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格底目
- 外文名:Qadim
- 意為:“古老”、“陳舊”
- 指:最早傳入中國的伊斯蘭教教派
- 又稱:“老教派”
教派特點,教派經義,
教派特點
在宗教思想上,該派堅持伊斯蘭教最基本的“認主獨一”和“順聖”原則;在宗教功課方面,嚴格實踐規定的五大聖命。它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守舊的傳統,反對標新立異,堅持按老規矩辦事,同時又不干預其他教派的事務,具有適應性和寬厚性。
在這種宗教思想的指導下,並適應中國穆斯林的聚居特點,建立了教坊制宗教組織。該派的另一大特點是重視文化教育,在教派的組織下,以教坊為單位,在清真寺內開展經堂教育,一般學習阿拉伯文、波斯文的各種經典,有幾十種以上。
格底目派在中國穆斯林中流傳時間最長,它的發展過程中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它的宗教禮儀中引入了不少漢族的風俗習慣。在宗教建築等方面也不同於其它地區。格底目派是伊斯蘭教遜尼派在中國內地特定的地區和條件下形成的,它對於伊斯蘭教的傳播和回族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教派經義
中國伊斯蘭教教派。伊斯蘭教傳入中國後最早形成的一個教派。初無定名,18世紀以來為與其他派別相區別始被稱為“格底目”(阿拉伯語,意為古老),又稱尊古派或老教。遵循遜尼派的正統信仰修持,總其教義是“認主從聖”。在教法上屬哈乃斐學派,重視五功和六大信仰。靜修參悟被視為一種副功。以清真寺為中心,包括附近穆斯林居民,構成教坊,實行教坊之間互不隸屬的單一教坊制。教坊的組織形式是“三掌教”制。由領拜伊瑪目、講經宣教的赫蒂布和呼喚禮拜的穆艾津(宣禮師)組成,清末被開學阿訇、二阿訇、穆艾津以及學董、鄉老所代替。學董是一坊內宗教事務的實際掌權者,開學阿訇亦受其制約。
格底目派尊崇正統,虔守老規舊矩,重視細微末節的儀式。該派雖對門宦制度持異議,並反對朝拜拱北,但不反對任何門宦的道乘功修,也不攻擊任何教派和門宦的宗教操守。在教派紛爭中持寬容溫和態度,是中國伊斯蘭教的多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