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一、
經濟學出現於18世紀末19世紀初,是科學的
經濟理論體系。
經濟學的發展,大體上經歷了以下三個時期:①
經濟學從古典到科學的轉化;②近代經濟學(亦稱傳統經濟學);③當代經濟學。
從古典到科學
薩伊是實證的
經濟學的主要奠基人。在
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上,他創立了三分法,把生產、分配和消費看作互相併列的一般形態。在價值論和分配論上,他發展了斯密價值論;他由效用價值論出發,轉到生產費用論,進而建立
三位一體公式的分配理論。在銷售論上,他揭示了
供給能夠創造它自己的
需求的市場法則,根本否認社會再
生產過程中存在供求脫節和
生產過剩的可能性,這就是至今仍然很有影響的
薩伊定律。
馬爾薩斯猛烈攻擊併力圖否定李嘉圖的
勞動價值論和關於
利潤來源的學說,進而攻擊李嘉圖的整個理論體系。這場論爭最終促成了
經濟學從古典到科學的轉化。到19世紀30年代,近代科學
經濟學的各種學說,已經開始在
經濟學界占據統治地位。
近代經濟學
第一次是19世紀中葉出現的j.密爾的
經濟學理論;第二次是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占統治地位的a.馬歇爾的經濟學說。 j.s.密爾雖然受到社會主義思潮的一定影響,但他的
經濟學體系是19世紀中期以前馬爾薩斯、薩伊、j.密爾、
西尼爾(1790~1864)等人經濟學的綜合。
j.s.密爾的
經濟理論的突出特點是調和經濟學的科學成分,進行了經濟學上的一次綜合。他的價值學說是19世紀上半葉一切科學的價值論觀點(相對概念論、
勞動論、節慾論、生產費用論等)的綜合,核心是生產費用論。關於
利潤,他基本上接受了
西尼爾的
節慾論,並進而把總利潤分解為
利息(節慾的報酬)、
保險費(投資風險的報酬)、管理工資(
企業家領導生產所付出的
勞動和技能的代價)。關於
工資,他承襲了
工資基金說。但是,j.密爾承認並強調
勞動產品的分配是同
勞動的付出成反比例的,這是他與
經濟學的一般學者有所不同的地方。j.密爾贊成社會主義,他抱有社會變革的想法。
19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初,邊際效用學派的興起和風行結束了j.密爾在
經濟學界的統治地位。邊際效用學派以實證分析和數理方法變革了
經濟學的理論體系,建立新的理論體系。
邊際效用學說的核心理論是
邊際效用價值論,同時包括時差
利息論、
一般均衡論等理論。
邊際效用學說強調主觀心理分析,倚重數學分析方法,具有純科學的特點,迎合了眾多
經濟學家的科學研究,對日後
經濟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1890年,
英國經濟學家、劍橋學派創始人馬歇爾的主要著作《經濟學原理》問世。它集19世紀
經濟學之大成,用折中主義的手法把供求論、生產費用論、邊際效用論、
邊際生產力論等融合在一起,建立了一個以
完全競爭為前提、以
均衡價格論為核心的龐雜的經濟學體系。在這個理論體系中,馬歇爾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抱著自然不會飛躍的漸進觀。他運用連續原理和
局部均衡的方法,分析經濟現象的變化,用主觀心理動機去解釋人類的經濟行為。他把
商品的價值歸結為
商品的
均衡價格,因而
均衡價格論就是他的價值論;他以
均衡價格論為基礎建立分配論,提出了生產四要素說(即除
勞動、
土地和資本外,還應包括
資本家的管理才能),
國民收入是各
生產要素共同協作創造的,而各要素在其中所占份額的大小則取決於它們各自的均衡價格。他主張
自由放任原則,指出自由市場經濟具有
充分就業的自動均衡趨勢。馬歇爾把他的這一
經濟理論體系區別於他所說的
古典經濟學(包括上述除邊際效用學派之外的、從斯密到j.s.密爾的所有經濟學家的經濟學說),因而被稱為
新古典經濟學。
它的主要創始人k.維克塞爾(1851~1926),把
貨幣分析引入經濟分析,強調投資與儲蓄的均衡,提出自己的利息理論,因而被
