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兩難情境

道德兩難情境,是使人感到左右為難、模稜兩可的道德情境。面對這種情境,個體無法對它作出“是”或“非”的斷然判斷,只能對矛盾情境進行分析和思考,再作出謹慎的選擇。提出兩難情境,最早出現於蘇格拉底對他的學生的教學中。20世紀5O年代美國心理學家科爾伯格借用這種方法設計出若干個對因素加以控制的道德兩難情境故事,作為測驗材料,考察兒童、青少年和成人的道德推理髮展規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德兩難情境
  • 定義:使人感到左右為難、模稜兩可的道德情境
  • 釋義:使人感到左右為難、模稜兩可的道德情境
最著名的是“海因茨偷藥”的故事:主人公海因菠的妻子身患絕症,他無錢買藥而醫生採取不付錢不給藥的態度。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海因茨去偷了藥那么海因茨是否應受到法律的懲罰。科爾伯格感興趣的不是被試作出何種選擇.而是他們作出選擇的理由。他據此劃分出道德發展的三種水平六個階段。並認為.應該把這種方法套用於道德教育中.讓兒童在兩難道德情境中接觸.略高於其發展水平的社會問題,經過討論.理解道德原則和準則.提高其道德判斷和推理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