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軍五虎將

西北軍五虎將,即西北軍中的張之江李鳴鐘宋哲元鹿鐘麟劉郁芬這五名悍將。

基本介紹

張之江,李鳴鐘,宋哲元,鹿鐘麟,劉郁芬,

張之江

張之江(1882--1966)字紫珉,河北鹽山人。東三省講武堂畢業。馮玉祥前期兩大主要助手之一。和馮玉祥是老相識。光緒末年,兩人都在第一混成協、第20鎮共事,駐紮遼寧新民府,馮任步兵營連長、營長,張任騎兵營排長,張還參加了馮玉祥任會長的反清秘密組織--武學研究會。1911年,兩人都因參加灤州起義而被解職。辛亥革命後,由於內姑父陸建章的提攜,馮玉祥在短短兩年內就從營長升為旅長。張之江沒靠山,升不上去,於是投奔老上級綏遠將軍張紹曾,但混了幾年仍然只是個上尉。於是於1914年轉而投靠馮玉祥,進入16混成旅,從此一路順風,短短几年,從上尉參謀、騎兵營長、二團長、旅長、第七混成旅長升為師長,成為馮的左膀右臂。1924年北京政變後,張之江升為察哈爾都統,成為西北軍首位方面大員,在此任上,他注重鋪路架橋,受到百姓好評。1926年,馮玉祥通電下野,赴蘇考察,由張之江接任西北邊防督辦、西北軍總司令,代馮統率西北軍。張之江雖然忠心耿耿,正直老實,但能力有限,指揮一幫驕兵悍將很吃力,韓復榘等人都不服他,結果在他統率下,西北軍被奉吳聯軍打得淅瀝嘩啦、四分五裂。老馮不得不從蘇聯提前返回,五原誓師,重組國民聯軍。張之江由於心力焦瘁,患了中風之症,從此退居二線。有時也以西北軍元老的身份,搞一些協調工作,比如韓復榘被扣後,蔣曾派張到韓部做安撫工作。同時在中央掛一些閒職,比如軍事參議院參議,國民參政會會員,全國禁菸會長,中央國術館館長等。解放後,張之江擔任過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委員等職。

李鳴鐘

李鳴鐘(1887--1949)字曉東,河南周口市項城市官會鎮蔡莊村人。是西北軍著名將領,為馮玉祥將軍的“五虎上將”之一、前期兩大主要助手之一。李鳴鐘與馮玉祥在第一混成協時就相識,雖未參加武學研究會,但也是熱心反清分子,與馮、張、韓復榘一道參加灤州起義並因此被解職。1913年,馮玉祥任左路備補軍團長,李鳴鐘在他部下任連長,深受器重。馮玉祥升旅長後,為了培養幹部,成立了一個模範連,任命李鳴鐘為模範連連長,石友三馮治安吉鴻昌等都是模範連士兵。隨著馮玉祥的步步高升,李鳴鐘也水漲船高,從16混成旅一團三營長、三團長、一團長、21旅旅長、第八混成旅旅長直至升為國民一軍6師長,和張之江一樣成為馮的左膀右臂。北京政變後,李鳴鐘升為綏遠都統國民軍西路總指揮,授陸軍上將銜。在任期間,修路種樹,創辦五族學院、包頭二中、職業學校、女子師範、全區圖書館、古物陳列室、通俗講演所、平民學校等;建平民醫院、老幼救濟院、妓女濟良所。1926年任京師警察總監。1926年6月馮玉祥特派全權代表赴廣東與蔣介石譚延闓接洽,籌備北伐。1927年參加北伐戰爭,8月被任命為國民政府軍委會委員、常務委員。1928年任鄭州市長,第二集團軍總指揮。中原大戰後,西北軍解體,李鳴鐘被南京軍委任命為鄂豫皖邊區綏靖督辦公署督辦。1931年吉鴻昌下野,李鳴鐘又兼任22路軍總指揮和30師師長,是年底辭職。後任軍事參議院參議。1933年李鳴鐘受聘為29軍高等軍事顧問。1937年盧溝橋事變發生時李鳴鐘任冀察政務委員會高等顧問隨軍抗戰。1938年9月,被孫連仲聘為第二集團軍高等顧問,1939年1月任第一戰區高等顧問,9月任河南省政府委員兼賑濟委員會主任。1945年年底任黃河花園口堵口工程委員會副主任。1948年任監察院監察委員。1949年6月29日因病逝世。1986年3月13日,經中共中央統戰部專件批覆後將李鳴鐘定為愛國民主人士。
西北軍五虎將
西北軍五虎將
西北軍五虎將
西北軍五虎將

