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陵(山西運城舜陵)

舜陵(山西運城舜陵)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舜陵,位於運城市區以北10公里鳴條崗的舜陵,則是華夏兒女根祭祖、拜謁舜帝的聖地。舜帝史稱虞舜,姓姚,名重華,黃帝的第九代孫,是原始社會的部落聯盟首領,歷史上被尊崇為五帝之一。舜生於諸馮(今永濟市張營鄉舜帝村),因品德高尚而被堯選為接班人。繼承帝位後,舜勵精圖治,選賢任能,發展經濟,安定民生,實施教化,成為後世所敬仰的楷模。舜帝是中華民族道德文化始祖,他所開創的德孝文化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舜陵
  • 地理位置:山西運城市區以北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 舜陵觀景:二妃圖,功德牆
地理環境,舜陵歷史,人物簡介,壁畫,舜陵觀景,拜祭舜帝陵,寧遠縣舜陵,

地理環境

運城市區北行15公里,在蜿蜒百里的鳴條崗西端,坐落著全國聞名的舜陵。對此,許多文人墨客曾著文褒讚。明人相宗皋寫道:“觀廟之形勝,北枕孤峰,涑水之波濤繞於後;南對條山,鹺海之鹽花獻於前。右纏黃河玉帶,媯油厘降之風猶存;左拱香山瑤台,歷山耕稼之跡如故。”
其地理環境可謂形勝壯美。 ,姓姚,名重華,因其祖先曾封於虞(今永濟市虞鄉鎮),故史稱虞舜。舜是傳說中我國氏族社會後期部落聯盟領袖。傳說舜年幼喪母,經常受後母虐待和父親的棒打。但他卻以孝悌而聞名天下。後受四岳推舉,命他攝政,並將其女娥皇女英婚配與舜。舜舉賢任能,舉薦“八愷”、“八元”著稱的蒼舒等十六人輔佐堯帝,除去共工、顴兜、三苗等惡人,使天下大治。堯死後,舜即位,又諮詢四岳,挑選賢人,治理民事。特別是命禹治平水患,使民安居樂業。故受萬民擁戴。死後葬於鳴條崗
舜帝陵廟始建於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後毀於元末戰火中。明正德初(1506),鄉人重建。但在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的大地震中又遭毀壞。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安邑縣令吳愈再次重建。在清嘉慶二十年(1815)的大地震中又為瓦礫,僅存正殿。次年,在鄉人王步洲等倡導下,重建舜廟。舜陵坐北朝南,占地70畝,神道13畝,奉祀香火地17畝。沿舜陵外城遺址緣坡而上,即為神道,兩旁夫妻柏夾道聳立。行百餘步,進陵廟大門,便見到磚砌的方形墓冢,陵高3米,周圍51米。陵前嵌有邢其任書寫的“有虞帝舜陵”石碑,旁立“有虞氏陵”石碣1塊。陵冢上槐相交翠,鬱鬱蔥蔥。繞陵北行約三十米,即是皇城,又名離樂城。進拱形城門,內以戲樓、卷棚、獻殿、正殿、寢宮為中軸線,東西兩側配以廊房及鐘、鼓二樓,構造布局嚴謹,左右對稱。主建築正殿,建造於台基之上,重檐歇山頂,斗拱五鋪作,面闊五間,進深五椽。殿內泥塑的舜帝坐像,頭戴冕旒,身著袞服,神態莊嚴,栩栩如生。
正殿之後,原建寢宮三楹,內塑娥皇、女英像,昔已毀於戰火。陵廟東南,舊時曾建大雲寺,為守陵僧侶居住,亦稱“守陵寺”,於解放初拆毀。舜帝陵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舜帝陵廟分為南景北陵兩大區,南景區分為舜帝大道、舜帝廣場、舜帝公園三部分,北景區則分外城、陵園、皇城三部分。舜帝陵廟神道兩旁保存有五株樹齡在4000年以上的古柏,且每一棵活柏懷裡都抱著一棵死柏,甚為奇特,被稱為“夫妻柏”或“連理柏”,東邊一株樹幹形似龍爪,樹根形似龍椅,相傳當年漢光武帝劉秀曾在此休憩,故這棵樹又稱為龍柏。而舜帝陵上也有一株樹形奇特的古柏,已有2000餘年歷史,五個主枝形似虬龍,民間稱為“五子登科”。陵前有兩塊石碑,上碑刻“有虞帝舜陵”,下碑刻“舜帝陵”。
舜陵

