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述
中國伊斯蘭教虎夫耶的導師(穆勒師德)稱為得道者,民間俗稱太爺或教主;導師的弟子(
海里凡)稱為辦道者,民間又稱老人家;信教者(穆里德)稱為尋道者。虎夫耶最初實行教主(穆勒師德)集權制,後演變為教主家族
世襲制。虎夫耶各
教坊的阿訇由教民推選、教主委任。阿訇在清真寺和教坊奉行教乘。教主歸真後,信徒為其修建拱拜,作為修道和講經中心。虎夫耶有20多個分支,主要分布在青海、寧夏和甘肅等地。
歷史起源
相傳,伊斯蘭先知
穆罕默德生前既給信徒們傳授伊斯蘭"舍勒爾提"大道,也給他的"刷哈拜"暗點"托勒蓋提"機密。《中國伊斯蘭教虎夫耶鮮門史略》記載:"惟我至聖穆罕默德將虎夫耶的`性命'之源傳授於艾布·伯克勒·松地格。"從此後,虎夫耶世代繼傳,到十六輩(從先知穆罕默德起為十七輩)乃格什板頂耶·拜哈穩地尼創立了乃格什板頂耶道堂。中國穆斯林所稱
四大門宦,據說同屬其宗而分其枝也。這些門宦明末清初先後傳人中國,各帶有傳教憑據,尕地忍耶有阿里的"祖勒非尕寶劍",第六輩安道祖時還在。哲赫忍耶有"古爾巴尼"羊皮,馬元璋教主時還在。虎夫耶也有艾布·伯克勒掌教聖印兩顆(至今還在),節制印八顆(部分遺失)。說明各門宦傳至中國不但有經籍可作教義貫輸,並且有物質依據,以作為穆斯林對各門宦信仰的憑證。虎夫耶信徒即說"認物不認人”。
虎夫耶格挨妹開始是乃格什板頂耶道堂第七輩"穆勒師察騙籃判德"
穆罕默德·優素福的"穆勒地"赫達耶統拉西三來中國中原傳播的。在此前,優素福曾會同"滿克"(
麥加)等地各"
蘇非派"的"刷哈拜",提出樂在中國傳播虎夫耶並尋找代理人的計畫,同時授予赫達耶統拉西辦"托勒蓋提"的理學知識。
教內傳說
虎夫耶的傳教史有各種不同的民間傳說,有的甚至帶有神話色彩。如:"……這個進行道乘修持的教派源於中亞一代廣泛流行的
蘇非派乃格什板頂耶,由他的一個被稱為"阿印科"的修道士先傳人中國新疆,然後傳人西北回族地區。" 傳說,阿印科是中亞
布哈拉人,他第一個到中國西北傳播虎夫耶。虎夫耶教眾中流傳的一則神話說,乃格什板頂耶總道堂的"穆勒師德"命阿印科到中國傳教,臨行時告訴他,要到一個白天能夠在泉水中看到月亮的地方停下來,在那裡紮根傳播虎夫耶,阿印科進入中國後,走了許多天,翻山越嶺,穿越戈壁沙灘,在很多地方都沒有找到這樣一個泉。但是他沒有恢心喪氣,不顧艱難險阻,繼續前進,又走了許多天。有一天中午,他已經走得精疲力竭,感到又飢又渴,突然前面出現了一個泉子,酷墊挨邀他非常高興,急忙跑到泉邊,俯下身體貪婪地喝著泉水。就在這時,他終於看到了這個泉子底部映著一輪明月。這個泉子所在的地方,便是新疆的阿克賽(或為阿克蘇之訛音)。於是就停止前進民想蜜,在阿克賽地方設立了道堂,開始傳教授道,傳播赫達耶統拉西辦"托勒蓋提"理學知識。
"白天映著月亮"的那個泉子及其所在地,後來以維吾爾語稱為"阿印科",意即月兒泉(維吾爾語中月亮為"阿印","科"為泉、水池),於是阿印科的道堂就被稱為"阿印科"道堂,又名月兒泉道堂。阿印科也被教徒稱為"阿印科老人家",並被尊為阿印科道祖。他的原名叫什麼至今無人知道。有人說他叫嗄雷兒·舍席德,又說是原詢腳跨印度斯坦(今巴基斯坦)的"海里凡"。但這些說法都無法得到考證。
主要支系
虎夫耶門宦有支系20多個,各支系獨立傳教和行使教權。教徒主要分布於青海、甘肅、寧夏、新疆、陝西各省(區),部分散居全國各地。主要支系有:
1.