宋哲元

宋哲元(1885--1940)字明軒,山東樂陵人。馮玉祥後期兩大主要助手之一。宋哲元原為私塾教師,1912年加入左路備補軍,先在陸建章手下當排長,後追隨馮玉祥,從連長、二團一營長、團長、25混成旅長逐次升至師長,1925年底升任熱河都統。北伐時任第二集團軍第四方面軍總指揮並任陝西省主席。中原大戰後,馮玉祥大敗,西北軍部隊除韓復榘石友三率所轄部隊早已投蔣外,其餘部隊被縮編為兩股,一股為26路軍,一股為29軍,宋哲元任29軍軍長,駐紮山西,為表姐夫馮玉祥看管這點西北軍的種子。918事變後,宋哲元曾通電全國,請纓抗日。1932年,任察哈爾省主席。1933年兼第三軍團總指揮,因支持馮玉祥組建民眾抗日同盟軍並反對何應欽武力攻打同盟軍部隊被撤銷察哈爾省主席職務。1935年華北事變後,任平津衛戍司令、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兼河北省主席,國民黨五大上當選為中央監察委員。蘆溝橋事變爆發,宋哲元率領29軍奮起抗戰,同年,任一戰區副司令兼第一集團軍司令,下轄三個軍兩個師,10多萬部隊。當時,韓復榘圖謀與宋哲元、劉湘建立反蔣三角聯盟,趁亂倒蔣以代之,宋哲元認為此事有礙抗戰,密報與蔣介石,使蔣對韓頓起殺機,不久,將韓復榘誘捕槍斃。但同時蔣對宋也起疑心,隨後將第一集團軍肢解,張自忠的59軍劃歸五戰區李宗仁劉汝明的68軍劃歸一戰區程潛,石友三的181師到冀南打游擊,宋部只剩一個馮治安的77軍。不久,宋被迫辭職,專任軍委委員。1940年病故於四川綿陽。

鹿鐘麟

鹿鐘麟(1884--1966)字瑞伯,河北定縣人。馮玉祥後期兩大主要助手之一。1906年在第一混成協當學兵,畢業後調其他部隊升至營副,參加過辛亥廣州起義並任右路司令。1915年到16混成旅當營長、軍械官,後升炮兵團長、軍官教導團長、旅長。馮玉祥任河南督軍時,鹿任省警務處長。曾率部抗洪救災、堵永定河決口。馮發動北京政變時任命鹿為京畿衛戍司令兼國民一軍一師師長,因驅逐溥儀出宮而名噪一時。當時溥儀雖表面答應願做公民不做皇帝,內心卻對鹿鐘麟恨之入骨,解放後兩人再次相見時,則相逢一笑泯恩仇了。1926年馮玉祥下野、張之江任西北軍總司令後,鹿鐘麟接任了張的察哈爾都統。五原誓師後鹿任國民聯軍總參謀長,河南省代主席。北伐時任第二集團軍第九方面軍總指揮兼18軍軍長。1928年馮玉祥被任命為國民政府軍政部長,鹿鐘麟任常務次長,後任部長,常駐南京。中原大戰爆發,鹿回到馮部,任前敵總指揮。中原大戰西北軍戰敗,鹿隱居天津。後任軍事參議院參議,並當選為國民黨五屆中委。抗戰時期,任軍委會軍法執行總監。韓復榘被槍斃後,馮玉祥想讓鹿鐘麟代韓任第三集團軍司令,接管這支老部隊,鹿也的確帶了一幫人前往韓部拉攏,但孫桐萱等人對這位老長官並不歡迎,只是敷衍於他,鹿感覺沒趣,只好悻悻返回。後任冀察戰區司令兼河北省主席,想和八路軍爭地盤,但手裡沒部隊,想拉攏呂正操,呂不吃他那一套;張蔭梧也不服氣他,是個空頭司令。鹿非常迷信,出門總帶著卦師。後當選國民黨六屆中委。抗戰勝利後任華北宣撫使。解放後,鹿鐘麟任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1966年病故於天津。

劉郁芬

劉郁芬(1886--1943)字蘭江,河北清苑人。保定陸軍速成學堂畢業。1913年到馮玉祥部任上尉參謀兼模範連教官、軍官教導團教官。後任16混成旅參謀長,11師團長,22旅長,國民一軍二師師長,代理甘肅軍務督辦。北伐時任第二集團軍第七方面軍總指揮兼甘肅省主席,曾因受不了省黨部負責人宣俠父等罵之為反動軍閥而向馮玉祥提出辭職,使馮對中共幹部產生不滿。1929年任第二軍團總司令。中原大戰時任西北軍後方司令兼陝西省代主席。楊虎城率17路軍進陝西後,劉郁芬率甘陝兩省政府官員及家屬擬東渡黃河投馮(時在山西),楊虎城慷慨放行,使劉郁芬及所部安全渡河。劉後任軍事參議院參議。抗戰中投降汪精衛政權,充當漢奸,任開封綏靖主任,後升任汪偽政府總參謀長。1943年病死於北平。馮玉祥評價他“忠厚老實,謹嚴穩重,做事很少有失察的時候。”又說他“厚道忠誠,循規蹈矩,雖有過於穩健、不敢冒險之病,實在亦頗有能力。”老馮顯然看走眼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