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運城市下轄1區2市10縣、133個鄉鎮(街道辦事處)、3338個行政村,國土總面積14233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522.39萬(2013年)。轄區
地理坐標為:
東經110°15′-112°04′,
北緯34°35′-35°49′。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運城位於山西省西南部,地處黃河北幹流中游以東,
華北平原的丘陵區,
黃土高原東沿第一台階。北起呂梁山南麓與臨汾接壤,東界中條山與晉城毗鄰,西、南隔黃河分別與陝西、河南相望。地理坐標為
東經110°15′-112°04′,
北緯34°35′-35°49′。
河東大地外濱澎湃的黃河,內有綿延的
中條山,被譽為“
表里山河”。轄區境域輪廓呈不規則三角形,東西最長約211公里,南北最寬約127公里。總面積14233平方公里,占山西省總面積的9%,其中
平原區面積8621平方公里(含100平方公里鹽池面積),占總面積的60.6%;山丘區面積5204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36.6%;
灘地、
水面面積408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2.8%。
地形地貌
運城地形比較複雜,相對高差明顯,最高峰為垣曲境內的
舜王坪,海拔2321.8米;最低處為垣曲縣境內的西陽河入黃河處,海拔180米。運城具有
平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台地等多種
地貌類型,平原面積占總面積的58.2%,山地、丘陵占總面積的41.8%。主要有
中條山、
呂梁山、
稷王山、
孤峰山4大山脈,面積2674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19.1%。
水文
運城境內有山西最大淡水湖——
伍姓湖以及硝池、湯里灘、鴨子池、北門灘等天然湖泊,並建有上馬水庫和
苦池水庫。運城屬
黃河流域,過境河流有黃河、汾河,境內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5條,汛期為每年6至9月。受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制約,區內河流具有山地型和夏雨型的雙重特徵。在河流形態、
河道特徵方面表現為:
溝壑密度大,
水系發育;河流坡陡流急,侵蝕切割嚴重。徑流和泥沙的特點:
洪水暴漲暴落,
含沙量大,
年徑流集中於
汛期,
枯水期徑流小而不穩。
黃河從河津寺塔西側入境,沿
晉陝峽谷自北向南。出
禹門口後,河勢頓開,河床寬闊,由北向南經河津、萬榮、臨猗、永濟,在芮城縣的
風陵渡曲折向東,過平陸、夏縣,到垣曲縣的碾盤溝出境,共流經8個縣(市),流長396公里,為運城最大的客水資源。多年平均徑流量(龍門站)為319.69億立方米,多年平均
流量為1014.4立方米/秒,最大
洪峰流量為1967年8月11日實測的210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為53.2立方米/秒。
汾河自新絳縣南梁村入境,經新絳、稷山、河津、萬榮4縣(市),由萬榮縣廟前匯入黃河,流長145.2公里,流域面積2943平方公里;據河津柏底水文站觀測資料,多年平均流量33.8立方米/秒,最大洪量為1954年9月6日實測的332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斷流20天左右。
涑水河發源於絳縣的陳村峪,向西南流經絳縣、聞喜、夏縣、鹽湖、臨猗、永濟6縣(市、區),全長196公里,落差445米,縱坡1/400,流域面積5774平方公里。據張留莊水文站觀測資料,多年平均流量0.54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為22.8立方米/秒(1956年5月20日)。
姚暹渠是歷史上為保護鹽池而修築的一條人工河道,開挖於南北朝北魏二年(公元505年),原名永豐渠,隋朝大業年間都鹽史姚暹,為保護鹽池正常生產重開而改名。姚暹渠自夏縣王峪口起,沿中條山北麓攔截柳溝、寺溝、刁崖河、史家峪、赤峪等溝道來水,向西北入苦池蓄滯洪區,經鹽湖、運城城區,在永濟入伍姓湖,全長86公里,落差110米,縱坡1/770,流域面積2127平方公里。
氣候
運城全年受季風活動影響,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受西伯利亞乾冷氣流控制,盛行西北季風,氣候特點為寒冷、乾燥;夏季受太平洋暖濕氣流控制,盛行東南季風,氣候特點是高溫、多雨,降雨集中且多暴雨和雷陣雨。年均
氣溫13.3℃,一月均溫-2.2℃,七月均溫27.4℃;日照時長2039.5小時;
霜凍期為十月下旬至次年四月上旬,
無霜期212天。
多年平均降水量(1956~2005年)為525毫米,降雨年際變化大,最大年份降雨量945.8毫米,發生在1958年,最小305.0毫米,發生在1997年。降水量年內分配極不均勻,冬春較少,占全年20%左右,夏秋季特別集中,約占全年的70%左右;7、8兩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40%左右。受地形及氣候因素的影響,降水量區域分布不均勻,從東南的750毫米向西北遞減至500毫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礦藏資源
優勢礦種由北向南呈“二點一線”式分布,其中河津市下化鄉一帶及平陸與垣曲交界處一帶的煤礦和
石灰岩、
白雲岩與中部鹽湖區三路里至萬榮縣三文一帶的白雲岩,灰岩構成“二點”;南部中條山區內生礦產銅、鐵等呈線狀分布;單礦種分布相對集中,銅礦是運城第一大礦業支柱,儲量占全省總儲量的93.99%,分布於垣曲縣和聞喜縣的接壤地區;
