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縣赤城山
燒山美景
赤城山又稱燒山,距
天台縣城和
國清寺均為2公里,景區面積1.3平方公里。
為丹霞地貌,仙佛雙修的聖地,
濟公活佛故里,名人逸事集粹。赤城山,是
水成岩剝蝕殘餘的一座孤山,“不與眾山同一色,敢於平地拔千仞”。因其山赤,
石屏列如城而得名,是
天台山中惟一的丹霞地貌景觀。每當旭日東升或夕陽西下,雲霧繚繞山腰,霞光籠罩,光彩奪目。元邑人曹文晦形容為:“赤城霞起建高標,萬丈紅光映碧寥。美人不捲錦秀緞,仙翁瀉下丹砂瓢。”故有“
赤城棲霞”之稱。赤城棲霞亦為天台八景之一。
赤城山,有道教第六洞天的
玉京洞、濟公佛院、梁妃塔,赤城棲霞等景觀。赤城山為白堊紀系下流岩組成,屬於丹霞地貌,為河湖相紫紅色沙礫岩夾
火山碎屑岩沉積,以紫紅色中厚層至塊狀
礫岩、沙礫岩為主。赤城山高338.8米,歷來被視為
天台山的南門和標誌。山的東南方向,陽光和煦,分布著十八個洞穴,其中玉京、
紫雲、餐霞、華陽、瑞霞諸洞天,自唐宋以來就有建築。
紫雲洞位於山腰,俗稱下岩。洞頂嵌有“赤城霞”楷書,為明代萬曆年間題刻。洞內依岩構築樓屋數間,洞前立
有“建文帝度歲處”碑。洞旁有一小洞,原是
敦煌高僧
曇猷坐禪的地方。僧慧明於建元年間塑
臥佛於此,稱“
臥佛岩”。赤城山中層為
濟公院,分為東西兩院。
濟公東院是為紀念佛教禪宗大師濟公而於1996年所建。濟公東院依山而建,兩層四開間,高為14.5米,建築面積達410平方米。院內設濟公百態堂。堂中有3尊香樟木雕濟公大佛,兩側有79尊銅製濟公小佛像。在走廊上還設有18尊形態各異的濟公像,有喜、怒、哀、樂、悲、愁等各種不同神態。濟公(1130—1209)出生於天台縣
永寧村,為佛教禪宗高僧,在港台地區有大量信徒(港台約有200多萬個濟公堂),有廣泛影響。
濟公西院建於1987年,是
濟公幼時讀書之地。由
齊康院士設計。融濟公身上的袈裟、
酒葫蘆、薄扇於一體,其中有佛珠108顆。寺內有濟法傳大(寺),長10.5米,高3.5米,進深5.35米,寺內有
龍池、鳳沼建於天然洞穴中。原址在城北石牆頭,現占地面積2671.65平方米,內供奉濟公佛像,幾經興衰,至清代順治、宣統年間兩次修整。裘了真出資重建
濟公院,院址移到赤城山瑞霞洞。西院由八蓋閣、葫蘆齋、袈裟門等組成。分別是濟公的僧衣、僧帽、僧鞋的象徵。濟公西院上方為悟月樓,為
濟公悟道之處。唐代高僧湛然在此講演
天台宗教義。赤城山上層為
玉京洞,岩上刻有“玉京”二字。玉京洞是道教南宋
十大洞天之一的第六洞天,俗名上岩(赤城山由下至上分為三層),相傳是元始天尊玄都說法之地。赤城山山體由水平的中生代紅色砂岩和
礫岩組成,因斷層抬升形成此洞具有冬暖夏涼的特點。歷史上,最早為三國時,傳說
魏夫人、
葛玄在此煉丹。宋
政和八年(118年)建赤城觀,嘉熙元年(1237年),朝廷遣使投
金龍玉簡賜沉香斗真鐘馨和御書。現玉京洞以奉祀三清、葛玄、和魏夫人為主。
