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誤理論

試誤理論

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桑代克(E.L. Thorndike ) , 他曾做過許多動物學習的實驗,並用以解釋學習的實質與機制。其中,讓餓貓逃出“問題箱”的學習是他的經典實驗之一。 具體實驗情況是這樣的。

實驗,觀點,

實驗

桑代克用木條釘成的箱子裡,有一能打開門的腳踏板。當門開啟後,貓即可逃出箱子,並能得到箱子外的獎賞——魚。
試驗開始了。一開始,餓貓進入箱子中時,只是無目的地亂咬、亂撞,後來偶然碰上腳踏板,餓貓打開箱門,逃出箱子,得到了食物。
接著第二次,桑代克再把餓貓關在箱子中,如此多次重複,最後,貓一進入箱中即能打開箱門。
桑代克據此認為,學習的實質就是有機體形成“刺激”(S)與“反應”(R)之間的聯結。他明確地指出“學習即聯結,心即是一個人的聯結系統。”同時,他還認為學習的過程是一種漸進的嘗試錯誤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無關的錯誤的反應逐漸減少,而正確的反應最終形成。根據他的這一理論,人們稱他的關於學習的論述為“試誤說”。

觀點

通過大量的人和動物的實驗,桑代克總結了三條學習定律:
1. 準備律:強調學習開始前預備定勢的作用。
2. 練習律:強調聯結的套用。
3. 效果律:凡導致滿意結果的行為被加強,而帶來煩惱的行為則會被削弱或淘汰。
“效果律”後來被持這種學習觀的理論家發展成為“強化”
力於兒童道德判斷力發展的研究,提出了“道德發展階段”理論。道德發展階段認統治是以不同年齡兒童道德判斷的思維結構,來劃分兒童道德觀念發展的階段,強調兒童的道德發展與其年齡及認知結構的變化有很大關係。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理論受到瑞士兒童心理學家J·皮亞傑的觀點的影響,被稱為是皮亞傑在道德發展領域的繼承人。他的研究建立在大量的實驗分析基礎上,引起了西方心理學界,特別是美國和前聯邦德國的教育界的很大反響。
一、道德發展階段理論的主要內容
科爾伯格主要是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論述道德發展的,他強調道德發展是認知發展的一部分;強調道德判斷同邏輯思維能力有關;強調社會環境對道德發展有著巨大的刺激作用。
科爾伯格採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道德兩難論法。他編制了九個道德兩難故事和問題,如常用的一個故事便是海因茨偷藥的故事:歐洲有個婦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醫生認為只有一種藥能救她,即本城一個藥劑師新研製的鐳錠。配製這種藥成本為200元,但售價卻要2000元。病婦的丈夫海因茨到處借錢,但最終只湊得1000元。海因茨懇求藥劑師說: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將藥便宜點賣給他,或者允許他賒帳。但遭到藥劑師的拒絕,並且還說:“我研製的這種藥,正是為了賺錢”。海因茨沒別的辦法,於是破門進入藥劑師的倉庫把藥偷走。問:這個丈夫該這么做嗎?為什麼?利用這類兩難故事,科爾伯格研究了75名10~16歲的被試。以後每隔三年重複一次,直至22~28歲。他讓被試聽了故事後判斷是非,然後提出一系列的問題讓他們回答,再根據他們的回答劃分道德判斷發展的水平。同時又根據一系列的回答,編制了各種不同水平的量表,再來測定其他兒童的道德發展水平。科爾伯格從被試的陳述中區分出30個普遍的道德屬性,如公正、權利、義務、道德責任、道德動機和後果等等。每一個屬性可分為6個等級,合計180項,然後把談話中兒童的道德觀念歸屬到180項,然後把談話中兒童的道德觀念歸屬到180項分類表的一個小項下作為得分。兒童在某一階段的得分在其全部表述數中所占的面分比,便是兒童在該階段的道德判斷水平。據稱其信度高達0.68~0.84。這種方法是科爾伯格研究人的道德判斷發展的重要手段,並在研究中發現人的道德判斷存在著一個漸進的發展過程,分為一系列不同的階段。科爾伯格認為,人的道德判斷可分為三種水平,每種水平各有兩個階段,共六個階段。
1、前習俗水平。這一水平上的兒童已具備關於是非善惡的社會準則和道德要求,但他們是從行動的結果及與自身的利害關係來判斷是非的。這一水平有兩個階段:階段1,懲罰與服從的定向階段。這個階段的兒童認為凡是權威人物選手的就是好的,遭到他們批評的就是壞的。他們道德判斷的理由是根據是否受到懲罰或服從權力。他們憑自己的水平作出避免懲罰和無條件服從權威的決定,而不考慮懲罰或權威背後的道德準則。階段2,工具性的相對主義的定向階段。這一階段兒童首先考慮的是,準則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有時也包括別人的需要,並初步考慮到人與人的關係,但人際關係常被看成是交易的關係。對自己有利的就好,不利的就不好。好壞以自己的利益為準。
