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工藝(papermaking technology)是2016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林學名詞,出自《林學名詞》第二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造紙工藝
- 外文名:papermaking technology
- 所屬學科:林學
- 公布時間:2016年
造紙工藝(papermaking technology)是2016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林學名詞,出自《林學名詞》第二版。
造紙工藝(papermaking technology)是2016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林學名詞,出自《林學名詞》第二版。定義以紙漿為主要原料,經打漿、配漿、篩選淨化、脫水成型、壓榨和乾燥等工段製造紙或紙板的...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西漢時期,人們已經懂得了造紙的基本方法。東漢時,宦官蔡倫總結前人經驗,改進造紙工藝,用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植物纖維為原料造紙,紙的質量大大提高。這種紙原料易找,價格便宜,易於推廣。此後紙的使用日益普遍,紙逐漸取代簡帛,成為人們廣泛使用的書寫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傳...
工藝流程 取材 藏紙原料來自喜馬拉雅山脈6500米以上生長的一種叫“瑞香狼毒”的灌木樹皮,對昆蟲有微毒,瑞香科植物,為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莖叢生,葉互生,披針形至橢圓狀披針形。最初,西藏也是用麻類作為造紙原料(這種技術是由中原內地傳人。中國漢代時期造紙所用原料是麻類、破布和樹皮,晉代以後所用原料...
手工造紙又叫“土法”造紙,是指由發明造紙術經歷代流傳的,不用機械或僅用非常簡單機械的手工造紙方法。手工造紙的主要原料是麻類、樹皮、竹子和稻單。麻類有大麻、苧麻、亞麻、青麻、黃麻等。樹皮有青檀、桑皮、構皮等。竹子用得最多的是毛竹和慈竹。製作程式 我國傳統手工紙的製法,有一整套生產工序,不論...
至21世紀初,鄧村傳統的古法造紙工藝依然保留完好,屬中國國內罕見,被專家稱為“古法造紙活化石”。工藝特徵 四會古法造的紙通稱會紙,以四會當地盛產的竹子為材料。會紙纖維粗糙,色澤淺黃或土黃,吸濕性強,還有暗燃特性,且燃燒完全,多用於紙盒、紙板、炮仗、獅頭乃至冥品製作,也用於做紙朴、紙媒,加之價格...
傣族、納西族東巴造紙工藝的活動紙簾較為特殊,曬紙過程明顯受到澆紙法的影響,又有抄紙法的痕跡,是中國造紙術與印度次大陸造紙法兼容並蓄的結晶。傣族、納西族東巴造紙工藝為弘揚東巴文化作出了卓著貢獻,從工藝史角度來看,它又是研究中國手工造紙的難得實例。傣族、納西族東巴造紙工藝是研究中國、東南亞乃至印巴次...
造紙方法是指把木材、稻草、蘆葦、甘蔗渣等纖維原料經化學濃液處理,先加工成紙漿,進而再抄成紙頁的技術方法。公元二世紀東漢蔡倫發明了手工造紙術。中國古代造紙工藝大致分為原料處理(包括用草木灰的鹼液蒸煮)、打漿(舂搗)、製漿、撈紙(抄紙)、乾燥、砑光、紙張加工等工序。現代造紙方法,雖然仍採用化學(硫酸鹽)...
仁化土法造紙技藝,流傳於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的傳統技藝,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仁化土法造紙技藝是流傳於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的一種民間傳統手工技藝,屬於土紙製造傳統技藝。仁化土紙採用嫩竹做原料,經過選筍、壓榨、磋筍、抄紙、切割等大小二十二道工序,人工製作而成。產品質地良好,紙張比一般的紙張大且具有...
烏當手工土紙製作工藝與《天工開物》中所記載蔡倫造紙術工藝相同,有七十二道製作工藝流程,流傳至今,傳承了原始的造紙技術,是中國“四大發明”造紙術的活化石。使用價值 烏當手工土紙製作工藝生產出來的土紙除少部分繼續作冥品外,大部分主要用於製作煙花、爆竹及產品包裝材料。經濟價值 烏當手工土紙製作工藝,是當地...