赤城棲霞屬於天台八大景之一,因赤城山形如雉堞,岩色赤赭,晴天的早晚時分,尤其到春分時節,太陽升起的時候,紅日高照,並且霞光會在赤城山頂的梁妃塔處停留好一段時間,形成滿山紫氣氤氳,霞光萬道,因此把這種物侯現象稱為“赤城棲霞”。赤城棲霞屬於霞景中的霞光,是陽光在雲霧中射出的色彩繽紛的光芒。
梁妃塔
梁妃塔海拔307.6米,高29.7米。每面寬為6.5米門寬為1.5米,高3.2米,為四面七層的磚泥混合結構,自二層以上每層每面有拱門供奉佛像,檐下又有斗拱,屬於
密檐式塔,其與
國清寺隋塔遙相呼應。此塔是南朝梁大同四(538)
岳陽王蕭為其妃子所建,初建時原有
三塔。唐會昌五年(845年)反佛時被廢,鹹通(860—847)由僧宗丘募捐重修了其中一座,五代周顯德七年(960)僧
德韶又被重建,重建時獲得舍利49顆。並放置在各個寺院中。現存塔為1947年尖慈法師向上海居士捐款重建的。1978年又整修一次,塔下有“
白蛇洞”,傳說白蟒作祟,與此,塔後有“穿
劍岩”,中開一線。梁妃塔是赤城山的標誌,是
天台山最古老的建築之一,高聳赤城山頂,可以看到周圍山地平坦,是登高的好地方。
玉京洞為一天然洞穴,洞深10米,寬7米。洞內隨岩構造三開間樓房,周圍植有松柏,鑿有古井。
登臨山頂,極目遠眺,錯落有致的村莊、星羅棋布的農田、蜿蜒的
始豐溪、四面環山的天台城全貌,以及橫亘在城東的
東橫山,一覽無餘,令人心曠神怡。
山上還有許多與神話傳說相聯繫的景觀,如悟月樓、洗腸井、曬腸岩、
八仙洞、金錢池、搖鈴石、青雲洞(
韓湘子吹簫處),以及眾多的摩崖石刻。
有關詩詞
掛席東南望,青山水國遙。
舳艫爭利涉,來往接風潮。
問我今何去,天台訪石橋。
坐看霞色曉,疑是赤城標。
強行休去早,暫臥起還遲。
因說來歸處,卻愁初病時。
赤城山下寺,無計得相隨。
門票交通
門票:15元
導遊詞
簡介
赤城景區位於天台縣城北郊2公里處的赤城山上,景區面積1.3平方公里。赤城山又名“燒山”,高306.5米,山體由水平的中生代紅色砂岩、礫岩層疊而成,是典型的丹霞地貌。赤城山孤峰卓立,“土色皆赤、狀如雲霞,望之如雉堞”,與四周諸山迥異,有“不與眾山同一色,敢於平地拔千仞”之譽。舊時,台州稱“赤城郡”,天台縣稱“赤城”,皆因此山而得名,故赤城山又是台州和天台的標誌性名山,李白曾在《
天台曉望》中寫到“門標赤城霞”,東晉文學家
孫綽也有名句:“赤城霞起以建標”,都點出了這層含義。赤城山上多岩洞,其中有名稱的就有18個。諸洞之名大多帶有“雲”字和“霞”字,如
紫雲洞、
白雲洞、香雲洞、
棲霞洞、瑞霞洞、餐霞洞等,大概因“赤城霞”和“赤城潮”而命名。這些岩洞均留有佛教、道教勝跡,漢高道
葛玄、
茅盈於此煉丹,晉高僧
曇猷於此建寺,唐
天台宗九祖湛然居此講經,宋活佛濟公居此讀書,因而,赤城山又是一座佛道雙棲的仙山,這在全國也不多見的。赤城山早在千年前即已名聞華夏。晉孫綽《
游天台山賦》中就有“赤城霞起以建標”的千古名句。無數文人墨客慕名來此遊覽,如唐
