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陰縣

汾陰縣

汾陰縣,古地名,汾陰故城,在今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西南榮河鎮廟前村

史記·秦本紀》載:“(惠王)九年,渡河,取汾陰、皮氏。”戰國為魏汾陰邑,西漢置汾陰縣,屬河東郡。東漢、晉因之,十六國時前趙廢入蒲坂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汾陰縣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河東郡
  • 屬性:古縣名
簡介,歷史淵源,

簡介

1.,今陝西省鳳翔縣
2.太史公,【集解】韋昭曰:「說者以談為太史公,失之矣。史記稱遷為太史公者,是外孫楊惲所稱。」【索隱】韋昭云:談,司馬遷之父也,說者以談為太史公,失之矣。史記多稱太史公,遷外孫楊惲稱之也。姚察按:遷傳亦以談為太史公,非惲所加。又按:虞喜志林雲「古者主天官皆上公,自周至漢,其職轉卑,然朝會坐位猶居公上,尊天之道,其官屬仍以舊名,尊而稱公,公名當起於此」。故如淳雲「太史公位在丞相上,天下郡國計書先上太史公,副上丞相」,其義是也。而桓譚新論以為太史公造書,書成示東方朔,朔為平定,因署其下。太史公者,皆朔所加之者也。
3.(yì),音亦,埋也。
4.汾陰脽上。汾陰故城,今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西南榮河鎮廟前村。脽音雖。【集解】徐廣曰:「元鼎四年時也(公元前一一三年)。」駰案:蘇林曰「脽音誰」。如淳曰「河之東岸特堆堀,長四五里,廣二里餘,高十餘丈,汾陰縣在脽之上,后土祠在縣西。汾在脽之北,西流與河合也」。【索隱】脽,丘。音誰。漢舊儀作「葵丘」者蓋河東人呼「誰」與「葵」同故耳。
5.滎陽。滎音型,在河南省。
6.雒陽,今河南省洛陽市
7.泰山,今山東省泰安市北。

歷史淵源

史記·秦本紀》載:“九年,渡河,取汾陰、皮氏。”戰國為魏汾陰邑,西漢置汾陰縣,屬河東郡。東漢、晉因之,十六國時前趙廢入蒲坂縣。
司馬遷史記. 孝武本紀》載:其明年冬,天子郊,議曰:「今上帝朕親郊,而后土毋祀,則禮不答也。」有司與太史公、祠官寬舒等議:「天地牲角繭栗。今陛下親祀后土,后土宜於澤中圜丘為五壇,壇一黃犢太牢具,已祠盡瘞,而從祠上黃。」於是天子遂東,始立后土祠汾陰脽上,如寬舒等議。上親望拜,如上帝禮。禮畢,天子遂至滎陽而還。過雒陽,下詔曰:「三代邈絕,遠矣難存。其以三十里地封周後為周子南君,以奉先王祀焉。」是歲,天子始巡郡縣,侵尋於泰山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