經濟學界公認為
凱恩斯主義的先驅。
當代經濟學
1936年,
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提出了解釋
經濟危機和大規模失業的
有效需求原理,投資和儲蓄不可能自動形成均衡,主張
國家干預經濟,對
新古典經濟學發起抨擊,形成
凱恩斯主義。該書的問世,成為近代
經濟學和當代經濟學的分水嶺。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家干預主義的發展和相對穩定的經濟成長促成了
凱恩斯主義的迅速傳播,並使它成為多數西方國家的官方
經濟學長達30多年之久。但這並未結束戰前
西方經濟學各家並存的局面,只是使其他
經濟學流派長期處於相形見絀的地位。
國家干預經濟不斷引起一系列新問題,其中特別是經濟停滯和通貨膨脹(見停滯膨脹)的同時加劇,使得習慣於解釋和對付二者交替現象的
凱恩斯主義陷於困境。為了解釋新現象,尋求新對策,
經濟學者提出各自主張,互相辯難,形成流派紛紜的局面。
凱恩斯經濟學的不同解釋者之間形成了以p.薩繆爾森為主要代表的新古典綜合派與以羅賓遜為主要代表的新劍橋學派兩大分支,它們就增長理論、
資本理論、分配理論乃至通貨膨脹理論進行了長期的激烈論戰,提出了不同的政策主張,至今仍相持不下。鼓吹
自由市場經濟的派別如f.von哈耶克的新自由主義、聯邦德國新自由主義、
美國的
現代貨幣主義和供給學派等,從不同的角度主張限制甚至完全取消
國家干預,它們的理論分別在
英國、聯邦德國、
美國等西方國家得到重視和採納。20世紀初出現於
美國的制度學派進一步演化為新制度學派,它強調應從制度結構上剖析資本主義的病症和提出處方。此外還有對北歐的
國家干預經濟的加強具有重大影響的瑞典學派,承襲
新古典經濟學衣缽而又突出創新作用的
熊彼特學說,受歷史學派、制度學派及
熊彼特、
凱恩斯影響而形成的
羅斯托(1916~)的
經濟成長階段論,以及其他一些自成一家之言者,它們都從不同角度論證經濟仍有發展前途,資本主義可以自動演變為社會主義以及類似社會主義的美好社會。
基本階段
古典經濟學
產生:
古典經濟學產生於17世紀中葉,完成於19世紀初。它是近代
生產方式確立和上升時期的
經濟理論體系,反映了當時
產業發展的要求。
古典經濟學在
英國從W.配第開始,經由A.斯密到D.李嘉圖結束;在法國從P.布阿吉爾貝爾開始,經由F.魁奈創立的重農學派,到
西斯蒙第結束。 在
古典經濟學之前,對經濟進行最初理論研究的是15~17世紀的
重商主義者。他們只著眼於流通領域,只考察
商業資本運動──流通領域中
商品之間和商品所有者之間的交換關係,並且側重於國家經濟管理,因而只能反映當時
商業的要求。隨著經濟發展到
工場手工業階段,
產業逐漸掌握整個社會生產,並使
商業從屬於自己,
重商主義不再適應經濟發展需要。
發展 :法國的
重農學派和
英國的斯密進一步發展了
古典經濟學。重農學派把
農業看成是唯一的生產部門,在農業生產的限界內去分析
資本,以純產品學說為核心,把理論研究從流通領域轉到直接
生產領域,已經接觸到
剩餘價值的起源,為分析生產過程奠定了基礎。斯密以經濟較為發達的
英國為研究背景,在發展經濟科學方面前進了一大步。1776年出版的他的最重要著作《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集中體現了當時
工業的利益和要求。他在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第一次系統地論述了
勞動價值論的基本原理,指出
勞動是
價值的來源,企圖在勞動價值學說的基礎上分析經濟社會的本質,從而接觸到財富增長和經濟發展的規律。他正確地把
利潤和
地租看作是從工人
勞動所創造的價值的一種扣除,即
資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獲得的收入。
古典經濟學在李嘉圖那裡達到了頂峰。1817年出版的他的《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是
英國產業革命時期最能代表
工業利益的經濟學著作,也是英國
古典經濟學最具有科學論點的代表作。李嘉圖對
