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河津市)

河津

河津市一般指本詞條

河津古稱絳州龍門,隸屬於山西省運城市,因地處濱河要口,當黃河要津,故名。河津位於山西省西南部,運城市西北隅,呂梁山南麓汾河與黃河交匯的三角地帶,東迎汾水與稷山縣為鄰,西隔黃河與陝西省韓城市相望,南有台地與萬榮縣毗連,北依呂梁山與臨汾市鄉寧縣接壤。轄區東西寬27.5公里,南北長35公里,河津市總面積593平方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10°32′-110°50′和北緯35°8′-35°17′,海拔高度在367.5米至1107米之間。至2016年,河津市下轄2個街道、2個鎮和5個鄉,計9個社區、148個行政村,常住人口41.17萬(2017年),榮獲“中國楹聯文化城市”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河津市
  • 外文名稱:Hejin City
  • 別名:古耿、耿城、耿都、耿鄉
  • 行政區類別縣級市
  • 所屬地區:中國華北,山西省運城市
  • 下轄地區:2個街道、2個、5個
  • 政府駐地城區街道
  • 電話區號0359
  • 郵政區碼:043300
  • 地理位置:運城市西北部
  • 面積:593平方公里
  • 人口:41.17萬(2017年常住人口)
  • 方言:中原官話-汾河片-解州小片(秦語)河津話
  • 氣候條件: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薛仁貴寒窯真武廟(九龍廟)等
  • 機場運城關公機場
  • 火車站河津站
  • 車牌代碼:晉M
  • 行政代碼:140882
  • 簡稱:耿
  • 地區生產總值:205.6億元(2017年)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礦藏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人口,經濟,總體狀況,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文化事業,教育事業,醫療衛生,生活保障,基礎設施,城市環境,交通運輸,公路,鐵路,旅遊,概況,景點,特產,名人,

歷史沿革

河津市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集居。龍門,最早記載於《尚書·禹貢》:“導河積石,至於龍門。”因戰國時期魏國的軍事要塞皮氏邑位於河津市,漢代在此置皮氏縣。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改為龍門縣,從此“龍門”專指今河津。“河津”一詞首見於漢代地理名著《三秦記》:“河津,一名龍門”,意謂黃河津渡
河津市行政區劃概況河津市行政區劃概況
1.夏帝不降三十五年,殷侯上甲微滅皮氏國(又叫皮氏部落)。
2.公元前1525年商祖乙曾遷都於耿。
3.公元前1524年,商祖乙封弟弟祖丙於耿,建立嬴姓耿國
4.西周建立後,滅商耿,封周室族人於耿,建立耿國,為姬姓耿國。
5.公元前611年春秋時期,晉獻公滅耿,把耿地賜給大夫趙夙采邑
6.戰國時,邑地屬魏國皮氏。
河津在運城的位置河津在運城的位置
7.公元前211年,皮氏縣,屬河東郡(今運城市)管轄。
8.新朝天鳳元年(公元14年)更名延平縣
9.東漢時復改為皮氏縣。
10.三國時屬平陽郡(今臨汾市)管轄。
11.南北朝時期北魏真君七年(446年)改皮氏縣為龍門縣
12.南北朝時期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為高涼郡(今稷山縣)治,轄高涼、龍門二縣。
13.唐武德二年(619年),龍門縣為泰州(今永濟市)治。
14.唐武德五年(622年)析置萬春縣,貞觀十七年(643年)並萬春入龍門縣;
15.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改為河津縣。
16.金朝貞祐三年(1215)屬河東南路,由榮州(今萬榮縣)管轄。
17.清.雍正二年(1724)由直隸絳州領治。
18.民國初年屬山西河東道。
19.1949年屬運城專區。
20.1954年屬晉南專區。
21.1958年11月併入稷山縣。
22.1961年12月恢復河津縣。
23.1970年屬運城地區。
24.1994年1月12日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
25.2000年屬運城市代管。