穆夫提門宦 創始人
馬守貞,康熙十三年(1674),阿法格·赫達耶統拉西·古圖卜·蘭巴尼·毫蘇素不哈尼向他傳授了虎夫耶學理,並交其太斯塔勒(纏頭巾)、念珠、印信等八件傳教憑據,命名
穆夫提。他以故付糊里臨洮北鄉為基地,傳教50餘年。強調參謁拱北與朝覲克爾白具有同等意義。教主為世襲制。教徒見教主必須行跪拜禮,在紀念先輩教主時重視點香。傳至第六輩教主馬金煥時,其弟馬玉煥為爭奪教權,自立門戶,率眾遷往
臨夏瓦窯頭傳教,因其由臨洮遷來,故稱
臨洮門宦。
2
.鮮門門宦 創始人
鮮美珍,教內尊稱其為“柱子太爺”或“
道祖太爺”。他出生後八歲有三月不語,直到清康熙八年(市估拘1669年)九月遇到敘利亞人阿法格·赫達耶統拉西·古圖卜·蘭巴尼·毫蘇素不哈尼開始說話。又經其兩年特殊培養,開始念經並學漢文。他天資聰穎,智慧超人,過目不忘,十二歲時即可背誦
《古蘭經》全文並會講其意。他於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開始傳教,先後把虎夫耶鮮門傳到全國十幾個省(市、區),到歸真時傳教達五十年。虎夫耶鮮門第四代(統排三十輩)穆勒師德(教主)新白太爺——鮮向暉生前說:“五輩紮根固鎮(寧夏固原)”,於是,為了遵行
口喚和教門的團結髮展,1909年虎夫耶鮮門傳教中心由第五代(統排第三十一輩)穆勒師德(教主)九霄太爺——鮮林柏遷至寧夏固原掛馬溝拱拜,1993年由第七代(統排第三十三輩)穆勒師德(教主)品清太爺——
鮮培禮遷至寧夏
西吉縣旗桿梁拱拜。
鮮美珍蒙赫達耶統拉西直接傳授,在清康熙二十一年至二十五年去麥加朝覲,深造於乃格什板頂耶道堂,並從其道堂帶回節制印八顆。道祖交給阿勒夫兩顆艾布·伯克勒執掌虎夫耶和乃格什板頂耶道堂的印,另外還有赫達耶統拉西自帶的十角印(十個角子內寫
四大門宦)。還承受經卷兩部:即《坤里勒薩米》和《虎倆遂禿力艾斯拉勒》。此二真經內容所言奧義:”即天地之原始,源流造物之全體大用,萬物之歸宿,認己、認主之妙道,認聖之表理,認識、認見、認續之學問。”文妙義深,句句露真,外學濟己濟人,內學通微達主。
鮮門稱赫達耶統拉西為二十五輩
道祖(從穆罕默德算起),為紀念艾篩董拉西找尋
鮮美珍之功,排稱二十六輩道祖,鮮美珍為二十七輩道祖,也就是虎夫耶鮮門的始祖。
4.
花寺門宦 創始人
馬來遲,他18歲開始擔任教長達30餘年。1728年去
麥加朝覲,併到
大馬士革、
巴格達、
開羅等地遊學深造,先後研究了沙孜里、
納格什班迪和蘇哈來瓦迪耶學理。清康熙十二年返回甘肅河州,綜合各派教旨,始傳虎夫耶學理。他主張“鬧中靜”,重視五功、“乾阿麥里”(即為紀念該派有關人物忌日而舉行的宗教性活動)和念《卯路德》、《冥沙勒》等經。教徒死後,須在花寺拱北做“祈求”,並以“傳轉”《古蘭經》為其贖罪;舉行殯禮儀式時要求脫鞋。
5.
