蕓薹

蕓薹

蕓薹(Brassica campestris L.)是十字花科蕓薹屬植物,二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葉柄寬,長2-6厘米,基部抱莖,總狀花序在花期成傘房狀,以後伸長;花鮮黃色,直徑7-10毫米;萼片長圓形,長3-5毫米,直立開展,頂端圓形,邊緣透明,稍有毛。

產於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甘肅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蕓薹
  • 拉丁學名:Brassica campestris L.
  • 別稱:芸薹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五椏果亞綱
  • :白花菜目
  • :十字花科
  • :芸薹族
  • :芸薹屬
  • :芸薹
形態特徵,生長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植物藥用,文獻參考,化學成分,功用主治,用法與用量,釋名,莖葉,種子,佛經記載,原變種,

形態特徵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米左右。莖粗壯,無毛或稍被微毛。基生葉及下部莖生葉呈琴狀分裂,長18~25厘米,寬4~8厘米,先端裂片長卵圓形或長方狀圓形;莖中部及上部的葉倒卵狀橢圓形或長方形,先端銳尖,基部心形,半抱莖。花序成疏散的總狀花序萼片4,綠色,微向外伸展,排列為2輪,內輪萼片基部稍膨大;花瓣4,鮮黃色,呈倒卵形,上具明顯的網脈,排列成十字形,全緣,具長爪;雄蕊6,4強,排列為2輪;雌蕊1,子房上位,1室,由1層膜質隔膜隔成假2室。長角果,長2~4厘米,直徑約5毫米,先端具一長喙。種子多數,黑色或暗紅褐色,有時亦有黃色,近圓球形,直徑約3毫米。花期3~5月。果期4~6月。

生長分布範圍

中國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主要價值

植物藥用

主治:勞傷吐血,風熱腫毒,血痢腹痛,婦女乳腺炎等。
營養與藥用:該品含有槲皮甙或維生素c,澱粉樣蛋白,多糖和一種12S的球蛋白。具有散血消腫的作用。散血,消腫。治勞傷吐血,血痢,丹毒,熱毒瘡乳癰。 ①《千金·食治》:"主腰腳痹,又治油腫丹毒。"  ②《唐本草》:"主風游丹腫,乳癰。"  ③《本草拾遺》:"破血,產婦煮食之。又搗葉敷赤游疹。"  ④《日華子本草》:"治產後血風及瘀血。"  ⑤《開寶本草》:"破症瘕結血。"  ⑥《綱目》:"治瘭疽豌豆瘡,散血消腫。"  ⑦《隨息居飲食譜》:"破結通腸。"  ⑧《四川中藥志》:"治吐血。"  【用法與用量】內服:煮熟或搗汁。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宜忌】麻疹後、瘡疥、目疾患者不宜食。 ①《百病方》:"狐臭人食之,病加劇。"  ②《隨息居飲食譜》:"發風動氣,凡患腰腳口齒堵病,及產後、痧痘。瘡家痼疾,目證,時感皆忌之。"  【選方】①治勞傷吐血:紅油菜一窩(全株),熬水服。(《四川中藥志》)  ②治諸丹:以芸薹菜熱搗厚封之。如餘熱氣未愈,但三日內封之。縱乾亦封之勿歇,以絕本。(《千金方》)  ③治小兒赤丹:芸薹菜汁服三合,滓敷上。(《千金方》)  ④治天火熱瘡,初出似疿子,漸漸大如水泡,似火燒,瘡亦色,熱翕翕,須臾浸淫漸多:芸薹菜不限多少(搗,絞取汁),芒硝、大黃、生鐵衣各等分。搗大黃末相和芒硝等;以芸薹汁調和稀糊,以禿筆點藥敷瘡上,乾即再點,頻用極有效。(《近效方》)  ⑤治毒熱腫:蔓菁根三兩,芸薹苗葉根三兩。上二味,搗,以雞子清和,貼之,乾即易之。(《近效方》)  ⑥治女人吹乳:芸薹菜搗爛敷之。(《日用本草》)  ⑦治瘭疽,著手足肩背,忽發累累如赤豆,剝之汁出:煮芸薹菜,取汁二升服之,並食乾熟芸薹數頓,少與鹽醬。冬月研其子,水和服之。(《千金方》)  ⑧治豌豆瘡:煮芸薹洗之。(《千金方》)  ⑨治血痢日夜不止,腹中疞痛,心神煩悶:芸薹(搗,絞取汁)二合,蜜-合。同暖令溫服之。(《聖惠方》)

