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癤腫

鼻癤腫

系鼻前庭或鼻尖部的皮脂腺或毛囊的急性局限性化膿性炎症,主要誘發因素為挖鼻、拔鼻毛、強烈摩擦鼻部以及患有某些全身性疾病,併發症有鼻翼或鼻尖部軟骨膜炎、頰部及上唇蜂窩織炎、眼窩蜂窩織炎及海綿竇栓塞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鼻癤腫
  • 外文名:Nasal furuncle swollen
  • 科室:耳鼻喉
疾病名稱,疾病分科,疾病概述,疾病分類,症狀體徵,疾病病因,診斷檢查,治療方案,安全提示,

疾病名稱

鼻癤腫

疾病分科

耳鼻喉科

疾病概述

一般治療
1、注意忌食辛辣、厚膩、刺激食物,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2、戒除挖鼻的不良習慣,積極治療各種鼻病,保持鼻部清潔。
3、鼻部、上唇、頰部發現癤腫,禁止擠壓、挑刺、灸法及早期切開引流,以免膿毒擴散。4、反覆發作者,應注意尋找病因,如糖尿病、腎炎等,給予治療。
局部治療
1、鼻癤腫未形成膿頭者,可塗用抗生素油膏。
2、鼻癤腫已形成膿栓而未潰破者者,可使用 50% 硝酸銀燒灼促使破潰出膿。
3、注意該部位不做切開引流,禁止擠壓排膿。
全身治療
1、有全身症狀者,給予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治療。
2、並發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必須使用大劑量抗生素積極治療。
3、中藥治療。
其他治療
1、鼻癤腫初期未形成膿頭者,可給予熱敷、理療、雷射照射治療。
2、針灸治療。

疾病分類

耳鼻喉科

症狀體徵

發熱、局部疼痛、頭痛及反覆發作。
(1)有鼻部紅腫、壓痛,單發或多發,有膿栓,破潰;
(2)腫脹、面部腫脹,球結合膜水腫。

疾病病因

挖鼻、拔鼻毛。

診斷檢查

1、病史
注意有無挖鼻、拔鼻毛等誘因,有無發熱、局部疼痛、頭痛及反覆發作。
2、檢查
(1)有無鼻部紅腫、壓痛,單發或多發,有無膿栓,是否已破潰;
(2)注意腫脹範圍,有無面部腫脹,球結合膜水腫。
3、檢驗
白細胞計數及分類,反覆發作者查血糖。

治療方案

1、未形成膿栓者可塗用抗生素油膏,熱敷、理療或氦氖雷射照射等治療。
2、已形成膿栓而未破潰者可用50%硝酸銀燒灼促使破潰出膿,不作切開引流,禁忌擠壓排膿。
3、有全身症狀者應給予磺胺類或抗生素。
4、反覆發作者應治療病因。
【治法】清熱解毒,消疔散腫。
【方藥】
1.主方五味消毒飲(吳謙《醫宗金鑒》)加減
處方:金銀花15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赤芍15克,夏枯草15克,桃仁10克。水煎服。
若惡寒發熱者,加荊芥10克、防風10克。疼痛較甚者,加當歸尾10克、牡丹皮10克。發熱口渴者,加竹葉12克、生石膏15—30克。大便秘結者,加大黃10克(後下)。
2.中成藥
(1)牛黃解毒丸(片),口服,丸劑(每丸重3克),每次1丸,片劑每次2~4片,每日2—3次。
(2)銀黃片,口服,每次2—4片,每日3—4次。
邪毒熾盛,內陷營血型【證見】瘡頭紫暗,頂陷無膿,根腳散漫,鼻腫如瓶,兩眼合縫,頭痛如劈,並有高熱、煩躁、嘔惡,神昏譫語,發痙發厥,口渴便秘。舌紅絳,苔厚黃燥,脈洪數。
【治法】泄熱解毒,清營涼血。
【方藥】
1.主方黃連解毒湯(王燾《外台秘要》)合犀角地黃湯(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加減
處方:黃連15克,黃柏15克,梔子15克,赤芍15克,牡丹皮15克,水牛角60克(先煎),生地黃30克。水煎服。
2.中成藥六神丸,口服,每次10丸,每日3次。神昏譫語者,加服安宮牛黃丸或紫雪丹。
3.單方驗方
(1)癰疔百效丸(《張贊臣臨床經驗選編》)
處方:大黃30克,明雄黃30克,巴豆肉9克(略去油)。共搗如泥,加入蕎麥粉、陳醋適量,制丸如綠豆大。每次服10丸,溫開水送下。
(2)芩連消毒飲(《名醫名方錄·顧伯華》)
處方:黃芩10克,黃連6克,生梔子10克,制黃連9克,野菊花10克,半枝蓮10克,金銀花12克,赤芍9克,連翹15克,紫花地丁1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
膿成者,加蒼耳子、桔梗、皂角刺,以透膿泄毒。邪熱傷陰者,去芩連苦寒,加沙參、麥冬、蘆根,以甘寒清熱,神識昏糊者,加神犀丹l粒沖服、紫雪散4.5克分3次吞服,或安宮牛黃丸2粒分2次化服。熱毒熾盛者,加廣犀角15克、鮮生地黃60克,以涼血解毒。咳吐痰血者,加象貝母、天花粉、藕節炭、鮮茅根。高熱痙厥者,加羚羊角粉、鉤藤、龍齒。

安全提示

1、注意皮膚清潔,特別是在盛夏,要勤洗澡、洗頭、理髮、勤換衣服、剪指甲,幼兒尤應注意。用金銀花、野菊花煎湯代茶喝。
2、癤周圍皮膚應保持清潔,並用70%酒精塗抹,以防止感染擴散到附近的毛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