石灰石資源豐富,主要分布在河津市龍門山—西皚口--魏家院一帶,礦體平均厚度1.5-30米,宜露天開採。
水資源
運城市
天然水資源總量為133362萬立方米/年,其中
河川徑流量為58690萬立方米/年,
地下水資源量為103284萬立方米/年,二者重複量為28612萬立方米/年。水資源可利用量為80961萬立方米,其中
地表水可利用量24444萬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量66178萬立方米,二者重複量為9661萬立方米。
運城市年平均水資源利用總量(2006~2010年)為106795萬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年均利用量26177萬立方米(
提引黃河水16956萬立方米,汾河水913萬立方米,利用本地地表水8308萬立方米),占總用水量的24.5%;地下水年均利用量為80618萬立方米,占總用水量的75.5%,高于山西省58%的平均水平,開發利用程度全省最高。地下水開採主要集中在涑水盆地、汾澮谷地、黃河谷地、峨嵋台塬等平原區,平原區地下水年平均開採量為73157.33萬立方米,占地下水年均總開採量的90.7%。
旅遊景區
運城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十分豐富。現存古蹟200餘處,文物景點1600餘個,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0處(其數量在全國地級市中排列第一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5處,國家級
風景名勝區1處,國家級
森林公園2處,元代壁畫寶庫芮城永樂宮、《西廂記》故事發生地永濟普救寺、中華四大名樓之一鸛雀樓、唐開元蒲津渡大鐵牛、華北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歷山
原始森林及中華宰相第一村等。歷史上“
黃帝戰蚩尤”、“嫘祖養蠶”、“后稷稼穡”、“舜耕歷山”、“禹鑿龍門”、以及曾顯赫揚名一時的文臣武將名人關羽、柳宗元、王通、王勃、王維、司馬光、薛仁貴、呂洞賓、楊貴妃、關漢卿等都在這裡留下了許多典故與傳說。
重要文化遺址有芮城的西候渡;垣曲的南海峪岩洞、同善鎮的“帝舜故里”遺存;北相鎮的舜帝陵;夏縣的禹王城、東下馮、西陰;永濟的獨頭、堯王台;河津的西王村、北里村;絳縣的原窯河;平陸的七里坡等。
重要文物古蹟有芮城永樂宮,它不但建築別致,而且有著精美的元代巨幅壁畫,以其精湛的藝術魅力著稱於世。此外還有解州關帝廟;永濟普救寺鶯鶯塔、萬固寺;萬榮的飛雲樓,秋風樓,稷山的青龍寺;新絳的稷益廟等,都是運城的重要文物古蹟
歷史沿革
歷史起源
運城歷史悠久,是
中華民族文化的祖根,是人類第一次用火的地方,是人類最早食用鹽、開始冶煉和農耕文明的地方,是華人祖先最早聚集生活的地方,更是最早稱中國、
中華、
華夏的地方,素有“五千年文明看運城”的說法。中國最早詩歌總集《
詩經》的源頭、先秦古籍《
山海經》的出處等,都在運城。世界上最早的具有高等
靈長類動物特徵的曙猿化石——
世紀曙猿的發現,把
類人猿出現的時間向前推進1000萬年,證明了運城是人類的遠祖起源地。
西侯度遺址為中國境內已知的最古老的一處
舊石器時代遺址,距今大約180萬年,是最早的人類用火證據。運城在春秋時稱“鹽邑”;戰國時叫“
鹽氏”;漢代改稱“司鹽城”、“鹽監城”;宋元時被名為“
鳳凰城”、“運司城”、“運城”,世人稱為“鹽務專城”——因鹽運而設城,中國僅此一處。
建制沿革
北魏孝昌中置唐州,治所白馬城(今臨汾堯都區)。
唐為
河東道,轄山西全境及河北部分地區,治所
河中府(今永濟)。
宋為
河東路,轄山西大部、河北及河南部分地區,至金朝未變。
元、明、清與臨汾同為
平陽府,治所
平陽(今臨汾堯都區)。
民國三年至十九年,運城、臨汾及石樓、靈石、交口同屬河東道。
1949年,運城、臨汾及石樓、交口成立晉南
行政公署,屬陝甘寧邊區政府晉南區。1950年,原陝甘寧邊區晉南區的運城、臨汾晉南28縣正式劃歸山西省,成立運城專區和臨汾專區,運城轄1鎮17縣。1954年,運城、臨汾兩專區合併為晉南專區。1970年,晉南地區撤銷,按原建制劃分為運城、臨汾兩個地區。
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運城地區設地級運城市。
政治經濟
行政區劃
經濟概況
運城市是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山西省新興的工業基地。這裡有全國最大的無機鹽化工基地南風集團、裝備規模居世界第一的運城製版集團、亞洲最大的鋁工業基地山西鋁廠、全國第二大銅冶煉基地中條山有色金屬公司、鐵道部的龍頭企業永濟電機廠等大型企業。近年來,初步形成了具有區域特色的六大產業群體。即:鋁電材聯營、鋼鐵和鎂業等冶金產業群,日用化工、煤化工和醫藥產業群,機械及
精密鑄造產業群,新型材料、玻璃器皿等亮點產業群,農副產品加工產業群,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群。運城湧現出一批企業創造和打破中國世界紀錄協會多項世界之最、中國之最。
培育了海鑫、陽光、通達、振興、忠民、粟海、龍門、南風、關鋁、製版、亞寶、豐喜等一批年產值達到10億元、30億元、50億元以上的大企業、大集團。海鑫、陽光、通達、振興、粟海、龍門等6家
民營企業進入全國500強,海鑫集團成為全國民營企業最大納稅戶。鋼鐵總產量達到480萬噸;金屬鎂產量達到16萬噸,占世界的25%、全國的50%、全省的80%;化工產品元明粉、
硫酸鉀、洗衣粉的產量分別占到國內市場的60%、50%、25%以上;電解鋁產量2005年將達到90萬噸,氧化鋁將突破200萬噸,成為全國最大的電解鋁生產基地,“神舟6號”火箭用的就是關鋁的電解鋁;以
鎂鋁合金、磁性材料、精密鑄造、
汽車零部件、納米材料為重點的
高新技術企業已達30餘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