許渾、
劉禹錫,宋陸游、
洪适、元
楊維楨、曹文晦,明
徐霞客、
王思任,清
潘耒、
齊周華等,留下了浩如煙海、彌足珍貴的詩詞曲賦和
山水遊記,為名山增輝。北京頤和園
澄爽齋
南城樓,至今仍高懸著古匾額“赤城霞起”,可見赤城山早已名揚京城。
赤城霞起
“赤城霞起”為天台八大景之一,也是赤城山每天均可見到的雲霞美景。每當旭日東升或夕陽西下之時,白雲出岫,彩霞棲塔,赤城飛霞互相輝映。“丹壁排空疊彩虹,雲破餘霞出半峰”,流光溢彩,璀璨奪目,美不勝收。元曹文晦的《
赤城棲霞》一詩就讚美了這一勝景。
山門
赤城山山門位於國赤公路北邊,距天台城關或
國清寺均為2公里。七路公車在此設有停靠站,站旁豎有大型的景區指路牌。山門與赤城賓館毗鄰而居,門外路旁豎有景區簡介和導遊圖,景區內諸景點一目了然。進山門,古色古香的石
牌坊撲面而來。牌坊正面額題“
赤城棲霞”,背面額題“
濟公故里”,點出了
赤城景區的特色。
[中日友誼林]這是1996年4月在紀念智者大師圓寂1400年的日子裡,中日
天台宗僧侶和有關人士親手所植。樹種有蒼松、翠柏、桂花和日本櫻花,隱喻中日友誼萬古長青。
紫雲洞
紫雲洞位於赤城山麓,俗稱下岩。洞口鐫刻“赤城霞”三字,字徑80厘米,為明萬曆年間遺墨。洞高、深各10米,寬30米。洞頂危岩,凌虛而出,勢欲下墜,實則安如磐石;岩唇滴水,如雪消融,終年不絕,飲之清心淨塵。晉興寧年間(363——365),敦煌高僧
曇猷不遠萬里雲遊至此,並在此依洞結屋建造
中岩寺,至今已有1600年多年歷史。傳說當年曇猷在此
坐禪,虎怪、蛇精屢欲侵犯,但終為曇猷佛法所困而不敢動,最後遠遁他鄉。宋夏竦唐時達鼎盛,
天台宗六祖章安、九祖湛然都曾在此講經說法。黃牆青瓦,掩映於
古柏蒼松修竹之中,肅穆、幽靜。紫雲洞山門朝東而開,門上懸掛龍飛鳳舞的“紫雲洞”匾額。山門內有一個200多平方米的院子,古柏參天,花木扶疏,十分清幽。大殿朝南,傍岩洞而建,黃燦燦耀人眼目。洞內供奉
佛祖釋迦牟尼和
觀世音菩薩,晨鐘暮鼓,香火十分興盛。紫雲洞東端高處有一小洞,原為
曇猷大師坐禪處,後因五代南齊慧明禪師在此供奉臥佛而名“臥佛岩”。明清時期
臥佛毀壞,鄉人為紀念戰國時
齊國田橫等五百壯士不願事秦、跳海自盡,改祀“五百大神”,稱“五百大神殿”。清乾隆年間禮部侍郎
齊召南曾為“五百大神殿”題寫“義得高士”匾額一塊。如今恢復供奉長3.1米的臥佛。與
臥佛岩相連另有一小洞,門臨丹池,窗開綠杪,潔淨可愛,名“立雪處”。立雪處乃清乾隆禮部侍郎齊召南
致仕前讀書處,昔時鄉人稱其為“里宿處”,傳生員若能居此讀書一個月,應試必能高中並成為愛國愛民的清官。臥佛岩、立雪處前有一澄清水池,面積近20平方米,池周圍以石欄桿,名“龍池”,為
紫雲洞的消防池。池內原有蓮藕,每當
夏月荷花盛開,亭亭玉立,分外美麗。大殿前走廊上豎有兩塊石碑,其一為“建文帝度歲處”碑。傳說明朝建文帝遭永樂廢黜,微服出逃,削髮為僧後,曾兩次潛游此處並度歲於此。原
南京大學校長
