九屆政協常委,中國道教協會原副會長,中國道教協會顧問,上海市道教協會原會長,上海市道教協會名譽會長,上海城隍廟住持陳蓮笙道長,長期患病,經醫務人員多方精心治療,終因病情惡化,醫治無效,於2008年10月29日23時42分在上海瑞金醫院病逝,享年92歲。

評價

陳蓮笙道長是中國道教界德高望重的正一派一代宗師,也是上海宗教界愛國愛教的楷模。他始終道心堅定,保持純正道風,為了中國和上海道教事業孜孜不倦做了大量工作。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他協助政府宣傳貫徹宗教政策,團結道教界人士,關心社會慈善公益事業,積極推動道教文化發展,為上海道教界與海外道教界的友好往來和交流作出了貢獻。

文獻著作

太歲神傳略》 作者:陳蓮笙,黎顯華,張繼禹 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8
陳蓮笙
《上海道教音樂集成·第一卷》 作者:陳蓮笙主編 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道風集:道教的發展和道士的修養(增訂本)》 作者:陳蓮笙 上海辭書出版社

序跋

《道風集——道教的發展和道士的修養(增訂本)》原序
陳蓮笙
余弱冠入道,深知道教義理之深邃,道術變化之奧妙,齋醮儀范之恢宏。做一個道士,唱念做之技藝件件要駕輕,琴棋書畫之功夫樁樁要就熟。因此,做道士很難。
學成之後,余廁跡於海上道門,出入於社會各階層。在舊社會熟睹十里洋場,風雨飄搖,深知社會變化之迅速,生存之維艱。因此,道教之生存也很難。
今,余已耄耋之年,欣逢盛世,國運昌隆,人民安泰,道教亦有振興復甦之兆。瞻前思後,感慨萬千。十餘年來,餘思之甚者,以當代道教之發展為最;十餘年間,每有所思,即述之以文,隨作隨發。今有幸匯集成冊,所述一言以概之,即當代道教之發展與道士之修養,故以名集。
《道德經》日:“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余嘗思之,道教之生存與發展猶“水”也。水者,流也,著赤即紅,著墨即黑;注於斗斛則狀規,瀉於環器則成圓。至柔,卻能滴穿金石;灑地,則又無孔不入。道教之存續不能企望於對社會提出要求,而只能磨鍊自身去順應時代之變遷。大江東去,波濤滾滾,在“利萬物”中尋找自身之棲泊和浸漫。
《西升經》云:“我命在我,不屬天地。”我們不必怨天地,又何必羨慕他人。道教的生存和發展,就要看道教自己是否“爭氣”,就要看我們當今的道士是否適應社會,把握自己。為了適應社會,把握自己,我們欲做之事多不勝舉,只能企盼同道挑起振興之重擔,奮起直追。
天地之間,水乃流之不盡,割之不斷,堵而不住,瀉而千里之物。道教亦是如此。
陳蓮笙謹序 1996年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