舜陵歷史

舜陵是為紀念中華民族始祖之一——舜帝修建的陵寢。
《史記·五帝本紀》載:“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為零陵”。舜帝是中華民族道德文化的創始人。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舜帝身體力行創造的道德文化,逐漸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影響整個東方文化,舜帝的“苦憂人”、“只為蒼生不為身”的“以情感人,以德化人”的精神,倍受後人推崇。舜帝陵廟是中華民族後人緬懷先祖、祭祀舜帝之聖地,綿延了四千多年歷史,九嶷山由此成為中國歷史上的名山之一。舜帝陵廟1956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舜帝陵廟最早建於九嶷山的太陽溪畔(即今九疑河流經稱為“太陽洞”的一段河岸)。秦代遷於玉岩前,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遷建於舜源峰下。舜帝以九嶷山首峰舜源峰陵山,將陵廟合為一處。陵廟歷經明清兩個朝代四次修葺,有儀門、午門、拜殿、正殿、寢殿及東西朝房,祭碑房等建築群,規模宏大。1935年,一場大火燒了正殿;1962年又一次被火焚了寢殿與拜殿,所余建築也牆裂木朽岌岌可危。1985年以來,由省、市、縣各級政府籌資,發動社會各界募捐對舜帝陵廟進行了全面的修復,至1998年底竣工,基本恢復清初建的原貌,就是我們現在見到的舜帝陵廟。整個陵廟占地500多畝,其中建築占地面積達4萬餘平方米,建有山門、午門、拜殿、正殿、寢殿、朝房、祭碑房、神道及石像等。
舜陵舜陵