勞動價值論作出了比斯密更為精確的論述,並摒棄了斯密的三種收入決定論(見A.斯密)的觀點。他的功績在於把
勞動創造價值看作是分析整個
資本主義制度的出發點,而把所有其餘的
經濟學範疇都歸結到這一原則之內。他把
工資和
利潤看作是
勞動所創造價值的兩個部分,這實際上是把
利潤歸結為剩餘價值。他第一次指出了
工資和利潤二者在數量變動中的對立以及利潤和地租的對立,表述了社會各階級在
經濟利益上的矛盾。作為產業革命時期的產物,李嘉圖的
經濟學說消除了斯密體系中由於
工場手工業時期生產不夠發達所引起的矛盾,發展和加深了斯密理論中所包含的科學成份。
古典經濟學產生於經濟發展較早的英、法兩國。當時,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正處於向上發展的時期,社會的主要矛盾是新興的
資產階級和沒落的地主階級之間的矛盾。
古典經濟學適應於這一歷史條件,對
生產方式的內部聯繫作實事求是的探索,具有科學成份。
古典經濟學在科學上的最主要貢獻就是奠定了
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並因此而成為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主要來源之一。
經濟學
出現於18世紀末19世紀初,是經濟理論體系的進一步發展。經濟學的發展,大體上經歷了以下三個時期:①經濟學從古典到科學的轉化;②近代經濟學(亦稱傳統經濟學);③當代經濟學。
經濟學從古典到科學的轉化。
經濟學家是
英國的T.R.馬爾薩斯和法國的J.-B.薩伊。
薩伊是法國經濟學家,是斯密思想在法國的傳播者。在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上,他創立了三分法,
生產、
分配和
消費互相併列。在價值論和分配論上,他發展了斯密價值論中;他由
效用價值論出發,轉到生產費用論,進而建立“三位一體公式”的分配理論。在銷售論上,他揭示了供給能夠創造它自己的需求的市場法則,根本否認再生產過程中存在供求脫節和生產過剩的可能性,這就是至今仍然很有影響的薩伊定律。
馬爾薩斯在對斯密學說加以繼承和發展的同時,同李嘉圖及其整個學派進行了激烈的論爭。他抓住前述李嘉圖無法解決的兩個理論難題(未能區別勞動和
勞動力,未能解釋價值規律與等量資本獲等量利潤之間的矛盾)。到19世紀30年代,
經濟學的各種學說,如生產三要素說、以效用或生產費用為中心內容的價格論、“三位一體公式”的分配論、薩伊定律等,已經開始在經濟學界占據統治地位。
在
經濟學的發展史中,從19世紀30年代到20世紀30年代中期,可算是近代經濟學時期。在這約一個世紀中,經濟學有了進一步重大發展,其中主要以兩次經濟理論的大綜合、大調和為標誌:第一次是19世紀中葉出現的
J.S.密爾的經濟學;第二次是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占統治地位的A.馬歇爾的經濟學說。
J.S.密爾雖然受到社會主義思潮的一定影響,但他的經濟學體系是19世紀中期以前馬爾薩斯、薩伊、J.密爾、N.W.西尼耳(1790~1864)等人經濟學的綜合,1848年出版的他的《政治
經濟學原理,及其在社會哲學中的若干套用》一書,曾在19世紀中期以後的幾十年間成為經濟學界最流行、最有權威的教科書和理論讀物。J.S.密爾的經濟理論的突出特點是調和經濟學中的科學成分,進行了經濟學上的綜合。核心是生產費用論。關於利潤,他基本上接受了
西尼爾的節慾論。關於工資,他承襲了工資基金說。但是,J.S.密爾承認並強調勞動產品的分配是同勞動的付出成反比例的,這是他與經濟學的一般學者有所不同的地方。J.S.密爾贊成社會主義,他具有社會變革的觀念。
19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初,
邊際效用學派的興起和風行。馬歇爾把供求論、生產費用論、邊際效用論、邊際生產力論等綜合在一起。馬歇爾把他的這一經濟理論體系區別於古典經濟學(包括上述除邊際效用學派之外的、從斯密到J.S.密爾的所有經濟學家的經濟學說),因而被稱為新古典經濟學。