文獻參考

1、《千金食治》:“主要腳痹,又治癰腫丹毒。”
2、《飲膳正要》:“主風熱、丹腫、乳癰。”
3、《本草綱目》:“治癰疽豌豆瘡,散血消腫。”
(《唐本草》)
【異名】胡菜(《通俗文》),寒菜(《百病方》),台菜(《埤雅》),芸薹菜(《日用本草》),薹芥(《沛志)),青菜(《隨息居飲食譜》),紅油菜(《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十字花科植物油菜的嫩莖葉

化學成分

含少量槲皮甙和維生素K,並分離出澱粉樣蛋白、一種具有高度分枝結構的多糖、一種12S球蛋白。
【性味】味甘、辛、性涼。
①《千金·食治》:"味辛,寒,無毒。"
②《日華子本草》:"涼。"
歸經】①《得配本草》:"入手太陰經。"
②《本草求真》:"入肺、肝、脾。"

功用主治

散血,消腫。治勞傷吐血,血痢,丹毒,熱毒瘡乳癰
①《千金·食治》:"主腰腳痹,又治油腫丹毒。"
②《唐本草》:"主風游丹腫,乳癰。"
③《本草拾遺》:"破血,產婦煮食之。又搗葉敷赤游疹。"
④《日華子本草》:"治產後血風及瘀血。"
⑤《開寶本草》:"破症瘕結血。"
⑥《綱目》:"治瘭疽豌豆瘡,散血消腫。"
⑦《隨息居飲食譜》:"破結通腸。"
⑧《四川中藥志》:"治吐血。"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煮熟或搗汁。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宜忌】麻疹後、瘡疥、目疾患者不宜食。
①《百病方》:"狐臭人食之,病加劇。"
②《隨息居飲食譜》:"發風動氣,凡患腰腳口齒堵病,及產後、痧痘。瘡家痼疾,目證,時感皆忌之。"
【選方】①治勞傷吐血:紅油菜一窩(全株),熬水服。(《四川中藥志》)
②治諸丹:以芸薹菜熱搗厚封之。如餘熱氣未愈,但三日內封之。縱乾亦封之勿歇,以絕本。(《千金方》)
③治小兒赤丹:芸薹菜汁服三合,滓敷上。(《千金方》)
④治天火熱瘡,初出似疿子,漸漸大如水泡,似火燒,瘡亦色,熱翕翕,須臾浸淫漸多:芸薹菜不限多少(搗,絞取汁),芒硝、大黃、生鐵衣各等分。搗大黃末相和芒硝等;以芸薹汁調和稀糊,以禿筆點藥敷瘡上,乾即再點,頻用極有效。(《近效方》)
⑤治毒熱腫:蔓菁根三兩,芸薹苗葉根三兩。上二味,搗,以雞子清和,貼之,乾即易之。(《近效方》)
⑥治女人吹乳芸薹菜搗爛敷之。(《日用本草》)
⑦治瘭疽,著手足肩背,忽發累累如赤豆,剝之汁出:煮芸薹菜,取汁二升服之,並食乾熟芸薹數頓,少與鹽醬。冬月研其子,水和服之。(《千金方》)
⑧治豌豆瘡:煮芸薹洗之。(《千金方》)
⑨治血痢日夜不止,腹中疞痛,心神煩悶:芸薹(搗,絞取汁)二合,蜜-合。同暖令溫服之。(《聖惠方》)