人物簡介

舜被孔子稱為“大孝”、“純孝”。傳說舜姓姚,名重華,在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父親便又娶了一位妻子,後娘生了一個兒子,名叫象,父親和後娘十分疼愛象,卻對舜極為不好,但舜卻非常孝敬父親和後娘,並且關心弟弟象。舜不僅自己孝敬父母,關心兄弟,而且言傳身教,提出了“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五常之教”。舜,歷來與堯並稱,為傳說中的聖王。《史記》說舜名重華,晉代皇甫謐又說他字都君。舜又稱虞舜,據說是國號有虞,按先秦時代以國為氏的習慣,故稱有虞氏。還傳說舜出生於姚墟,故姓姚氏,名曰“重華”,字都君。但《史記》說舜是“冀州之人”,唐代張守節特別指出:“蒲州河東縣本屬冀州。”似認為舜是河東縣人。唐代蒲州河東縣即今山西永濟縣,治所在今蒲州鎮。孟子認為舜是東夷人。《孟子》:"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
帝舜帝舜
相傳舜的家世甚為寒微,雖然是帝顓項的後裔,但五世為庶人,處於社會下層。舜的遭遇更為不幸,父親瞽叟,是個盲人,母親很早去世。瞽叟續娶,繼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頑、母囂、象傲”的家庭環境裡,父親心術不正,繼母兩面三刀,弟弟桀驁不馴,幾個人串通一氣,必欲置舜於死地而後快;然而舜對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順,與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沒有絲毫懈怠。舜在家裡人要加害於他的時候,及時逃避;稍有好轉,馬上回到他們身邊,儘可能給予幫助,所以是“欲殺,不可得;即求,嘗(常)在側”身世如此不幸,環境如此惡劣,舜卻能表現出非凡的品德,處理好家庭關係,這是他在傳說故事中獨具特色的一個方面。
舜家境清貧,故從事各種體力勞動,經歷坎坷。他在歷山(今地不詳,一說即今永濟縣境內的中條山)耕耘種植,在雷澤{舊說即山東濟陰境內的古雷夏澤)打魚,在黃河之濱製作陶器,在壽丘(今地不詳)製作家用器物,還到負夏(今地不詳)做過小本生意,總之生計艱難,顛沛流離,為養家餬口而到處奔波。
相傳舜在20歲的時候,名氣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聞名的。因為能對虐待、迫害他的父母堅守孝道,故在青年時代即為人稱揚。過了10年,堯向四岳(四方諸侯之長)徵詢繼任人選,四岳就推薦了舜。堯將兩個女兒嫁給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但使二女與全家和睦相處,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現出卓越的才幹和高尚的人格力量,“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只要是他勞作的地方,便興起禮讓的風尚;“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製作陶器,也能帶動周圍的人認真從事,精益求精,杜絕粗製濫造的現象。他到了哪裡,人們都願意追隨,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聚即村落),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四縣為都)”。堯得知這些情況很高興,賜予舜絺衣(細葛布衣)和琴,賜予牛羊,還為他修築了倉房。
舜得到了這些賞賜,瞽叟和象很是眼熱,他們又想殺掉舜,霸占這些財物。瞽叟讓舜修補倉房的屋頂,卻在下面縱火焚燒倉房。舜靠兩隻斗笠作翼,從房上跳下,幸免於難。後來瞽叟又讓舜掘井,井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卻在上面填土,要把井堵上,將舜活埋在裡面。幸虧舜事先有所警覺,在井筒旁邊挖了一條通道,從通道穿出,躲了一段時間。瞽叟和象以為陰謀得逞,象說這主意是他想出來的,分東西時要琴,還要堯的兩個女兒給他做妻子,把牛羊和倉房分給父母。象住進了舜的房子,彈奏舜的琴,舜去見他,象大吃一驚,老大不高興,嘴裡卻說:“我思舜正鬱陶!”舜也不放在心上,一如既往,孝順父母,友於兄弟;而且比以前更加誠懇謹慎。
