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坑村是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梅沙街道濱海社區下轄村,位於梅沙街道東部,距街道辦事處約0.05千米。相鄰自然村有大梅沙村、上坪村、小梅沙村。臨近大鵬灣,有燕仔地、旗頭嶺、鵝公岌、檸檬頂山(海拔約490米)。在檸檬頂山下有成坑水塘,面積約6畝,是成坑村民早年飲用水源。始建於清康熙十年(1671年)成坑村對面原有座山,叫鵝公岌,山下有條水流較大的小河圍繞村落。因成坑村民都是陳姓,小河原本叫陳坑河,後來被傳為成坑河,村落也因此得名成坑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成坑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梅沙街道濱海社區
- 地理位置:梅沙街道東部
歷史沿革,人口民族,經濟社會,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清朝,屬新安縣。1914年,屬寶安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屬寶安縣東和鄉;1958年,屬南天門公社梅沙大隊;1979年,屬深圳市羅湖區鹽田公社;1983年,屬沙頭角管理區梅沙街道;1990年,屬羅湖區梅沙街道;1998年,屬鹽田區梅沙街道濱海社區。
人口民族
世居村民主要為陳姓、李姓。據2011年纂修的《陳氏族一譜》記載,有一支敦厚堂陳姓在清康熙十年前後遷至此地。據晚清纂修的《陳氏族譜》記載,另外一支集福堂陳姓先祖於清同治二年(1863年)從嶂頂村遷居此地。李姓於20世紀60年代由上坪村遷至此地。
2015年末,戶籍人口128人,其中男性58人,女性70人;80歲以上5人,最年長者90歲(女);實際在村人口108人。非戶籍外來人口274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188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86人,主要分布在英國、美國、澳大利亞、丹麥等國。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經濟社會
傳統經濟以農耕為主,種植水稻、薯類、果樹、養豬、鴨、雞等。1993年,村民集資成立深圳市成坑股份有限公司,經營物業出租和管理。2015年,公司經營收入779萬元,村民人均分紅5.3萬元。現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工資性收入、商業經營、房屋出租、集體經濟分紅傳統特色食品有粽子、茶果、糍粑、年糕、米餅、油餅等。
惠深沿海高速S30線、鹽梅路、上成路經過該村。1970年通自來水、通電,20世紀80年代通電話,1988年實現村道水泥硬底化,90年代通網際網路。有梅沙國小,2015年在校學生601人,教職工29人,有籃球場、鵝公岌社區公園、成坑老年活動中心等。
歷史文化
村內現存兩部《陳氏族譜》,由兩支陳姓族人分別於清朝晚期和2011年纂修,記載陳姓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跡。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建於清朝。因舊村規劃改造,均已被拆除。原有兩座陳氏宗祠,始建於清嘉慶年間。其中一座敦厚堂重修於1986年,占地面積約80平方米,土磚木結構,大門左右的對聯是“胡公世澤;敬重家風”。房梁房柱雕刻精美彩畫,彩畫題材為各種花草、鳥獸等吉祥物。另一座宗祠集福堂為土磚結構,丫開間一進布局。因舊村改造,2015年末,兩座宗祠均已拆除,擬選新址重建,規劃面積約200平方米,將保留客家宗祠建築風格。
現存有民國時期舊物—醬釉印紋方斗形筷子筒,於2013年在成坑村老屋區菜地挖出,現存於村委會。
陳母範妙秀墓位於鹽田區梅沙街道上坪水庫北岸。此墓地屬成坑村陳姓的一個分支,這支陳姓於清朝中期遷到觀瀾。據碑文記載,陳母範妙秀墓是其子孫於清光緒二十一年(1905年)重修並立碑,至今其後裔仍時有祭拜。墓葬坐北向南,包括地上建築、地下墓室等。墓葬地上部分用二合土夯築而成,分拜堂、拜台、墓室、護欄等,長6米,寬4.6米,占地面積27.6平方米。墓碑及碑框為花崗岩石製成,高0.54米,寬0.35米。碑框底邊刻有祥雲圖案,碑帽上刻有祥百捧日圖案,碑框及碑帽邊沿均用硃砂抹邊,碑文字跡清晰。護欄及碑帽有多處裂痕。地下墓室情況不明。
宗祠被拆前,每年除夕、正月初二、清明節、農曆八月十六、重陽節,村民都要前往陳氏宗祠祭拜祖先。有新生男孩的家庭,需在祠堂大廳舉行點燈儀式,有的還會辦添丁酒,宴請親朋好友。此民俗形成於清朝。
抗戰時期,成坑村設有東江縱隊稅站,村民駕船幫助東江縱隊送貨物,協助稅站收稅,給東江縱隊提供活動資金,護送受傷的游擊隊戰士,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貢獻。
2011年,該村已被列入城市更新規劃,拆除重建面積2.76萬平方米,現正在拆遷改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