釋名

又名油菜。它的籽可以榨油。九、十月間插種,長出來的葉子形狀顏色有點像白菜。
油菜開黃色的有四瓣的小花,像芥花。結莢收籽,它的籽也像芥籽,呈灰赤色。

莖葉

性味
味辛,性溫,無毒。
功效主治
主治丹毒,**腫塊,破腹內痞塊結血。治產後貧血及瘀血。煮來食用治腰腿麻木。將葉搗爛塗於女人**療腫塊。治瘭瘡,豌豆瘡,散血消腫,伏蓬砂。蕓薹破血,產婦宜食。
發明與傳說
孫思邈說:貞觀七年內江縣因飲酒過度,導致夜間感覺四肢骨肉疼痛,次日清晨頭痛,額角上生丹如彈丸,腫痛,到晌午腫得厲害,眼睛無法睜開。再過一天差點就會死。我想到本草記載蕓薹可治丹毒。於是取蕓薹葉搗爛來敷,馬上就消了紅腫,格外靈驗。也可以搗汁來服用。

種子

性味
味辛,性溫,無毒。
功效主治
主治男子夢遺、與鬼媾和。用其油敷頭,頭髮會長黑,通滯血,破冷氣,消腫結,治難產,產後心腹部各種疾病,赤丹熱腫,金瘡血痔
附方
治手足瘭瘡:此瘡常長在手、腳、肩、背上,密密麻麻如紅豆,將其刺破有汁滲出。用蕓薹籽煮水服一升,並且多吃曬乾煮熟的蕓薹菜,吃時加少量的鹽、醬。冬季用蕓薹籽研水服。
治瀉下血色鮮紅,腹痛晝夜不止:用蕓薹葉搗爛取汁二合,加蜂蜜一合,溫服。
治產後失血過多導致的暈厥:用蕓薹籽、生地黃各等分,每次三錢,姜七片、酒水各半盞,童子尿半盞,一起煎至七分,趁溫服下,產婦即可甦醒過來。
治產後惡露不下,血結心中:用炒過的蕓薹籽、當歸桂心、赤芍各等分,研為末,每次用酒送服二錢,便能排出胞宮內遣留的余血和濁液。
治大便帶血:用生蕓薹籽、甘草炙一起研為末,每次用水煎服15克。
治偏頭痛:用蕓薹籽一分,大黃三分,研為末,吸入鼻中,很快就見效。
治療扭傷骨節:用蕓薹籽50克,炒黃米二合,龍骨(蛇骨)少許研為末用醋調成膏,攤在紙上,敷貼骨節扭傷處。
治小兒天釣:蕓薹籽、去掉皮尖的生鳥頭各兩錢,研為末,用水調和後塗在頭頂上。
(《唐本草》)
【釋名】寒菜(胡居士方)、胡菜(同上)、苔菜(《埤雅》)、苔芥(《沛志》)、油菜(《綱目》)。
時珍曰︰此菜易起苔,須采其苔食,則分枝必多,故名蕓薹,而淮人謂之苔芥,即今油菜,為其子可榨油也。羌隴氐胡,其地苦寒,冬月多種此菜,能歷霜雪,種自胡來,故服虔
通俗文》謂之胡菜,而胡洽居士《百病方》謂之寒菜,皆取此義也。或雲塞外有地名雲台戍,始種此菜,故名,亦通。
【集解】恭曰︰《別錄》雲︰蕓薹乃人間所啖菜也。
宗奭曰︰蕓薹不甚香,經冬根不死,辟蠹,於諸菜中亦不甚佳。
時珍曰︰蕓薹方藥多用,諸家注亦不明,今人不識為何菜?珍訪考之,乃今油菜也。九月、十月下種,生葉形色微似白菜。冬、春采苔心為茹,三月則老不可食。開小黃花,四瓣,如芥花。結莢收子,亦如芥子,灰赤色。炒過榨油黃色,燃燈甚明,食之不及麻油。近人因有油利,種者亦廣雲。
莖葉
【氣味】辛,溫,無毒。大明曰︰涼。
《別錄》曰︰春月食之,能發膝痼疾。
詵曰︰先患腰腳者,不可多食,食之加劇。又損陽氣,發瘡及口齒病。胡臭人不可食。
又能生腹中諸蟲道家特忌,以為五葷之一
【主治】風游丹腫,乳癰(《唐本草》)。破症瘕結血(《開寶》)。治產後血風及瘀血(《日華》)。
煮食,治腰腳痹。搗葉,敷女人吹奶(藏器)。治瘭疽豌豆瘡,散血消腫。伏蓬砂(時珍)。