舜陵舜陵
後來堯讓舜參預政事,管理百官,接待賓客,經受各種磨鍊。舜不但將政事處理得井井有條,而且在用人方面有所改進。堯未能起用的“八元”、“八愷”,早有賢名,舜使“八元”管土地,使“八愷”管教化;還有“四凶族”,即帝鴻氏的不才子渾敦、少皞氏的不才子窮奇,顓頊氏的不才子檮杌、縉雲氏的不才子饕餮,雖然惡名昭彰,但堯未能處置,舜將“四凶族”流放到邊遠荒蠻之地。這些措施的落實,顯示出舜的治國方略和政治才幹。
經過多方考驗,舜終於得到堯的認可。選擇吉日,舉行大典,堯禪位於舜,《尚書》中稱為舜“受終於文祖”。又傳說是舜代替堯攝行天子之政,雖有天子之權,而無天子之號。與此二說差異甚大的一個傳說是,舜將堯囚禁起來,還不讓其子丹朱與他見而,舜自己做了天子,類似於後代的宮廷政變,篡權奪位。
舜執政以後,傳說有一系列的重大政治行動,一派勵精圖治的氣象。他重新修訂曆法,又舉行祭祀上帝、祭祀天地四時,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還把諸侯的信圭收集起來,再擇定吉日,召見各地諸侯君長,舉行隆重的典禮,重新頒發信圭。他即位的當年,就到各地巡守,祭祀名山,召見諸侯,考察民情;還規定以後五年巡守一次,考察諸侯的改績,明定賞罰,可見舜注意與地方的聯繫,加強了對地方的統治。
傳說中舜的治國方略還有一項是“象以典刑,流宥五刑”,在器物上畫出五種刑罰的形狀,起警戒作用;用流放的辦法代替肉刑,以示寬大。但又設鞭刑、撲刑、贖刑,特別是對不肯悔改的罪犯要嚴加懲治,舜把共工流放到幽州,把歡兜流放到崇山,把三苗驅逐到三危,把治水無功的鯀流放到羽山,壞人受到懲處,天下人心悅誠服。
按照《史記》所載傳說,舜攝政28年,堯才去世。舜於三年的喪事完畢之後,便讓位給堯的兒子丹朱,自己退避到南河之南。但是,天下諸侯都去朝見舜,卻不理會丹朱;打官司的人也都告狀到舜那裡,民間編了許多歌謠頌揚舜,都不把丹朱放在眼裡。舜覺得人心所向,天意所歸,無法推卸,遂回到都城登上天子之位。不過,傳說中舜的都城與堯的都城不在一個地方。據唐代孔穎達《毛詩正義》引皇甫謐所說;“舜所營都,或雲蒲坂。”蒲坂在唐代是河東縣,即今山西永濟縣
堯死以後,舜在政治上又有一番大的興革。原已舉用的禹、皋陶、契、棄、伯夷、夔、龍、垂、益等人,職責都不明確,此時舜命禹擔任司空,治理水土;命棄擔任后稷,掌管農業;命契擔任司徒,推行教化;命皋陶擔任“士”,執掌刑法;命垂擔任“共工”,掌管百工;命益擔任“虞”,掌管山林;命伯夷擔任“秩宗”,主持禮儀;命夔為樂官,掌管音樂和教育;命龍但任“納言”,負責發布命令,收集意見。還規定三年考察一次政績,由考察三次的結果決定提升或罷免。通過這樣的整頓,“庶績鹹熙”,各項工作都出現了新面貌。上述這些人都建樹了輝煌的業績,而其中禹的成就最大,他盡心治理水患,身為表率,鑿山通澤,疏導河流,終於治服了洪水,使天下人民安居樂業。當比之時,“四海之內鹹戴帝舜之功”,“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清平局面。
舜在年老的時候,認為自己的兒子商均不肖,就確定了威望最高的禹為繼任者,並由禹來攝行政事。故舜與堯一樣,都是禪位讓賢的聖王。
據說舜在堯死之後,在位39年,到南方巡守時,死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山,稱為“零陵”。
舜與堯一樣,同是先秦時期儒墨兩家推崇的古昔聖王。而舜對於儒家,又有特別的意義。儒家的學說重視孝道,舜的傳說也是以孝著稱,所以他的人格形象正好作為儒家倫理學說的典範。孟子繼孔子之後對儒學的發展有巨大貢獻,他極力推崇舜的孝行,而且倡導人們努力向舜看齊,做舜那樣的孝子。說:“舜,人也;我,亦人也。舜為法於天下,可傳於後世,我由(猶)未免為鄉人也,是則可憂也。憂之如何?如舜而已矣。”他甚至構想,舜為天子,而瞽叟殺人被捕,舜雖不會利用權力破壞刑律而將其赦免,但一定到監獄裡偷偷地把父親背出來,一起逃到海濱,過無憂無慮的日子,為了共享天倫之樂而忘掉天子的地位。由於儒家的宣傳,有關舜的傳說事跡在中國文化傳統中留下極深刻的影響。