北莊門宦 創始人
馬葆真。他原為花寺門宦阿訇。清嘉慶十七年(1812)曾投新疆
莎車白山派謝赫烏尼亞門下,學習
蘇非主義,8年後授以傳教憑證。後去
麥加朝覲,回國後在東鄉北莊傳虎夫耶學理。該門宦主要特點是:凡傳引人必須具有“
哈吉”(
朝覲者)身份和莎車道堂的傳教憑證;認為
五功、
坐靜、念
迪克爾三者同等重要;教徒嫁娶必先取得傳引人的同意。主張用“傳轉”《古蘭經》為亡者贖罪。
馬葆真去世後,原來分管五地教務的五個主要門徒,名義上仍屬北莊門宦,但各立門戶,自成一派,故又有巴蘇池門宦、達子溝拱北、小楊門、妥葉老人家和井溝門宦五個支派。
6.
靈明堂 俗稱“瘋門”。創始人
馬一龍,原為
格底目阿訇,後在河州等地接受了虎夫耶和
卡迪林耶學理。返回蘭州後,堅守禮拜和坐靜參悟,默念迪克爾,常年身穿破衣單褂,沿街行乞,行止如瘋似癲,執意苦修。去世後,信徒為其在蘭州西園修建拱北,起名靈明堂。抗日戰爭期間,河南皮毛商馬仁甫到蘭州經商,加入靈明堂,後遷固原三營,修建莊院,定名明月道堂,是靈明堂的支派。
7.
胡門門宦 創始人艾布則地,原在西安崇文巷清真寺學經,清乾隆十四年(1749)返祖籍河州東鄉傳教。其宗教儀式和
格底目大同小異。較有特點的是對“艾立夫”(阿拉伯語28個字母的第一個)解釋為“一字分三,三字歸一”,即真主、聖人,
穆民三者合而為一。胡門信徒不食兔肉。
8.
洪門門宦 創始人洪海儒,其宗教特點主要表現在四段授教儀式上:先行告誡,宣布“十條戒律”;次念
討白(懺悔);再念
迪克爾;最後授“守頭”,即暗記前輩某一道祖道號,危難之際,呼叫此一道號,乞求前來援救。所授“守頭”,雖父母妻子亦不能外傳。
"白天映著月亮"的那個泉子及其所在地,後來以維吾爾語稱為"阿印科",意即月兒泉(維吾爾語中月亮為"阿印","科"為泉、水池),於是阿印科的道堂就被稱為"阿印科"道堂,又名月兒泉道堂。阿印科也被教徒稱為"阿印科老人家",並被尊為阿印科道祖。他的原名叫什麼至今無人知道。有人說他叫嗄雷兒·舍席德,又說是原印度斯坦(今巴基斯坦)的"海里凡"。但這些說法都無法得到考證。
主要支系
虎夫耶門宦有支系20多個,各支系獨立傳教和行使教權。教徒主要分布於青海、甘肅、寧夏、新疆、陝西各省(區),部分散居全國各地。主要支系有:
1.
穆夫提門宦 創始人
馬守貞,康熙十三年(1674),阿法格·赫達耶統拉西·古圖卜·蘭巴尼·毫蘇素不哈尼向他傳授了虎夫耶學理,並交其太斯塔勒(纏頭巾)、念珠、印信等八件傳教憑據,命名
穆夫提。他以故里臨洮北鄉為基地,傳教50餘年。強調參謁拱北與朝覲克爾白具有同等意義。教主為世襲制。教徒見教主必須行跪拜禮,在紀念先輩教主時重視點香。傳至第六輩教主馬金煥時,其弟馬玉煥為爭奪教權,自立門戶,率眾遷往
臨夏瓦窯頭傳教,因其由臨洮遷來,故稱
臨洮門宦。
2
.鮮門門宦 創始人
鮮美珍,教內尊稱其為“柱子太爺”或“
道祖太爺”。他出生後八歲有三月不語,直到清康熙八年(1669年)九月遇到敘利亞人阿法格·赫達耶統拉西·古圖卜·蘭巴尼·毫蘇素不哈尼開始說話。又經其兩年特殊培養,開始念經並學漢文。他天資聰穎,智慧超人,過目不忘,十二歲時即可背誦
《古蘭經》全文並會講其意。他於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開始傳教,先後把虎夫耶鮮門傳到全國十幾個省(市、區),到歸真時傳教達五十年。虎夫耶鮮門第四代(統排三十輩)穆勒師德(教主)新白太爺——鮮向暉生前說:“五輩紮根固鎮(寧夏固原)”,於是,為了遵行