【發明】藏器曰︰蕓薹破血,故產婦宜食之。
馬志曰︰今俗方言病患得吃蕓薹,是宜血病也。
思邈曰︰貞觀七年三月,予在內江縣飲多,至夜覺四體骨肉疼痛。至曉頭痛,額角有丹如彈丸,腫痛。至午通腫,目不能開。經日幾斃。予思《本草》蕓薹治風游丹腫,遂取葉搗敷,隨手即消,其驗如神也。亦可搗汁服之。
【附方】新七。
赤火丹毒︰方見上。
天火熱瘡,初起似痱,漸如水泡,似火燒瘡,赤色,急速能殺人︰蕓薹葉搗汁,調大黃、芒硝、生鐵衣等分,塗之。(《近效方》)。
風熱腫毒︰蕓薹苗葉根、蔓荊根各三兩,為末,以雞子清和貼之,即消。無蔓荊,即以商陸根代之,甚效也。(《近效方》)。
手足瘭疽,此疽喜著手足肩背,累累如赤豆,剝之汁出︰用蕓薹葉煮汁服一升,並食乾熟菜數頓,少與鹽、醬。冬月用子研水服。(《千金方》)
異疽似癰,而小有異,膿如小豆汁,今日去,明日滿︰用蕓薹搗熟,濕布袋盛,於熱灰中煨熟,更互熨之,不過三、二度。無葉用乾者。(《千金》)。
豌豆斑瘡︰蕓薹葉煎湯洗之。(《外台秘要》)。
血痢腹痛,日夜不止︰以蕓薹葉搗汁二合,入蜜一合,溫服。(《聖惠方》)。
腸風下血
【氣味】辛,溫,無毒。
【主治】夢中泄精,與鬼交(思邈)。取油敷頭,令髮長黑(藏器)。行滯血,破冷氣,消腫散結,治產難、產後心腹諸疾,赤丹熱腫,金瘡血痔(時珍)。
【發明】時珍曰︰蕓薹菜子、葉同功。其味辛氣溫,能溫能散。其用長於行血滯,破結氣。故古方消腫散結,治產後一切心腹氣血痛,諸游風丹毒熱腫瘡痔諸藥鹹用之。經水行後,加入四物湯服之,雲能斷產。又治小兒驚風,貼其頂囟,則引氣上出也。《婦人方》治產難歌雲︰黃金花結粟米實,細研酒下十五粒。靈丹功效妙如神,難產之時能救急。
【附方】新十二。
蕓薹散︰治產後惡露不下,血結衝心刺痛。將來才遇冒寒踏冷,其血必往來心腹間,刺痛不可忍,謂之血母。並治產後心腹諸疾。產後三日,不可無此。用蕓薹子(炒)、當歸桂心赤芍藥等分。每酒服二錢,趕下惡物。(楊氏《產乳》)。
產後血暈︰蕓薹子、生地黃等分,為末。每服三錢,姜七片,酒、水各半盞,童便半盞,煎七分,溫服即蘇。(溫隱居《海上仙方》)
補血破氣︰追氣丸︰治婦人血刺,小腹痛不可忍。亦可常服,補血虛、破氣塊甚效。用蕓薹子(微炒)、桂心各一兩,高良姜半兩,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淡醋湯下五丸。(沈存中《靈苑方》)。
腸風髒毒下血︰蕓薹子生用,甘草炙,為末。每服二錢,水煎服之。(《聖惠方》)。
頭風作痛︰蕓薹子一分,大黃三分,為末,鼻。
風熱牙痛︰蕓薹子、白芥子角茴香等分,為末。鼻,左右,右左。(《聖惠》)。
小兒天釣︰蕓薹子、生烏頭(去皮、尖)各二錢,為末。每用一錢,水調塗頂上。名塗頂散。(《聖濟總錄》)。
風瘡不愈︰陳菜子油,同穿山甲末熬成膏,塗之即愈。(《攝生眾妙方》)。
癤腫毒︰蕓薹子、狗頭骨等分,為末,醋和敷之。(《千金方》)。
傷損接骨︰蕓薹子一兩,小黃米(炒)二合,龍骨少許,為末,醋調成膏,攤紙上貼之。(《乾坤秘韞》)。
湯火傷灼︰菜子油調蚯蚓屎,搽之。(楊起《簡便單方》)。
蜈蚣螫傷︰菜子油傾地上,擦地上油摻之即好。勿令四眼人見。(陸氏《積德堂方》)

