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秦於今城關西南33千米寶井村北置
汾陰縣,屬
河東郡,十六國前趙廢。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復置,於縣置
北鄉郡,縣屬之,徙治今寶井村。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汾陰郡,縣屬河東郡,仍治今寶井村。義寧年間復置汾陰郡,縣屬之。
唐武德元年(618年)汾陰郡改泰州,二年州治徙今河津市境,三年於今城關南6.5千米古城村北置
萬泉縣,先後屬
泰州、
解州、
絳州、
蒲州。開元十一年(723年)汾陰縣改寶鼎縣,與萬泉縣俱屬
河中府。
金貞佑三年(1215年)廢軍,榮河縣升
榮州,萬泉縣屬之。
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廢萬泉縣,十六年復置。
元降榮州為榮河縣,與萬泉縣俱屬河中府。
明屬蒲州。清雍正六年(1728年)屬蒲州府。
民國初年廢府,2縣改屬
河東道,道廢后直屬省。1920年榮河縣自寶井村徙治今城關西南25千米榮河鎮。
1949年屬晉南區運城分區,隸
陝甘寧邊區。後復歸山西省,屬運城專區。
1954年並萬泉、榮河二縣,設萬榮縣,以二縣首字命名,屬晉南專區。
1958年撤銷,1960年復置,駐地解店鎮改稱城關鎮。
1967年屬晉南地區。1970年屬運城地區。
2000年6月,運城撤地設市,萬榮縣屬之。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萬榮縣位於山西省西南部,運城市西北部,黃河東岸,地處
黃河與
汾河交匯處,西瀕黃河與陝西省韓城市相望,南屏孤峰山與臨猗縣、鹽湖區相連,東峙稷王山與聞喜縣相接,北有峨嵋台地與河津市相鄰。
地理坐標為東經110°25′52″-110°59′40″、北緯35°13′45″-35°31′40″之間。1954年由萬泉、榮河兩縣合併而成。至2014年,全縣國土總面積1080.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2萬畝。
地形
境內地勢東南高西北低,稍為東南、西北向傾斜,是
峨嵋台地的西部組成部分。東部為台狀黃土高原,孤峰山與
稷王山突出於高原之上,孤峰山海拔1410米,稷王山海拔1279米;西部為黃土谷地。萬榮縣由於地勢較高而水源奇缺,有“乾萬泉”之稱。
地貌
萬榮縣境東西長,南北窄,版圖狀若蝙蝠,境內有南、北峨嵋嶺。根據地貌分區原則,可分萬榮縣為五類地區:基岩山區;低山丘陵區;山前傾斜平原區;黃土高原區;沖湖積平原區。
水文
境內主要河流有
黃河及
汾河二條。黃河沿縣境內西邊南下,汾河經裴莊鄉徐家崖、西范、西孫石、寺後、南百祥、下王信與光華鄉秦村、大興、北甲店、羅池、和榮河鎮南甲店、北辛、南辛到北寨子匯入黃河。汾河以西至黃河為
河槽地帶無村落;境內共有
沖溝300多條。
氣候
萬榮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晝夜溫差大,四季分明。春季乾燥多風,夏季炎熱,秋季多陰雨,冬季寒冷少雪。年均氣溫11.9℃,一月份最冷,平均氣溫為3.8℃,七月份最熱,平均氣溫為25℃,;年降雨量500毫米;霜凍期在十月下旬至次年四月中旬,無霜期190天左右。
礦藏資源
2009年,山西省地質工程勘察院在萬榮、臨猗兩縣交界處發現
煤層,主可採煤層1層,厚度3.16米~4.30米,煤質為
焦煤,煤層賦存面積約270平方千米,預計可採煤層儲量約11.5億噸。
人口
2012年人口抽樣調查顯示,轄區共有139454戶,戶籍總人口為444229人,其中,城鎮人口106257人,鄉村人口337972人。戶籍人口中,男性人數為227542人,女性人數為216687人。從業人員有13995人,在崗職工有13979人。
經濟
統計
2012年萬榮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51.6億元,比上年增長13%,其中第一產業完成15.3億元,第二產業完成19.7億元,第三產業完成16.7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3.3億元,比上年增長15%;
財政總收入完成24518萬元,比上年增長10%;
