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簡介
西方倫理思想歷史悠久,所涉及的問題很廣。概括起來主要有:關於道德的起源和本質、道德原則和規範、德性的內容和分類、意志自由和道德責任、道德情感與理性的關係、道德概念和道德判斷的價值分析、
道德教育和
道德修養以及人生目的和理想生活方式等問題。在西方特別是西方近代以來的倫理思想中,這些問題常常以價值和事實或以道德和利益的關係問題表現出來。價值與事實無關還是密切相關?道德價值取決於個人利益還是社會利益或是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協調?不同或相反的回答構成了各種倫理思想在理論上和倫理原則上的區別。
一般來說,屬於
自然主義、經驗主義的倫理思想,比較注重實際利益和生活經驗,否認對道德價值作先驗的或神秘主義的解釋,如
快樂主義、
幸福論、
功利主義、人本主義、
實用主義等,都具有這樣的特徵。與此相反,各種非自然主義和先驗的倫理學說,則從先驗理性、道德感或上帝意志中尋求道德價值的基礎,如唯理主義、
感情主義、嚴肅主義、直覺主義(見
直覺主義倫理學)、宗教信仰主義等,都帶有這類特徵,並明顯地表現出
唯心主義和神秘主義傾向。這兩類倫理思想在對待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關係上,呈現出錯綜複雜的情況。它們或者偏於強調利己,或者偏於強調利他、利公,或者尋求利己與利他、利己與利公之間相互結合、等值、協調的解釋。但是,它們本質上都是以私有制經濟關係為基礎,適應剝削階級利益要求的個人主義、利己主義的倫理思想體系和價值標準。
起源和發展
綜述
西方倫理思想發源於古代希臘。公元前12~前8世紀,希臘社會開始從原始氏族制向奴隸制轉化,由於農業、手工業的發展和商業的出現,氏族的血緣結合與“風俗統治”,逐漸被階級的和地域的利害關係所代替。於是,探求新的行為方式和生活秩序的道德思考逐漸從一般社會意識中分化出來,並在傳說、詩歌和寓言中反映出善惡、正邪、美醜以及“善人”、“完人”等道德觀念。公元前7~前6世紀,隨著奴隸制城邦的形成和發展,奴隸主階級的思想家開始探求普遍的生活法則和行為方式。“七賢”的勸善格言,特別是梭倫(約公元前638~約前559)關於中庸和幸福的思想,成為古代希臘倫理思想的開端。
古希臘時期
古希臘倫理思想的形成和系統化,主要是在公元前 6世紀以後。反映城邦奴隸制倫理關係的奴隸主階級倫理思想,基本上是圍繞著“完人”、“至善”的概念,探求完人的德性和至善的生活目的、生活方式。第一個試圖講道德的畢達哥拉(見畢達哥拉和畢達哥拉學派)主張和諧和沉靜,從對一般生活秩序的思考轉向探求靈魂轉世和靜修心性的神秘主義和
禁慾主義。
赫拉克利特注意到善惡的對立和轉化,強調鬥爭的正義和現世的幸福,並力圖從宇宙的統一中論證自然和人事的共同法則,為後來自然主義倫理思想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波希戰爭和伯羅奔尼撒戰爭以後,隨著奴隸主民主派和貴族派鬥爭的發展,道德思考和
倫理學的研究也進一步深化,並在
德謨克利特、
智者派和
蘇格拉底、
柏拉圖的道德哲學中達到一個新的階段。智者派和蘇格拉底注意到倫理概念、範疇的普遍性,注重探求人的行為和社會生活的普遍法則,闡述了利益與
正義、道德與知識的關係和
幸福、勇敢、節制、自尊等一系列道德範疇。柏拉圖進一步發展了蘇格拉底的道德論,形成了與他的唯心主義理念論相一致的倫理學說,並按照貴族奴隸主的等級模式系統地論述了“希臘四德”(見
四主德)和道德理想。處在城邦奴隸制衰落時期的
亞里士多德,集前人思想之大成,建立了古代西方最完整的幸福論體系。並撰寫了西方第一部倫理學專著。他論述了德性的分類和中庸原則,考察了
道德行為的各個環節以及達到至善、幸福的條件。從希臘城邦的衰落到羅馬帝國時期,作為奴隸主階級
自我意識三個環節的懷疑主義(見
懷疑論)、伊壁鳩魯主義(見伊壁鳩魯和伊壁鳩魯學派)和斯多阿主義(見
斯多阿學派)交錯發展。其中伊壁鳩魯主義的快樂論與斯多阿主義的德性論的對立,對後世倫理思想的發展有深遠影響。羅馬帝國時期的斯多阿主義強調忍耐、禁慾和服從命運,發展成神秘主義和禁慾主義,最後同新柏拉圖主義(見
新柏拉圖學派)合流,成為基督教神學倫理思想(見
中世紀神學倫理思想)的重要思想淵源。
中世紀
中世紀倫理思想是在封建專制主義和教會神學統治下發展的。它的基本任務是解釋和論證聖經的道德觀念和倫理原則,注重個人對上帝的關係和靈魂拯救。它融合了東方宗教,極端強化了
古希臘羅馬倫理思想中的神秘主義和禁慾主義,形成了適應封建領主和教階統治需要的神學倫理思想體系。這種神學倫理思想把道德的起源和本質歸結為上帝的意志和人類的“原罪”,宣揚愛上帝和“愛人如己”,認為上帝是美德的體現和最高價值標準,並通過各種形式強制推行禁慾主義生活方式。中世紀最著名的經院哲學家