匡亞明來此目睹此碑,曾感賦《五絕》一首,其詩云:“瑤池稱仙境,遠遊紫雲幽。敝履帝王貴,赤城遁隱游”。其二為明代詩人
楊文驄的《赤城賦》碑,陳寒山手書。字跡依稀可辨,辭句古奧華美,赤城風光躍然而出。
濟公西院
濟公西院的建築風格奇特,依勢造房,體現濟公形象、個性。這是天台籍建築學家——
齊康院士的力作。獲得海內外建築界的高度評價。1993年獲全國“建築師杯”優秀獎,1996年被評為浙江省風景名勝區優秀建築。
濟公院由破袈裟、破帽、破鞋、破扇、
酒葫蘆等一系列象形小品組成。並以
遊廊相接,構思奇特,新穎,妙趣橫生,是國內首創之建築群體。濟公西院的前山門朝東而開,名“袈裟台”。門上高懸“濟公院”匾額,兩旁有“赤城紺宇傳中外,宋代禪師曠古今”門聯。袈裟台依山就勢建造,柱高13米,從基礎直透屋頂。台的結構酷似破袈裟,四面透風,宛若襤褸飄然,有超凡脫俗之感,構成袈裟台屋頂的根根椽條斜插土中,隱喻
濟公精神永遠紮根天台山。屋頂與岩壁間掛有一串環狀佛珠,勾勒出一頂濟公帽輪廓,諧趣盎然。主院形似濟公的破帽,取名“八蓋閣”,隱喻濟公帽法力覆蓋四面八方。當中的濟公立像,左看似笑,右看似哭,正面看則似非笑非哭,再現了濟公幽默、灑脫的形象。八蓋閣內上懸“千古聖僧”匾額,四柱兩副楹聯刻畫了濟公佯狂度世、懲惡揚善的精神。其一為:“兩隻芒鞋,到世上扶貧濟困;一把破扇,分為間正道邪風。”其二為:“不誦經,不談禪,不守齋規,專管人間不平事;無掛礙,無恐怖,無邊法力,要救天涯無辜人。”閣內欄桿連椅,可供遊人小憩。還有葫蘆齋,整個建築形狀像一個橫放的葫蘆,在這裡吃
狗肉麵,喝葫蘆酒,別有一番情趣。站在遊廊上,我們還能看見山下有一葫蘆塘,據說就是濟公的酒葫蘆變的。順著這台階走下去,還有像濟公破鞋的只履門和形似破扇的小客房的建築。葫蘆齋下行便是“只履門”(即後山門)。其建築形如濟公的一隻破芒鞋。山門四面敞開,頂上藤蔓纏絡,野趣盎然。上懸“桑梓飽德”匾額一塊,寓濟公行俠一生,功德圓滿。壁掛濟公畫像,衣不蔽體,只履過橋,飄逸瀟灑。畫上題詞:“帽兒破,衫兒破,兩袖清風,流水小橋,去世何妨僅只履;名兒夸,德兒夸,寸心明月,浮雲富貴,修行豈必在山門。”“松月軒”建在“只履門”門外西側,為遊客接待室。雅室數間,坐北朝南,冬暖夏涼,其結構前寬後窄,形若濟公的一把破扇子,寓濟公持扇行俠之義。周圍蒼松環抱,環境清幽。應景聯:“月與蒼松尋舊約,軒迎墨客作新詩。
濟公東院
濟公東院位於
濟公院東邊、
十八盤上端三岔路口,拓展
白雲洞,依山勢而建,面積1704.7平方米。其山下有葫蘆形池塘一口,月映池塘波光粼粼,有“葫塘洗月”之景。濟公東院山門朝西南而開。門口高懸“濟公東院”匾額,有門聯“活佛神奇傳世代,赤城靈秀甲東南。”山門內為門廳,柱上有一副用活潑詼諧句法撰寫的對聯:“上上彎彎彎上山門朝活佛,來來往往往來世路度凡人。”進山門,僅見一條露天樓梯,樓梯頭高外敞門上寫著“台岳南門”匾額,寓赤城山為
