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道教音樂

南安道教音樂

南安道教音樂,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傳統音樂,泉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道教音樂約始於南北朝時期,是道教進行齋醮儀式時,為神仙祝誕,祈求上天賜福,降妖驅魔以及超度亡靈等諸法事活動中使用的音樂,即為法事音樂、道場音樂。正一派道教自宋代傳入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現代流傳於泉州市所轄地區的道教,都屬於正一派,以替民眾做法事為職業。道教音樂吸取了泉州市本地民歌、木偶戲、佛曲、南曲等有益因素,建立了“歌、舞、樂”為一體的道樂體系。

2007年,南安道教音樂經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泉州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項目序號:1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安道教音樂
  • 批准時間:2007年
  • 遺產級別:市級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申報地區: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
  • 項目序號:17
歷史淵源,基本特徵,特徵,樂器,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道教音樂約始於南北朝時期,是道教進行齋醮儀式時,為神仙祝誕,祈求上天賜福,降妖驅魔以及超度亡靈等諸法事活動中使用的音樂,即為法事音樂、道場音樂。唐代的道教音樂由單純的打擊樂器鐘、磬、鼓等,增加了吹管和彈撥樂器,宋代的道教音樂具有南曲風格,絲弦樂也已加入了道樂的行列。至元代,道教出現了全真與正一兩大道派,道樂也出現了兩種不同風格。全真重清修,其樂多清幽出世;而正一重齋醮與符篆,道樂雄渾、古雅。在民間,道教音樂與各地的地方曲調廣泛地融合,形成了各地不同的道樂風格。
正一派道教自宋代傳入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爾後,由於統治階級提倡“佛、道、釋”三教合流,進一步促進了道教世俗化的進程。現代流傳於泉州市所轄地區的道教,都屬於正一派,以替民眾做法事為職業。閩南一帶盛傳為亡靈超度“做功德”都要請道士誦經讖,而經讖是以唱歌的形式唱誦,遂促成道教音樂地區化和世俗化。

基本特徵

特徵

南安道教音樂根扎於民間,吸取了泉州市本地民歌、木偶戲、佛曲、南曲等有益因素,建立了“歌、舞、樂”為一體的道樂體系,具有民俗性與觀賞性。現存有“吊靈”“淨壇”“關發文字”“誦度人經”“分燈”“開光”“合符”等數十套體系;曲牌則有“地獄”“錦板”“四邊靜”“割仙草”“甘州歌”“相思引”等近二十個,一些主要曲牌後來還成為被俗稱為“師公戲”的“打城戲”的主要音樂。

樂器

道教音樂使用樂器除道教所特有的法事樂器帝鐘、戌鐘、敲鐘、手鼓(法事鼓)四種外,大都與民間流行的鼓吹樂、地方戲曲音樂相同。器樂有:大吹(大嗩吶)、噯仔(小嗩吶)、品簫(竹笛)、二弦、二胡、南琵琶、南三弦;擊樂:堂鼓、大鑼、銅鉦、鑼仔、小叫、大小木魚、鐘(磬)、拍、靜板。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南安道教音樂根扎於民間,歷史久遠,對探索音樂在宗教科儀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從宗教文化角度探尋閩南文化遺產有重要借鑑意義,是研究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發展、 演變,形成龐大的民族民間等樂體系的寶貴資料,具有歷史文化研究價值。
南安道教音樂在民間廣泛流行,並吸收了民間地方戲劇音樂,形成了具有濃厚泉州地方特色的宗教音樂,影響廣泛。
傳承狀況
存在問題是:初期譜系流失;表演形式呈簡單化;表演群體有所縮小。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