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回嶺廟會
相傳在
馬回嶺鎮馬頭村
荊林街歷史上有座閒居殿,俗稱大廟,每年農曆二月初四遠近朝香者絡繹不絕,來廟裡祈求一年的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起始是商販趁機擺攤設點、供應飲食、茶點,後發展成交易農副產品、小型農具和日用品。經過百年的歷史變遷和沿革,
馬回嶺廟會從馬頭山莊
荊林街轉移到
馬回嶺集鎮,時間由每年二月初四一天延續到二月初六三天,由原來相鄰縣鄉農副產品交流發展到贛、鄂、皖、湘四省周邊市縣物資交流的重要場所,交易攤位千餘家,物資交易品種千餘種。
地理資源
九江縣最大的水庫就坐落在,有
九江縣唯一的中型水庫——
馬頭水庫,其水源來自
廬山康王谷,集雨面積達32.9平方公里。有延續一百多年歷史的傳統廟會——農曆二月初四。
江西廬山桃花源風景區
馬頭山莊位處
廬山南麓,距昌九高速僅7公里,105國道貼莊而過,交通便利,與桃花源峽谷漂流為鄰,有晉代文人
陶淵明古賢作伴,與天沐、龍灣溫泉相隔舉步之遙。山莊環境幽雅,山水一體,鐘靈毓秀,內設
廬山農家特色餐飲,以及星級客房、會務接待、清水垂釣、棋牌娛樂、踏青聽泉、果蔬採摘、草灘露營等休閒項目。新建的星級客房內部裝修典雅,配有高速光遷上網,程控電話,閉路電視,冷暖空調。功能齊全的會議室可承擔各種商務會議,是匡
廬山下
九江縣境內屈指可數的商務洽談、休閒度假勝地。
姓氏介紹
源流與分遷
吳良材系兢公之裔,兢公為人正直,娶
呂氏,生子如海、如淵,海生銘,銘生良材已六十五世矣。其先世都平江,遷
吳江分華亭,繼而之汴,兢公之下後三世折居於
青州臨淄後避兵燹,徙居
金陵, 良材公以功授
彭澤主簿,擢永興令,愛其地辟民淳,後官至兵部尚書,致仕歸卒於永興,士民留葬其地,立像祠之,而子孫僑寓遂世為
楚人,永興之吳自良材公始焉。公生子二煜、燁。煜生璞、璟。燁生瑗、嘉。煜見世運迭遷,欲隱於山,遇異人曰: “逢橋則止。”璞遂遷居
興國歸化里黃沙橋頭;璟遷居
興國排石漿坑橋南:瑗遷居雙千里青陽港西坂橋:嘉生子吳虔從
九江遷居
德安蒲壙西車橋,至此分為四族矣,
宋元以來,族大且蕃,富川稱為第一戶,立九十六莊。其居黃沙、新橋、漿坑、橋南、沐浴、梘田,壙山、果石、貴湖、濕石、壤溪、龍源、黃橋、金城、荷壙、大林、南山及通山、蒜田等無處不盛。璞生延盛、延福:璟生延昭、延壽、延祖、延世、延慶;瑗公生延章;嘉生虔、坎巽。延盛、延福立莊新橋貴湖,盛生子四,長再翕字文明,次再竦字文威,三再文字文郁,四再剩。延福生再想、再收、再評、再議。璞公後世分遷瑞邑八莊,范鎮、莫家、桂林、高豐、
九江湧泉。璟公後世遷石壁、瓦橋、果石、夏畈、白楊、流莊、花園武蛟,再想生七子,仲尹、仲政、仲感、仲念、仲慶、仲御、仲貴。感生彥俊、彥貞,貞生居署,居便,居署生榮,榮生文憨、文舉、文隆。文憨生簡,簡生才裕,才裕生士吉、士方,士吉生子道,子道生彥恂,恂生世隆,隆生仲文,連續四代單代,從良材16傳至仲文。仲文 遷廣濟楊橋後濟邑
蘄春、
黃梅諸
吳之
始祖也!