行政區劃

截至2017年5月,河津市下轄2個街道、2個鎮、5個鄉,總計14個社區、148個行政村。
街道/鎮轄區
文苑社區、汾雁社區、翠嶺社區、虎崗社區、蓮池社區、府東社區、府西社區、紫北社區、麟島社區、新興社區
樊家坡、馬家、米家灣、高家灣、吳家關、米家關、東關、城北、城關、楊家巷、西關、東窯頭、西窯頭、郭村、修村、黃村、東黃、衛莊、西王、百底
朝陽社區、花苑社區、津輝社區、翠溪社區
清澗一村、清澗二村、清澗三村、清澗四村、范家莊、西莊、康家莊、任家莊、天成堡、何家莊、杜家溝、龍門、張家莊、西侯家莊
樊村、曹家窯、任家窯、沙樊頭、西樊村、西光德、東光德、李家莊、堡子溝、寺莊、蘆莊、常好、常好堡、乾澗、古垛、魏家院、史家莊、韓家院、西磑村、上寨、張家巷、劉家院、固鎮、樊村堡
北午芹、旭紅、忠信、人民、李家堡、馬家堡、劉家堡、東侯家莊、尹村、北方平、南方平、張吳、北張吳、琵琶垣、閆家洞、賀家巷、艷掌、小張、北王、北王堡、郭莊、賀家莊、張家堡、史家窯
西梁、東梁、馬家莊、南梁、胡家堡、劉村、寨上、中湖潮、東湖潮、伯王、武家堡、小梁、南原、小停、辛莊、西坡、東坡
上市、莊頭、下牛、丁家、柴家、山王、夏村、北張、樊家峪、吳村、北原、蒼底
趙家莊、官莊、伏伯、樊家莊、義唐、東莊、新趙、邵莊、石莊、史恩莊、史惠莊、新仁莊、南里、北里、南辛興、北辛興、新興、垣上
老窯頭、杜家灣、周家灣、陳家嶺、上化、南桑峪、上嶺、下院、半坡
太陽、太陽堡、三遷、峻岭、西辛封、東辛封、蒼頭、郭家莊、連伯、永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河津位於山西省的西南部,運城市的西北隅,汾河黃河匯流的三角地帶,東迎汾水與稷山縣為鄰,西隔黃河與陝西省韓城市相望,南有台地與萬榮縣毗連,北依呂梁山與臨汾市鄉寧縣接壤,東西寬27.5公里,南北長35公里,面積為593平方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10度32分15秒至110度50分45秒,北緯35度28分17秒至35度47分15秒。
河津

地形地貌

河津市由呂梁山區、南北坡高垣階地及黃河汾河河谷等地貌單元組成,境內有一山(呂梁山)、二河(黃河、汾河)、三峪(遮馬峪、瓜峪、神峪)。因汾河橫穿轄區中部而過形成平坦而肥沃的河谷盆地,地形自北向南呈兩端高中向低的馬鞍狀。

氣候

河津市位於山陝高原,屬暖溫帶大陸性黃土高原氣候,受季風和內蒙沙漠氣候的影響,四季分明。春季溫和,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冬季寒冷多風,春季略長於秋季,冬季略長於夏季;年平均氣溫13.5度,年平均降水量544.9毫米,無霜期200天左右;年平均太陽輻射量為128.9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 2328.2小時,年平均風速2.1米/秒,風速以清澗和禹門口最大。

水文

河津市地表水屬黃河水系。黃河在河津市域蜿蜒約30km,為河津最大客水資源;汾河齊腰橫貫,流經城區街道辦、柴家鄉和陽村鄉西入黃河,在河津市域流程22.3km,年徑流量平均14.5億立方米,斷流現象時有發生;泉水主要分布在紫金山南麓,遮馬峪、瓜峪、神峪等三峪年經流量為940萬立方米;地下水較豐富,北西部基岩山區的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為主,山前傾斜平原區的地下水以孔隙水為主,地下水年總補給量約為2.173億立方米。

自然資源

礦藏資源

河津市礦產資源較為豐富,已探明的主要礦藏有16種,其中被開發利用的9種,以煤炭資源最多:
河津河津
煤:貯藏於市域西北部,屬鄉寧煤田的延伸部分,面積約68km2,地質儲量約6.8億噸。
硫鐵礦:貯藏於市域西北部,面積6km2,探明儲量D級715.96萬噸,折合標準礦295.64萬噸。
石灰石:貯藏於市域北部的呂梁山,經勘測的龍門山及西磑口一帶石灰岩,儲量約3.4億噸。
鐵礦:貯藏於市域北部一帶,礦體大部分呈窩狀,少部分為層狀,品位35%左右。
石英砂岩:分布於市域北中部一帶,出露長度7000m,平均厚度10m,地質儲量為784萬噸。
耐火粘土:分布於市域西北部,為製造耐火材料原料。
礦泉水:位於市域北部瓜峪溝一帶,是具有多種礦物質的珍貴水資源。
另外,還有鉀長石、鋁土礦、輝綠岩、白雲岩、地熱、煤矸石、砂岩等礦產資料。

土地資源

河津市共有土地870154.3畝,其中農用地403484.4畝,含耕地35635.7畝,林地32385.1畝,園地14767.0畝,牧草地16.6畝,建設用地135678.0畝,含居民點工礦用地115013.7畝,交通用地20664.3畝,未利用地229477.2畝,水域用地101514.7畝。

