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美珍

鮮美珍(1661~1739),男,回族,中國伊斯蘭教虎夫耶鮮門創始人,教內稱其為“柱子太爺”,道號:阿勒夫·考亥勒。他1689年在青海西寧創立了中國伊斯蘭教虎夫耶鮮門門宦並開始傳教,先後把虎夫耶鮮門傳到全國十幾個省(市、區),1909年虎夫耶鮮門傳教中心移至寧夏固原掛馬溝拱拜,1993年移至寧夏西吉縣旗桿梁拱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鮮美珍
  • 別名:阿勒夫·鮮美珍
  • 國籍:中國
  • 民族:回族
  • 出生地:青海省西寧市
  • 出生日期:1661年農曆6月25日
  • 逝世日期:1739年農曆9月28日
  • 職業:宗教領袖
  • 信仰:伊斯蘭教
  • 主要成就:創立了伊斯蘭教虎夫耶鮮門門宦
  • 代表作品:《柱子太爺本光道》、《鮮道祖五更詞》等
創立鮮門,八海里凡,鮮門門宦,鮮門拱拜,

創立鮮門

鮮美珍祖籍江蘇南京竹行(現名竹鎮鎮)人,其父母隨著發流、逃難之眾,於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冬,到青海西寧城落戶。當時其母懷胎三月,次年六月二十五日晚降生。其父母為感謝真主給他取經名阿勒夫(意為認主的人)。生後八歲有三月不語,直到康熙八年(1669年)九月遇到西域人赫達耶統拉西開始說話。又經其兩年特殊培養,開始念經並學漢文。他天資聰穎,智慧超人,過目不忘,十二歲時即可背誦《古蘭經》全文並會講其意。他於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創立中國伊斯蘭教虎夫耶鮮門並開始傳教,到歸真時傳教達五十年。
鮮美珍蒙赫達耶統拉西直接傳授,在清康熙二十一年至二十五年去麥加朝覲,深造於乃格什板頂耶道堂,並從其道堂帶回節制印八顆。道祖交給阿勒夫兩顆艾布·伯克勒執掌虎夫耶和乃格什板頂耶道堂的印,另外還有赫達耶統拉西自帶的十角印(十個角子內寫四大門宦)。還承受經卷兩部:即《坤里勒薩米》和《虎倆遂禿力艾斯拉勒》。此二真經內容所言奧義:”即天地之原始,源流造物之全體大用,萬物之歸宿,認己、認主之妙道,認聖之表理,認識、認見、認續之學問。”文妙義深,句句露真,外學濟己濟人,內學通微達主。
阿勒夫多年苦修成道,欲淨理純,真光獨露。天人合一,只知有主,不知有物,己之親無非主之親,己之聽無非主之聽,己之言無非主之言,視、聽、言、動,根無不由於主。無聲無嗅之際,不睹不聞之時,渾然無我。化幻為真,不即不離,可分可合,神妙莫測。從此道晶全,渡己而渡人。
四十二歲的阿勒夫,以出家人的裝束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開始走出青海,向外地擴大傳播虎夫耶教門。他先後到甘肅、寧夏、開封、北京、廣州、揚州等地傳教。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鮮美珍從揚州到達開封,忽染重病,於九月二十八日歸真,安葬於開封南45里的朱仙鎮北門吊橋,後遷葬青海西寧東關黃花台,即黃花台拱拜。