家譜世系
吳太伯(
泰伯)
吳太宗(
仲雍)→【2】
季簡→【3】
叔達→【4】
周章→【5】
熊遂→【6】
柯相→【7】疆鳩夷→【8】
余橋疑吾→【9】柯廬(
柯姓始祖)→【10】
周繇→【11】
屈羽→【12】
夷吾→【13】
禽處→【14】柯轉(又作君轉)→【15】
頗高→【16】勾畀(勾卑)→【17】
去齊→【18】
吳王壽夢→【19】
季札公→【20】霽公(字子醮,號重道)→【21】利堅公→【22】成鏗公→【23】若水公→【24】玉公→【25】梓公→【26】烜公→【27】圭公→【28】鎬公(吳申)→【29】沐公(
吳芮,
漢長沙王)→【30】霍公(吳淺)→【31】荘公(吳信)→【32】森公(廣志)→【33】永公(千秋)→【34】敬公(衍陵)→【35】封公(吳全)→【36】嶐公(吳隆、吳陸)→【37】篔公(吳芸、
吳復興)→【38】葳公(吳章)→【39】
吳漢公(廣平忠侯吳漢,字子顏)→【40】成公(康成、成嗣)→【41】盱公(曼盱,又作吳財)→【42】勝公(如勝,吳璞)→【43】鑊公(允承,吳恢)→【44】佑公(字文質,弟吳偳,字季英)→【45】鳳公(熊慶,字應之)→【46】梁公(或作駕公,康年,字永齡)→【47】庫公(英延,字邦俊)→【48】圻公(之則,字廷法)→【49】式公→【50】璧公(皋孟)→【51】鉅公(吳佶)→【52】涿公(始泰)→【53】符雋公→【54】豫公(字德章)→【55】櫮公(吳戢)→【56】齊公(吳薈)→【57】竺公(吳琨)→【58】楨公(吳襄,字世南)→【59】堂公(洵文,字天宇)→【60】
吳明徹公(吳鬷)→【61】盾公→【62】靖公(吳奎,字文耀)→【63】蒞公(吳臧,字承休)→【64】若遠公(字伯高)→【65】稛公(世偉,兄秀公)→【66】兢公(或作競,子四:伯泰、伯芮、如海、如淵)→【67】如海公(子三:鎔、銘、鑄)→【68】銘公→【69】
吳良材公(字廷用,號萬春、洞天主人,永興祖)→【70】爗公(吳燁,
九江、
德安祖,其兄吳煜為永寧、
蘄州祖,生子璞、璟)→【71】嘉公(遷
九江、德安祖;兄瑗為遷永興、大冶祖)→【72】虔公→【73】思倉公→【74】尚清公(尚青)→【75】士詢公→【76】玉琳公→【77】仲嶠公→【78】萬震公→【79】顒公→【80】遷公→【81】元公(吳沅)→【82】吉公→【83】承立公→【84】彥玠公(子容)→【85】琮楊公(琮揚)→【86】唐友公→【87】愈公→【88】益公→【89】東公(吳東)→【90】灝公→【91】福一公(字壽山,號淡泉先生;
江州路鈔庫副使;
元朝末年從
安邑車橋徒居
江州匡廬吳家沖。二弟福二公:字興二,遷
安徽宿松,生琮三、琮四、琮五)→【92】琮曙公(字琮二,號夢光;世居
江州楚城鄉
荊林街,即今
九江縣之
馬回嶺荊林街開基始祖)
輩分派系
九江荊林街吳氏、
黃梅吳河村吳氏、
河南商城吳氏、
河南南樂吳氏字輩派語:
……福琮 德思伯志孟、時天國道中、正心光宗應、懋學仕宜崇、周邦新景遠、富壽兆長隆、昭代偉人起、恆茲建立洪、昌明高尚法、永守善良功、浩慶開先業、修和韶煜同、倫常展瑞象、敦厚作英雄、孝友禎福集、熙康治理通、書香延世澤、華耀振興豐、信義符欽敬、親愛樂鹹雍、吉裕禧模範、紀綱訓芳朋……
註:其中“正心光宗應”句,
九江荊林街為“之登光宗應”
始遷祖
遷徙狀況
荊林街故事
相傳元末明初
朱元璋與
陳友諒大戰
鄱陽時,有一天,
陳友諒千軍萬馬早已埋伏在
馬回嶺東面與
星子縣交界的觀口處,此地稱蘆花盪,至今仍留少許旱生蘆葦,地勢險峻,
朱元璋也是利用地利的優勢,想一舉殲滅陳的兵馬,率領部隊直衝敵方,但他並不知
陳友諒早在埋伏,
朱元璋的將士們騎在馬上,揚鞭策馬,從潯陽城一直追殺而來,氣沖霄漢,然而,當萬馬千軍行至
馬回嶺荊林街(今
九江縣馬回嶺鎮馬頭村
荊林街)時,所有的馬突然齊跪下,任你揚鞭,它都不起來,更不肯走一步,
朱元璋百思不解,這時,一位道人忽然降至,他氣宇軒昂,白眉長須,氣勢不凡,勸
