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兩難

道德兩難

道德兩難是倫理學中表示道德衝突和道德困惑的用語,指人們面對複雜的道德情境和交叉性的道德價值網路往往很難分清主次,無法選擇,或者說選擇任何一種方案都無法滿足自己道德上的需求。它常常是同一道德體系內不同道德原則、道德要求之間衝突的集中反映。同一道德體系內不同準則之間的衝突往往是社會生活和社會關係中存在人們無法預料的不確定因素導致的,由道德準則體系的複雜性、變動性造成。每一道德準則或價值目標均有它的特定要求,它的提煉與概括捨去了生活中許多複雜的情況。在人們的社會實踐中,同一個行為,可能會適用於多種價值準則,當多種價值準則同時介入和影響這一行為時,就會不可避免地產生同一道德體系內不同道德準則之間的衝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德兩難
  • 外文名:Moral dilemma 
  • 拼音:dào dé liǎng nán
  • 近義詞進退兩難 
  • 反義詞:左右逢源 
詞語釋義,教育意義,詞語故事,

詞語釋義

科爾伯格採用道德兩難故事法研究兒童的道德發展。所謂道德兩難,指的是同時涉及兩種道德規範、兩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者問題。

教育意義

道德兩難除了可以用於測量兒童的道德判斷發展水平,還具有非常特別的教育意義:(1)可用於促進兒童的道德判斷力的發展;(2)可用於提高學生的道德敏感性;(3)可用於提高學生在道德問題上的行動抉擇能力;(4)可用於深化學生的道德理解,提高道德認識。

詞語故事

據傳說,特洛伊戰爭後,古希臘遠征軍統帥阿伽門農回到故鄉邁錫尼,並做了邁錫尼的國王,後來被妻子和妻子的情夫合謀殺害。這種由於個人某種情慾而導致的事件,使阿伽麥農的兒子奧列斯特長大成人後,面臨尖銳的道德兩難:是保持對母親的孝,還是為父報仇。如果愛父親,就應該殺母以報父仇:如果愛母親,就得捨棄為父報仇的企圖,從而捨棄對父親的愛兩者不能兩全,必須以犧牲對方的代價來選擇另一方,這就是道德上有名的“奧列斯特情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