八海里凡

阿勒夫奉赫達耶統拉西之命,從阿勒夫之道脈,特訪了“赤尼”國地面八位“蘇哈拜”。憑著“昴倆”赫達耶統拉西所授命者,讓各“蘇哈拜”亦轉到渡化人的“買尕穆”上。因此陸續訪收了以下八人為阿勒夫的“蘇哈拜”,也叫八大“海里凡”(高徒)。即:
1.穆罕默德·他準底尼,名曰馬殿功,青海平安巴藏溝人,生於1653年農曆臘月二十四日,歸真於1744年農曆十一月十二日,葬於青海平安縣巴藏溝上拱拜
2.西拉中底尼,名劉伯陽,甘肅蘭州橋門巷人,生於1649年農曆十月七日,歸真於1737年農曆七月十三日,葬於甘肅蘭州市七里河區南坪拱拜
3.哲瑪隴底尼,名海胡,寧夏固原東鄉人,生於1668年農曆六月十八日,歸真於1750年農曆四月十五日,葬於寧夏彭陽縣古城鎮掛馬溝拱拜
4.克瑪隴底尼,名馬倉,寧夏西吉硝河淺岔人,生於1673年農曆三月七日,歸真於1742年農曆五月十七日,葬於寧夏西吉縣硝河鄉淺岔拱拜
5.努絨底尼,名馬吉,寧夏西吉硝河淺岔人,生於1676年農曆二月二十八日,歸真於1745年農曆五月十七日,葬於寧夏西吉縣硝河鄉淺岔拱拜
6.雖法引底尼,名馬平,寧夏西吉硝河淺岔人,生於1677年農曆八月八日,歸真於1754年農曆八月二十七日,葬於寧夏西吉縣硝河鄉淺岔拱拜
7.最雅穩底尼,名馬成,寧夏靈州人,生於農曆六月二十七日,歸真於農曆十月二十九日(年代不清),葬於寧夏吳忠。
8.蘇胡引底尼,名沈維真,江蘇楊州人,生於1673年農曆六月六日,歸真於1753年農曆四月初一日,葬於江蘇楊州拱拜

鮮門門宦

中國伊斯蘭教虎夫耶鮮門門宦是伊斯蘭教蘇菲派傳入中國後形成的最早的門宦之一。“虎夫耶”一詞系阿拉伯語,為暗藏、低念之意。故又稱虎夫耶為低念派。在中國始傳者為葉門乃格什板頂耶道堂的派出者敘利亞人,名叫阿法格·赫達耶統拉西·古圖卜·蘭巴尼·毫蘇素不哈尼,其人通曉漢語。最早傳於青海,有西寧鳳凰山拱拜為證。此人在中國傳授僅有八人,各有道號,其中四人創立了門宦,鮮門就是其中一支。
創始人柱子太爺鮮美珍(1661-1739),清朝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始傳於青海省西寧市,先後傳至青海、新疆、甘肅、寧夏、陝西、北京、河北、河南、江蘇、福建、廣東等省(市、區),至今已傳八代,有三百餘年的歷史。“鮮門”之稱謂以姓氏所得,它最早通稱虎夫耶,只有地方之分。如在青海稱巴藏溝虎夫耶門宦,在固原稱掛馬溝虎夫耶門宦,鮮門之稱是從第五代穆勒什德(導師)鮮林柏遷居固原傳教開始,一九零九年起沿用至今。
鮮門的傳教中心在寧夏固原市,信教民眾主要分布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的西吉縣、彭陽縣、原州區、涇源縣、同心縣、海原縣、平羅縣、中寧縣、紅寺堡開發區;甘肅省的蘭州市;青海省的西寧市、平安縣、門源縣、湟中縣、樂都縣、尖扎縣、民和縣、化隆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烏魯木齊市、伊寧市、溫泉市、阜康市、昌吉州、哈密市、吐魯番市、博樂市、烏蘇市、鞏留縣、新源縣、特克斯縣、尼勒克縣、焉耆縣、伊吾縣、精河縣、莎車縣;陝西省西安市等地。共修建拱拜十二座,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肅、寧夏、河南、江蘇等省。