朱元璋帶領部隊速退到十里之外的山嶺上安營紮寨,否則會兵敗氣傷。
朱元璋看看不肯向前一步的馬群,只好如此,傳令將領們停止前進,打馬回府。
後來,他得知蘆花盪確有
陳友諒千軍萬馬埋伏,便知自己免遭伏兵,幸逃一難,此乃天意。於是,便脫口將群馬齊跪的地方稱“
馬回嶺”,就是現在的
馬回嶺鎮。後來,若不是挺進中原,建立更大的統一基業,他意欲將荊林街擴建為國都。
馬回嶺鎮仿佛立在一個巨大的高昂著的馬頭之上,馬頭村與紅橋村的“馬頸”一東一西,相隔近二十里,這裡地勢與
廬山接壤,是著名詩人陶淵明歸隱的地方,它四面環山,中間寬闊,及似天府之國,此處近年還發現一天然溶洞,長十多華里,可與
龍宮洞相媲美。
馬回嶺,一個懷古探幽的好去處,朋友,不妨一游呵!
荊林街故事二
馬頭村之所以成為遠近聞名的紅軍村,首先得益於農民革命運動帶頭人
中國共產黨前
九江縣委書記吳從樞同志。
吳從樞的故鄉在
九江縣馬回嶺荊林街鄉(即現在的馬頭村),為了早日解救家鄉受苦受難的人民民眾,吳從樞向他們秘密宣傳革命道理,播下革命火種,提高他們的階級覺悟。吳從樞還創辦學校,培養革命骨幹,他向親朋好友提倡:有錢出錢,有物出物。他還自編自寫滿含革命內容的課本講義,聘請了幾名階級出身較好、有一定文化基礎的人擔任教師。來上課學習的人很多,有年過花甲的貧困老人,有少年和青年,有婦女和兒童。大大提高了民眾的階級覺悟,革命火種已趨燎原之勢。
荊林街故事三
紅軍村
潯陽江畔,廬山西南麓,有一個群山環抱,風景秀麗的小山村,全村562戶,2936人,卻有746名同志先後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新四軍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全村先後有39名同志光榮犧牲,他們為革命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因此,這個小小的山村遠近聞名,被人們譽為“紅軍村”,這就是九江縣馬回嶺鎮馬頭村。
赤膽忠心鬧革命
馬頭村之所以成為遠近聞名的紅軍村,首先得益於農民革命運動帶頭人中國共產黨前九江縣委書記吳從樞同志。
吳從樞,1906年生,在古城潯陽讀書時,結識了在南偉烈大學(今九江二中)讀書的著名共產黨人方誌敏,並積極參加他所領導的革命活動。後又考上了李烈鈞創辦的南昌心遠中學,認識了江西著名共產黨員趙醒農、袁玉冰,在他們的影響下,吳從樞熱心並積極參加革命活動。1925年11月26日,吳從樞因病回到闊別多年的故鄉九江。
吳從樞的故鄉在九江縣馬回嶺荊林街鄉(即現在的馬頭村),為了早日解救家鄉受苦受難的人民民眾,吳從樞向他們秘密宣傳革命道理,播下革命火種,提高他們的階級覺悟。吳從樞還創辦學校,培養革命骨幹,他向親朋好友提倡:有錢出錢,有物出物。他還自編自寫滿含革命內容的課本講義,聘請了幾名階級出身較好、有一定文化基礎的人擔任教師。來上課學習的人很多,有年過花甲的貧困老人,有少年和青年,有婦女和兒童。大大提高了民眾的階級覺悟,革命火種已趨燎原之勢。
隨著北伐革命戰爭的迅猛發展,吳從樞由創辦平民夜校,秘密開展農民革命活動到公開進行工作,革命形勢蓬蓬勃勃、熱火朝天,革命形勢一派大好,農民協會、婦女聯合會、兒童團和農民赤衛隊等革命民眾組織相繼成立,農民革命出現一派興旺發達氣象。
牽著妹手同革命
馬頭村之所以成為“紅軍村”,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共產黨的組織像吸鐵石一樣把90%以上的窮苦男女勞動人民民眾吸引到他的周圍,調動了民眾的革命積極性,把受壓迫最深、剝削最重的勞動人民培養成為革命的骨幹力量。
熊乃劍這個後來成長為紅三師師長的人,家住荊林街鄉,家庭最貧寒,5歲喪父,6歲就被當地的大惡霸地主陳獻莫抵債逼去作小長工。
