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河鎮
概況
榮河鎮是1954年前老榮河縣城所在地,榮河鎮位於萬榮縣城西南30公里處,鎮域面積11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6682畝,轄37個行政村,189個居民組,10606戶居民,全鎮共有4.7萬人,耕地面積7.6萬畝,灘涂面積9萬畝,是
萬榮縣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的鄉鎮,城區人口近萬人,在外務工者達1.1萬餘人。這裡有北方最大的外加劑企業,年產值達6.28億元,有全球華人祭祖尋根中心——后土祠。它是
萬榮笑話的發源地,是2001年省政府確定的100個重點發展的小城鎮之一。
轄區
37個行政村分別是:周王、上朝、寨子、劉村、南辛、臨河、沙石范、西卓子、東卓子、東師、西師、南甲店、北辛、何莊、鄭村、榮張、榮河、謝村、北里莊、賈巷、中里莊、南里莊、馬家莊、南池廟、、南坑東、邱家、社南、金井、寶井、農井、志范、廟前、倉里、上范、坑西、北陽、南陽。
歷史淵源
戰國時魏地。 《史記·秦本紀》:惠文君九年“渡河取魏汾陰。”漢置汾陰縣,以其地在汾水之南,故名,屬河東郡。前趙劉淵時併入蒲坂縣,治所在殷湯城(在今萬榮縣寶井村北)。北魏於后土城復置汾陰縣,為北鄉郡治。北周武帝時又還治殷湯城。唐初屬解州,後屬蒲州,開元九年(721)屬河中府,十年發掘一寶鼎,乃改名寶鼎縣,五代因之,宋大中祥符四年(1012)改名榮河縣。屬河中府。金為榮州治,元仍屬河中府。明屬蒲州,清雍正六年屬蒲州府。故治在今萬榮縣寶井村。民國九年移治馮村,屬河東道。1947年4月解放。1954年8月與萬泉縣合併為萬榮縣。故治在今萬榮縣榮河村。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32510 |
男 | 16806 |
女 | 15704 |
家庭戶戶數 | 7317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31968 |
家庭戶男 | 16441 |
家庭戶女 | 15527 |
0-14歲(總) | 9148 |
0-14歲男 | 4985 |
0-14歲女 | 4163 |
15-64歲(總) | 21199 |
15-64歲男 | 10814 |
15-64歲女 | 10385 |
65歲及以上(總) | 2163 |
65歲及以上男 | 1007 |
65歲及以上女 | 1156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32217 |
(數據來源:金農網)
河流
位於西藏地區的雅魯藏布江北岸
謝通門縣境內,年平均徑流量約8—9立方米/秒,主流發源於5540米的果拉山西側一無名湖,全長90多公里,流域狀如手掌,地勢北高南低。河水大致由北向南流經從阿榮英勒間至切村約50多公里的深山狹谷,通過一道約2—3平方公里的沙礫石洪積扇後,左岸接納陳者河、江公河進入下游段,最後由北向南匯入雅魯藏布江左岸,然後轉向東流去。榮河及支流的徑流主要來源為大氣降水,其次為冰雪融水和淺層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