鮮門拱拜

鳳凰山拱拜 位於青海省西寧市鳳凰山,曾是鮮門始祖鮮美珍(柱子太爺)功修之地,也是虎夫耶各派和戛底忍耶(祁門、廣德門)始祖受道的起源地。由鮮門、祁門、廣德門三家共同重建並成立了臨時籌建委員會。該拱拜始建於元代,據清乾隆十二年(1741年)楊應據著的《西寧府新志》中記載:“鳳凰山,去縣治西二里許,上有寺閣,可以眺遠,西有岩洞,下臨大川,又名南禪寺。“山頂有鳳凰墩,相傳昔有鳳凰由此飛過,留有彩雲,故有“鳳台留雲”之稱。為湟中八景之一,鳳凰山因此得名……
山上的鳳凰墩後,建有伊斯蘭教拱拜(傳教者的園丁墳墓)一座,元初“天房”聖裔,古圖卜攬巴尼·爾不都熱海曼,伊斯蘭教大賢來西寧傳教,去世後,元西寧王速來蠻,特在西寧鳳凰山為其修建拱拜並樹碑以紀念之。據考,這位“聖裔是成吉思罕征服撒馬爾罕後,從伊拉克來到中國雲南,繼又到西寧傳教,復命歸真後葬於此地。”見(孔祥錄、喇秉德著《青海回族來源初探》)。該拱拜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歷代有很多人集資修繕,擴大這座拱拜。並立有元代碑紀上刻阿拉伯文:“天房聖裔,古圖卜攬巴尼·爾不都熱海曼來青海”。該拱拜占地面積約3996平米,建築面積約300平米。
黃花台拱拜 又名月台拱拜、福壽堂,位於青海省西寧市城東區康西一路泰寧小區,始建於清乾隆中期。此地原是一片荒灘,夏季滿地盛開黃花,故曰黃花台。始祖鮮美珍(柱了太爺)生前有遺言:“我睡黃花台永不出門”。教下遵照遺囑,於清乾隆中期將道祖柱了太爺鮮美珍遺骨由固鎮(寧夏固原)遷到黃花台修建了拱拜。同治年間被華寺教徒拆毀,至1950年重建,“文化大革命”時被拆毀,現又重建。第二代穆勒什德(導師)鮮華者(華者太爺)的遺骨也曾葬於此拱拜,後遷於蘭州市七里河區工林路南坪拱拜,空墳尚存。該拱拜占地面積約1998平米,建築面積約200平米。
南坪拱拜 原名為橋子拱拜,因曾位於甘肅省蘭州市西郊西津橋,故稱橋子拱拜。始建於清乾隆初年,1953年在城市建設中被徵收,政府補助4萬元遷到蘭州市七里河區工林路南坪,建修亭子一座,住房十餘間。“文化大革命”時被拆毀。1971年因公用地遷到郊區大溝。1986年遷回南坪,現名鮮門南坪拱拜。鮮門教徒將第二代穆勒什德(導師)鮮華者(華者太爺)的遺骨於嘉慶初年間由青海黃花台拱拜遷到橋子拱拜。同埋葬者有鮮門的兩位“哈里發”(弟子)劉伯陽、劉繼宗父子。該拱拜占地面積約7992平米,建築面積約800平米。
上拱拜 位於青海省平安縣巴藏溝鄉上馬家。始建於清乾隆末年,同治年被華寺教徒拆毀,光緒初年重建,至今保存完整。埋葬者只有始祖鮮美珍(柱子太爺)的“哈里發”(弟子)馬殿功。該拱拜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占地面積約1200平米,建築面積780平米。
下拱拜 位於青海省平安縣巴藏溝鄉下馬家。始建於清道光初年,至今保存完整。埋葬者有第三代穆勒什德(導師)鮮誠德(川里太爺)。該拱拜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占地面積約2664平米,建築面積約900平米。
空郎拱拜 位於青海省平安縣巴藏溝鄉上馬家一座小山頂上,始建於清光緒初年。此地原是一塊田地,歸當地土族民眾耕種,地中有一塊紅色長圓形石頭如墓狀。據傳土族人耕種時常有事故發生。人們多次看見有一條白布帶從山頂垂至溝底並有一白髮白須老人提水,從布帶上走過,直到石前便無蹤影。土族民眾信以為神,將這塊田地送給鮮門門宦,其教徒又多次見到奇景。因此,將紅石略加修飾成“拱子”(墓形),正式修建了拱拜。名曰空郎,未埋任何人。該拱拜占地面積約1200平米,建築面積約450平米。
