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辦歷程
遇挫
中央國術館最初名為“國術研究館”。建館的宗旨,除行政管理和編審教材書刊外,另設學生武術訓練隊(班),培養武術師資,以便推廣武術教育。按說屬於學術教育機構,
張之江向教育部申請備案,可是教育部不承認,他們認為武術是已被淘汰的東西,教育部不提倡這箇舊玩藝聲稱如果一定要提倡,只能屬於民眾團體,不屬於教育系統。百般刁難,堅不批准。
成立
張之江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找到
國民政府常務委員
李烈鈞先生,(當時國民政府由主席
林森負責外,李烈鈞算是第二把手,他能發號施令)李烈鈞和張之江是
辛亥革命雲南起義的老友,有深厚的友誼,李烈鈞當即拍板:教育部既然不承認,那么就由國民政府直接領導,經費由國庫開支。於1927年3月15日,國民政府公報第41期刊載第174號公文批准備案。國術研究館即由國民政府直接領導,於是便改為中央國術館,並發表成立宣言。
籌備
這時,
張之江奉中央令赴各省視察軍務,中央國術館的籌備建館工作,即派我和
王子平負責籌備,籌建處設在南京韓家巷,暫借中華基督教會幾個房間,當時副館長
李景林也遷到籌備處辦公,還有武術專家
馬英圖、劉印虎等人。
發起
中央國術館建館的發起人有國民黨的著名人士
蔡元培、
孔祥熙、
于右任、
鈕永健、
張之江、
張樹聲等。該館設有理事會,由馮玉祥先生擔任理事長,並設參事會,聘請當代名人擔任參事,每季度召開參事會議,提出各項寶貴意見,起到建設性作用。
組織
中央國術館的組織,分為三處,即教務處、編審處、總務處。教務處負責教學,培養師資,設處長一人,第一任處長為
王子平,此後
朱國福、
吳俊山、吳翼暉、
楊松山等繼任。編審處負責編輯教學資料,審定教材,整理武術傳統項目,設處長一人,由
姜容樵、吳伯年、
金一明等先後擔任。這些人都是文武兼備的武術專家,他們編寫了大量武術書刊和理論報導,為我國的武術理論建設和技術傳播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總務處負責行政後勤、財務、文書等工作,設處長一人,由李滋懋、竺永華、龐玉森先後擔任。
訓練
館訓
中央國術館的館訓:“術德並重,文武兼修”學習武術的目的是健身強種,自衛禦敵,不能恃武逞強,尋隙鬥毆,更不能欺善壓弱,在不得已自衛還擊時,要適可而止,不可置對手於死地。在練武的同時,還要修身養性,學武也要學文,學文化,學科學,要精通武術各項理論和消化各項教材。
口號
中央國術館的口號:“強種救國,禦侮圖存”所以中央國術館培養的武術人才,幾乎都是術德並重,文武兼修的武林俊傑,分布在國內外,如國內的:國家體系的吳江平,北京體院
張文廣,雲南省武協主席
何福生,
上海復旦大學李錫思,東北師大
康紹遠,武漢體院
溫敬銘(已故)等,海外的:台灣
傅淑雲,美國
張震海,英國黃濟復,新加坡陳玉和,馬來西亞宮邦傑,泰國劉景行,巴西
劉振元,印尼林瑞興,緬甸鄺榮濤,越南
張俊,香港燕棠華等,這些人為武術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
特色
說明
傳承
中國武術,術德並重,提升國民健康,以國術救國,整理武術資料,建立全國國術館體系。
教育任務
編審國術教材書刊、培育國術師資人才。基本上央館就是個教育機構,但是民國初年的氛圍幾乎籠罩在對西洋文化的學習與推行,對於傳統文化的
中國武術卻是受到了冷漠對待。