隔溪相望的小湯村住著一戶富裕中農,家裡養著一個如花似玉的獨生閨女叫湯小琳,自小就和隔溪相望的上熊村熊乃劍玩在一起,出入成對,形影不離。一日,小湯與小熊正坐在路旁的石頭上說著話兒,被湯父撞見,老湯怒氣沖沖,操起一根木棍,劈頭就打小湯,小湯被打得一個多月雙腳都不能夠下地走動。湯父還到處放話:我與熊家,門不當,戶不對,窮小子要娶我的女兒真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吳從樞領導農民革命,驚動著古老而窮苦的山區小村,其聲勢銳不可擋。熊乃劍和湯小琳高興極了,立刻手牽著手,雙雙跑到農會辦公室,找到吳從樞,第一個報名參加農民協會和婦女聯合會,不幾天,熊乃劍當上了荊林鄉農民協會委員長,湯小琳出任荊林鄉婦女聯合會會長,訊息傳開,人們紛紛前來參加農會,湯小琳還將那些夠入會條件的姑娘小姐嬸婆奶媽共有78人也都帶來參入農會。
在農會高潮和鞭炮聲中,熊乃劍和湯小琳,還有5對新人喜氣洋洋,每位新郎新娘胸前戴著紅花,在荊林鄉農會廣場舉行集體婚禮,行文明禮,結自由婚,一時傳為美談。
後來,熊乃劍和湯小琳雙雙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不久,小熊擔任了紅三師師長,湯小琳出任紅軍團長,他們帶著部隊同國民黨反動派軍隊頑強戰鬥,都立下了不朽功勳,他們兩人的革命生涯和傳奇故事至今還被人們傳為佳話。
滿門忠烈幹革命
九房自然村是馬頭村最偏辟的地方,交通極為不便,那裡居住著28戶人家,只有3戶是地主和富農,村西有一間破爛不堪的茅草蓋成的土磚房屋,這就是年過古稀的吳仕定的家,吳仕定家中5個男孩已長大成人因家中窮苦討不起媳婦全成了光棍。
1926年1月8日,上午剛剛吃完糠菜粥的吳仕定,忽然癲癇病又發作了,口吐白沫,昏倒在地,全身不斷地抽搐,恰在這時,擔任中共九江縣委委員的吳從樞一行檢查農運工作路過此處,他們看見吳仕定病成這樣,把他抬進茅草房間放在床上,隨即,吳從樞忙從口袋內取出小藥丸送進吳仕定口中……原來吳從樞憑著一股子好學鑽研的精神,自學了中醫中草藥,平時也給人家診治過一些疾病,療效頗好。十多天前,吳從樞診視吳仕定的病情時得知他患上了癲癇病,便給吳仕定灌服了專治癲癇病的小藥丸。不一陣功夫,吳仕定甦醒了過來。
之前,荊林鄉成立農民協會,全鄉大部分窮苦人家都加入了農會,唯獨九房村的吳仕定一家六人沒有報名入會,吳從樞去訪問了幾次,吳仕定不肯參加,說什麼命里注定我是窮苦命,造反又有什麼作用。吳仕定的5個兒子,向來孝順出奇,唯父命是從。吳仕定患上了癲癇病,吳從樞這是第六次來他家,每次問寒問暖,送藥送糧,深深地感動著腦子僵化的吳仕定,吳仕定激動地說:“請批准,我要加入農會,我那5個小崽也請你們同意加入農會。”
吳仕定率領5個兒子參加了農民協會並當上了宣傳員,走村串戶宣傳革命道理,深受民眾好評。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黨的正確領導,在吳仕定一家人的影響下,馬頭村的農民革命運動紅紅火火、熱火朝天。
果真如吳仕定老人當初入會所言,他家要做一個滿門忠烈的光榮之家,在革命的大熔爐里,他們都得到了極好的鍛鍊和成長。後來,吳仕定老人和四個兒子都先後為革命光榮犧牲,小兒子吳宜清也始終保持著一個共產黨員和一名老紅軍的光榮本色。老人家對吳從樞的承諾已完美地劃上了句號。
名符其實的紅軍村 1959年4月26日,中共廬山管理局黨委第一書記樓紹明同志一行來到廬山通遠公社馬頭大隊,馬頭大隊原屬廬山管轄範圍。
樓書記到廬山任職不久得知山下西南麓的馬頭大隊是紅色蘇區,在那炮火連天、狼煙四起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吳從樞領導的馬頭地區農民革命運動如火如荼、轟轟烈烈,紅遍了贛北半壁江山。樓紹明欣喜之餘,特邀上幾名領導去一趟馬頭。依然健在的老紅軍、老農協會員、老赤衛隊員和老抗日八路等革命同志暢談了他們的戰鬥經歷。當下,樓紹明對在座的民眾說:“你們這裡果真是名符其實的紅軍村莊啊!