2、習俗水平。這一水平上的兒童有了滿足社會的願望,比較關心別人的需要。這一水平的兩個階段是:階段3,人際關係的定向階段或好孩子定向。這個階段的兒童認為一個人的行為正確與否,主要看他是否為別人所喜愛,是否對別人有幫助或受別人稱讚。階段4,維護權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階段。這一階段的兒童意識到了普遍的社會秩序,強調服從法律,使社會秩序得以維持。兒童遵守不變的法則和尊重權威,並要求別人也遵守。
3、後習俗水平。這一水平上的人們力求對正當而合適的道德價值和道德原則作出自己的解釋,而不理會權威人士如何支持這些原則,履行自己選擇的道德準則。這個水平的兩個階段是:階段5,社會契約的定向階段。在前一階段,個人持嚴格維持法律與秩序的態度,刻板地遵守法律與社會秩序。而在本階段,個人看待法律較為靈活,認識到法律、社會習俗僅是一種社會契約,是可以改變的,而不是固定不變的。一般說來,這一階段是不違反大多數人的意願和幸福的,但並不同意用單一的規則來衡量一個人的行為。道德判斷靈活了,能從法律上、道義上較辨證地看待各種行為的是非善惡。階段6,普遍的道德原則的定向階段。這個階段個人有某種抽象的、超越某些刻板的法律條文的、較確定的概念。在判斷道德行為時,不僅考慮到適合法律的道德準則,同時也考慮到未成文的有普遍意義的道德準則。道德判斷已超越了某些規章制度,更多地考慮道德的本質,而非具體的準則。
二、道德教育的基本觀點
科爾伯格重視把研究成果套用到教育上去,從而形成了自己的道德教育觀點:
1、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務是提高兒童的道德判斷能力,培養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把認知——發展觀點運用到道德教育中去是科爾伯格道德發展理論的突出之點。他把兒童的道德發展看作是認知發展的一部分,兒童道德成熟過程就是道德認識的發展過程。兒童道德成熟的標誌在於他能否作出正確的道德判斷並形成他自己的道德原則的能力。而不是只具備服從他周圍成人的道德判斷的能力。在他看來,兒童道德的成熟首先是道德判斷,然後是與道德判斷一致的道德行為上的成熟。兒童的道德成熟水平最明顯地表露在他的道德判斷中。因此,科爾伯格認為一個人的道德判斷水平與他的道德行為基本上是一致的。道德教育應以提高道德判斷能力為重。
2、兒童的道德發展是有階段性的。科爾伯格認為,在對兒童進行道德教育時,應隨時了解兒童所達到的發展階段,根據兒童道德發展階段的特點,循循善誘地促進他們的發展。他的研究表明,兒童的道德發展必須依次經過各個階段,但不是所有兒童都能達到最高階段的。儘管不能跨越各個發展階段,但兒童總是喜歡超越自己已有的水平,達到較高階段的道德判斷水平。因此,要為兒童提供下一個階段的模式,以利於兒童道德水平的發展。
3、學校、家庭和社會要創造良好的條件,廣泛開展各種道德教育活動,提供略微超出兒童發展水平的 社會道德問題讓他們討論,以激發他們去實現更高階段的道德水平,使他們的思維模式向更高水平發展。
三、意義及評價
科爾伯格對道德發展問題的一系列研究,擴展了皮亞傑關於兒童道德判斷研究的理論,在發展心理學中形成了一個重要的道德發展階段的模式,使道德現象得到了比較客觀的科學證明,並有助於將道德發展的理論用到學校道德教育中去。他的研究在歐美各國的心理學界和教育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理論對學校的道德教育是有啟發的,儘管還存在著某些局限性。人們一般都肯定他的道德發展階段論,認為他的研究為學校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論根據。對“道德兩難法”給予較高的評價,運用這種方法,對發展兒童的道德判斷能力,分辨是非善惡,有積極意義。並認為他對傳統道德教育中刻板灌輸、強迫執行、盲目順從、機械重複等方法的批判,無疑是正確的。也肯定他重視社會環境對兒童道德以展的影響作用。需要指出的是,科爾伯格強調兒童道德判斷能力的重要作用,是他的認知——發展理論在道德教育上的必然反映。僅僅強調道德判斷能力,而忽視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在道德品質形成和發展中的作用是不全面的。兒童的道德品質不只是要具備道德認識,還要有豐富的道德情感、堅強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為,並使之成為習慣。但是,科爾伯格關於道德認識和行為的關係的看法,也存在著片面性。他過分強調兒童的道德判斷能力的作用,而忽視了道德行為的訓練。上學生活中可以看到兒童的言行不一,有時並非是由於缺乏正確的道德認識和道德判斷能力。有時兒童往往是在沒有意識到道德準則的情況下作出道德行為的,可見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此外,科爾伯格不重視習慣在兒童道德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也是片面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