一般預算收入完成9408萬元,
一般預算支出完成126668萬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7851萬元,比上年增長17%;城鎮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16328元,比上年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5597元,比上年增長14%。
農業
至2013年,萬榮縣擁有果桃、中藥材、糧食等六大農業產業基地和漢薛柿餅、裴莊蘆筍、萬泉大蔥、皇甫白水杏、南張三百瓜等30多個特色農業產區;萬榮縣是傳統農業縣,隨著“
北趙引黃”和“西范
電灌”兩大水利樞紐工程的建設,全縣102萬畝耕地中有80萬畝實現水澆;利用20萬畝黃汾灘涂資源開發淺水養殖面積3000餘畝;果樹種植面積50萬畝,其中蘋果35萬畝,桃、梨、杏、棗、核桃、柿、葡萄等15萬畝,被評為“中國蘋果20強縣”、“中國果菜無公害十強縣”;萬榮縣從發展質量效益型農業入手,重點發展設施農業,全縣5大養殖區的規模不斷擴大,養殖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0%。
工業
萬榮縣是“中國
建築防水之鄉”、
稀土永磁材料生產基地、鎂礦石生產基地和金屬鎂生產基地。至2012年,萬榮縣註冊企業200多家,重點企業23家,
規模以上企業15家,年產值過億元的企業8家,年上繳稅金過千萬元的企業6家,規模以上企業上繳稅收占工商稅收的53.4%;
鎂錠年生產設計能力近10萬噸,中醫藥產業實現各類稅收1709萬元,建成匯源農副產品精深加工及現代食品研發基地,建築防水化工生產企業90多家。
交通運輸
萬榮縣交通便利,實現了村村通;209、108國道穿境而過;河運、聞合高速交錯轄區;黃河上廟前村與陝西省
芝川鎮間通航。
歷史文化
2006年,山西省萬榮縣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萬榮抬閣)”,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俗項目類別,序號994。
2008年,山西省萬榮縣申報的“笑話(萬榮笑話)”,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間文學項目類別,序號571。
2011年,山西省萬榮縣申報的“萬榮花鼓”,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舞蹈項目類別,序號639。
風景名勝
西灘
西灘景區位於萬榮縣黃河濕地,現有人工湖面3000餘畝,沙灘1000畝,荷塘1000畝,
蘆葦盪2000畝,
生態林4000畝、優質溫泉2處。有畫舫、快艇、帆船等各類船隻130多艘,建長廊300米,配套了餐飲住宿等設施。西灘體現了江南水鄉的靈秀和三亞風光的情韻。遊客可從事湖中泛舟、湖岸燒考、蘆盪探幽、黃河漂流、濕地觀鳥、沙灘日浴等多項參與性活動。
孤峰山
孤峰山景區位於萬榮縣城南8公里處,海拔1411.2米,是一處集觀光旅遊、休閒娛樂、避暑度假、宗教文化為一體的旅遊聖地。已建成國際滑雪場、山莊別墅、生態園飯莊、土家窯洞、情侶廣場、森林木屋、
法雲寺等景點。山上有隋唐以來道教、佛教、
儒教文化的遺蹟和寺廟,山頂有始建於
周的佛教道場法雲寺,法雲寺規模宏偉,僧道眾多,香火鼎盛。
后土祠
后土祠在萬榮縣西黃河岸邊的廟前村,1996年被國務院確定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占地面積25000多平方米。后土祠是古代帝王祭祀土地之神地皇華夏始祖
女媧氏的處所。據祠中《歷朝立廟致祠實跡》碑記和《蒲州府志》記載,“軒轅氏祀地祗掃地為壇於脽上,二帝八員有司,三王方澤歲舉”。到
漢代,進而形成制度,每三年皇帝都要來這裡舉行一次大祀。《
史記·孝武本紀》載:其明年冬,天子郊雍,議曰:“今上帝朕
親郊,而
后土毋祀,則禮不答也。”有司與太史公、
祠官寬舒等議:“天地牲角
繭栗。今陛下親祀后土,后土宜於澤中
圜丘為五壇,壇一黃犢
太牢具,已祠盡瘞,而
從祠衣
上黃。”於是天子遂東,始立后土祠
汾陰脽上,如寬舒等議。上親
望拜,如上帝禮。禮畢,天子遂至
滎陽而還。過
雒陽,
下詔曰:“三代
邈絕,遠矣難存。其以三十里地封周后為