佛經記載

《大方廣菩薩藏經中文殊師利根本一字陀羅尼經》曰:“諸善男子若欲經過師子虎狼毒蛇怨賊一切險難之處。當須淨其身心。不得近諸女人及吃一切五辛酒肉芸薹胡荽。於諸眾生起大悲想。至心誦咒(唵齒臨)咒之四十九遍。而諸怨惡自然退散。縱令遇之無不歡喜。" (芸薹指油菜。韭菜、油菜、蒜等蔬菜長出的花莛。胡荽指香菜。)

原變種

7a. 蕓薹(原變種)圖版4: 1-3
Brassica campestris var. campestris
二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莖粗壯,直立,分枝或不分枝,無毛或近無毛,稍帶粉霜。基生葉大頭羽裂,頂裂片圓形或卵形,邊緣有不整齊彎缺牙齒,側裂片1至數對,卵形;葉柄寬,長2-6厘米,基部抱莖;下部莖生葉羽狀半裂,長6-10厘米,基部擴展且抱莖,兩面有硬毛及緣毛;上部莖生葉長圓狀倒卵形、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2.5-8 (-15) 厘米,寬0.5-4 (-5) 厘米,基部心形,抱莖,兩側有垂耳,全緣或有波狀細齒。總狀花序在花期成傘房狀,以後伸長;花鮮黃色,直徑7-10毫米;萼片長圓形,長3-5毫米,直立開展,頂端圓形,邊緣透明,稍有毛;花瓣倒卵形,長7-9毫米,頂端近微缺,基部有爪。長角果線形,長3-8厘米,寬2-4毫米,果瓣有中脈及網紋,萼直立,長9-24毫米;果梗長5-15毫米。種子球形,直徑約1.5毫米。紫褐色。花期3-4月,果期5月。
產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甘肅大量栽培。模式標本采自歐洲。
為主要油料植物之一,種子含油量40%左右,油供食用;嫩莖葉和總花梗作蔬菜;種子藥用,能行血散結消腫;葉可外敷癰腫。
7b. 紫菜苔(變種)
Brassica campestris var. purpuraria L. H. Bailey in Gent. Herb. 2: 248. f. 131. 1930; T. Y. Cheo l. c. 181. 1948.
莖、葉片、葉柄、花序軸及果瓣均帶紫色,基生葉大頭羽狀分裂,下部莖生葉三角狀卵形或披針狀長圓形,上部葉略抱莖。
各地栽培。
菜苔作蔬菜食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