如今的馬頭紅軍村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連線廬山的柴桑山和馬良山興建了馬頭水庫,這水庫恰似小湖,水庫大壩高高地矗立在柴桑山中,是度假休閒的好去處。馬頭村有105國道和昌九高速公路、環廬山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京九鐵路和昌潯城際高速鐵路也在不遠的馬回嶺鎮通過。現在的馬頭紅軍村又多了一塊“江南苗木第一村”的耀眼金字招牌。
荊林街故事四
毛澤東在馬回嶺
1
農家來客
原來,何奎光與吳從樞兩人既是同學,也可以說是同鄉,德安縣與九江縣緊緊相鄰,古時九江縣稱柴桑縣,德安是柴桑縣轄地。吳從樞、何奎光平時總在一起活動。這年四月,吳從樞從廣州回來邀上何奎光一道考上了毛澤東在廣州舉辦的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雙雙進了農講所學習,學習期間,兩個人主動加入了《江西農民運動研究會》,是研究會民眾組織中的重要人員和骨幹,兩人性格投緣,非常要好,在學員中很有威信,跟老師兼所長的毛澤東也很親密,兩人學習認真,軍事訓練積極,因而深得毛老師的喜愛。
吳從樞同何奎光親熱地手牽扯著手,一同走進屋裡。這棟房屋很大很高,分前中後三重,每重各隔著一個用石板做成的長方形天井,原是吳氏祖堂。吳從樞從廣州農講所學習回來後,遵照黨組織和毛澤東的指示,在馬楚地區廣泛宣傳革命,創辦貧民夜校多所,發動和組織民眾鬧起革命,因而就把這吳姓祖堂前中兩重房屋改做了教室。
這時,坐在教室里看書的吳從立看見來客是常到夜校上課的老師何奎光,馬上動身去廂房端來一碗廬山野茶水,何奎光一連喝了三大碗廬山野茶水,隨即撩起右手,一抹大嘴上的余茶水,望著同學吳從樞傻笑,然後挨近吳從樞,貼著他的耳朵嘀咕了一陣,吳從樞聽後,滿臉堆起笑紋,很是高興,隨即叫吳從立趕快去把熊乃劍找來,不到半個鐘頭的時間,一個年輕氣盛高個子的小伙子急匆匆跑來,此人就是外號稱為飛毛腿的熊乃劍,熊乃劍也是夜校學生,平時也同吳從立一樣經常跟著吳從樞四處宣傳革命。
吳從樞見熊乃劍來到,神秘秘地對他和吳從立說:“今晚我們陪何老師去德安見見我經常給你們提到的,你倆也總吵著要見的一個人。”
熊乃劍和吳從立聽後,驚喜歡跳起來:“啊!毛澤東毛委員來啦!”