壁畫

太史公在《史記》中為後人留下了關於先祖舜帝的寶貴史料,記載了舜埋葬的地方——江南九嶷。舜陵始建於夏朝,座落在舜源峰腳,是中國五大古帝陵之一,也是中國唯一的舜帝陵墓。
舜帝陵經過多次修繕,目前陵廟祭碑廊內保存了歷代祭碑36方,陵廟分為兩個自然院落,共11個單體建築,三面築宮牆,宮牆內中軸線上由北至南分別為山門、午門、拜殿、正殿、寢殿。陵區里古木參天,香杉、將軍樹挺拔蔥鬱。在陵廟裡面古人留下的《禪讓圖》、《仁孝圖》、《二妃泣竹》、《南巡圖》、《韶樂圖》壁畫分別表現了舜帝“明德”的故事;舜陵附近的娥皇峰、女英峰、美女峰、梳子峰、舜峰(三分石)、簫韶峰、斑竹岩、舜池、舜溪,講述了舜帝奏韶樂及二妃娥皇、女英撫竹泣夫的動人傳說。

舜陵觀景

二妃圖
二妃圖位於正殿舜帝像背後.二妃尋夫,淚灑於竹成斑,即成斑竹。
功德牆
正殿前左右邊的功德牆,記錄著為舜帝陵捐助名單和數額.
位於魯觀鄉鳳凰嶺上,距紫霞岩2公里。是一處新開發的溶洞。岩內空氣新鮮,鐘乳石潔白如玉,狀人似物,千姿百態。洞中有洞,洞洞相通。主要景觀有:
百鳳落巢、簫韶引鳳、群龍戲鳳、鳳舞蒼穹、雙鳳求凰,凰宮鳳殿、噴泉飛雪、鳳台望月等,整個遊程共1500米。
位於舜陵第一重門山門之處,長約200米,兩側立文官、武將石人像各四人,立有羊、馬、龜等石像11對。
祭碑房
存放歷代御祭碑的房屋。位於正殿東西兩側,為卷棚頂式硬山建築,建在0.8米高的平台上,現記憶體有清及民國期間祭碑36方。
舜源峰“遠古無墓葬,依山為陵。”因而舜源峰即視為舜帝的陵。舜源峰為復斗狀,主峰雄姿聳立,海拔650餘米,峰頂有古石樅一株,大可兩人合圍,虬枝勁葉,仰天臨風,有如冕旒,山上山下綠樹成蔭,鬱鬱蔥蔥。兩側修建有石砌游道逶迤而上,直達中峰,西峰,峰頂建有覽翠亭一座,供遊客觀景和歇息。登臨峰頂,極目遠眺,九疑萬山滾滾,群峰連綿,雲霧繚繞,座座峰頭都傾向舜源峰,形成“萬山朝九疑”之勝景,在此一覽無餘,頗為壯觀。在舜源峰南端,娥皇,女英二峰面向舜源峰分左,右而立,象徵與舜帝永遠相伴,給後人留下了無限的遐想。

