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英固自然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章鳳鎮戶弄行政村
- 著名景點:英固自然村
- 類型:村莊
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工資性收入、物業出租、村集體經濟分紅、個體經營等。人口情況 2015年末,戶籍人口1300人,其中男性677人,女性623人。非戶籍外來人口2.5萬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688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250人,主要分布在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荷蘭、瑞士、巴西、比利時等國家。歸僑15人。歷史文化 沙嘴村...
院前村是福建省馳名中外的銹石之鄉。銹石一一歷來就是院前村可供開採的礦藏,儲量車富。它紋理清晰,色彩斑斕,光澤華麗,耐磨耐熱,質感莊重而高貴。是北京人民大會堂、全國政協大樓、首都國際機場裝飾的首選用材。產品銷往日本、英國、新加坡等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院前人民以建設家鄉為己任,並在各個領域取得了...
2015年末,戶籍人口325人,其中男性185人,女性140人;80歲以上9人,最年長者95歲(女)。外來暫住人口6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3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6人,主要分布在英國。村民均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東莞樟木頭話。傳統生產經營以農業為主,種植的農作物有水稻、花生、甘蔗,以及荔枝、龍眼、黃皮等...
2015年末,戶籍人口1430人,其中男性662人,女性768人;80歲以上48人,最年長者99歲(女):海外留學182人。非戶籍外來人口10.86萬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約300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196人,主要分布在英國、荷蘭、加拿大、美國,少數居住在澳大利亞、阿根廷、巴西等國。歷史文化 村民由來 世居村民主要有黃姓和鄺姓。
拔旗遷界的口述歷史。英國殖民者在與清政府談判之前,英方勘界人員在沙頭角插上幾十面界旗。如果按照界旗劃界,東和墟和沙欄嚇村都將劃歸英界。村里鄉紳經過商議,由吳子魁召集村里20多位村民連夜將十多面界旗拔掉,轉插到正坑河西南端一側的乾涸河床上(即今天的中英街)。經過拔旗遷界,將東和墟和沙欄嚇村...
冼姓,清光緒六年(1880年)前後從今中山遷入(現已移居英國)。2015年末,戶籍人口108人,其中男性53人,女性55人;80歲以上3人,最年長者87歲(女);實際在村人口104人。非戶籍外來人口583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50多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60多人,主要分布在英國、美國等國家。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
華人新村是1950年代馬來西亞英國殖民地時期設立的一系列華人集中定居點,目的是為了在長達12年的馬來亞緊急狀態時期,阻止華人與馬來亞共產黨領導的馬來亞人民解放軍接觸,這個策略後來被證明是相當有效的。村情概況 據估計,今日整個馬來西亞半島仍有120萬人居住在452個華人新村內,其中85%是華人,10%是馬來人,印度人...
周圍海域分布黃魚、鯧魚、帶魚、鰻魚等經濟魚類,盛產石斑魚、貝類資源。同時自然景觀資源豐富,遠近聞名,尤其是東礵島和紅礵島,已然成為當代年輕人網紅打卡勝地。當前全村主要從事捕撈業和旅遊業,並有部分出境勞務,實際在島約300多人,大部分在霞浦城關,少部分居住在美國、英國、法國、瑞士、西班牙等國家。
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5人,主要分布在英國。歸僑1人。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大鵬話。傳統經營為漁、農業,主要種植水稻、番薯、花生等,出海捕魚主要在大鵬灣海域進行,閒時以上山砍柴、種植果樹等作為副業。自清末起,大鵬一帶村民開始到香港務工,至20世紀60—70年代為盛,有許多村民定居香港。改革開放後,...
印度爭辯說,協定中的波林三多與波林村是同一個地方,印軍占領的不是波林三多,而是波蘭松達。中國代表查閱了英印政府於1889年和1900年發行的地圖,發現波林三多與波蘭松達才是同一個地方,是英國人後來將波林三多改稱為波蘭松達,對於這一點尼赫魯本人也給予佐證,他在1959年9月26日致中國政府的信中說:“...
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20人,主要分布在英國、法屬塔希提。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傳統經營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2001年4月3日,埔廈村新辦公大樓落成。現集體經濟以廠房出租及管理為主;村民以自有房屋出租、務工為主,部分村民創業、經商等。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工資性收入...
全村已有近六成青壯年在義大利、荷蘭、法國、英國、德國和西班牙等歐洲國家務工經商。他們大部分從事餐飲、服裝、皮革業。隨著資本的積累擴張,已有少數槐塘老闆跳出異國他鄉的店鋪加工和餐飲服務行業,租用火車和飛機做起了跨國商貿生意,不少人已定居國外,槐塘成為皖南第一“華僑村”。在周邊百姓眼裡,槐塘是通往歐洲的...
2015年末,戶籍人口150人,其中男性70人,女性80人;80歲以上8人,最年長者90歲(男);實際在村人口149人;海外留學1人。非戶籍外來人口約50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約10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約30人,主要分布在英國、美國等國。歷史文化 村民由來 村民主要為廖姓,其先祖從福建遷徙到廣東橫崗山仔嚇,後遷徙...
該村主要人物:何肇春(1848-1915),字世棠,號梅覺。清同治七年(1868年)考中秀才,清光緒元年(1875年)中式副榜第一名。其致力於沙頭角和鹽田地區文化教育。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英國強租新界,何肇春和“十約”長老會長老,組織沙頭角地區80多個村莊數百名士紳和長老,集中於東和墟文武廟議事堂召開...