熊乃劍和吳從立雙雙撩起大腳跟著何奎光吳從樞如風似的往西南方向的山區奔去。
傍晚時分,四個年輕後生就趕到了近鄰的德安縣聶橋鎮何家畈。他們四個人剛跨進何奎光家的大門,只見一位身高體長的青年坐在桌旁正跟德安縣黨的負責人楊超在談話,楊超身旁還坐著三個德安縣的老鄉。
“啊!”吳從樞看見這個面容極熟愁的人就迅速地跑了過去,高興地歡叫起來:“毛老師,您來啦,幾乎快要把我想昏。”吳從樞叫的毛老師,就是大名鼎鼎的毛澤東毛委員。
這時,毛澤東發現叫他的是青年學生吳從樞,急忙站起來迎了過去,迅速伸出雙手緊緊地握住學生吳從樞的雙手,操著濃重的湖南口音,笑眯眯地說:“小吳,一別兩月,我時記得也在想念你喲。”
此時,天色已黑了。不一陣功夫,何奎光同妻子楊光英一前一後各端著一大盤飯菜放在木桌上,請毛委員和眾人吃飯,大家吃完了飯,又在繼續著談話,主要是毛委員介紹全國各地大革命運動的情況和出現的問題,其中特別重點談了全國農民革命運動。
第二天夜晚,吳從樞請毛澤東和楊超、何奎光到九房村外的吳氏祖堂荊林貧民夜校講課,116人靜靜地坐在教室里聽課,毛澤東把他新近寫成的《中國社會各階層的分析》講授給大家聽,學員們都聽得津津有味,當毛澤東講道:“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學友們都不約而同地站立了起來,報以熱烈的掌聲。
翌日,黎明時分,大家早早起了床,吃完早飯後,就同毛澤東毛委員踏著黎明前的夜色匆匆往西南方向奔去。
2
別樣生日
1926年11月18日傍晚德安縣的何奎光到了鄰縣柴桑馬楚,向同學吳從樞說,毛澤東老師已來到何家坂請他去一下,吳從樞當即令吳從立叫來熊乃劍,四人吃完晚飯,吳從樞帶上一袋熟花生即同何奎光、熊乃劍和吳從立一同往何家坂走去,四個人走到何奎光家堂屋時,屋裡已經坐滿了人,聽何奎光說這些人都是德安縣最可靠的窮苦民眾。當夜由毛澤東主持召開了農民革命運動調查座談會,大家發言熱烈和積極,直到村雞叫上了二遍才散會,人們就在堂屋裡鋪上地鋪睡覺,翌日上午,座談會仍在繼續進行,吃過中午飯,吳從樞笑著小聲跟何奎光說,今天可是毛老師的生日啊,何奎光聽後不覺一怔:“咳……我倒忘了毛澤東的生日。”吳何在廣州學習的時候,吳從樞就告訴了他,由於何奎光工作忙倒把這事忘記了,今天經吳從樞提醒,何奎光笑著急忙進自家廚房裡去了。
一頓飯多點的功夫,何奎光和妻子楊光英手中各端著一大托盤飯菜一前一後走進堂屋,人們一驚,望著滿桌子上面熱氣騰騰的酒飯菜,紛紛站立起來,何奎光笑嘻嘻地對大家說:“今天是毛委員的生日,我們小區拿不出像樣的酒菜,我和妻子光英商量後,特地把家中養的一隻雞伏了(注,吉慶言,避殺之忘,把殺雞稱作伏雞)再炒配一些山里菜以慶賀毛委員的生日,祝毛委員生日快樂,革命順利。”
頓時雷鳴般的掌聲響起,一片歡樂祥和。
毛澤東十分動情地說:“我毛澤東小小一個生日,何勞大家操心,在下表示感謝。”
這時,吳從樞走到毛澤東的面前,深情地說:“毛老師毛委員,在你生日之際,我們山區沒有什麼好的東西招待,今天特奉上一小袋花生,花生乃長生之果,祈望毛老師笑納,恭祝毛委員一年四季平安,生活快樂,長命百歲,革命成功!”
