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起源發展,歷史淵源,爭論,結語,周邊客語,
起源發展
贛州地處贛江上游章貢兩江的匯合處,自然水系發達,自古就是中國南方繁華的商業城鎮。唐代大庾嶺驛道開鑿通衢以後,贛州更成了“綰谷東西,呼應南北”的重鎮。作為一座溝通南北的交通樞紐重鎮,人口流動頻率大,語言繁雜紛亂是可想而知的。
由於贛州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它自古以來就是江西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史上一直是贛州府道衙門的所在地。據考查,歷代朝廷放任管轄贛南的官員大都是北方人,按中國歷史的慣例,統治者使用的語言,往往就是法定的“官方語言”。文人應試、老百姓到衙門辦事,都必須使用“官方語言”,加上歷代朝廷派往贛南的駐軍大部分也是北方人,以及眾多的官宦家屬都是北方人,於是以北方語音為主的“官方語言”與本地人使用的本土語言互相融合,相互影響,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種語言的地方變體——贛州話(贛州人稱贛州話為“官話”)。
簡要的說,贛州話方言島形成的原因有兩點:一、贛州話方言島是由贛州市在歷史上的特殊地理位置而產生的;二、贛州話方言島的形成是歷史積澱的結果。
以北方方言的語音為外殼,以北方方言的辭彙為建築材料而形成的贛州話,畢竟在客家語的包圍之中,受客家語的影響頗深,日常用語中有些辭彙和語音明顯就是客家語的辭彙和語音。
就整體而言,贛州話語氣平緩,發音柔和,語流音變不十分活躍,尖團音區分嚴格。然而,解放後由於國語的推廣和普及,在贛州說國語的人越來越多,受國語的影響,贛州話無論語詞和聲調都出現了逐漸向國語靠攏的趨向,年輕一代的贛州人說贛州話時,單音字已經沒有了入聲,尖團音也已趨消失。
在歷史的長河中,任何一種語言都是“發展中的語言”,或變得更完美,或因使用它的人越來越少,最後走向消失。有學者預言,隨著時代的發展,贛州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國語頻率的增多,贛州話最後將被國語所融化、代替。
歷史淵源
歷史上,對說相同或相近方言的一部分人遷入說另一種方言的人的地盤,所帶來的方言在本地方言的包圍下,就如大海中的島嶼,即通常所說的“方言島”。贛州自古以來就是客家人的聚居地,這是不爭的事實。由此可判斷,贛州話方言島現象之所以存在,在歷史上肯定發生過大規模北方人系的滲透。在人員的滲透中,就帶來了語言的交流,那么,緣何本地的客家語言會“讓位”於今天的贛州話,即我們通常說的“西南官話”?這個問題一直是專家爭論的焦點。
爭論
人口背景說:當時贛州城人口銳減
但是,明朝在軍事上實行衛所制,使大量持西南官話的官兵居集於贛州城,這對於人口有限的城市的原始語言有了很大的衝擊。中國作協會員、長期從事贛州本土文化研究的龔文瑞認為,當時的贛南,歷經戰爭、瘟疫之磨難,且因剿匪,居民逃避者甚眾,整個人口呈下降趨勢,洪武24年(公元1391年),贛州府的總人口為597571人,至正德年間(公元1512年),贛州府總人口降至201994人。
衛所制說:狼兵進駐同化了當地語言
據史料記載,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在全國的各軍事要地,設立軍衛。一衛有軍隊5600人,其下依序有千戶所、百戶所、總旗及小旗等單位,各衛所都隸屬於五軍都督府,亦隸屬於兵部,有事從徵調發,無事則還歸衛所。此法的實行,須有一套能保障軍隊數目的戶籍制度配合,來維持衛所制的運行。
贛南師範大學客家研究院主任羅勇介紹,軍戶即戶籍種類屬軍籍之戶,初期的來源有二,一是元代原本的軍戶,二是現役軍人之戶,這在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黃冊編造之後更加以確立。軍戶為世襲,且管理頗嚴格,除籍十分困難,大致上除非丁盡戶絕、家中有人成為高官或是皇帝特免,是無法除軍籍的。
羅勇和龔文瑞共同認為,當時明代實行衛所制,在贛州府駐紮了一個衛5600人的軍隊,這些從西南一帶徵過來的“狼兵”(擅長山林作戰),說“西南官話”。且這些持西南官話的官兵長期駐居在贛州城,可惜這隻軍隊基本陣亡無抗清。
廣東語言學家丘學強出過一本《軍話研究》的書,指出,在中國南方許多軍事重鎮在明代開始形成了一種軍隊語言,研究界稱為“軍話”。軍話是散布於贛、粵、瓊、閩等地的具有“方言島”性質的方言,他們因為與明代衛所里的軍戶關係密切而得名。在福建武平、浙江蒼南、廣東惠州、海南儋縣、崖縣……這些地方仍保留著軍話,這種語言截然不同於鄉音。自小在贛州城長大、長期研究贛州話成因的廈門大學教授徐輝考證,軍話與贛州話基本相似,贛州話也屬於軍話系列。
王陽明推廣說:不說官話者不能進城
說起贛州話的形成,就不得不說到王陽明。民間流傳,王陽明主政贛州時期,為防止農民起義軍進城刺探軍情,要求贛州城區所有居民必須在短期內掌握“官話”,即當時通行的西南官話。否則,一律視為起義軍或者山匪的探子,一旦抓獲從嚴處理。受到這一律令影響,贛州城區居民無不徹夜學說“官話”。很快,官話便成了贛州城區的流行語言,並且一直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