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道德的心理機制及其干預研究

具身道德的心理機制及其干預研究

《具身道德的心理機制及其干預研究》是2015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唐芳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具身道德的心理機制及其干預研究
  • 作者:唐芳貴
  • 譯者:劉艷
  • ISBN:9787516167595
  • 頁數:263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09月 (1版1次)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道德判斷和德性發展是心理學領域研究熱點之一,具有極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道德發展是青少年社會化的一個重要內容,怎樣促進青少年道德判斷能力的發展朵照榆更是道德心理學領域關注的核心理論問題和當前學校道德教育亟需解決的實際問題。 本書立足於中國文化背景和道德傳統,從體現當今第二代認知科學之具身認知觀切入,在綜述國內外具身認知和具身道德的心理學研究歷史及現狀的基礎上,對比分析了具身認知與體知、具身道德與德性之知,繼而從“雙向四層次五內容”開展了具身道德(判斷)的系列行為學實驗研究,最後基於具身道德實驗的研究結論,對大學生進行正念禪修訓練實驗,以及德性自我意象和踐行度的教育干預實驗,探討了中國文化背景下具身道德效應的實際意義和套用價值。 本書有助於全面揭示我國青少年符合邏輯理性、又反映情感狀態、還吻合情境特徵的道德判斷全貌,其成果當可從青少年道德判斷和德性發展之視角驗證、充實具身認知觀乃至第二代認知科學的理論觀點。

作者簡介

唐芳貴,男,1973年9月生,湖南省洞口縣人。心理學博士(後)、副教授,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幹教師,主要從事道德心理學研究。現主持全國教育規劃重點課題1項,主持完成省級課題6項,在《心理科學》、《光明日報理論版》等刊物上發表20多篇研究論文,出版專著2部、主編教材1部。