吳從樞話音剛落,一陣雷鳴般的掌聲又驟然響起,經久不息。
在祥和快樂的氣氛中毛澤東毛委員在江西山區過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生日。
3
馬楚演兵
翌日,吃過早飯,毛澤東提出到馬楚荊林去看一看那裡的農民武裝力量,大家聽後為之一驚,但吳從樞想:也好,醜媳婦遲早要見公婆一面,讓毛老師去檢查一下馬楚武裝,找出差距也好,繼續努力,何況平時的馬楚農民自衛軍和兒童團軍事訓練嚴肅認真,素質也不差,應該說經得起檢驗,吳從樞想到這裡,也就信心很足也很自負,因此,贊成毛澤東馬楚之行。
熊乃劍和吳從立則不大讚成毛澤東現在就去,認為時間過於倉促,怕滿足不了毛澤東的要求標準,怕出洋相,最好是改遲日子再去,做些準備,那就更好。
毛澤東心中有數,他只笑了笑:柴桑馬楚荊林之行勢在必行。
周瑜點將台坐落在柴桑山深處的天馬騰空峰下,這是三國年代東吳大都督周瑜當年修建起來的,樓台高大,雄偉壯麗。這天,周瑜點將台場熱鬧非凡,紅旗招展,歌聲嘹亮。1500多名馬楚農民自衛軍戰士和兒童團員,隊分四列成井字形狀在例行每間隔五天大型的軍事演習操練,口令聲、喊殺聲、唱歌聲此起彼伏,震撼著廬山的柴桑山上空,久久響盪。操場周圍也同往常那樣一上午就站滿了自動前來湊熱鬧觀看訓練的山民民眾,人們不時爆發出喝彩聲、讚揚聲。
“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驅軍閥,驅軍閥,革命成功,革命成功,齊努力,齊努力!”唱得好——唱得好——唱得好!這是周瑜點將台檢閱走廊上,和吳從樞、何奎光、楊超站立在一起的一位梳著分裝頭高個子的人連續三次發出的讚揚聲。
“大隊長!剛才發出讚揚聲的高個子是誰?”正在觀看和檢查馬楚農民自衛軍演練水上功夫的中隊長蔡澤虎滿臉掛笑問大隊長熊乃劍。
“他——告訴你,可要絕對保密啊。”“絕對保密,我向你保證。”蔡澤虎說著伸出右手手指勾住熊乃劍的右手手指頭認真地說:“大隊長,你怎么還不相信我呀!”
“我是相信你的,所以才會告訴你,那高個子就是農運大王毛澤東毛委員。”
“啊!——那人就是毛委員,怪不得那樣帥氣。”蔡澤虎聽了很驚訝:“毛委員也到我們柴桑馬楚來啦?”
“嗯,毛委員來柴桑馬楚檢閱我們的武裝力量。”熊乃劍興奮又有些擔心地說:“但不知檢驗是否能夠達到標準。”
“保證出色!”蔡澤虎滿臉掛笑很自負地說:“毛委員剛才不是還連聲讚揚了我們么!”
“好!但願如此。”熊乃劍說。這時,蔡澤虎正目不轉睛地在看著周瑜點將台檢閱走廊,忽然他一陣驚喜挨近熊乃劍說:“熊大隊長你看——。
熊乃劍順著蔡澤虎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見毛委員滿臉堆起笑花右手指著荊林河域正在同吳從樞、何奎光和楊超笑著說什麼:“看樣子是在談論和讚揚我們戰士們的水上功夫,看那神色應該很是滿意。我說么,我們的農民自衛軍訓練有素,軍事技術過硬,拿的出手喔。”
熊乃劍內心高興,眯起笑眼說道:“澤虎你不要高興得太早,兒童團還沒有出場,操練成績怎樣,尚待分曉。”
“大隊長不信,你看——”熊乃劍又順著蔡澤虎所指的方向望去:二十餘名馬楚兒童團員正靜靜地匯集在操場東南荊林河畔長著的一棵高大的廬山松樹下待命,這時兒童團長吳宜清一聲令下,這些生龍活虎般的團員們幾乎是同時雙腳一蹬速地一陣飛上了樹椏叢中,手腳真如猴子般那樣迅速靈巧,然後穩穩地粘住在樹杈樹椏上搖來晃去,上下翻滾著,讓人見了驚心動魄,提心弔膽。
站立在周瑜點將台檢閱走廊上的毛澤東與吳從樞、楊超和何奎光他們對馬楚兒童團的操練弄得驚訝不已,樂得喜笑顏開,拍手稱好,毛澤東這時趨步往前又當眾高興地大聲讚揚道:“你們是好樣子,不愧為神奇的紅色兒童團員。”
在沒有事先布置事前準備的情況下,毛澤東成功地檢閱了柴桑馬楚農民武裝力量,成績顯著,令毛澤東和大家都特別高興也都非常滿意,在當地至今傳為佳話,童叟皆知。