掛馬溝拱拜 位於寧夏彭陽縣古城鎮(原固原縣張化鄉)掛馬溝,始建於清乾隆後期。原址在天字鳥,同治年間被拆毀。教徒將始祖鮮美珍(柱子太爺)的“哈里發”(弟子)海胡的遺骨遷到掛馬溝重建拱拜。建有大小亭子四座,住房數百間,“文化大革命”時被拆毀,1985年歸還鮮門。
該拱拜在天字鳥時,曾埋葬過始祖鮮美珍(柱子太爺)由河南朱仙鎮遷來的遺骨,教徒為表示尊重,仍留一空地建上“拱子”(墓形)以作紀念。後將第四代穆勒什德(導師)鮮向暉(新白太爺)的遺骨由青海遷到掛馬溝埋葬,第五代穆勒什德(導師)鮮林柏(九宵太爺)也葬於此。該拱拜占地面積約3330平米,建築面積約500平米。
淺岔拱拜 位於寧夏西吉縣硝河鄉淺岔,始建於清乾隆三十年。民國九年因地震部分建築毀壞,次年重建。後由第六代穆勒什德鮮(導師)鮮玉貞(慈憫太爺)維修擴建三院住房,“文化大革命”時被拆毀。1993年由第七代穆勒什德(導師)鮮培禮(品清太爺)主持,眾教下齊心協力在原址重修。埋葬者有始祖鮮美珍(柱子太爺)的三位“哈里發”(弟子)馬倉、馬吉、馬平兄弟三人。第六代穆勒什德(導師)鮮玉貞(慈憫太爺)及其妻黃氏的遺骨已遷往旗桿梁拱拜,空墳尚存。該拱拜占地面積約2000平米,建築面積約468平米。
旗桿梁拱拜 位於寧夏西吉縣馬蓮鄉。此地是一個獨特的小山,南下一道平川與甘肅靜寧接壤,交通無阻,良田萬畝,村莊相接,炊煙百里;北靠大山,延綿起伏,直接六盤山脈。
鮮門歷代穆勒什德(導師)都能製造雨旗,每逢雷雨欲起便將雨旗懸掛,可阻雷雨於界外,使田禾免遭冰雹的襲擊,百掛百準無一不靈。因此山有固定旗桿,掛旗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故名旗桿梁。另有一說,據老人相傳清末年,某日突發雷雨至此山,烏雲滾滾,電閃雷鳴,未掛雨旗,幾個時辰後,烏雲徐徐上升,多人看見隨雲而起者有一條蛇狀大物甚奇臨地,見山頂猶如犁耕四道痕跡,眾人言之:“此物是龍無疑!”
該拱拜地址經第五、六代兩位穆勒什德(導師)選定,並囑咐:在自力更生、不求外援的基礎上建修一座比鮮門其它拱拜都美觀、大方、實用的新拱拜。鮮門後裔及教徒謹遵先輩遺言,由第七代穆勒什德(導師)鮮培禮(品清太爺)親自設計、主持於1990年古七月始建至1993年古九月落成。拱拜有三道別具一格的門庭:其一,拱拜院內五亭一卷,琉璃瓦蓋頂,12根明柱直立,四周磚木雕刻華麗,內外迎面牆壁阿文覆面。主亭內埋葬者是由淺岔拱拜遷來的第六代穆勒什德(導師)鮮玉貞(慈憫太爺)的遺骨,其妻黃氏遺骨葬於亭外(東側),第七代穆勒什德(導師)鮮培禮(品清太爺)埋葬於左側亭;其二,中院設在三門外、中門內,並分東西兩院各有住房、客廳相同;其三,前院大門內、中門外有宿客住房、飯廳、灶房分東西兩廂對稱而建。
大門兩側題有:“大世界中人為貴,小世界中心為貴。”“世界為人類而創造,真理為認識者存在。”中門內設屏風,上書:“一字懂百字懂,一字通百字通,一字動百字動,一字誠百字成。”三門兩側題有:“教道並重,真趨皆明”。
旗桿梁拱拜是一座具有民族特色和古建築風格,別致而又新穎的建築物,典雅大方,堅固耐久。該拱拜占地面積約16650平米,建築面積約2500平米。
風台山拱拜 又名拱拜梁拱拜,位於寧夏西吉縣偏城鄉,始建於明末,1998年重建。埋葬者有蘇宏真(風巴巴太爺)。該拱拜占地面積約1500平米,建築面積約100平米。
另外有河南省朱仙鎮拱拜、江蘇省揚州拱拜,鮮門放棄對這兩座拱拜的管理。
上述十二座拱拜是鮮門在中國各地廣泛傳教時陸續修建的。滄海變遷,雖有幾拆幾建,但大多保存完整,教徒們每年都去各拱拜上墳,有的拱拜仍然在維修和擴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