2015年末,戶籍人口128人,其中男性58人,女性70人;80歲以上5人,最年長者90歲(女);實際在村人口108人。非戶籍外來人口274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188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86人,主要分布在英國、美國、澳大利亞、丹麥等國。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經濟社會 傳統經濟以農耕為主,種植水稻...
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5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10人,主要分布在英國。歸僑4人。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傳統經濟以農業生產為主,主要種植水稻,兼種龍眼、荔枝,部分村民割草砍柴到城鎮出售。1990年,村里利用集體資金建起兩棟廠房。1991年,引進第一家工廠(台資企業)。2007年,利用村集體資金加...
2015年末,戶籍人口358人,其中男性179人,女性179人;80歲以上有28人,最年長者88歲(女);實際在村人口358人。非戶籍外來人口10523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118人。祖籍該村的華隊華僑2人,居住在英國。歷史文化 村民由來 村民主要有莊姓、唐姓、陳姓。第一大姓為莊姓,早年從福建泉州遷移至廣東東莞,宋代從東莞...
2015年末,戶籍人口343人,其中男性163人,女性180人;80歲及以上25人,最年長者92歲(女)。外來暫住人口5362人。祖籍該村的港澳台同胞200多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200多人,主要分布在牙買加、英國等國家。歸僑10多人。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東莞鳳崗話。傳統經營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花生、...
乾墩村位於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首南街道中心東南約5公里,原有三個自然村,分別是乾墩、張六四房、月浦。由於新城區和和高教園區(英國諾丁漢大學)建設的需要,乾墩自然村已於2004年拆遷並搬遷安置到南裕社區。2006年張六四房自然村也因錢湖南路延伸,拆遷工作也已基本完畢。部份家庭已安置到南裕、繁裕、東裕、...
鴉片戰爭期間,英國殖民者稱其為馬利臣島。地理環境 徐公島位於嵊泗列島中部,泗礁山島西南海域,與泗礁山島岸距13.4千米,出嵊泗縣政府駐地菜園鎮西南17.9千米,距大陸最近點44.5千米。俯瞰島呈鉤形,為東北—西南走向,長2千米,最寬處1.2千米,狹窄處0.3千米,陸域面積1.254平方千米,海岸線長度8.45...
祖籍該村的港澳台同胞8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30人,主要分布在英國、荷蘭、馬來西亞等國家。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經濟發展 傳統經營以種植水稻為主,飼養雞、鴨等為輔。現出租房屋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工資性收入、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特色傳統食品有扣肉、年糕等。社會事業 廣深鐵路、...
2015年末,戶籍人口280人,其中男性130人,女性150人;80歲以上10人,最年長者84歲(女):實際在村人口278人;海外留學2人。非戶籍外來人口約160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約10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約60人,主要分布在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傳統民居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現存約30座,磚木石結構,牆體多為...
2015年末,戶籍人口158人,其中男睦90人,女性68人;80歲以上6人,最年長者93歲(女);實際在村人口118人。非戶籍外來人口30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約15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約200人,主要分布在英國、美國和東南亞一帶。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社會經濟 傳統經濟以農業和漁業為主,農...
村里第一大姓為黃姓,其先祖於清朝從福建莆田遷移至廣東新安庫坑,民國時期從庫坑遷移至當地。2015年末,戶籍人口85人,其中男性40人,女性45人;80歲以上5人,最年長者103歲(女);實際在村人口63人。非戶籍外來人口約45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1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8人,主要分布在英國。傳統文化 該村...
鏌鋣島燈塔,清光緒九年(1883年),由英國人所建,1956年重建。石砌結構,塔高16米,燈高28米,燈質閃白15秒,射程15海里,燈器PRB-20型。海事 光緒二十一年(1896),德國“伊爾提司”炮艦闖入中國領海,在石島港外鏌鋣島東北處觸礁沉沒,船上88人只有11人獲救。石島人對這些入侵者抱以仁慈的人道主義情懷,...
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540人,澳門同胞40人,台灣同胞42人。祖籍該村的華僑華人約970人,主要分布在英國、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家和中美洲地區。村民有鄭、黃、歐、譚、李、陳、周、鄧、張、梁等28姓,均為漢族。經濟 雍陌村傳統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也種植蔬菜、番薯、芋頭、花生、木薯、馬鈴薯、甘蔗...
民國初,英國派往中國西藏地方邊境從事勘測活動的斯特拉徹中尉,在其所撰一文中承認香扎、拉不底地區屬西藏,但他製圖時卻故意篡改傳統習慣邊界線,把邊界推到拉不底以北的分水嶺上。文中說:“在這部分將會看到,我使英國的疆界把以往測量者所沒有勘探過或忽略了的許多地方包括了進去:拉不底谷地對阿里方面來說,要...
植豐園,位於揭西縣金和鎮金新村下轄自然村新園村寨內,是民國時期香港金融企業家和教育家林子豐的故居,1920年由林子豐創建,建築由英國建築設計師設計,既具西洋古典皇宮形制的風格又夾帶中國傳統民居格調,由圍牆、門樓、主座、附座、後房、花園、噴水池和碉樓等部分組成。園名取林子豐及夫人陳植亭之名合而為“植...
世居村民均為何姓。2015年末,戶籍人口190人,其中男性90人,女性100人;80歲以上6人,最年長者94歲(女);實際在村人口150人。非戶籍外來人口20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約4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約40人,主要分布在英國、荷蘭、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等國家。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社會經濟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