松紙和抄紙同為造紙工藝中的核心技術,只有熟練的工人能夠勝任。陳家掌門人陳三爺的侄子陳忠強就是一個松紙的好手,只見他雙手拿起一沓15厘米高的紙,握住其中一角,像揉面一樣慢慢地卷過去,然後又抓住另一角,依樣揉過去,四個方向各揉一遍。那一沓紙在他的手裡就跟橡皮泥一樣,任他敲敲打打,任意變換著...
構樹皮造紙工藝,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構樹皮造紙手工藝》流程十分繁瑣複雜。採料到舀紙,時間跨度大,工藝流程約72道,俗話說“72道工,拿上壁頭吹口氣”(吹口氣也是鬆口氣的意思)。等待紙在壁頭上晾乾後慢慢揭下來再進行打捆,即可對外銷售。用構樹皮造紙過程艱辛,有苦難言。常言道:“有女不...
紙及紙板在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領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用消費品。然而造紙又是一個投資大、能耗高、污染嚴重、原材料消耗較大的行業。因 簡介 然而造紙又是一個投資大、能耗高、污染嚴重、原材料消耗較大的行業。因此,造紙工業當前及今後的工藝技術與裝備的發展主要應...
由於造紙原料本身有毒,因此紙張不易被蟲蛀,可長期保存。據20世紀40年代的調查統計,用這種紙書寫的東巴經典當時就有5000多卷,為弘揚東巴文化作出了卓著貢獻。奧裔美藉學者洛克曾調查過這種傳統造紙工藝,並在其著作《納西族的生活與文化》中作了翔實介紹。納西族東巴造紙工藝取材獨特,技藝傳統,實用性強,是東巴經...
東巴紙的活動紙簾較為特殊,曬紙過程明顯受到澆紙法的影響,又有抄紙法的痕跡,是中國造紙術與印巴次大陸造紙法兼容並蓄的結果。特點 白地東巴紙色白質厚,不易遭蟲蛀,可長期保存,用它書寫的東巴經典據20世紀40年代的調查有五千多卷。白地東巴紙為弘揚東巴文化做出了卓著貢獻,從工藝史角度來看,它又是研究我國...
洋縣傳統造紙技藝是陝西省的地方傳統手工技藝。原料為構樹皮。又名楮(chù)皮、榖(gǔ)皮,產地為秦嶺及漢江支流龍溪河。工藝流程 :109道工序環節,其主要的工序有23道,依次敘述如下:(1)採購。採集構樹皮,乾料儲存。(2)漚泡。以泡軟為止,不限時。(3)蒸煮。將構皮放置鐵鍋上蒸七八小時,直到聞到構皮蒸熟...
青口楊氏皮製作技藝的鼎盛期是在清朝的乾隆年間,是中國造紙史上民間造紙為數極少的珍貴遺存。它的主要工藝流程是:蒸樹、剝皮、爛漿、打料、清洗、操紙。作為一種古老的民間手工技藝,青口楊氏皮紙完全是利用自然資源,純手工製作,可見它也是中國幾千年封建小作坊生產的典型代表。2009年6月,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
連城宣紙製作工藝,福建省龍巖市傳統技藝,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連城宣紙製作工藝分布於福建省連城縣姑田鎮、莒溪鎮等。由連城古田的蔣少林於明崇禎年間自邵武學成造紙技術,回鄉試製成功。以青竹絲為原料,蒸煮後經長時日的日曬雨淋,由其自然漂白,再手工製作而成。它具有紙質薄韌、顏色潔白、吸水力強等...
千百年來,耒陽生產的手工造紙以其產品的多樣性服務於社會諸多領域,曾經為耒陽、湖湘乃至中華文明和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保護措施 為傳承和保護“蔡倫古法造紙”這一人類瑰寶,並有助於傳承人發展,耒陽挖掘和找出了境內“五代傳承人、且延續100年以上的民間工藝者”,從2010年開始積極向上級有關部門申報,並最終...
傣族白棉紙的傳統手工技藝技巧 第一,採集原料。首先到自己家種植的構樹林把造紙的樹砍下。砍樹有講究,只選擇粗壯的,表皮光滑、樹杈較少的樹,砍好樹,必須趁鮮剝皮。這種樹水分少,容易乾。一旦水分幹了,剝皮將十分困難,只能採用泡水的方法來處理,費工費時。剝下樹皮後,颳去黑色外衣,只留白色內皮。遇到較...
