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村嚇圍

三村嚇圍是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鹽田街道明珠社區下轄村,位於鹽田街道西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0.4千米。坐落於梧桐山東南麓。主要山嶺有駱馬嶺,是梅沙尖的附屬山嶺。村內有石碑河、望基湖水庫。相鄰自然村有二村老圍、二村新圍。該村於20世紀80年代在原址重建。

歷史沿革,人口民族,社會經濟,歷史文化,主要人物,地方規劃,

歷史沿革

清朝,屬新安縣。1914年,屬寶安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屬寶安縣東和鄉;1958年,屬南天門公社鹽田大隊;1979年,屬深圳市羅湖區鹽田公社;1983年,屬沙頭角管理區鹽田街道;1990年,屬羅湖區鹽田街道;1998年,屬鹽田區鹽田街道明珠社區。

人口民族

世居村民均為何姓。2015年末,戶籍人口190人,其中男性90人,女性100人;80歲以上6人,最年長者94歲(女);實際在村人口150人。非戶籍外來人口20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約4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約40人,主要分布在英國、荷蘭、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等國家。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社會經濟

改革開放前,該村盛產甘蔗和番薯。1993年村民集資成立深圳市裕泰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經營收入1688萬元,人均分紅6952元。現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工資性收入、商業經營、房屋出租。傳統節慶食品有大盆菜、客家茶果、粽子、年糕。
明珠大道、深鹽路、北山道經過該村。1970年通電,1980年通自來水,1988年通電話,1990年實現村道水泥硬底化,1996年通網際網路。新圍公園、社區活動中心等設施是村民的健身娛樂場所。改革開放後該村歷經三次房屋重建,居住條件大大改善。

歷史文化

該村村民與三村老圍、三村新圍何姓同宗,共同擁有同一部《何氏宗譜》。村西南現存4座傳統客家民居,建於清末民初,占地面積約300平方米,土磚木結構。現已破敗,無人居住。
現存一座住宅式炮樓,位於三村嚇圍53號,始建於1926年,土木石結構,坐南朝北,平面呈長方形,面闊7.1米,進深5.59米,高5層(近年頂部加建一層),天台平頂,錦鯉吐珠排水口,長方豎形射擊孔;四層四面居中有燕子窩( 銃斗),每層四面均有石框方窗,內有木製樓板及樓梯。民居中木浮雕花草、瓜果封檐板,做工精緻。炮樓整體外觀保存尚好,2000年尚有村民居住。2005年改建為出租屋,射擊孔被擴大為小窗,牆體上被人工鑿出更多的小窗,安裝上鋁合金窗扇和鐵制防盜欄。拖屋拆除後已改建成鋼筋混凝土樓房,與整個炮樓緊貼一起。炮樓西450米處為鹽排高速,東南面300米處為鹽田路,周圍的古建築全部拆除改建為現代居民樓
清末民初土匪橫行,無惡不作,擄婦幼,搶耕牛,劫財物村裡的兒位海外華僑關心家眷和鄉親們的安全,籌集資金用了一個月時間建起炮樓。炮樓建起後,匪徒又多次喬裝成鄉民到嚇圍附近察看。當看到炮樓居高臨下,俯瞰全村,又有鄉團日夜守備,就再也不敢輕舉妄動了。
該村保留舞麒麟、客家嬌俗、拜山、編籮筐等傳統客家民俗活動和民間技藝。

主要人物

該村主要人物有何基(1924- ),牙買加歸國華僑,曾在鹽田樂群學校讀書,後參加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在小梅沙稅站負責政治工作,並參加過抗美援朝作戰。1982年從南京炮兵學校離休,曾任東江縱隊老戰士聯誼會副會長。

地方規劃

2005年,該村被列入深圳市整體搬遷建設規劃,改造面積約3萬平方米。至2015年末,項目正在建設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