圖書目錄

緒論
一 研究背景
二 問題提出
三 研究迎仔龍構思
第一章 德性:道德心理學的視角
一 道德判斷之理性主義與直覺主義
二 道德判斷基礎之一二三四五
道德心理學之新綜合
第二章 具身認知與具身道德
一 具身認知謎鍵與體知
二 具體道德與德性之知
三 道德隱喻
第三章 生理性厭惡與道德
一 引言
二 研究方法
三 結果與分析
四 討論
五 結論
第四章 清新氣味與道德
一 引言
二 實驗一 清新氣味和道德行為評價
三 實驗二 清新氣味和道德行為意向
四 實驗三 清新氣味和道德行為
五 總討論
第五章 物理溫度與道德
一 引言
二 實驗一 孤獨感和洗澡習慣
三 實驗二 物理溫度和心理溫度
四 實驗三 道德溫度、物理溫度和心理需求
五 總討論
第六章 閉眼睜眼與道德
一 引言
二 實驗一 閉眼、道德判斷和行為意向
三 實驗二 閉眼與自利行為
四 實驗三 閉眼、心理模擬和道德判斷
五 實驗四 閉眼、負性情緒、心理模擬和不道德行為
六 總討論滲盼恥
第七章 趨避動作與道德
一 引言
二 實驗一 信任度、趨避和反應時
三 實驗二 手臂伸縮與信任判斷
四 總討論
第八章 高度體驗與道德
一 引言
二 實驗一 高度體驗和捐贈行為
三 實驗二 高度體驗和助人行為
四 實驗三 高度體驗和傷害行為
五 實驗四 高度體驗和自利行為
六 總討論
第九章 心手手勢與道德
一 引言
二 實驗一 心手手勢與真心
三 實驗二 心手手勢與印象評價
四 實驗三 心手手勢與誠實評價
五 實驗四 心手手勢與欺騙行為
六 總討論
第十章 黑凶巴朵盛白對比與道德
一 引言
二 實驗一 黑白對比與道德兩難問題
三 實驗二 黑白對比與社會問題
四 總討論
第十一章 顏色與道德
一 引言
二 調查研究紅綠顏色與道德行為
三 實驗一 紅綠顏色與道德行為評價
四 實驗二 顏色、效價匹配和道德行為評價
五 總討論
第十二章 潔淨與道德
一 引言
二 實驗一 清潔動作與道德判放罪刪斷
三 實驗二 清潔概念與道德判斷
四 實驗三 清潔概念、道德自我和道德判斷
五 總討論
第十三章 時間與道德
一 引言
二 實驗一 時間框架、負性情緒和公平感
三 實驗二 時間距離、負性情緒和公平性
四 實驗三 經濟性效價、負性情緒和行為意願
五 實驗四 慷慨度、正性情緒和捐贈行為
六 總市樂燥兵討論
第十四章 科學與道德
一 引言
二 實驗一 科學與道德傷害
三 實驗二 科學概念啟動與道德傷害評價
四 實驗三 科學與道德行為意向
五 實驗四 科學與利他行為
六 總討論
第十五章 敬畏情緒
一 引言
二 調查研究身體震顫與敬畏
三 實驗一 身體震顫、害怕和敬畏
四 實驗二 身體震顫、嫉妒和敬畏
五 總討論
第十六章 敬畏、時間和道德
一 引言
二 實驗一 敬畏感、幸福感和時間可用度知覺
三 實驗二 敬畏、時間可用度知覺和道德行為
四 實驗三 敬畏、行為決策和生活滿意度
五 總討論
第十七章 道德敏感性的正念禪修干預
一 引言
二 研究方法
三 實驗結果分析
四 討論
第十八章 大學生德性自我意象和踐行度的教育干預:具身認知的視角
一 引言
二 研究方法
三 結果與分析
四 討論
參考文獻
後記
六 總討論
第七章 趨避動作與道德
一 引言
二 實驗一 信任度、趨避和反應時
三 實驗二 手臂伸縮與信任判斷
四 總討論
第八章 高度體驗與道德
一 引言
二 實驗一 高度體驗和捐贈行為
三 實驗二 高度體驗和助人行為
四 實驗三 高度體驗和傷害行為
五 實驗四 高度體驗和自利行為
六 總討論
第九章 心手手勢與道德
一 引言
二 實驗一 心手手勢與真心
三 實驗二 心手手勢與印象評價
四 實驗三 心手手勢與誠實評價
五 實驗四 心手手勢與欺騙行為
六 總討論
第十章 黑白對比與道德
一 引言
二 實驗一 黑白對比與道德兩難問題
三 實驗二 黑白對比與社會問題
四 總討論
第十一章 顏色與道德
一 引言
二 調查研究紅綠顏色與道德行為
三 實驗一 紅綠顏色與道德行為評價
四 實驗二 顏色、效價匹配和道德行為評價
五 總討論
第十二章 潔淨與道德
一 引言
二 實驗一 清潔動作與道德判斷
三 實驗二 清潔概念與道德判斷
四 實驗三 清潔概念、道德自我和道德判斷
五 總討論
第十三章 時間與道德
一 引言
二 實驗一 時間框架、負性情緒和公平感
三 實驗二 時間距離、負性情緒和公平性
四 實驗三 經濟性效價、負性情緒和行為意願
五 實驗四 慷慨度、正性情緒和捐贈行為
六 總討論
第十四章 科學與道德
一 引言
二 實驗一 科學與道德傷害
三 實驗二 科學概念啟動與道德傷害評價
四 實驗三 科學與道德行為意向
五 實驗四 科學與利他行為
六 總討論
第十五章 敬畏情緒
一 引言
二 調查研究身體震顫與敬畏
三 實驗一 身體震顫、害怕和敬畏
四 實驗二 身體震顫、嫉妒和敬畏
五 總討論
第十六章 敬畏、時間和道德
一 引言
二 實驗一 敬畏感、幸福感和時間可用度知覺
三 實驗二 敬畏、時間可用度知覺和道德行為
四 實驗三 敬畏、行為決策和生活滿意度
五 總討論
第十七章 道德敏感性的正念禪修干預
一 引言
二 研究方法
三 實驗結果分析
四 討論
第十八章 大學生德性自我意象和踐行度的教育干預:具身認知的視角
一 引言
二 研究方法
三 結果與分析
四 討論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