天台山南大門之義,是濟公堂的入口處。跨進此門,金碧輝煌的濟公堂即呈現眼前。濟公堂坐北朝南,四開間,建築面積410平方米。正門懸掛“濟公堂”匾額,金光閃閃,為全國書協顧問
權希軍老先生所書,筆力蒼勁,清秀瀟灑。堂前平台,中有近百平方米,視野開闊,群山歷歷在目,是月夜觀賞“葫塘洗月”的觀景台。堂門有聯:“葫塘洗月、綠樹婆娑、清夜鐘聲連廣宇,
石窟迎曦、紅霞燦爛、吉晨儀禮祭高僧。”進濟公堂,迎面見一尊高3.08米,莊嚴慈祥的濟公金身坐像。像用香樟木雕成,純金妝貼,以禪宗五十世道濟禪師,明代畫像為藍本,為返樸歸真的濟公聖像。這是台灣省
台北市聖壽宮諸大德所助。像上方懸“扶危濟困”匾額,旁有聯:“生疑求智眠雲悟月
霞城立廟懷高士,革故鼎新行俠修心
赤縣謳歌濟公。”四柱所掛兩副對聯頗富處世哲理,其一云:“奪利爭名,冠冕堂皇能幾回;霸權欺世,喬裝美善不多時。”其二云:“做人正直無私,若走歪門邪道求我何用;行事方圓有度,能否繩矩循規看你所為。”
濟公像的座墩分上下兩層,上層八邊形,條石琢磨砌就,上雕刻
天台山“八大景”;下層亂石疊砌,錯落有致,八脈相通;象徵活佛端坐天台,慧光照耀大千世界。濟公堂後方為白雲洞,洞高8.5米,寬27米,深10米,內供濟公佯狂度世的百態像,每尊濟公像表述一個濟公扶危濟困、懲惡揚善的小故事,發人遐思。洞上方高懸“排雲洞”、“圓覺大師”匾額,兩旁有聯:“百態三身除腐祛邪升正氣,九門一洞更新換舊勝當年。”傍倚白雲洞東西兩首,建有頗富特色的“雙聯亭”。上下三層,飛檐翹角,遊廊通聯,情趣盎然。左為“永寧亭”。以濟公出生地命名,寓永遠安寧之義;右為“心遠亭”,以濟公法名命名,含心胸高遠之意。設計者之匠心獨具,令人嘆為觀止。
悟月樓
悟月樓是一座玲瓏剔透的亭台建築,飛檐翹角,古色古香。台門上懸掛“悟月小築”四字。門內為一花木扶疏的小院,北倚山,南臨崖,“悟月樓”橫匾懸於樓上,樓柱有聯:“美醜自區分,水鏡無塵堪朗照;仙凡相距近,蟾宮有路任遨遊。”點出此處的兩大美景——“飛檐掛月”和“水鏡映月”。大家知道,濟公是禪宗高僧。禪宗是主張“頓悟”的,就是通過“靜慮”,突然覺悟。濟公在瑞霞洞讀書之餘,常常獨自對月深思,有一次突然感到心如明鏡,悟出了禪機,於是決定出家,這也是文人雅士對月把盞、吟詩作賦的好地方。
玉京洞
又名赤誠道院。悟月樓循游步道拾級而上,須臾便可達
玉京洞。山門朝西,上懸“第六洞天”匾額(現改為赤城道院)。門聯“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
清齋折露葵。”取唐山水詩名家
王維的詩句,道出洞內環境的清幽。1936年,
蔡元培游此,曾手書對聯一副:“山中習靜觀朝槿,竹下無言對紫茶。”上聯相同,下聯不同,別有意趣。門內為一面積近100平米的院子。屋因穴結、水灑岩唇,丹壁翠柏,交相輝映,古井岩筍,融為一體,極其古樸清幽。玉京洞就隱於丹崖之中。洞高10餘米,寬20餘米,深7米。洞內供奉
道教三清——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像。供桌下有一塊近1米見方、雕刻有蓮花的青石板,傳為
