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從巨觀
風險控制角度考察,須以經濟與金融的
協調發展為背景,依託於金融制度的整體變遷,即金融制度視實體經濟狀況而採取的調控深化和適度深化戰略。
資本形成機制
市場化就其內容而言,它包括國內
儲蓄、國外儲蓄、投資、儲蓄向投資轉化機制等,涉及
利率市場化、外資引進與調控、投資體制改革、金融市場發展諸領域,其中
資本市場的制度創新是形成
社會剩餘充分動員和高效配置機制的核心環節。
儲蓄和投資形成的內在因素
3、資本的邊際產出或
回報率和資本價值的預期變動等決定了投資
涉及問題
影響因素
三個因素
二、
資本形成作為
儲蓄到投資的轉化過程,涉及到三個方面的問題。
從量的關係來看,
儲蓄供給水平將最終決定著
資本形成的數量,超過儲蓄供給的
投資需求是沒有現實物質基礎的。而
投資需求不足,現實的
儲蓄供給也難以形成實際投資。從質的關係來看,
儲蓄供給與
投資需求的物質結構是否匹配不僅制約著當期
資本形成的量,動態地看還制約著後期資本形成的質與量。當
儲蓄—轉化的現實效率發揮其使
資本形成供需雙方得以實現的橋樑作用時,資本形成機制的結果——實際投資便於質、量兩方面呈現出複雜的可能與現實。這便是
資本形成機制。
在
資本形成機制的三個層次中,廣而高的維度是低而窄的維度的外部環境,低而窄的維度是廣而高的維度的基礎。如權利與義務健全匹配的
微觀經濟主體會對信息鏈和
經濟參數系統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並據此決定其
資本形成。以上兩個序列並非三個層次的
資本形成機制之間關係的全部,其各層次還存在著辨證的制約和互動。當人們放棄各級
政府行為一致的嚴格假設後,
巨觀經濟政策不得不考慮各級政府行為的差異對
巨觀調控的制約,而巨觀調控的初衷即是調節各類經濟行為主體的行為,以實現其目的。各層次
資本形成機制內部同樣存在不同維度的依賴、制約,其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所要討論的問題。
機制契合
貨幣政策與資本形成機制的契合
1、利率對資本運行機制的作用
利率對
儲蓄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社會經濟體系中
貨幣資金的淨
供給者——居民。企業作為
貨幣資金的淨需求者,其對
利率的敏感性體現在
投資決策過程中。而
政府作為
巨觀經濟政策的制訂者,在實現其政策目標過程中
利率並不必然是左右其決策的因素。正因為
利率僅是影響居民儲蓄行為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他社會經濟因素有如:家庭結構。社會保障體系、人口增長、贍養比率和對教育的態度等等,經濟學家基本接受
儲蓄具有
利率彈性的觀點的同時,不得不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資本形成機制
財政政策與資本形成機制的契合
稅收作為
政府參與
社會產品分配的工具,對人們的儲蓄和投資行為都會產生一定影響,其表現為三種效應:
(3)、金融效應,即稅收造成不同
金融資產的收益乃至風險的相對變化,從而影響人們選擇多樣的金融資產組合方式進行
儲蓄。同樣的意義上,私人部門儲蓄取決於
可支配收入和
邊際儲蓄傾向,
政府課稅對私人部門儲蓄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對可支配收入和稅後
收益率,從而邊際儲蓄傾向的影響來實現的。
收入分配政策通過調節
國民收入的分配結果,作用於
資本形成機制。作為國民經濟運行一次循環的結果,收入分配政策是本次資本運行結果的評價,其明顯的鼓勵和抑制是國民經濟
儲蓄。投資能力調節;作為國民經濟運行一次循環的開始,收入分配政策是未來儲蓄、
投資能力的形成,其
國民收入良性循環的動態意義明顯。
1、財富效應理論
“
財富效應”是指
資產價格的上升使持有者財富增加,並導致
消費支出增長的現象。在
資本市場下,金融財富是
消費者畢生資財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其金融財富上升時,
消費者的畢生財富增加從而消費支出也會隨之增加。其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為:貨幣供應M增加——股票價格上升——財富增加——
消費增加——產出了增加。
托賓的q值為企業的
市場價值與企業重置成本的比率。q值大於1,相對於公司的市場價值而言,
實物投資會變得相對便宜,公司可通過發行較少的股票獲取實質資本,實現新增投資支出。那么,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為:貨幣供應M增加——
貨幣利率下降——股票價格上升、q上升——投資
支出I增加——
總產出Y增加。
在
稅收對於總供求的調節中,如實施擴張性的
稅收政策,減少稅收。降低
稅率、擴大減免稅範圍,則會增加居民的收入,增加居民的證券投資需求和
消費需求,從而促使
社會總需求增加。應對總需求增加的企業得擴張性的稅收政策之利,保證投資增長的收入增加,伴隨投資增長,從而社會
供給擴大。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增加利潤,從而促進證券價格的上漲。證券價格的上漲,又會產生對於
消費和投資的進一步刺激。而與
資本市場直接相關的稅種,也是稅收政策影響總供求的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