口喚和教門的團結髮展,1909年虎夫耶鮮門傳教中心由第五代(統排第三十一輩)穆勒師德(教主)九霄太爺——鮮林柏遷至寧夏固原掛馬溝拱拜,1993年由第七代(統排第三十三輩)穆勒師德(教主)品清太爺——
鮮培禮遷至寧夏
西吉縣旗桿梁拱拜。
鮮美珍蒙赫達耶統拉西直接傳授,在清康熙二十一年至二十五年去麥加朝覲,深造於乃格什板頂耶道堂,並從其道堂帶回節制印八顆。道祖交給阿勒夫兩顆艾布·伯克勒執掌虎夫耶和乃格什板頂耶道堂的印,另外還有赫達耶統拉西自帶的十角印(十個角子內寫
四大門宦)。還承受經卷兩部:即《坤里勒薩米》和《虎倆遂禿力艾斯拉勒》。此二真經內容所言奧義:”即天地之原始,源流造物之全體大用,萬物之歸宿,認己、認主之妙道,認聖之表理,認識、認見、認續之學問。”文妙義深,句句露真,外學濟己濟人,內學通微達主。
鮮門稱赫達耶統拉西為二十五輩
道祖(從穆罕默德算起),為紀念艾篩董拉西找尋
鮮美珍之功,排稱二十六輩道祖,鮮美珍為二十七輩道祖,也就是虎夫耶鮮門的始祖。
4.
花寺門宦 創始人
馬來遲,他18歲開始擔任教長達30餘年。1728年去
麥加朝覲,併到
大馬士革、
巴格達、
開羅等地遊學深造,先後研究了沙孜里、
納格什班迪和蘇哈來瓦迪耶學理。清康熙十二年返回甘肅河州,綜合各派教旨,始傳虎夫耶學理。他主張“鬧中靜”,重視五功、“乾阿麥里”(即為紀念該派有關人物忌日而舉行的宗教性活動)和念《卯路德》、《冥沙勒》等經。教徒死後,須在花寺拱北做“祈求”,並以“傳轉”《古蘭經》為其贖罪;舉行殯禮儀式時要求脫鞋。
5.
北莊門宦 創始人
馬葆真。他原為花寺門宦阿訇。清嘉慶十七年(1812)曾投新疆
莎車白山派謝赫烏尼亞門下,學習
蘇非主義,8年後授以傳教憑證。後去
麥加朝覲,回國後在東鄉北莊傳虎夫耶學理。該門宦主要特點是:凡傳引人必須具有“
哈吉”(
朝覲者)身份和莎車道堂的傳教憑證;認為
五功、
坐靜、念
迪克爾三者同等重要;教徒嫁娶必先取得傳引人的同意。主張用“傳轉”《古蘭經》為亡者贖罪。
馬葆真去世後,原來分管五地教務的五個主要門徒,名義上仍屬北莊門宦,但各立門戶,自成一派,故又有巴蘇池門宦、達子溝拱北、小楊門、妥葉老人家和井溝門宦五個支派。
6.
靈明堂 俗稱“瘋門”。創始人
馬一龍,原為
格底目阿訇,後在河州等地接受了虎夫耶和
卡迪林耶學理。返回蘭州後,堅守禮拜和坐靜參悟,默念迪克爾,常年身穿破衣單褂,沿街行乞,行止如瘋似癲,執意苦修。去世後,信徒為其在蘭州西園修建拱北,起名靈明堂。抗日戰爭期間,河南皮毛商馬仁甫到蘭州經商,加入靈明堂,後遷固原三營,修建莊院,定名明月道堂,是靈明堂的支派。
7.
胡門門宦 創始人艾布則地,原在西安崇文巷清真寺學經,清乾隆十四年(1749)返祖籍河州東鄉傳教。其宗教儀式和
格底目大同小異。較有特點的是對“艾立夫”(阿拉伯語28個字母的第一個)解釋為“一字分三,三字歸一”,即真主、聖人,
穆民三者合而為一。胡門信徒不食兔肉。
8.
洪門門宦 創始人洪海儒,其宗教特點主要表現在四段授教儀式上:先行告誡,宣布“十條戒律”;次念
討白(懺悔);再念
迪克爾;最後授“守頭”,即暗記前輩某一道祖道號,危難之際,呼叫此一道號,乞求前來援救。所授“守頭”,雖父母妻子亦不能外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