魏夫人升天之時,“地上突涌金蓮台”的遺址。昔時此“蓮花石板”上供有魏夫人立像。古往今來,無數文人雅士曾來
玉京洞遊覽,如夏竦、
余爽、
洪适、
王十朋、
楊維禎、曹文晦、
范理、
許君微、
徐霞客、
潘耒、
齊周華、
康有為等,皆留下不朽詩文。其中宋胡融的《
煉丹井》詩:“蘚石已摧剝,
雲蘿見清幽。憶昔抱朴翁,煉液棲高丘。”頗具新意:名句“舉瓢酌寒泉,一勺消百憂”竟使後來玉京洞者,鮮有不飲
丹井之水的。煉丹井就在玉京洞前的院子裡,井水清洌甘甜,確實非同尋常。
餐霞洞
玉京洞右上方有一個洞叫
餐霞洞,每當清晨霞起的時候,陣陣雲霞都飄進右邊這個岩洞中,好像被吞吃掉一樣,所以這個洞叫“餐霞洞”。 洞旁邊有水井為掬井,“掬”字,就是雙手捧出之意。清末天台才女齊秀蘭,因丈夫病死,無錢埋葬,就用雙手捧上葬夫,竟然捧出一個很深的凹坑,後積水成井,後人稱之為“掬井”。崖上“秋霜比潔”四個字是民國
大總統黎元洪為表彰她而題的。站在洞前,人在霞光映照下顯得容光煥發,老年人也變得年輕了,所以這裡也是早晨鍛鍊身體的好去處。赤城山上到處有美麗的傳說,而且似乎像發生在昨天一樣,如無尾螺、烙焦魚還存活著;刀斫岩依然依次排列著。這一切的確讓人們驚嘆不已。早在1600多年前,佛教禪宗高僧
曇猷不遠萬里自我國西部雲遊至
天台山,居住在赤城山多年,建中岩寺。曇猷曾在
中岩寺附近的水井地方洗淨自己的腸子,又涼曬在井邊的岩石上,後人稱為洗腸岩。關於他的傳說至今還留在人們的心中。
梁妃塔
梁妃塔聳立於赤城山頂,四面七級,似一柄利劍直刺蒼穹,昂然與雲霞相吞吐,蔚為壯觀。明
顏邁有詩云:“
古塔凌雲妃子跡,層岩削玉羽人家。”梁妃塔始建於梁大同四年(538),系
南朝梁岳陽王蕭察為王妃所建,比國清寺
隋塔要早半個多世紀。蕭察是我國最早詩文總匯《
昭明文選》主編
蕭統(
昭明太子)的第三子,“好學善屬文,尤長佛義。”
大通中封岳陽王,為
東揚州(轄會稽、東陽、
新安、
臨海、
永嘉五郡)
刺史。唐會昌五年(845),
唐武宗下詔滅佛,拆毀天下寺院4.6萬餘所,史稱“
會昌法難”。梁妃塔、國清寺均未能倖免而遭敕廢。唐鹹通六年(865),僧宗立勸募修復,三塔僅留其一。五代周顯德七年(960),國韶禪師重修此塔,從舊塔中取出舍利子49顆,21顆安放他寺,28顆仍埋在梁妃塔下。據舊志載:塔四面七級,高約20丈,磚砌。每層開一扇假門,層間有短檐突出。古樸仿佛杭州的
雷峰塔。國韶重修之塔經歷了漫長歲月。入民國後,上三級已毀,下部也破損不堪。民國三十六年(1947),
興慈法師偕同上海居士重新翻造梁妃塔。塔分七層,每層四面,各開一扇拱形假門,門左右各開橢圓形小窗。每層下部,置浮雕欄桿,看似迴廊,其實只是一種緊貼塔壁的裝飾。層間挑出短檐,每面檐下承8行斗拱。檐轉角略昂起。塔頂加履斗狀瓦蓋。最高處安置橄欖形塔尖。此塔既秉承原塔古樸之風,又蘊含諸多創新之舉,給人以瀟灑潔淨之感。這就是我們看到的梁妃塔。“文革”中,底層塔壁被拆穿一個大窟窿,然總算萬幸,塔未坍塌。1978年,縣文管會又重新大修一次。梁妃塔旁有飛霞寺遺址,飛霞寺變為蕭察建造梁妃塔時一起建就。一代高僧定光禪師曾居此寺。梁亡寺廢,定光輾轉至金地嶺頭結庵清修。陳太建七年(575),智者大師率徒入