《國術周刊》是由南京中央國術館創辦的全國性武術專業刊物。1929年創刊,終刊於1936 年5 月,共出版169 期。主要編校者有:張文江、姜容樵、金一明、陳敦正、胥以謙。
《國術周刊》對傳統武術套路進行蒐集、考證。經它發表的拳術、器械套路有百餘種,包括張之江等人編著《聯珠刺槍術》( 第127 期一一第136、137合刊)、《新編練步拳圖說》(第127期一一第135 期)、胥以謙的《八極拳》(第138、139合刊一一152、153期合刊)、《穿拏拳圖說》( 128期一一第136、137期合刊)、《三才劍》( 第146 、147期合刊一一第155、159、160期合刊》等等。
館訓
術德並重 文武兼修 強種救國 禦侮圖存
全國國術體系
一·中央國術館
二·省市級國術館
三·縣級國術館
遷館始末
1928年央館初建地址位於南京韓家巷,他們還向基督教協進會借幾間房間。 1929年央館遷徙至南京
西華門頭條巷6號。 1937年,搬遷到湖南長沙杜家山中學。後來又經由
廣西桂林,取道越南,遷至昆明拓東路湖北公所。之後又遷往四川重慶
北碚。 1946年抗日戰爭勝利後遷回南京廖家巷2號。
組織架構
初期結構
理事會
監事會
行政部門
顧問:張洪之。
門長(兩名)
少林門
武當門
門長:
高振東。 科長:柳印虎。 教學項目:八卦掌、形意拳、
太極拳。
後期結構
因為門戶衝突之關係,該館即於1929年進行改組,組織如下:
理事會
監事會
行政部門
二·副館長:
三·顧問:張洪之。
四·教務處
五·編審處
六·總務處
教育制度
師資陣容
開設班別
一·教授班: 1928年央館一成立即開設了教授班。初期學習年制相當靈活,常根據學員武術水平和社會需要,提前畢業。教授班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學員多是當年入學,當年就畢業任教。1929年將學制定為二年。1930年又增為三年。學員包括各省、市保送和自行招收兩部分,每期60人。
二·師範班:1933年成立。
三·練習班
四·青年班
五·少年班
全國國術考試
全國國術考試簡稱為“
國術國考”或“國考”,為
中華民國歷史上正式的官方學術機構所舉辦的武術考試,前後只有舉辦過兩次,地點均為南京公共體育場;然而國術國考辦理的相當不理想,正試項目出現了流血場面,相當不合現代化
體育精神。
一·1928年10月11日至19日,舉行第一次全國國術考試。 二·1933年10月20日至30日,舉行第二次全國國術考試。
考科
一·預試:
套路演練
二·正試:
正試乃為雙人武術對打,不分級別與體重,采
三戰兩勝制。試科如下:
1.拳腳門 2.摔角門 3.刀劍門 4.棍槍門 5.搏擊
三·口試:
1.國士
2.俠士
3.武士
國術大師
童仁富(1868~1946年),男,江蘇省南京市童家營人。師承清代光緒初年
兩江總督署大將軍
李德貴,擅長死五毒與
五鳳齊鳴十八連環母架。
肖錦章(1889~1969年),男,浙江四明人。師承不詳,擅長虎嘯
金鐘罩與渾元五行手,曾任國民政府總統衛隊武藝教官。
伍任福(1870~1959年),男,江蘇省
淮陰市人。師承李德貴大將軍,擅長死五毒與板功八大線架。
徐立春(1885~1959年),男,江蘇省南京市東花洞人。師承清代光緒元年山西太原府武藝總教習李德源,擅長
五毒壘塔四重合形大法及八仙劍。
章麒麟(1890~1980年),男,山東省
菏澤市人。師承家傳,擅長
鐵砂掌及
潭腿、流星
雙錘,15歲起便隨父其闖蕩江湖。
韓慶堂(1901~1979年),男,山東省即墨縣人。師承家傳,擅長鐵砂掌、六路短打及傷科診療。