托馬斯·阿奎那,集中世紀基督教倫理思想之大成,使亞里士多德倫理學附會基督教神學。他把幸福歸結為對上帝的愛和追求,並系統論證了“基督教七德”,即:審慎、正義、節制、剛毅、信仰、希望和愛,在“七德”中,愛上帝是最高的德性和道德規範。中世紀神學倫理思想由於把道德歸結為上帝的意志,否認具有確定內容的至善和幸福的準則,因而同古希臘羅馬倫理學把道德完全理解為單個人的德行一樣,陷入主體德行和客觀法則的對立。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對神學倫理思想進行了猛烈的抨擊,並代表新興資產階級的要求,提出了以人為中心,強調尊重人的價值、人的尊嚴、人的自由和世俗生活幸福的倫理思想,對西方倫理思想的發展起了革命的推動作用。
近現代
近代資產階級倫理思想是繼古希臘之後西方倫理思想發展過程中最活躍、最富於生命力的階段。它批判繼承了前兩個歷史時期倫理思想發展的成果,注意到主體德行和客觀法則的統一,比較自覺地理解和探討了道德與利益的關係以及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關係問題,建立了更加完整的倫理體系。F.培根對前人的道德理論作了批判性考察,試圖把道德建立在自然法則的基礎上,使個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理性和情感、道德和科學結合起來,起了承前啟後的積極作用。T.霍布斯、
J.洛克、B.孟德維爾(1670~1733)等,從
經驗論方面發展了利己主義倫理思想,強調理性和功利,並試圖通過理性實現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的協調。B.斯賓諾莎和G.W.萊布尼茨等人則從
唯理論方面強調理性和功利,達到了與經驗論同樣的所謂合理利已主義的結論。A.A.C.沙夫茨伯里、F.哈奇森、D.休謨和亞當·斯密等英國倫理學家,把人的心理活動所具有的特殊情感看作道德善惡的根源,用道德感解釋道德的本質和起源,並用以確定評價行為的標準,形成了道德情感說。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者,把理性、
經驗和情感結合起來,進一步發展了功利主義和合理利己主義倫理思想,把被正確理解的利益作為道德的基礎,強調社會環境和教育對道德的決定作用,並把主張自由、平等、博愛的
人道主義作為政治和倫理原則,表現了資產階級的革命要求和力求從人的本性出發解釋道德現象的傾向。後來,J.邊沁、
J.S.密爾等功利主義者,雖然對道德情感論和自然權利說(見
自然狀態說)進行了有價值的批判,但他們卻把對利益的正確理解變成了追求快樂的正確計算,從而使法國唯物主義者的功利主義思想庸俗化。德國古典哲學家I.康德,在反對經驗論和功利主義倫理學的基礎上建立了自律倫理學(見
自律與他律)。康德從善良意志、先驗理性出發,強調純粹道德義務、
絕對命令和人的絕對價值,力圖論證並確立普遍必然性的道德法則。從而使其倫理學說具有完全不同於近代功利主義的嚴肅主義或至善論的特色,並對近現代倫理思想發生了重要的影響。G.W.F.黑格爾總結了當時資產階級倫理思想所達到的成就,把西方近代倫理思想的發展推向了高峰。他力圖突破從抽象人性出發的倫理學說的膚淺性和局限性,強調道德不能脫離現實的社會關係和人們的利益要求,認為道德義務的實質就是“行法之所是,並關懷福利,──不僅自己的福利,而且普遍性質的福利,即他人的福利”(《法哲學原理》,第 136頁)。在他看來,道德的善或絕對價值,只有在倫理的普遍關係中,在主觀與客觀、
動機與效果、
目的與手段、理智與情感、權利與義務、
必然性與偶然性的辯證統一中才能實現。L.費爾巴哈否定了康德的純粹理性和黑格爾的
絕對理念,強調道德應與個人的經驗和對幸福的追求相聯繫,在其
人本學基礎上論證了合理利己主義幸福論倫理學說。
19世紀中葉出現的以H.斯賓塞為代表的
進化論倫理學,把生存競爭作為普遍法則,認為道德就是生物為求得自己生存和延續的行為進化的一個階段,道德價值的標準就在於生命的保存和延續。這種進化論倫理思想的發展,以A.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和F.W.尼采的權力意志倫理價值觀為標誌,開始了資產階級倫理思想從發展走向衰落的轉折。在從近代向現代過渡的時期,在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鬥爭日益深化的過程中產生的
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鮮明地代表無產階級和勞動民眾的利益,以科學的世界觀和歷史觀(見