周子南君,以奉先王祀焉。”
飛雲樓
古邑萬泉的解店鎮,即萬榮縣城所在地,有東嶽廟,其中的飛雲樓,構築精巧,巍峨壯觀。東嶽廟,即泰山神廟,是祭掃
東嶽泰山之神的地方、供奉的是
東嶽大帝“
黃飛虎”。廟為坐北向南,南北長212米,東西寬50米,面積約萬餘平方米。中軸線上現存的建築有飛雲樓、
午門、
獻殿、
香亭、正殿和閻王殿,兩側為東西廊。
李家大院
李家大院位於山西省萬榮縣閆景村,是清末民初
晉南首富
李子用的私人宅院。李家大院有院落7組,房屋146間,另有祠堂花園遺址等,共占地125畝,面積相當於10個
喬家大院。傳統
四合院藏風聚氣,精緻大宅門接地通天,特別是磚雕、石雕、木雕及鐵藝等飾品,處處顯示著晉南民間多子多福、耕讀傳家、富貴平安等吉祥含義,在裝飾藝術上也把民族文化滲透到建築的各個角落。李家大院的西院因院主
李道行留學英國,娶英國女子麥氏為妻,從而使整個建築呈現出歐洲“
哥德式”建築風格,而它表面的磚雕圖案卻是典型晉南民間藝術,呈現出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藝術特點。
笑話博覽園
笑話博覽園位於李家大院北側,是以笑文化為載體的娛樂園,由“歡樂廣場”、“笑話王國”、“蘋果娃樂園”等主題片區組成。走進笑博園,笑話噴泉、笑話舞台、笑話廣場和以雕塑形式展示的
萬榮笑話“智慧園”和“開心園”分布其中;有笑關、笑門、笑牆、笑街、笑河,還有笑話迷宮,投影笑話劇場、模擬笑話圖書館,萬榮笑話展覽館、“萬榮笑話村”,笑話哈哈鏡和笑話茶座講堂等。
名優特產
萬榮柿餅
萬榮柿餅有板柿和小柿兩種。板柿個大,小柿個小,均無核,無頂皮,底盤皮小,霜白霜厚,肉色棕黃,甘甜可口。主要產地為漢薛、皇甫、高村、萬泉、城關、里望、賈村、裴莊等鄉鎮,年產350多萬公斤。
孤山金梨
萬榮縣為“酥梨之鄉”,孤山梨肉脆多汁,酸甜可口,風味芳香優美,色澤黃亮如金,故名“金梨”,個大、皮薄、汁多,曾為宮廷貢品。孤山金梨在名特優果品展銷會上獲“中華名果”稱號,先後獲得昆明博覽會金獎、
楊凌農博會后稷博會后稷金像獎、林產品名特優新品種博覽會國優產品,連續多年獲山西優質水果獎、農產品金獎,被選為國宴專用水果。
萬榮花饃
萬榮花饃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品,與風俗人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面花的製法是先將生面搓成圓形長條,再按設計捲曲、筷夾、刀切,最後入籠蒸熟,出籠點色而成。一般花饃,造形誇張、生動,用色明快、大方、風格粗獷、樸實、簡練,並富有雅拙的美感。花饃中間往往插以紅棗,具有代表性的大型供品名為“
棗山”,以面卷紅棗,拼成等腰三角形,角頂往往塑一層
如意形圖案,加上麵塑的“
小元寶”三至五個,塑上一個供咬銅錢的“
錢龍”。“棗山”蒸出後,可以顏色點染,是一種鮮艷的民間藝術品。
南張三白瓜
南張三白西瓜個頭大,水分多,瓤口硬,口感細,耐貯藏,自成熟起最長可貯藏到第二年清明時節,獨特的地理環境為三白西瓜提供了優異的生長環境,使其成為享譽晉陝豫的名瓜之一。果面平滑或具棱溝,表皮綠白、綠、翡翠色,間有細網紋或條帶;果肉乳白、淡黃、深黃等色;肉質分緊肉和沙瓤;種皮白、淺褐、褐、黑或棕色,單色或雜色。
著名人物
張儀(前378年-前309年),魏國貴族後裔,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謀略家。張儀曾與
蘇秦同師從於
鬼谷子先生,學習權謀縱橫之術,兩次為秦相,前後共11年,亦曾兩次為魏國國相。
王勃(約650年-676年),字子安,唐代詩人,漢族,“
初唐四傑”之首。王勃祖父
王通是隋末大儒,號文中子;叔祖
王績是著名詩人;父親王福畤歷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職。王勃從祖王績,王績的詩風直接影響了王勃的詩作。
馮欽哉(1889年-1963年),原名敬桂,又名精一,後改名敬業,字欽哉,抗日愛國將領,民國中央執行委員,民國二級陸軍上將,楊虎城部前期重要將領。
傅作義(1895年-1974年),字宜生,抗日名將、追求進步的國民黨員,促成北平和平解放。
牛仁亮,1953年5月生,1977年10月參加工作,經濟學博士,2013年任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