水資源

轄區水資源年總量3.27億立方米,人均占有近千方立方米,建有禹門口黃河提水大型水利工程和多處機電灌站,年總提水量約4億m3,服務於大型工業企業及河津、稷山、新絳三地數十萬畝的農田灌溉。
西山公園西山公園

人口

據2016年人口抽樣調查,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為409501人,比上年增加2392人,同比增長0.58%。其中,男性214473人,女性195028人,男女性別比為109.97(女性為100);城鎮人口223062人,鄉村人口186439人,城鎮化率為54.47%;人口出生率為11.37‰,人口死亡率為5.5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86‰。
河津(河津市)

經濟

總體狀況

2016年全市生產總值完成179.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8.07億元,比上年下降0.7%;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106.7億元,比上年增長1.3%;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64.4億元,比上年增長4%。產業結構繼續調整最佳化,三次產業的結構比由上年的4.6:60.2:35.2調整為4.5:59.5:36。第一、二產業比重下降0.1和0.7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上升0.8個百分點,二產主導地位依然明顯。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GDP為43890元,比上年增長4.4%。
河津夜景河津夜景

第一產業

2012年河津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3.4億元,比上年增長5.4%。其中:農業總產值9.4億元,增長9.7%;林業總產值0.25億元,下降0.5%;牧業總產值2.7億元,下降6.8%;漁業總產值157萬元,與上年持平;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1.1億元,增長5.2%。2012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為48.8萬畝,油料播種面積為0.77萬畝,棉花播種面積為0.17萬畝,蔬菜播種面積為3.7萬畝,水果播種面積2.5萬畝。2012年,河津市完成三北工程6000畝,天保工程1500畝,國家補貼製造林1000畝,鞏固退耕還林成果乾果經濟林1000畝,乾果經濟林23655畝,新增林地面積3.7萬畝。

第二產業

工業:2012年,河津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338.2億元,比上年下降21.9%;實現工業增加值85.1億元,比上年下降15.2%。從產銷情況看,規模以上工業產銷率97.5%,其中,輕工業產銷率96.4%,重工業產銷率97.5%;從走勢來看,企業效益逐漸向好。
建築業:2012年,河津市資質內總承包和專業承包的建築企業16家,完成總產值52.86億元,比上年增長33.5%,其中建築工程產值39.72億元,安裝工程產值11.49億元,其它產值1.64億元。房屋施工面積313萬平方米,竣工產值21.5億元。2012年河津市建築企業在外省完成建築業產值27.9億元。

第三產業

貿易2012年,河津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1.2億元,比上年下降5.2%。其中:零售行業實現零售額47.2億元,下降15.4%;住宿業實現營業額10.9億元,下降0.4%;餐飲業實現營業額6.8億元,下降6.8%。
金融:2012年末,河津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款150.6億元,較年初增加17.7億元,增長11.7%,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06億元,增長11.5%。各項貸款餘額為81億元,較年初減少7.7億元,下降9.5%。
通信:2012年,河津市郵電業務收入24151萬元,比上年增長4.6%。其中,郵政業務收入1529萬元,電信業務收入22622萬元。寬頻網用戶5.7萬戶,固定電話用戶5.67萬戶,行動電話36.05萬戶。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河津市開展“文化下鄉”、文明和諧創建、公共文化惠民、城市形象提升等十大活動。2012年,河津市送戲下鄉400餘場,為農村免費送電影1776場,市圖書文化大樓完工,7個鄉鎮文化站已建成投用,建成148個農家書屋,148個行政村的農村體育健身場所實現全覆蓋,有線電視用戶7萬餘戶。

教育事業

至2012年河津市有各級各類學校260所,其中幼稚園99所,國小120所,國中32所,職中2所,高中7所;在校學生82099人,其中高中14142人,職業中學2051人,國中19412人,國小33218人,幼稚園13276人;幼兒入園率95%,國中三年保留率100%,高中階段入學率97%。

醫療衛生

至2012年河津市擁有各類衛生機構369個,其中醫院、衛生院39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個,社區衛生服務站8個;衛生機構擁有病床1890張;衛生人員總數2909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388人,分別比上年增長0.2%和0.3%,每千人擁有醫生數4.41人;市、鄉、村三級醫療機構綜合達標率為98.2%,醫療機構達標193個;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81013人。

生活保障

河津市建有各類敬老院6個,福利工廠16個;4678位城鎮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10770位農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各類優撫對象總計1835人。2012年河津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32219人,其中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8087人,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759人,機關事業保險參保人數14132 人,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03046人,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212940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65748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48002人;失業保險參保單位281家,參保人數47500人,提供社會保障卡個人信息13000萬條。