拜祭舜帝陵

拜祭祖先陵廟,是中華民族流傳下來的緬懷祖先的一種方式。緬懷追念舜帝,是歷朝歷代政治家和儒家弟子的一項重大政治活動和必修課程。
舜陵舜陵
大禹之後至秦漢時期,當政者主要以望祭形式祭祀舜帝。《大清一統志》載:“禹南巡,筑紫金台,望九疑而祭舜”。夏商周時代,曾立廟於大陽溪祭舜,《寧遠縣誌·卷四下》“古蹟”欄目中記載:“舜宮,在大陽溪,三代時祀舜處。”《史記·秦始皇本紀》載: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始皇出遊,“十一月,行至雲夢,望祀虞帝於九疑山”。《漢書》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冬,漢武帝南巡至盛唐,望祭虞(舜)帝陵。自唐至於明清,這種祭祀成了朝廷定製。明代時,永樂宣德正統景泰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慶萬曆等年間,朝廷均派員到九疑祭舜。清代時,從順治開始就派員祭舜,其中,康熙朝曾經8次、雍正朝2次、乾隆朝12次、嘉慶朝4次、道光朝5次、鹹豐、同治、光緒朝各2次祭舜。民國期間至1940年前,也曾有4次祭舜活動。祭祀舜帝,是歷朝歷代增強民族凝聚力、促進國家團結統一的重要手段。
關於拜祭舜帝陵廟的源流,元結的《舜廟狀》及吳祖傳所說“蓋三代時祀於此”明確,秦漢之前早已有了祭舜的成例。再者,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地圖既有關於舜陵的標誌,說明祭舜已經成了當時的一項重大政治活動。根據各種史料分析,祭舜始於夏代。《尚書》的首篇用堯帝帶出舜帝,所以後世當權者不祭堯而祭舜。司馬遷寫《史記·五帝本紀》,以炎帝帶出黃帝,其手法與《尚書》一脈相承,所以後世祭黃並末影響祭舜,秦漢以後歷久不衰,到明清更加隆重。祭舜實際上是中華民族有統一祖先的認同的開始,更是有國家以來共祭的開始。
歷代官方在拜祭舜帝時,還撰有許多祭文,因年代久遠,保存至今者不多。但仍然有元結、呂溫、朱元璋、康熙、乾隆、薛岳等為舜帝歌功頌德的文告,流傳至今。
據了解,目前,遍布全球的舜裔宗親社團組織有66個,聯繫舜帝後裔數億人。其中規模最大的組織是100年前起源於美國華盛頓的“世界至孝篤親舜裔總會”。每年農曆8月15日,或9月初九等時間,都陸續回內地拜祭舜帝,旅遊觀光。
拜祭舜帝陵廟香火綿延相繼,時代跨度之長,規格如此之高,是世界歷史上所罕見的。

寧遠縣舜陵

[舜陵]在今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城南30公里的九嶷山舜源峰下。舜即位後的第39年(公元前2071年)到南方巡查,崩於蒼悟之野,葬於江南九嶷。九嶷山又稱蒼悟山。自然景色很美,此山因有9座平地突起、形似一樣、各自挺拔高峻、不好分辨的山峰,故稱九嶷。其中一座最高的,海拔1200米,稱舜源峰,舜帝就葬在此。舜源峰茂林修竹,花果滿山,靜穆清幽。舜源峰上建有舜廟,相傳舜廟在秦漢前建在太陽溪,秦漢時移到玉官岩前。《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秦始皇37年(公元210年)秦始皇出遊,曾在雲夢遙祭九嶷舜帝。《漢書·武帝記》載:西漢元封五年(公元106年)漢武帝南巡,也曾於南郡、江陵一帶遙祭九嶷舜帝。到唐代,廟宇圮毀,元潔做道州(今湖南省永州市道縣)刺史時,為了便於祭祀,在道州城內另建了一座舜廟。唐僖宗時(公元874—888年),又將舜廟遷回玉官岩下,並立有敕建舜廟碑文。明洪武年間(公元1371年)當地人又重修舜廟於舜源峰下。現廟內建有前殿、正殿、東西配殿和後殿等,正殿後面建一護碑亭,亭中石碑上鐫“舜帝有虞氏之墓”七個隸書大字。廟內有明、清歷代碑刻。舜源峰前是娥皇、女英二峰。相傳娥皇、女英和舜成婚後,夫妻恩愛,形影不離,舜帝常帶她們二人外出巡視江河,治理山川,開拓疆土。一次,二人隨舜帝巡視到洞庭湖的君山,舜自外出,二妃見丈夫久出不歸,便四處尋找,忽聞舜帝病死蒼悟,肝腸寸斷,攀竹痛哭,淚血滴在竹上,形成斑斑淚痕,後人將此竹稱為斑竹或湘妃竹。不久,便抑鬱而死。人們感於二妃懷夫之情,便將次於舜源峰的兩峰名命名為娥皇、女英峰,其它六峰為:杞林、石城、石樓、朱明、簫韶、桂林峰。舜的二妃,娥皇無子,女英生商均,但沒能繼承帝位。舜61歲登位,在位50年,111歲逝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