紙藝廣義指包括造紙藝術在內的所有與紙有關的工藝;狹義指的是以各種紙張、紙材質為主要材料,通過剪、折、撕、刻、拼、疊、揉、編織、壓印、裱糊、印刷、裝幀,裝置或者高科技(如雷射)等手段製作而成的平面或者立體的藝術品和紙藝作品。常見的表現類型有:傳統紙雕、3D免切割立體紙雕、台灣紙藤花、立體刻畫、紙...
工藝流程 維吾爾族桑皮紙以桑樹皮為原料,桑枝內皮有粘性,纖維光滑細膩,易於加工,經剝削、浸泡、鍋煮、棰搗、發酵、過濾、入模、晾曬,粗磨而成桑皮紙,成紙呈正方形,長高各50厘米左右。造紙時,先將桑樹枝放在水中浸泡,然後剝去表面的深色表皮,取出裡層白色的樹皮,將其放入加滿水的大鐵鍋中煮,邊煮邊攪,...
工藝流程 龍游皮紙製作技藝完整地繼承了龍游傳統造紙作坊長期以來流傳下來的技術工藝與歷代傳承者的豐富經驗。從原料到成品,要經過皮料製作和成品製成2個流程30多道工序,依靠古生產器具、古工藝流程、傳統配製、傳統手工造紙技藝製造而成。皮料製作流程有砍條、蒸料、剝皮、刮皮、踏洗、攤曬、蒸煮、揉洗、擠壓、攤...
工藝特徵 種類 宣紙的種類非常多,按料比可分為棉料、淨皮、特淨三大類,有幾十個品種規格,另有品種繁多的加工紙(熟宣)以及宣紙製品如冊頁、扇面等,造紙的主要原料多為植物纖維,以竹與木為主,木之纖維柔韌,製成紙,吸墨較強;竹之纖維脆硬,所制之紙,吸墨性較弱,故以此特性不同分為弱吸墨紙類和強...
以香紙溝所產竹紙為例,據傳它始於明代洪武年間,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整套操作工藝包括伐竹、破竹、漚竹、蒸煮、碾篾、提漿、抄紙、壓榨、烘晾等72道工序,與宋應星《天工開物》所載造紙法完全相同。其成品既綿且韌,有隱形竹紋,還散發出淡淡香氣。貞豐縣小屯所產白綿紙創始於清代鹹豐年間,直至上世紀末...
楮皮紙製作技藝的歷史悠久,據考證,北張村造紙術源於西漢時期。“倉頡字,雷公瓦,灃出紙,水漂簾。”這首歷經千年流傳下來的北張村民謠,成為當地造紙歷史悠久的有力佐證。至今北張村的紙匠們仍使用著原始、簡單的工具,製造著純天然的楮皮紙。工藝特徵 楮皮紙製作技藝,生產的紙韌性好、耐保存,在上邊寫字作畫...
於是,他長途跋涉到朝鮮平壤,到一家紙廠做工,經5年偷藝,終於掌握了這種紙的製作工藝,於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返回故里,經反覆試驗,1904年建立了“顯記紙廠”,產品稱“顯記高麗紙”,當地民眾亦稱紅辛紙,質量要“高出於朝鮮紙之上”。之後,他又兩次去朝鮮學習機器製紙,於1913年試產出第一台造紙機,1917...
2006年7月,復旦大學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的汗自強副研究員與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副主任陳剛等一行5人,組成復旦大學手工造紙科學研究課題組到鉛山縣考察手工造紙,認為鉛山的手工造紙作坊是原始造紙工藝的活化石。他們表示如果鉛山政府想要恢復連史紙的生產,他們樂意提供技術上的幫助。2007年,鉛山縣成立了“恢復傳統特色...
據清光緒《富陽縣誌》載:“邑人率造紙為業,老小勤作,晝夜不休”。自20世紀70年代起,隨著機械文化用紙的普及,手工竹紙市場逐漸喪失,富陽的紙槽數量銳減,據2009年統計,紙槽數量僅存500隻左右。工藝特徵 夾江竹紙 以嫩竹為主料生產的夾江手工書畫紙具有潔白柔軟、浸潤保墨、纖維細膩、綿韌平整等特點,被人們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