馬克思主義哲學)觀察社會道德現象及其歷史發展,批判、繼承了以往人類倫理思想中有價值的成果,第一次把倫理學建立在真正科學的基礎上,成為西方倫理思想的巨大的批判力量,為人類倫理思想的發展開創了新紀元。
19世紀中葉以後,特別是20世紀以來,西方的倫理思想派別繁多,演變期短。在理論形態上,主要繼承了自蘇格拉底開始的分析道德概念的傳統和近代人道主義的思想傳統。從而表現出兩種基本的倫理學傾向或思潮:①注重研究道德概念的性質、意義及用法的各種
元倫理學,其中包括直覺主義和感情主義、語言分析(見
新實證主義倫理學等流派;②著重探討人的本質、價值和命運的所謂
存在主義倫理學,宗教存在主義和境遇倫理學也屬於這種思潮。(見
西方現代倫理學)
特點和趨向
西方倫理思想作為西方精神文明的一個側面,不僅受著各個歷史時代經濟、政治發展狀況的制約,而且受到西方文化傳統和民族習俗的薰陶,雖然同樣體現著以奴隸主階級、封建主階級和資產階級為主的倫理思想類型,但與東方倫理思想的歷史類型相比,仍有它自身的特點:①西方倫理思想發源於古希臘奴隸制城邦的環境中。它適應當時分散、自由、獨立的城邦生活方式,比較注重個人德性的完善和追求幸福的價值觀,一貫堅持
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傾向。在個人對社會的關係上,它強調個性自由、個人獨立、人格尊嚴、自我實現等道德觀念和倫理原則。在其發展的不同時期和不同社會集團中,雖然也出現過具有世界主義、整體主義傾向的倫理學說,但它們只是在一定範圍和一定時期內發生作用,並沒有成為西方倫理思想的主流。至於中世紀的基督教倫理思想,儘管形式上標榜仁愛,實際上只是在愛上帝的口號掩護下,完全脫離愛他人和社會責任而對自私靈魂的拯救。現代倫理學中的各種流派,特別是存在主義,更突出表現出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的傾向。
②西方倫理學作為西方哲學的組成部分,主要不是規定和解釋統一的倫理原則和行為規範,而是為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的道德生活提供理論的論證。無論是古代、中世紀或近現代的倫理學說,主要注意力都是放在道德理論的探討和體系的建立方面,試圖使倫理學與心理學、生物學、政治學、社會學相結合,並力求上升為道德哲學。從歷史發展來看,與東方倫理學之重視嚴格的、穩定的、大規模的規範體系不同,西方倫理學在理論論證方面見長,在規範體系方面比較薄弱。即使形成某種規範體系,除中世紀外,一般沒有較長的穩定性和普遍的約束力。因此,幾乎所有尋求和論證普遍道德規律和統一行為法則的努力,都成為徒勞之舉。
③西方倫理思想在200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出現過難以準確計算的學說和流派。隨著社會歷史、哲學世界觀和道德價值觀的變化,各種倫理學說和流派不但名目繁多,而且演變很快。中世紀基督教倫理思想保持了較長時間的相對穩定,近代倫理思想和學說則是異常多變,“把豐年和歉年計算在內,人們平均每年要製造出五十種道德體系”(《傅立葉選集》第3卷,第260頁)。現代西方倫理思想更是五花八門、競相角逐、多變短命,整個社會沒有一種穩定的、有權威的並為大多數人所遵循的倫理原則和道德規範。
在漫長的西方倫理思想發展過程中,儘管出現過名目繁多的學說和流派,但是,總的來說還是呈現出一種迂迴演變的發展趨勢。一般認為,古代倫理學說強調個人利益、個人價值、現世幸福、理性自律;中世紀強調上帝意志、仁愛、禁慾和神學他律;近代則轉向尋求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協調即合理利己,注意理性與情感、自律與他律的統一;現代西方倫理思想趨向於擺脫社會和他人,否認客觀法則和道德他律,追求個人自由、享樂,同時也伴隨著悲觀、懷疑和反道德傾向。20世紀60年代以後,又出現了轉向規範倫理學和實用倫理學的傾向,強調價值和事實的聯繫,試圖建立能夠指導人們生活的新道德觀和新倫理學。資本主義文明的軸心是財富、權力和享樂,西方倫理思想和社會道德的未來趨向,必將受到它的制約,並最終為資本主義制度的根本變革所決定。
參考書目
三浦藤作著,謝晉青譯:《西洋倫理學史》,商務印書館,上海,1925。 章海山:《西方倫理學史》,遼寧人民出版社,1984。 羅國傑、宋希仁編著:《西方倫理思想史》(上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北京,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