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赤芍藥
- 別稱:山芍藥
- 界:植物界
- 科:毛茛科
- 分布區域: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新疆
- 高:40~70厘米
赤芍藥為毛茛科植物芍藥(野生種)、草芍藥、川赤芍等的根。秋季採挖,除去根莖、鬚根及支根,洗淨泥土,曬至半乾時,按大小分別捆把,再曬至足乾。四川地區也有颳去...
赤芍藥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聖濟總錄》卷四十五。具有清熱瀉火之功效。主治脾癉髒熱,唇焦口氣,引飲不止。...
①治心懸急懊痛:鬱金半兩,黃芩一兩,赤芍藥一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生乾地黃一兩,大腹皮一兩(銼)。上藥,細銼和勻。 黃郁 ...
赤芍為常用中藥材,產於我國大部分地區,為植物芍藥或川赤芍的根,其有效成分主要為芍藥甙(paeoniflorin)。赤芍味酸苦,性微寒,
白藥,在藥物領域,是一種中藥成藥,為白色粉末。能治出血疾患、跌打損傷等,以雲南出產的最為著名;也是一種中草藥的名稱。在化工領域,是各種硫脲類硫化礦捕收劑的...
《醫方類聚》:“治時氣一日,頭痛壯熱,四肢煩疼,宜服解肌散方:麻黃(去根節)一兩,川升麻一兩,赤芍藥一兩,石膏一兩,貝齒三枚,甘草(炙微赤,銼)半兩,...
赤芍藥破血而療腹痛,煩熱亦解;白芍藥補虛而生新血,退熱尤良。若乃消腫滿逐水於牽牛;除毒熱殺蟲於貫眾。金鈴子治疝氣而補精血;萱草根治五淋而消乳腫。...
川芎、甘松、白芷、赤芍藥、兩頭尖、川烏(去皮)各六分,甘草(炙)八錢。救苦神白散用法用量 編輯 上為末。每服二錢,茶清調下,服後飲熱湯半盞。...
處方牡丹皮 當歸 川芎 黃芩 黃連 赤芍藥 生地黃 連翹 梔子 桃仁 甘草功能主治治跌打損傷,骨折脫臼等。用法用量用燈心草、薄荷煎,入童便和服。摘錄《證治準繩·瘍...
赤芍藥清熱涼血,活血祛瘀。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淨黃連清熱瀉火,燥濕,解毒。川草散文獻摘要 編輯 《證治準繩(五)科幼》:“川草散治腹痛下痢赤白...
《醫方類聚》:“去杖湯治腳弱無力,行步艱辛。赤芍藥六兩,甘草一兩。右?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空心食前服。” 科普中國 致力於權威的科學傳播 本...
羌活、獨活、當歸、烏藥、赤芍藥、金銀花、天花粉、連翹、白芷、甘草節各兩錢,紅花、蘇木、荊芥、蟬蛻、乾葛各一錢半,檀香一錢。...
以通利血脈、促進血行、消散瘀血為主要作用的一類中藥。又稱活血祛瘀藥、活血化瘀藥。...
牡丹皮、桂心、蓬莪術、京三棱、玄胡索(炒)各八分(各2.4g),當歸(酒洗)一錢半(4.5g),陳皮(去白) 、赤芍藥、甘草各五分(各1.5g),乾漆(炒)、沒藥(另研...
赤芍藥、人參(去蘆)、檳榔、枳殼(去瓤,麩炒黃)、淡竹葉、甘草、木香各60g,羚羊角屑、升麻、黃芩各90g,梔子(去皮)、葛根、桑白皮、木通、大青(去根)、藍葉...
化疔內消散山甲,知母天花粉皂角;甘草白及乳河車,半夏銀花赤芍藥。化疔內消散蚤休,知貝甲及草天花;皂乳銀花赤芍酒,症病疔毒服輕加。...
2.治天吊驚風發搐:琥珀末一分,真珠末一分,硃砂末半分,鉛霜半分,赤芍藥末一分半。上拌勻,每服一字,煎金、銀、薄荷湯調下,無時。(《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組成】川朴消5千克 羚羊角屑90克 川升麻90克 黃芩90克 枳殼60克(麩炒微黃,去瓤) 赤芍藥60克 人參60克(去蘆頭) 淡竹葉60克 甘草60克(生用) 木香60...
赤芍藥 大青葉 玄參 四、清熱解毒藥 金銀花 連翹 蚤休 五、清熱燥濕藥 黃連 黃芩 龍膽草 秦皮 第三節 芳化腦濁藥 藿香 佩蘭 青蒿 蒼朮 第四節 利水滲濕藥 ...
3、治初生兒百日內發癇,蚱蟬(煅)、赤芍藥各三分,黃芩二分。為末。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服。(《普濟方》蚱蟬散)4、治諸風癇,胸中痰盛,乾蚱蟬七枚(...
赤芍藥3錢,苦參3錢,蒼朮(一方有雞柏樹根不拘多少),上藥以井水洗淨,銼碎,以井水浸於銅器內,春3、夏2、秋4、冬5日,曬,常將手挪出藥味,曬出藥力,熟絹濾...
第三藥神仙活血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普濟方》卷一九。主治大風。服第一、二藥不應者,宜服此方。...
2、治傷折,血瘀不散:虎杖(銼)二兩,赤芍藥(銼)一兩。上二味,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溫酒調下,不拘時候。(《聖濟總錄》虎杖散)...
白花蛇、黑烏蛇(各酒浸一宿),地龍(去土),蔓荊子、威靈仙、荊芥、甘菊花、沙苑、蒺藜、苦參、紫參、沙參、甘草(炙)、不灰木、木賊、九節菖蒲、天門冬、赤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