掌聲時分,吃過了晚報,毛澤東在何奎光、吳從樞、楊超和熊乃劍一行人的陪同下,乘著夜色直奔柴桑馬楚近鄰德安縣的老山灣石鼓殿。
荊林街故事五
國民革命軍第25師起義舊址
廬山的柴桑山中,千里京九鐵路穿境而過,一個不起眼的小火車站掩映在綠蔭叢中,這就是享有盛名的九江馬回嶺老火車站。 此站東倚廬山,西接幕阜,北臨長江,南瀕鄱湖,地理位置十分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的地方。三國時期,東吳大都督周瑜在此駐紮重兵聯劉抗曹在赤壁一舉打敗了號稱83萬人馬的曹操;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與陳友諒在此激戰,朱勝而得天下。近代更有幾件輝煌閃亮的事件震驚中外,舉世矚目,值得人們永遠紀念。
馬回嶺火車站是京九線上設立的一個小站,1922年鐵路始建成(原稱南潯鐵路,改革開放各線路延伸成為現在的京九鐵路)。
1925年秋,中共黨員吳從樞受黨組織的指示回到家鄉九江和廬山秘密開展革命活動,在馬楚(即馬回嶺地區)地區宣傳革命,創辦貧民夜校多所,以老火車站為聯絡地點,發動民眾,把一批先進分子秘密培養吸收入黨,建立了贛北第一個黨支部,掀起了轟轟烈烈的農民革命運動。1926年5月17日,馬楚農民協會在馬回嶺老火車站廣場召開成立大會,盛況空前。時中共江西省委書記羅亦農,站立在火車站月台上極為高興稱讚道:“這裡農民革命運動搞得有聲有色,堪稱‘贛北紅色堡壘第一鎮’,值得各地學習。”
大革命失敗後,吳從樞跟國民黨反動派對著幹,清除了叛徒,純潔了革命隊伍,萬眾一心,團結奮戰,鞏固和發展了蘇區革命根據地,“八一”前夕,周恩來、李立三和朱德都先後來到馬楚(即馬回嶺鎮)地區檢查和指導工作,陳毅元帥在追趕“八一”南昌起義部隊途中也駐足馬回嶺的柴桑口指導革命,智殺惡霸,獻計奪軍火。
在馬回嶺火車站旁及其沿線一帶駐紮著軍閥孫傳芳部隊,這些孬兵平日欺男霸女、魚肉鄉民,無所不為。吳從樞受黨組織派遣返鄉積極在孫兵營中活動,奔走於南潯鐵路之間。襲敵於馬回嶺車站孫傳芳部,使10萬賊兵一夕盡潰,狼狽逃竄。
1927年4月12日、7月15日,蔣介石和汪精衛相繼叛變革命,成千上萬的共產黨人和革命民眾遭到殺害,轟轟烈烈的大革命慘遭失敗。為挽救革命,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批准了由在九江的許平山、李立三、鄧中夏、葉挺和聶榮臻提出的在江西南昌舉行起義,任命周恩來為中共前敵委員會書記前往南昌組織和領導武裝起義。
奉周恩來之命,聶榮臻來到馬回嶺與張發奎的親信第四軍25師師長李漢魂鬥智鬥勇,巧妙周旋,密謀策劃,工作到三天三夜都未曾合眼休息,終於使25師的兩個團和一個重機槍連都參加了起義,另外尚有112名馬楚赤衛隊員也隨軍赴南昌加入到起義部隊。
8月1日上午,聶榮臻和73團團員周士第商量,決定75團先走,74團重機槍連居中,73團擔任後衛。他們利用午睡時間,以打野外為名,突擊駐地,規定在下午六時以前全部到達德安車站集結,如果遇到阻撓和破壞起義者,就堅決鎮壓和消滅。
8月1日,午後一時整,驕陽似火,紅日高照,各團各營緊急集合在馬回嶺火車站廣場(現改名為起義廣場),團、營長正式向大家宣布二十軍和二十四師已在南昌起義,我們也要到南昌去,加入起義軍,建立自己的武裝。部隊以急行軍的速度向德安進發。按計畫開進了南昌,加入了南昌起義的行列。
馬回嶺老火車站雖然僅是京九線上的一個小站,且已停運多年,但它卻有重要的歷史作用。對於研究當地革命、北伐25師起義赴昌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寶貴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