天台山,遇定光招手示讖,留下許多佳話。如“北峰銀地,汝當居之”,後智者大師遂建成
修禪寺;“寺若成,國即清”,後智者留下遺願,晉王楊廣遣使依智者所繪藍圖建成
國清寺等。站在梁妃塔下極目四顧,方圓幾十里風光盡收眼底,東國清寺近在咫尺,
隋塔聳雲,林木蔥鬱,古寺金碧輝煌;南望天台城就在腳下,古城新城,滔滔始豐,訴說著天台的歷史與未來;西望桐柏仙山若隱若現,道教
南宗、抽水蓄能,古老與現代完美結合;北望
天台山莽莽蒼蒼,
層巒疊翠,氣勢巍峨,新天北線為山區人民打開致富之門。自然與人文、古老與現代、歷史與未來,在這裡可一轉身間盡情領略,酣暢淋漓。
可惜樹木生長繁茂,已不能顧了。
蓬溪縣赤城山
赤城山概覽
四川省
蓬溪縣有赤城山,縣政府所在地得名
赤城鎮。清光緒《新修·
潼川府志》記載:《方輿紀要》:“在縣東一里。中峰蔚然,左右環拱,上有高台五層,山皆
赤土。蓬萊溪環其下,產菖蒲。”清道光本《
蓬溪縣誌》載:“赤城山,縣東二里,一名寶屏山,中峰蔚然,左右環拱,上有高台五層,又有七曲老人祠,相傳張神君解《道德經》於此,山皆赤土,人比諸‘
赤城霞起’,縣城舊跨其麓,產九節菖蒲,蓬溪繞其下。”其山不甚奇而峭,其溪不甚闊而秀,入畫則半隱,入詩則
船山。日之夕矣,牛羊下來;山呼谷應,境不寂寥。赤城遂成為
四川省蓬溪縣的代稱,蓬溪境內諸多名勝,均與該山有關,如
赤城鎮、
赤城湖、赤城公園。著名文史專家
胡傳淮著有《
赤城春秋》。
洞經音樂
洞經音樂發源於
蓬溪縣赤城山,其創始者為劉安勝和衛琪。
劉安勝,南宋蓬溪縣人。乾道四年(1168),在蓬溪縣寶屏山(今赤城山)玉虛壇撰成《
文昌大洞仙經》5卷,在社會上廣為流傳。因談演《
文昌大洞仙經》而形成了聞名中外的洞經音樂,劉安勝是洞經音樂的開創者。
衛琪,元人,號中陽子,隱居
蓬溪縣蓬萊山。幼好道術,洞測玄妙,曾任
南平綦江等處軍民長官。元初,衛琪在東蜀蓬溪縣蓬萊山注釋劉安勝《
文昌大洞仙經》。元代至大三年(1310),衛琪將其《文昌大洞仙經注》進獻給
元武宗,受獎賞,聲名大震。其書在全國廣為
流播,成為雲南、四川等省洞經音樂的主經。衛琪為洞經音樂的產生和傳播立下了汗馬功勞。明代
河南巡撫、
蓬溪人
楊作楫在《修建石魚山書院記》中云:“蓬萊山中陽子曾註解《大洞仙經》。”這是最早記載衛琪在蓬溪縣蓬萊山注釋《大洞仙經》的文獻,載入了清嘉慶本《
四川通志》。
洞經音樂是音樂的活化石,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全人類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