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癤,中醫病名。本病是指多個癤在一定部位或散發在身體各處,易於反覆發作的疾患,其特點是此愈彼起,日久不愈,治療往往不能控制其復發。若生於後項髮際部的稱“髮際瘡”.生於臀部的稱“坐板瘡”。相當於西醫的癤病。
基本介紹
- 中醫學名:多發性癤
- 相關西醫疾病:癤病
- 疾病分類:外科—皮膚病
- 發病部位:好發於項後、背部、臂部等處
- 多發群體:多見青壯年
- 傳染性:無
名詞解釋,歷史沿革,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發病部位,病因,病機,診查要點,一、診斷依據,二、病證鑑別,辨證論治,一、辯證要點:,二、治療原則:,三、證治分類,其他療法,轉歸預後,預防調護,文獻摘要,
名詞解釋
指多個癤在一定部位或散發在身體各處,易於反覆發作的疾患,其特點是此愈彼起,日久不愈,治療往往不能控制其復發。生於後項髮際部的稱“髮際瘡”.生於臀部的稱“坐板瘡”。
歷史沿革
本病古代文獻未記載。系從現代醫學癤病衍義而來。發生於臀部的坐板瘡等亦屬本病範疇,另有敘述。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癤是由於金黃色葡萄球菌自毛囊或汗腺侵入所引起的單個毛囊及其所屬皮脂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一種急性化膿性毛囊及毛囊周圍組織的炎症,局部形成炎性浸潤結節。單個者稱為癤,反覆多發者稱做癤病。
發病部位
皮膚各處,好發於項後、背部、臂部等處。
病因
由於內郁濕火,外感風邪,兩相博結,蘊於皮膚而成。
病機
外感內熱:風熱之邪外乘,結於皮膚之間,榮逆血熱,怫鬱而生癤腫。
內蘊濕火:膏梁厚味,脾胃乃傷,濕熱火毒內生,蘊毒於皮膚。
陰虛血熱:七情內郁,氣鬱化火,或勞傷精氣,以致腎水虧損,水火不濟,陰虛火邪熾盛,外受風熱之邪相召,則易感而發病。
診查要點
一、診斷依據
本病不分季節,在身體各處皮膚之間,均可發生。發病後在一定的部位,或在原發癤腫處及其附近,多次復發,纏綿不休。由於病因不同,其所出現的症狀和部位亦略有差異。1.濕火風邪相搏常好發於項後(即名髮際瘡)、背邵、臀邵,多見於霄壯年(20~40歲)。2.感受瀝青之毒常局限於頭面,並有瀝青經常接觸史。初起時患處皮膚乾燥粗糙,並起粉刺樣棕黑點丘疹;繼而結塊成無頭癤腫,壓之疼痛,並有一定的硬度。往往停止接觸瀝青數月後才會痊癒。
二、病證鑑別
1、暑癤:雖亦有一處簇生很多癤腫者,但都在夏秋季節發生,患者以小兒與初產婦占多數,到秋涼後即停止發作。
2、有頭疽:潰後狀如蜂窩,腫塊範圍常超過3~4寸以上,初起即有明顯全身症狀。
3、囊腫型痤瘡:好發於面頰及背部,初起為堅實之丘疹,擠之有米粒樣白色粉質,由於反覆擠壓,形成大小不等的結節,病程更長,自青春期發病,往往至30歲以後消失。
辨證論治
一、辯證要點:
好發於項後、背部和臀部。多見於青壯年。一種是在一定的部位,反覆繼續延生,少者幾個,多者數十個不等,常遷延數月不愈。另一種是在身體各處,散發癤腫,其數目有幾個到十幾個不等,一處將愈,他處續發,也有間隔10天或月余再續發的。
二、治療原則:
祛風清熱,解毒利濕,滋陰降火
三、證治分類
1.風火濕熱型
治法:祛風清熱利濕
代表方:防風通聖散例加減。
常用中藥:防風、薄荷、連翹、赤芍、 生山梔、生石膏、黃芩、生大黃、澤瀉、六一散
2.瀝青熱毒型
治法:清熱解毒
代表方:黃連解毒湯加減
常用中藥:黃連、黃芩、生山梔、 鮮生地、 赤芍、 丹皮、蒲公英、車前子、生甘草
加減:便秘加元明粉,生大黃;小便不利加赤苓,革薜。
3.均可常服三黃丸;或膽豆丸;或蒲公英,大青葉,車前子,生甘草。
其他療法
1、取僵蟲(即白僵蠶10g,研成細末,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2、外治用千捶膏外貼,或三黃洗劑外搽。
3、防風通聖丸,半袋,一日三次。
4、大黃窿蟲丸,每次1丸,一日三次。
5、挑治法在患者背部,見紅色隆起小紅點,每次挑治l~2個,局部皮膚消毒後,用較硬的醫用三棱針,從頂端挑破,挑斷皮內纖維組織,隔日施術一次。
轉歸預後
約1一2月癒合,局部殘留疤痕。體質弱者甚至可引起膿毒血症或敗血症。輕者可不破潰,炎症硬結逐漸吸收消退。發生於面部者,尤其在鼻附近的癤易引起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腦膿腫或敗血症。
預防調護
1、消渴、習慣性便秘、營養不良者較易患病,應酌情進行血糖、免疫功能、微量元素等方面的檢測。忌食辛辣、魚腥發物。
2、經常保持局部皮膚清潔,患在頭部的宜勤理髮,背臀部的宜勤洗澡、勤換衣。並在病灶周圍用75%酒精搽擦。
3、儘量少用油膏類藥物敷貼。
文獻摘要
《諸病源候論·癤候》對癤的證候有著詳細的描述,文中說:“腫結長一寸至二寸,名之為癤,亦如癰熱痛久則膿潰,捻膿血盡便瘥。亦是風熱之氣客於皮膚,氣血壅結所成。凡癰癤捻膿血不盡,而瘡口便合,其惡汁在里,雖瘥,終能更發,變成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