基礎設施

2012年,河津市建成黃村、樊村35千伏變電站,發展節水面積186.7公頃,實施黃河工業供水和飲水解困工程,完成水保治理1000公頃;城區面積由8平方公里發展到2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5.3萬人增加到18.2萬人,城市綠化覆蓋率由12%增加到33.8%,城鎮人均住房面積由21平方米增加到36.4平方米,形成了新耿區和龍門區兩位一體的區域中心城市框架。

城市環境

2012年,河津市二級以上天數338天,其中一級天數7天,二級天數331天;減排二氧化硫2697噸,化學需氧量364噸,氨氮36噸,氮氧化物1538噸;實施了天然氣置換煤氣和管網擴建工程,城市氣化率達到93%;城市熱源廠擴容改造工程已完成,可新增供熱面積20萬平方米,集中供熱率達到85%;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86%;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62%。
河津(河津市)

交通運輸

公路

轄區內209國道縱貫南北,108國道橫穿東西。三條運煤專線(龍虎公路、上山公路、上固公路)公路以及稷西、萬蒼、東張三條公路幹線交錯轄區,實現了村村通;G5京昆高速公路在河津有兩處出入口,吉縣至河津、河津至運城的高速公路的建成使河津成為晉陝交通樞紐。

鐵路

轄區內國家一級幹線黃韓侯鐵路侯西鐵路貫穿全境,鐵路長28公里。國家“十二五"期間擬建的煤運鐵路蒙西至華中地區鐵路煤運通道通過河津全境,為雙線電氣化一級鐵路,新建清澗火車站

旅遊

概況

河津市存有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20多處,麟島上的真武廟金碧輝煌;回音似鳥鳴的鎮風塔;雄距虎崗的薛仁貴寒窯;司馬遷墳,王通彈琴山,王績隱居洞等古樸神秘各有千秋;禹門口鋼桁鐵路橋、懸索公路吊橋、斜拉鋼絲橋、圓拱石橋、小半徑高層引橋等以“五橋並架一處”遐爾聞名。河津的汾河湖潮村段,每年夏天吸引成千上萬的天鵝野鴨,遊客紛至沓來。
河津(河津市)

景點

薛仁貴故里位於河津市城區東緊臨候西鐵路和108國道6公里處的修仁村,村東的土崗名曰白虎崗,崗上有薛仁貴及其妻柳氏居住過的土窯一孔,亦稱寒窯,高寬均為1.7米,清末民初灶、炕猶存,窯側有白袍洞一所,內塑薛仁貴及其妻坐像。
高禖廟位於河津市區西南5公里處的陽村鄉連伯村西沙樑上,地概壯巍,視野遼闊,為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相傳4000多年前的夏代高禖廟的前身皋廟就創建於此。高禖廟占地一萬多平方米,殿宇坐北朝南,西傍黃河,南臨汾水,北依呂梁山,東望白虎崗;建築格局方正均衡,穎敞合理;廟內主要有戲台、古井、獻殿、結義殿、三霄殿、五嶽殿、閻殿等。
真武廟(亦即玄武廟)位於河津市城區三里許的西北隅紫金山麓的九峰之中,因其狀如龍,故俗稱九龍廟、九龍頭。真武廟居勢高峻,三面臨空,形狀似島,又因崗頭遍嶺是青松翠柏,故有“臥麟崗”之稱。清鹹豐十一年,崇文社王照離等人在創建崇文閣、純陽洞時題名“麟島”。
黃河龍門黃河龍門
黃河龍門是黃河的咽喉,位於河津與陝西韓城交界的黃河峽谷出口處,兩面大山,黃河夾中,河寬不足40米,河水奔騰破“門”而出,黃濤滾滾,一瀉千里。傳說龍門就是大禹治水的地方,故又稱禹門。“鯉魚跳龍門”指的就是禹門。《名山記》載:黃河到此,直下千仞,水浪起伏,如山如沸。兩岸均懸崖斷壁,唯“神龍”可越,故名“龍門”。

特產

柿餅又叫耿餅,山西晉南方言(中原官話汾河片)又叫“思丙”,有追思祖丙的意思。相傳祖乙由耿遷至邢以後,就將國都定在那裡,而將他的弟弟祖丙封於耿地(今河津南部一帶)並立祖丙為國君。後來的耿氏族人,尊祖丙為耿氏之祖,為紀念這位氏祖,每年的臘月初五祖丙誕辰,供祭祖丙時擺設柿餅,柿餅(思丙)一詞來源於此。《括地誌》記載:絳州龍門縣東南十二里耿城,故耿國也。在晉南,每逢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擺滿了柿餅,用來招呼客人。

名人

河津人才輩出,春秋時晉國上大夫郤缺夫妻相敬如賓為人稱道,河津別名“如賓鄉”即源於此。代表人物有屢立戰功的唐朝名將薛仁貴辛亥革命首義太原的總司令姚以價,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其武等。
薛仁貴薛仁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