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公樹村

伯公樹村是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鹽田街道永安社區下轄村。位於鹽田街道西部,距街道辦事處約2千米。相鄰自然村有老塘村、四村新圍、西禾樹村、瀝背村。緊鄰梧桐山國家森林公園;有黃猄苗山、滴水寨河。清初“遷界禁海”,清康熙八年(1669年)新安縣復界,大批客家人從河南、福建、江西及粵東地區遷入此地。客家人以墾荒、養鴨為生,漸漸形成芙蓉板(湖洋畔)、小徑墩和伯公樹三個圍仔。原來有伯公樹、小徑墩、芙蓉板二個小村,成立生產隊時,三村合併成伯公樹村。據村主任講述,芙蓉板原來叫湖洋畔村,因為客家人說國語不標準,為了讓大家容易聽懂,後來改成芙蓉板村。村里原有棵大樟樹,位於村頭小徑墩,高大挺拔,枝繁葉茂,長期為人們遮風擋雨,村民在此納涼歇息。村民視大樟樹為伯公樹,故名伯公樹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伯公樹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鹽田街道永安社區
  • 地理位置鹽田街道西部
歷史沿革,人口民族,經濟社會,歷史文化,主要人物,地方規劃,

歷史沿革

清朝,屬新安縣。1914年,屬寶安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屬寶安縣東和鄉;1958年,屬南天門公社鹽田大隊;1979年,屬深圳市羅湖區鹽田公社;1983年,屬沙頭角管理區鹽田街道;1990年,屬羅湖區鹽田街道;1998年,屬鹽田區鹽田街道永安社區。

人口民族

吳姓和何姓為該村兩大姓。第一大姓為吳姓,清朝從中原遷移至廣東惠東;清末從惠東遷移至此。第二大姓為何姓,清朝從福建遷至廣東龍崗;清末從龍崗遷此。
2015年末,戶籍人口200人,其中男性120人,女性80人;80歲以上6人,最年長者88歲(女);實際在村人口150人。非戶籍外來人口17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約23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280人,主要分布在美國、英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經濟社會

傳統經濟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甘蔗、番薯、花生等。1989年2月,村民集資成立深圳市鑫群股份公司,主要經營物業出租與管理。2015年,公司經營收入1300多萬元,人均分紅1.53萬元。現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房屋出租、金融投資、集體經濟分紅等。
永安路、北山道、東海道經過該村。20世紀60年代通電,80年代通自來水,90年代通電話、通網際網路,2000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村裡有健身路徑、籃球場、社區公園、社區老年人活動中心、自助圖書室(藏書2000冊)、社區文體活動中心等,為村民的休閒娛樂和文化生活創造了條件。

歷史文化

村內現存《何氏族譜》,為何姓族人於1988年纂修。
該村原有20座客家民居,黃土砂石版築牆體,局部用磚、卵石、麻石等壘砌,麻條石牆角屋面鋪蓋三層板瓦,下二層均為仰瓦(望瓦),呈土紅色,瓦片較大。第一層對縫平鋪,第二層則壓頭插尾鋪蓋於第一層上,最上層為覆瓦,青色,較下面兩層瓦片小。碌筒灰色瓦頭,少數為扇形。屋面四周及頂脊均用石灰包裹嚴實。
位於該村83號(原芙蓉板村)的民居,建於民國時期,為只開間兩進,前天井後正房布局;面寬11.4米,進深10.8米。凹斗式門,石門框。天井為平頂,上有塔司乾柱式欄桿。左右兩側圍牆上有花瓣狀排水孔,天井兩側為廂房。廂房有向圍牆外開的小方窗和豎條狀射擊孔。正房明間為客廳,兩次間為臥室,次間後部設有閣樓。硬山項、平脊加博古飾(其他的也有船形脊)、兩面坡,碌筒灰瓦覆頂(該民居於2019年被拆除)。
何氏祠堂,建於清朝,民國時期重修。土木結構,坐西朝東,原為只開間三進布局,現僅剩門廳。面闊二間曰.66米,進深5.6米。牆嵋有灰塑博古,明間檐下有花草壁畫,左側書“民國廿一年工申仲冬月重修”,側面山牆浮雕卷草尾,硬山頂,正脊有博古裝飾。
村中曾有書塾,建於清鹹豐八年(1858年),1932年重修。原建築而寬20米,進深24.5米,為前後四進布局,第一進與後三進隔開,獨立成一單元,中為過堂。從前至後依次為過堂、廊道、天井、正堂、後院,左右房屋。頭門檐下有壁畫及年款,右有“鹹豐八年戊午歲建”,左有“民國廿一年壬申仲冬月重修”字樣。1932年的“重修”實際應是維修,該建築主體部分所保留的依舊是清朝中晚期的風格。這是鹽田區內已知唯一一座有明確建造時間的古建築。由於道路建設,已被拆除。
仁福堂炮樓坐落於該村96號,建於1930年,土木結構,坐西朝東,由炮樓與一廳屋組成,高4層,面闊5.52米,進深12.8米。正面與一廳屋相連,天台女牆、紅藍帶、懸包角,頂層四面居中銑斗、錦鯉葉珠排水孔,有長方豎形或啞鈴形射擊孔,頂層正面匾額書“仁福堂”,右側小字“民國十九年”,左側小字有五個,但因年代久遠,已脫落,導致模糊不清。內有木製樓板及樓梯。
因舊村改造,傳統民居均已拆除。 村中共有3口古井,始建年代不詳,均為正方形,邊長1.85米,井深2.25米。條石井框,井壁以卵石壘砌。現井周砌水泥井台。
每逢清明節,村民都要“拜公山”。這天,村民來到大眾山墳地祭祖。村裡有男孩出生的家庭,待孩子滿月後會到家族祠堂點燈,祭拜祖先,這一民俗形成於清末民初。 該村歷史上發生過村民出走香港的事件。

主要人物

該村主要人物:何肇春(1848-1915),字世棠,號梅覺。清同治七年(1868年)考中秀才,清光緒元年(1875年)中式副榜第一名。其致力於沙頭角和鹽田地區文化教育。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英國強租新界,何肇春和“十約”長老會長老,組織沙頭角地區80多個村莊數百名士紳和長老,集中於東和墟文武廟議事堂召開大會,聯名上書縣衙,抗議英國強租新界。何爾夫(1926-),抗戰時期,曾在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前進報》任職。

地方規劃

2005年,該村被列入深圳市整體搬遷建設規劃,舊村改造約2萬平方米。截至2015年末,項目正在建設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