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癤,中醫病名。是指患處皮膚上有一紅色結塊,範圍約3cm大小,灼熱疼痛,突起根淺,中心有一膿頭,出膿即愈。以夏秋季節為多發。好發於幼童、青年。相當於西醫學癤。若不及時治療 ,也會給患者帶來痛苦 ,甚至可因毒氣擴散轉成疔瘡重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癤
- 發病部位:肌膚
- 相關西醫疾病: 癤
- 主要病因:內郁濕火、暑濕蘊結
- 其他名稱:有頭癤
- 多發群體:幼童、青年
- 疾病分類:外科—急性化膿性疾病
- 傳染性:無
名詞解釋,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診查要點,診斷依據,病證鑑別,相關檢查,辯證論治,辯證要點,治療原則,證治分類,其他療法,轉歸預後,預防調護,文獻摘要,
名詞解釋
是指患處皮膚上有一紅色結塊,範圍約3cm大小,灼熱疼痛,突起根淺,中心有一膿頭,出膿即愈。以夏秋季節為多發。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根據本病臨床表現及特點,與西醫病名癤相同。
病因
由於內郁濕火,外感風邪,兩相搏結,蘊阻肌膚而成;或由於在夏秋季節感受暑濕熱毒之邪而生;或因天氣悶熱,汗出不暢,暑濕熱毒蘊蒸肌膚,引起痱子,復經搔抓,破傷染毒而發。
病機
1.熱毒蘊結 感受熱毒之邪,熱毒蘊於肌膚以致營衛不和,經絡阻隔,氣血凝滯,故見癤腫。
2. 體虛毒戀 正氣虛損則衛外不固,抗邪無力,易感受邪毒而致皮膚癤腫。
診查要點
診斷依據
1. 局部皮膚紅腫疼痛,可伴發熱、惡寒、口乾、便秘、小便黃等症狀。
2.患處皮膚上有一色紅灼熱之腫塊,約3crn大小,疼痛,突起根淺,中央有一小膿頭,膿出便愈。
病證鑑別
1.癰:腫勢範圍較大,局部頂高色紅,表皮緊繃光亮,有明顯全身症狀。
2.疔瘡:初起有粟粒樣膿頭,根腳較深,腫勢散漫,出膿較晚,伴全身明顯症狀。
相關檢查
組織病理:表現為深毛囊周圍炎、毛囊周圍膿腫,內含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及細菌,晚期有漿細胞、異物巨細胞,毛囊及皮脂腺均可破壞。當壞死組織及膿液逐漸排出後,真皮的缺損逐漸由新生肉芽組織填補瘢痕組織。
辯證論治
辯證要點
癤屬化膿性疾病,可從寒熱虛實辨證。
治療原則
本病以清熱解毒為治療原則。暑癤需兼清暑化濕;癤病多虛實夾雜,必須扶正固本與清熱解毒並施,或兼養陰清熱或健脾和胃,應堅持治療以減少復發;對伴消渴病等慢性患者,必須積極治療相關疾病。
證治分類
1. 熱毒蘊結證
證候:輕者癤腫只有1-2個,也可散發全身,或簇級一處,或此愈彼起,或伴發熱,溲赤,便秘;舌紅,苔黃,脈數。
治法:清熱解毒。
方藥:五味消毒飲加減。
常用藥: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
2. 暑濕蘊結證
證候:好發於頭面、頸、背、臀部,單個或多個成片,癤腫紅、熱、脹、痛,抓破流膿水;伴心煩,胸悶,口苦咽乾,便秘,溲赤等;舌紅,苔黃而膩,脈滑數。
治法:清暑化濕解毒。
方藥:清暑湯加味
常用藥:連翹、花粉、赤芍、銀花、甘草、滑石、車前、澤瀉。
3. 陰虛內熱證
證候:癤腫散發於全身各處,此愈彼起,不斷發生,癤腫較大,易轉變成有頭疽,癤腫顏色暗紅,膿水稀少;常伴低熱,煩躁口渴,或乏力肢軟;舌質紅,苔薄黃,脈細數。
治法:扶正解毒。
方藥:四妙湯加減。
常用藥:紫草、升麻、糯米、甘草。
其他療法
外治法:初起,小者用千捶膏蓋貼或三黃洗劑外搽,大者用金黃散或玉露散,以銀花露或菊花露凋成糊狀外敷。遍體發瘡,破流膿水成片者,用青黛散,麻油調敷。
膿成則切開排膿,用九一丹摻太乙膏蓋貼。膿盡改用生肌散收口。
轉歸預後
本病若早期診斷,正氣較強,病情較輕,早期治療,一般預後良好。若未及時治療,病久後氣陰雙虧,容易感染邪毒,並可反覆發作,遷延不愈,而致多發性癤病。
預防調護
1.少食辛辣油炸及甜膩食物,患病時忌食魚腥發物。
2.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勤理髮,勤換衣,保持局部皮膚清潔。
3.夏秋季節多飲清涼飲料,如金銀花露、綠豆米仁湯等。
文獻摘要
石癤之名出《外科證治全生集》,謂:“夏秋顏面生紅癤名石癤。”又名有頭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