韓會清(1886~欠詳),男,河北省滄州市人。師承
八極門名家
張景星等,擅長青龍偃月刀等。
張本源(1899~1970年),男,山東省濟南市人。師承家傳,擅長鐵砂掌、六路短打、
四路查拳等。
張金江(1892~1967年),男,江蘇省
句容縣人。師承童仁富,擅長死五毒及武當六路交手等。
郭長生(1876~1967年),男,河北省滄州市人。師承家傳及
劉玉春,擅長白猿
通臂拳及苗刀等。
張英振(1876~1977年),男,山東省
冠縣人。師承家傳,擅長鐵砂掌、
查拳等。
李書海(1899~1986年),男,江蘇省南京市李家崗人。師承李松如、于振聲等,擅長五毒壘塔四重絕、大小梨花槍、武當六路交手法等。
趙連和(1900~1973年),男,河北省
景縣人。師承不詳,擅長十二路潭腿、地煞劍等。
馬金鏢(1881~1973年),山東省濟南市人。師承白子敬、
楊鴻修、沙正清等,擅長
洪拳、
查拳及鐵砂拳等。
馬英圖(1897~1956年),男,河北省滄州市人。師承家傳及張拱辰等,擅長通臂拳、
劈掛拳、八極拳等。
米連科(約1895~1971年),男,陝西省渭南縣人。師承家傳,擅長
紅砂手及太極拳、八卦掌、形意拳等。
張洪之(1881~1969年),男,山西省太原市人。師承家傳,擅長軟、硬氣功及易經等。
徐寶林(1901~1977年),男,山東省青島市人。師承家傳,擅長
鐵砂掌及
查拳、三義刀等。
孫琨(1900~?),男,河北省石家莊市人。師承不詳,擅
燕青拳及擒撲
散手等。
胡炯(1900~1979年),男,湖南省
平江縣人。師承家傳,擅長鐵砂掌及
猛虎下山拳、三義刀及傷科診療術等。
韓儒瑛,男,其他不詳。
闞鶯鶯(約1909~1989年),女,浙江省杭州市人。師承不詳,擅長輕身騰躍術、五毒壘塔、
鴛鴦響金鏢等。
王子慶(1899~1980年),男,河北省
柏鄉人。師承不詳,擅長五毒壘塔及北少林拳、形意拳、八卦掌等。
羅玉(1903~1979年),男,江蘇省南京市羅家涯人。師承不詳,擅長五毒壘塔、
武當君子劍等。
關福全(1899~1982年),男,山東
冠縣人。師承不詳,擅長五形混發絕手、
風波掃秦撣塵、
武當太極十三式等。
顧汝章(生卒名字等欠詳)男,少林拳高手,擅長黑砂手等。
鄭金娜(1903~不詳),女,山東省青島市人。師承不詳,擅長
柔術與棉花縮骨術及雁尾單刀等。
張衡慶(1868~1950年),男,山東省棗莊縣人。師承家傳,擅長硬形氣功與
地趟拳、
地術犬法等。
李運智(1889~1978年),男,籍貫不詳。師承家傳,擅長
猴拳、白猿刀等。
王子章(1901~1977年),山東省即墨縣人。師承家傳,擅長鐵砂掌、
五路查拳等。
齊良友(1887~1969年),男,河北省完縣人。師承家傳,擅長鐵砂掌及北少林拳。
楊兆清(1883~1936年),男,河北省
永年縣人。師承家傳,擅長楊式太極拳與太極打手等。
劉崇峻(生卒年不詳),男,四川省
廣漢縣人。師承家傳,擅長硬形氣功、鐵砂掌及
龍拳等。
郭錫三(約1897~1978年)。男,河北省滄州市人。師承不詳,擅長
青萍劍等。
華風亭(約1899~1979年),男,山東省
冠縣人。師承家傳,擅長
鷹爪力與中國式摔跤。
陳子隆(約1889~1948年),男,籍貫不詳。師承家傳,擅長
鐵砂掌及十二路
潭腿、
八極拳等。
田兆麟(約1901~1985年),男,河北省完縣人。師承
楊少侯及
李存義等,擅長鐵砂掌、形意拳、太極拳等。
劉鴻慶(約1897~1979年),男,河北省滄州市人。師承清代太原府李德源總教習,擅長五毒壘塔及雁尾單刀、哪吒鬧海乾坤圈、
武當君子劍等。