新古典經濟學從19世紀80年代起在經濟學界廣為傳播,占據統治地位達半個世紀之久。
此外,在19世紀30年代至20世紀30年代的百餘年間,經濟學界還先後出現了和以上流派不同的歷史學派(19世紀40年代產生於德國,70年代以後演變為新歷史學派)、
制度學派(19世紀末20世紀初出現於美國)、
瑞典學派(19世紀末創立於瑞典)。其中,瑞典學派在經濟學說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瑞典學派是在經濟危機日益嚴重,國家干預主義開始發展的背景下形成的,它對由馬歇爾集大成的傳統經濟理論提出了最初的挑戰。它的主要創始人 K.維克塞爾(1851~1926),把
貨幣分析引入經濟分析,強調投資與儲蓄的均衡,提出自己的利息理論,他是經濟學者中率先反對薩伊定律、破除自動均衡教條、主張國家干預的第一個人,因而被經濟學界公認為凱恩斯主義的先驅。
當代經濟學
當代經濟學始於20世紀30年代。30年代是經濟進入壟斷階段以後矛盾進一步激化的時期。1929~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從世界範圍內撼動了世界經濟體系,西方國家更多地採取國家干預政策。對這一新時期的新特點,傳統的倡導自由放任、篤信充分就業均衡的經濟理論再也不能自圓其說地作出解釋了,經濟需要新的科學學說和政策依據。受歷史學派、制度學派及J.A.熊彼特、凱恩斯影響而形成的W.W.
羅斯托(1916~ )的
經濟成長階段論。
當代經濟學者儘管分屬不同流派,但出於維護經濟有效運行這一共同目的,也相互交叉地研究同一課題。為了保證經濟的高速增長,凱恩斯主義者和非凱恩斯主義者都提出了多種不同模式的經濟成長理論。適應於國家全球戰略的需要,許多經濟學家熱衷於研究開發中國家的經濟落後狀況及其原因,提出加速這些國家經濟發展的各種主張,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經濟發展理論。為了解決社會矛盾,幾乎所有著名的經濟學者都涉及福利經濟問題,並提出各自的
福利經濟學。此外,對消費問題的研究形成了消費經濟學,對通貨膨脹的原因和對策的研究形成
通貨膨脹論,對現行的政府干預與私人經濟並存,壟斷與競爭並存的經濟體系的研究形成混合經濟理論,等等。一般來說,對於每一個研究課題,不同流派的經濟學者都依據各自不同的觀點、方法,得出不同的政策結論,但這並不排斥他們在某些具體問題的分析上存在互相影響、看法一致的可能性。 當代
經濟學者把微觀經濟分析和巨觀經濟分析並列為
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或基本分析方法。微觀經濟分析,以
市場經濟中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作為研究對象,論證經濟運轉的自動均衡。它是30年代以前
新古典經濟學通行的經濟分析方法,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經過一再補充和擴展,已經逐漸形成規範化的分析體系。巨觀經濟分析,以社會的總體
經濟活動為研究對象,目的在於倡導和組織國家對經濟的干預,謀求
國民經濟的穩定增長。它是在
凱恩斯主義興起以後才得到充分發展的,但直至今日,爭論甚多,尚未形成完整的分析體系。大半個世紀以來,隨著數學和統計學的發展,在微觀分析和巨觀分析的基礎上,
經濟學者把
經濟理論、數學和統計學結合起來,以經濟現象的可計量的變化作為研究對象,建立和發展了
經濟計量學(包括投入產出分析法、
經濟預測方法等)。為了追求理論分析的科學性、精確性,許多
經濟學者(新制度學派為少數例外)都通過經濟計量方法將自己的
經濟理論數量化、模式化。近代和當代
經濟學對經濟某些具體的理論、方法和政策問題的研究(例如,關於企業經濟管理的研究、關於
巨觀經濟控制的研究、關於運用數學工具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關於發展經濟現代化所可能引起的問題及其對策的探討,等等),有借鑑、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