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當手工土紙製作工藝

烏當手工土紙製作工藝

烏當手工土紙製作工藝,流行於貴州省貴陽市東北部烏當區新堡布依族鄉香紙溝的傳統手工技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烏當手工土紙製作工藝整套操作過程包含伐竹、破竹、漚竹、蒸煮、碾篾、提漿、抄紙、壓榨、烘晾等七十二道工序,和古籍《天工開物》記述的蔡倫造紙術並無二致。

2005年12月,烏當手工土紙製作工藝被列入貴州省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遺產編號:5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烏當手工土紙製作工藝
  • 批准時間:2005年12月
  • 非遺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手工技藝
  • 申報地區:貴州省貴陽市烏當區
  • 遺產編號:57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器具設施,具體流程,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文化軼事,

歷史淵源

烏當手工土紙製作工藝的傳承有著悠久的歷史,長期以來它的生產技藝全靠父子傳承(傳男不傳女),世代相傳。烏當手工土紙製作工藝藝人對整個抄紙過程非常講究。選料取材,所用竹子須當年新竹,砍竹時要舉行祭祀儀式,而砍竹用的工具只能用柴刀,忌用蔑刀。意為用柴刀砍竹有“發財”之意 ,用蔑刀砍竹,有“滅竹”之忌。涉及造紙的人須男性,女性不得參與。“香紙”被皇帝御賜為“神聖紙品”,使香紙的價值一度達到“萬紙擔米”的最高峰,說的是一萬張紙(約80斤),可換取一擔米(約330斤)。
相傳在明朝洪武年間只有一戶彭氏做紙,主要是為越國汪公提供死難將士的祭品,到清朝就發展到十多戶。
清朝乾隆年間,隨著彭氏家族與當地胡、汪、羅三姓的通婚,加之被皇帝御賜為御貢冥品,烏當手工土紙製作工藝又傳到胡、汪、羅三姓,該造紙技藝發展到四十多戶。
民國至解放戰爭年代,土紙除作冥紙之外,還作為衛生紙用於日常生活,該造紙技藝發展到六十多戶。
20世紀60到70年代,國家提倡破除封建迷信,很少製作冥紙,而是由集體抽調技藝精幹的村民專門製作土紙,主要是由供銷社收購,批發到各地作為衛生紙用。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後,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各家各戶又掀起了烏當手工土紙製作工藝的熱潮,造紙作坊增加到60座,參與造紙行業達160戶。

工藝特徵

土紙色澤的好壞很大程度得益於當地的水質。香紙溝溪流密布,水源充足,植被良好,水質清澈、涼滑,制出的紙色澤透亮。烏當手工土紙製作工藝選用的香紙溝當地的“釣魚竹”,肉厚、質密,成漿率高,韌性好,易成型,用其作原料是當地土紙質地優良的主要原因,土紙從原料加工到成紙所經過的72道工序全由手工完成。烏當手工土紙製作工藝加工出來的土紙紙質綿韌,紙面平整,有隱約竹簾紋,色澤金黃、艷麗,吸水性好,因造紙時加入香葉,故作冥紙焚燒時,灰成白色,還帶有淡淡清香味。

工藝流程

器具設施

1、紙漿料製作:柴刀、木錘、大鐵鍋、土竹窯、柴火(燃料)、漂洗池、發酵池、水碾、野生獼猴桃藤、香葉、樺樹、滑水池、竹濾網、泡膠桶、扒桿、紙槽、鍘竹刀。
2、製紙:簾床、紙簾、紙板、紙榨、抬紙架、牽紙凳子、壓紙棒、曬紙架、裁紙刀、錢片、錢架等。
3、土紙製品:大紙(土紙)主要用於煙花、爆竹及包裝原料;衛生紙(過去大富人家專用);錢紙(冥紙);祭祀書寫紙。