楊法武(約1899~1980年),男,山東省濟南市人。師承不詳,擅長硬形氣功、中國式摔跤等。
李滋茂(約1899~1984年),男,河北省滄州市人。師承家傳與李德源等,擅長五毒壘塔、形意拳、八卦掌、梅花雙刀等。
張瑞堂(約1898~1979年),男,山東省濟南市人。師承家傳,擅長
鐵砂掌、
查拳等。
馬慶雲(約1901~1985年),男,河北省保定市人。師承家傳,擅長硬形氣功、中國式摔跤等。
李椿年(1894~1976年),男,河北省某縣人。師承陳殿福、傅海田、楊澄甫等,擅長北少林拳、楊式太極拳等。
李玉山(又名李琳春1881~1957年),男,河北滄州市人。師承家傳,擅長
燕青拳、青萍劍、
太師鞭等。
史布清(1899~1958年),男,山東省濟南市人。師承
于振聲等,擅長
鐵砂掌、
查拳及傷科診療等。
曹硯海(1899~1938年),男。師承不詳,擅長
武當太乙拳、
六合拳、燕青拳等。
胥以謙(1891~1979),男,江蘇通州人。師承李學群,自幼習武、亦精詩文,是“王家拳”第七代傳人。
武術教學
中央國術館設教授班、師範班、練習班、青年班、少年班,開展武術教學,培養武術人才。
該館一成立,即設教授班。初期學習年限較靈活,常根據賞技術水平和社會需要,提前畢業。教授班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學員多是當年入學,當年就畢業任教。1929年將學制定為二年。1930年又增為三年。學員包括各省、市保送和自行招收兩部分。每期60人。
1933年開設師範班。師範班分甲、乙班招生。甲班學制一年,每期招66人。乙班學制二年,每期招54名,還附設自費生組。凡15-20歲以下的健康國民,曾經練習過武術,具備高級國小畢業及有同等文化水平,皆可自費入學。
練習班,在該館所在地招收學員,不收學費,食宿自理,成績優秀者可升入教授班。
少年班招收10-14歲、且國小畢業者,學制二年。青年班招收17-20歲、且國中畢業者,學制三年。
中央國術館開設的各種班別,均分學科、術科兩類設定課程。
學科課程包括:黨義、國文、地理、歷史、算術、國術源流、國術學、生理學、軍事學、音樂。
中央國術館以“泛學博通”為教學原則,廣設武術技術課,所培養造就的一批技術全面的武術人才,成為後來發展武術的骨幹。
尾聲
抗日戰爭爆發後,除四川等大後方國術館(社)繼續活動外,大多數國術館(社)相 繼停辦。1937年8月14日,日機轟炸南京,中央國術館南遷。在遷轉過程中,政府停發經費,教職員工和學生生活十分困難,多數教師和學生沿途離去,自謀 出路。1941年,遷至重慶
北碚時,館內人員僅剩二十多人。此後,在四川境內組織培訓、巡迴表演、舉辦比賽,但都僅偏於一隅,失去了往日的規模。1946 年遷回南京,無館址,缺經費,已無法維持活動。1948年宣告解散。
館長
該館館長
張之江(1882~1969),武術提倡者,河北省
鹽山縣人。張之江曾任
馮玉祥國民軍旅長和代總司令等職。1927年脫離軍界,同年創建“中央國術館”,任館長。張之江自青年時起即喜愛武術。有一時期,他身患重病,堅持練武術後恢復健康,因此他更加熱愛武術。他任館長期間,
國術館里聚集了一批知名拳師,研究整理武術,開展教學輔導工作,對武術的恢復和發展起了一定的作用。1933年,他又創辦了國立國術體育專科學校,並任校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全國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