癤腫是人體皮膚單個毛囊或皮脂腺因細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膿性感染,感染後形成較大塊的紅色腫物。多發及反覆發作的,稱之為癤病。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皮膚科
- 常見發病部位:頭、面、頸、腋和臀等
- 常見病因: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及免疫力低下、皮脂腺分泌過旺、貧血、糖尿病等
- 常見症狀:毛囊性炎症丘疹,逐漸增大,呈紅色硬性結節,疼痛或壓痛;2-3天后,結節化膿、壞死,形成膿腫
癤腫是人體皮膚單個毛囊或皮脂腺因細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膿性感染,感染後形成較大塊的紅色腫物。多發及反覆發作的,稱之為癤病。
癤腫是人體皮膚單個毛囊或皮脂腺因細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膿性感染,感染後形成較大塊的紅色腫物。多發及反覆發作的,稱之為癤病。...
什麼是癤(癤腫)? 90.8萬 2'32" 毛囊炎、癤和癰有什麼區別? 33.8萬 2'15" 什麼是癤子? 3.6萬 1'9" 癤 [jiē] 科普中國 本詞條由國家衛健委權...
發病後在一定的部位,或在原發癤腫處及其附近,多次復發,纏綿不休。由於病因不同,其所出現的症狀和部位亦略有差異。1.濕火風邪相搏常好發於項後(即名髮際瘡)...
唇癰是唇部多個相鄰的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也可由多個癤腫融合而成。多發於上唇,由於上唇位於面部危險三角區內,如治療不當,可引起敗血症,有導致顱內感染...
癰、疽、疔、癤,是四種發生於體表各有不同病理變化和形狀特徵的外科疾患。癰是感染毒邪,氣血壅塞不通而致的局部化膿性疾病。疽是為毒邪阻滯而致的化膿性疾病...
眼瞼癤腫是由於葡萄球菌進入毛囊、周圍的皮膚或皮下組織引發急性炎症所致。臨床特點為眼瞼紅腫、熱痛且形成結節,數日後化膿破潰。皮膚有輕度擦傷和體質衰弱者容易發生...
疥蟲感染皮膚(挖掘隧道的機械傷害及其分泌毒汁的刺激)引起的皮膚病,它是可以通過性傳播的,尤其在青年男女性亂者中,本病傳播迅速,故本病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性...
若擠壓癤腫,使細菌,膿栓循血流逆向流動直入海綿竇,可引發嚴重的顱內併發症——海綿竇栓塞性靜脈炎。此病死亡率高。因此,鼻癤一旦形成,嚴禁擠壓,對未成熟者忌行...
《疔瘡癤腫247個怎么做》是2000年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疔瘡癤腫247個怎么做》是2000年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ISBN 9787539016702 頁數 ...
外耳道癤腫是外耳道皮膚急性局限性化膿性病變,又稱局限性外耳道炎。發生於外耳道軟骨部,是耳科常見病之一。多為挖耳損傷外耳道皮膚或洗澡時及游泳後外耳道...
眼睛癤腫。用俗話說就是眼睛上長癤子而產生的病變。俗話說癤子去了頭力氣大如牛。所以說它不同於一般的眼疾。它可以使整個面部腫脹。使眼睛出現短暫性的失明。...
外耳道後壁癤腫嚴重者可使耳後溝及乳突區紅腫。瀰漫性外耳道炎檢查亦有耳廓牽拉痛及耳屏壓痛,外耳道皮膚瀰漫性紅腫,外耳道壁上可積聚分泌物,外耳道腔變窄,...
外陰癤腫像外陰毛囊炎一樣是由葡萄球菌等細菌感染引起的。基本上由患外陰毛囊炎、皮脂腺周圍發炎後,炎症向深部發展。起初局部皮膚出現結節,根部較硬,紅腫熱痛明顯...
2、外科治療: (1)危險三角區之癤腫應在急性炎症完全控制、感染局限 後,方可用鋒利尖刀挑開。 (2)唇癰嚴禁切開,等待出現多發表淺膿栓時,方可用尖鑷夾出。 (3)...
癤腫治法之一。 主穴:委中、大椎、尺澤。 操作:常規消毒後,右手持針點刺,委中放血2~4ml,大椎放血2~3滴,尺澤放血2ml左右,每周1次。 本方法有活血解毒,...
證候:癤腫散發於全身各處,此愈彼起,不斷發生,癤腫較大,易轉變成有頭疽,癤腫顏色暗紅,膿水稀少;常伴低熱,煩躁口渴,或乏力肢軟;舌質紅,苔薄黃,脈細數。...
用於癤腫尚未破潰者。功能清熱解毒。 (5)如意金黃散用涼茶汁調,敷癤腫處。乾後換藥。用於熱癤紅腫化膿,頂部呈黃白色膿塊,底盤硬腫發紅者。能瀉火解毒。 (6)...
鼻癤腫編輯 鎖定 系鼻前庭或鼻尖部的皮脂腺或毛囊的急性局限性化膿性炎症,主要誘發因素為挖鼻、拔鼻毛、強烈摩擦鼻部以及患有某些全身性疾病,併發症有鼻翼或鼻尖部...
火癤子也叫癤瘡,癤子是一種化膿性毛囊及毛囊深部周圍組織的感染;癰則是相鄰若干個毛囊及其結構的化膿性感染。致病菌主要是葡萄球菌,由於皮膚衛生不良、皮膚脂溢性...
面部癤腫切忌擠壓,應早期套用大量抗菌素。對反覆多髮長期不愈的癤病可套用自血療法或注射自家菌苗、多價葡萄球菌苗。癤病中藥治療 癤病熱毒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