具體流程

烏當手工土紙製作工藝工序繁雜,從取料到紙成品期間要經過72道工序,歷時三個月時間,主要包括:
一、取料:1、砍竹;2、棄枝;3、栽竹;4、破竹;5、晾曬;6、捆竹;
二、蒸竹:1、打石灰水;2、沉石灰;3、裝竹窯羈;4、密封;5、加水;6、加熱;7、放水;8、取封;9、出窯;10、洗竹;11、裝池;12、發酵;13、濾乾;
三、碾竹麻:1、栽竹麻;2、上槽;3、碾碎;4、製成紙花;5、回槽;
四、 造紙:1、麻入紙槽;2、加水攪拌;3、放水;4、加清水;5、放水過濾;6、加入滑水;7、打泡漿;8、攪拌均勻;9、加入少量清水;10、撮;11、刮;12、盪;13、上簾漿;14、下簾疊紙;
五、 壓榨:1、用木板輕壓;2、加木頭積壓;3、加石頭重壓;4、用短棒吊壓;5、用大棒重壓;6、用繩子系棒加壓;7、用雙腳站在短棒上打壓;9、用木板刮水;10、用棕絲或布條將水擦乾;11、放榨;12、取榨;13、運紙;
六、 擀紙:1、用手將右紙垛擦松;2、用手將左紙垛擦松;3、將紙頭擦松;4、用木板將紙殼正面輕揉;5、起紙角;6、用雙手趕;7、疊紙;8、拉紙;
七、 涼紙:1、涼紙;2、揉紙;3、理紙;4、壓紙;
八、裁紙:1、壓紙;2、量紙;3、割紙;4、打紙片;5、打錢;6、揉紙;7、理紙;8、捆紙;9、包裝成為成品。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 歷史價值
烏當手工土紙製作工藝與《天工開物》中所記載蔡倫造紙術工藝相同,有七十二道製作工藝流程,流傳至今,傳承了原始的造紙技術,是中國“四大發明”造紙術的活化石。
  • 使用價值
烏當手工土紙製作工藝生產出來的土紙除少部分繼續作冥品外,大部分主要用於製作煙花、爆竹及產品包裝材料。
  • 經濟價值
烏當手工土紙製作工藝,是當地農戶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在當地的經濟發展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傳承狀況

  • 傳承困境
烏當手工土紙製作工藝已有數百年歷史,長期以來它的生產技藝全靠父子傳承(傳男不傳女)除了靠父子之間的言傳身教,還要憑悟性和長期實踐的體會及感受才能掌握,難於言表和形成文字。原料加工大都採用日曬、雨淋、露煉等方法,自然天成,沒有具體的理化指標,全憑經驗掌握。由於烏當手工土紙製作工藝工序繁多,技術難度大,年輕人多不願學,都願意外出打工。打工與造紙比較,他們認為造紙的勞動強度大,生產周期長,利潤低,不如打工強,故土法造紙技藝已出現傳承斷代,後繼無人的現狀。市場上,各種機械紙對土紙的衝擊很大,從事手工生產的農戶,為了省時、省力都把其手工生產轉向半機械和全機械生產。造紙作坊由於受洪災的危害,大部分作坊已全毀,損壞的維修成本高,而造紙出售的利潤太低,造成許多作坊被荒廢,面臨瀕危狀況。
  • 傳承人數
到清朝就發展到十多戶,朝乾隆年間,發展到四十多戶;民國至解放戰爭年代,發展到六十多戶;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後,造紙作坊增加到60座,參與造紙行業達160戶;20世紀70到80年代,隨著現代機械製品繁多,烏當手工土紙製作工藝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除用於冥品外,已無他用,正走向衰亡,截至2012年5月,僅存8戶人家。

文化軼事

相傳在明朝洪武年間,朱元璋“調北征南”時,越國汪公從江浙率兵進湖南轉貴州,帶領一支軍隊來到這裡屯駐,為祭祀軍中陣亡將士,在此修碾房伐竹造紙做祭品,採摘香葉做“香”(湖南簡稱“湘”),為表思鄉之情,就地把這裡定名為“湘子溝”,後來“香紙”逐漸成為當地的特產行業。地名和特產恰同音,地名也就演變成了“香紙溝”。在每年農曆七月半祭祖活動中,其他姓氏早到貴州過農曆七月十三,彭氏晚到貴州過農曆七月十四。明朝洪武年間只有一戶彭氏做紙,主要是為越國汪公提供死難將士的祭品。清朝乾隆年間,被皇帝御賜為御貢的“神聖”冥品。隨著彭氏家族與當地胡、汪、羅三姓通婚,技藝於是傳開來。如今這裡的百姓還供奉著“越國汪公”、“蔡倫先師”的神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